十天后,应天在常遇春和蓝玉的调集下,已然集结了十万大军,大军开始缓缓的朝着河套出发,沿途中收到军令的将军们,也开始抽调精兵等着和大军汇合。</p>
朱元璋和李星寒站在城头,看着大军带起的烟尘,片刻后,朱元璋开口道:“这次出征的军士之精良,民夫之多,超过了任何一次,希望这一次能让大元长长记性,不要再妄图犯我边境了。星寒,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几年,太远了,远到没有这些富商的支持,仅凭着国库我真的有些心疼。”</p>
李星寒安慰朱元璋道:“大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泼天的功劳,都在这场北伐当中,我们必胜,只不过希望能快一些回来,我总想着让标儿去北伐,是个好事,但是在军中蹉跎太久,也不是个办法。”</p>
“嗯希望如此吧,明天你就带着朝廷的物资和粮食去慰问一下各地的百姓吧,”</p>
“对了,带上公文和我准备的大诰,告诉他们,可以自行开垦粮田,但是必须向朝廷上报,如果被欺压和贪官压榨,让他们随时进京,我亲自接待。”</p>
“多几口田,百姓的日子就好一些,可就怕刚刚开完,就有人跳出来这是他家的地了。”</p>
朱元璋想的很多,这连年战乱结束,没个十年八年,百姓怕是缓不过来的,再加上朝廷的眼线不可能随时看着</p>
让百姓生息,是个难题,也是朱元璋必须要做的,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百姓的苦,也没人比他更需要百姓的拥戴,从万民中而出,就需要万民亲把自己举向云端。</p>
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和皇权的永恒,一颗种子暗中在朱元璋心里发了芽,只是还没到结果的日子,就连李星寒,也是没必要的。</p>
两人走下城楼,马公公捧长刀走了过来:“陛下,您要的刀。”</p>
朱元璋接过长刀递给李星寒:“这是我找了最好的铁匠用了真正的天落寒潭的冷玄铁打造的,锋利无比,无坚不摧,我闲来无事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秋水雁翎,这刀送你,配上我给你的金牌,这次下去,有不法的官员,砍了吧,让老百姓念咱老朱家个好。”</p>
“大哥,几品之下?”李星寒问道。</p>
朱元璋笑了起来:“几品?若是坐实了不法,你这堂堂歧王,一品二品也砍得。”</p>
李星寒听完心头一紧,这一品二品官员,可是没那么好砍头的,不过朱元璋的也对,若不犯法,谁会去剥夺他们的荣华富贵呢。</p>
兄弟二人分别,朱元璋让李星寒休息几天后就出发,李星寒懂朱元璋的意思,当晚收拾了行李,第二天就赶赴扬州,此次出行的第一站。</p>
到了扬州后,李星寒按照朱元璋的安排将大诰和公文交给了扬州知府吴俊奇,之后让扬州参将司徒亮将带来的粮食和钱财分给想要落户扬州城外的流民,安顿好一切,李星寒开始独自一人在扬州府中走动起来。</p>
路过一个糕点铺,李星寒看到了有趣的一幕。</p>
一个穿着得体的公子,站在铺子前看了半晌,想要买些点心,可掂量一下钱袋子,发现囊中羞涩,转头带着家丁就要离去。</p>
这间点心铺子虽然高档,但是如此衣着之人买不起,就引来了老板的嘲笑。</p>
公子想要发火,可是一想自己确实买不起,咬咬牙带着家丁离去,路过身边的时候,李星寒听到了家丁的话:“东济少爷,莫要和他生气,这次老爷倾尽全家之力帮陛下北伐,也是想给你换个功名罢了,唉,没想到一次将钱全都交出去,府内的开支也缩紧了,少爷你也没有零花钱,若是以前,就他们家那个破点心,能不能入了你的口还两呢。呸。”</p>
</p>
“不过想想人家沈大人和秦大人的仕途就是这么来的,东济少爷还是忍忍吧。”</p>
被唤为东济少爷的公子点点头:“功名不功名的,我没想过,但是我爹将钱都捐出去,我是认同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国家没了,我们还有什么依靠的东西呢,现在的陛下,可比之前的大元和张士诚好太多了。走吧,回去喝碗面汤,今晚还要温书呢。”</p>
将家产全部捐出,籍贯扬州的就方家一户,李星寒看过了那十八人的名单,自然心中有数。</p>
“这位公子可是姓方?”李星寒问道。</p>
方东济一愣:“阁下是?”</p>
这十八人捐出钱财本身不是什么秘密,可也就商会的那些人知道,如今碰到一个直接问自己姓名的,不是官,那就是商会总部的人了。</p>
“我叫李星寒。”</p>
“歧”方东济纳头便拜,被李星寒托住。</p>
“大街之上不必行礼,晚上无事,去你家吃个饭如何?”</p>
方东济大喜,没想到刚捐完钱,就碰到了歧王殿下,正欲答应,脸上却露出了犹豫之色:“殿下,吃个饭当然可以,可是家里现在的开支紧,怕是没什么好的让您吃了。”</p>
“无妨,我借你们个地方就行,这顿我请。”</p>
从怀中摸出一张百两的银票交给家丁:“拿去准备晚饭,顺便给你们公子买点点心,我看他刚才可是想吃的紧呢。”</p>
“殿下这不好等我让四柱去找我爹要钱,您亲至还要掏饭钱,不合礼数,不合礼数。”</p>
方东济着要抢家丁四柱中的银票,被李星寒挡住:“你家是大明朝的忠良,我请你们吃顿饭也是正常。”</p>
挥让四柱去买食材,李星寒让方东济带着自己回到了方家。</p>
曾经的方家住的可是几进几出的大宅,如今将钱尽数捐出,连祖产也变卖了出去,一家人在城外买了几个大杂院,就如此的生活着。等着朱元璋的恩典降临。</p>
穿着布衣的方东济之父方和正在杂院中喝着大碗茶,就眼看着自己儿子带着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常年经商的方和眼睛毒辣,虽然此人和自己儿子正有有笑,可是身上的上位者气息是盖不住的。</p>
起身几步走上前:“儿子,这位大人是。”</p>
方东济清了清嗓子介绍道:“爹,这位是歧王殿下,在街上认出我来,我便请殿下来家里用饭,不过我身上没带钱,四柱去买东西了,拿的是殿下的银子。”</p>
方东济越越不好意思,声音逐渐的低了下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