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 > 第204章 话没说完就走?
    这的确是弊端,没有人否认。</p>

    许多人考上科举准备做官,但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官。</p>

    所以这才有了进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个一两年,才会将他们派遣出去。</p>

    但就像赵宁妄所的,朝廷设立了翰林院,让他们能通过从前的卷宗,了解到各地官府在治理百姓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举措。</p>

    可是工部的那些官员呢,还有司农司的官员。</p>

    朝廷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培养这些人的地方。</p>

    只能是慢慢适应,慢慢学习。</p>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人尸位素餐,或者他们根本没有那个能力。</p>

    “吴公,还有夏公,我所做的,不过是让我大夏的年轻人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罢了!愿意读书的,我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官员,想要种地的,我也能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农人!”</p>

    赵宁妄很是自信,“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的科目,尽量让这些人都能成材,因材施教,圣人就出过这样的话来。”</p>

    从赵宁妄的角度解读因材施教这四个字,倒是让两位教过不少学生的大儒,有些别样的触动。</p>

    “所谓顺木之天,便是如此。”</p>

    一开始的时候,吴宽还以为赵宁妄是来捣乱的。</p>

    可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够出来这样一番话。</p>

    这倒是让吴宽有些诧异。</p>

    “你就是打算开这么一家不伦不类的书院吗?”</p>

    吴宽也并没有因为赵宁妄的言语,而对他有格外的高看。</p>

    赵宁妄看着吴宽,问道。</p>

    “难道先生不愿意看见我大夏人人如龙?”</p>

    吴宽深深地看了一眼赵宁妄,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道。</p>

    “你这话出了我这里只当没有过,为官在朝,应当懂得避讳!”</p>

    “先生大才,自我便知道!”</p>

    赵宁妄脸不红心不跳撒了个谎,“我有一个朋友过,他的梦想。”</p>

    “他愿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希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p>

    吴宽冷笑一声,“你的这个朋友,不会是你自己吧?”</p>

    赵宁妄自嘲一句,“当然不是,我区区一个纨绔子弟,怎么能出来这样的话?”</p>

    “你这话听上去倒是不错,有人能做到吗?实在是太空了!”</p>

    吴宽摇了摇头,若是让青年才俊听了去这话,只怕会心中燃起一股热血,觉得应该对得起天地生民。</p>

    可到了他这个年纪,这样的话早已经不能让他内心泛起巨大的波澜。</p>

    “所以我选择了在临安百姓们困苦难耐的时候,到了临安,花了一个月的功夫,让临安百姓们度过饥荒,逃过一难!”</p>

    赵宁妄道:“所以我才会不惜斥出重金,买下田地,为百姓们育苗培种,建造工厂,让百姓们能买到更便宜的东西。”</p>

    “所以我才会建立一家书院,未来还会有第二家,第三家,能让百姓们的孩子都有一条出路。”</p>

    “我只希望凭我的一己之力,让我大夏的百姓们,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有真正看见人人如龙的一天!”</p>

    吴宽这一次是真的有些动容了!</p>

    他不了解赵宁妄,但也捕风捉影地听了一些。</p>

    毕竟赵宁妄现在自带热点,到处都能听到一些他的传闻。</p>

    吴宽深深地看了一眼赵宁妄,但是赵宁妄还没有完。</p>

    “这些便是我心中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p>

    “先生这么多年来,厌倦官场,在此地悟道,可曾找到了先生心中的良知,可曾悟出来了救世之道?”</p>

    “不知道先生什么时候能够悟得出来,但我已经在做了!”</p>

    </p>

    轰隆!</p>

    赵宁妄的一句质朴的话语,却是在吴宽的心中发出了闪电霹雳,雷声阵阵!</p>

    “知行合一致良知?何为良知,你那人人如龙的理想是良知,而老夫,老夫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同样是良知”</p>

    “知行合一?这是圣人所提到过的,不,却也有些不同”</p>

    吴宽这一刻好像是魔怔了一般。</p>

    夏公谨在一旁听着,同样有些震惊。</p>

    这话赵宁妄可没有跟他过。</p>

    赵宁妄只是了一句,“北宁书院会开设军事学院,培养大量有谋略战略眼光的将领,绝对能让我大夏边防一百年无人攻破。”</p>

    “只希望夏公能助我一臂之力!”</p>

    夏公谨听到这话,就跟碰到了知己一般。</p>

    而且在了解到了赵宁妄对于军中所做的事情之后,夏公谨更加不会拒绝了。</p>

    不过像夏公谨这样,带着一点军事专家色彩的大儒来,他们所在乎的,不是什么大道理。</p>

    他们更关心的反而是一些非常实际的东西。</p>

    “你对先生做什么了?”童子徵明本来在一旁听着,觉得怪有意思的。</p>

    甚至听到了那四句话的时候,也感觉到一阵热血沸腾,为万世开太平,多么大气的一句话。</p>

    可到了后面,他却是看见先生居然像是犯了痴症了一般。</p>

    “没事,这都是正常的流程!”</p>

    赵宁妄看着吴宽的模样,心中直呼,果然如此!</p>

    阳明先生的含金量还在提高啊!</p>

    当年的那帮子跟阳明先生同时代的文人,被阳明先生的言论冲刷之后,一个个的幡然醒悟。</p>

    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十四五岁,就没有哪个不被冲击的。</p>

    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书,格物致知了一辈子才知道。</p>

    自己这些年所追求的东西,早就已经知道了。</p>

    根本不需要再去穷苦追究。</p>

    圣人的道理就是那么直白地了出来。</p>

    根本不需要后人再去加以注解。</p>

    道理就是那样,就在那里,后人学习圣人之道,不外乎心存良知,知行合一!</p>

    圣人之学是用来做的学问,而不是用来整日苦思。</p>

    寻找一个虚无缥缈的大道。</p>

    赵宁妄看着吴宽,叹了口气。</p>

    “想来先生能因为子的一句话,明悟了一些东西,不管先生来不来北宁书院,子也算是对在体悟大道上面,有些帮助。”</p>

    “时候已经不早了,加入北宁书院,的确需要考虑,下次学生再过来找先生吧!”</p>

    赵宁妄起身拱道:“学生告辞!”</p>

    旁边夏公谨看着有些不懂,这就走了?</p>

    不过赵宁妄都起身了,夏公谨也就没有坐着。</p>

    也是摇了摇头,拱道。</p>

    “吴公,那我们先告辞了!”</p>

    不过赵宁妄走出去的脚步很慢,似乎在等着什么。</p>

    就在他都要出了内院的时候,在他身后传来了一句。</p>

    “慢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