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 > 第358章 那两个逆子哪去了?
    武安伯的三征粮?</p>

    不单单是文治皇帝,其他的大臣都有点疑惑。</p>

    赵宁妄那子什么时候征粮了?</p>

    文治皇帝看向黄茂荣,问道:“卿家且明白些,诸位大人尚且有困惑。”</p>

    黄茂荣叹了口气,开始解释起来。</p>

    “陛下,武安伯第一次征粮,便是自临安府开始,为了解救临安府的百姓,武安伯利用计谋,吸引江南各地的粮商,纷纷聚集临安府,导致临安府粮价大跌。”</p>

    “而第二次征粮,便是武安伯从临安府回京之后,陛下在边防需要大量的粮草辎重,当时武安伯从临安府调来了一批粮食,让京城的粮价都下降不少,而那时候,户部同样也采购了一批低价粮。”</p>

    文治皇帝听着直皱眉头,“那第三次呢?”</p>

    黄茂荣叹了口气,“第三次便是寒潮降临,陛下命户部采购煤炭,棉衣之时,户部当时财政刚刚缓解,在武安伯的建议下,又采买了一批从各地运送过来的粮食,送到了陛下中。”</p>

    “所以正是这三次大规模的采购粮食,这才导致了市面上的粮食流通变少。”</p>

    “不仅仅是粮食少了,粮价也在无形当中抬高,市面上卖的粮食没了,剩下的粮食则是在各处州府的氏族家中囤积着,百姓们很难再买到正常价格的粮食。”</p>

    “我大夏一年产出的粮食就那么多,有人能吃饱,那必然就会有人挨饿。”</p>

    黄茂荣的一番话,彻底让文治皇帝傻眼了!</p>

    虽然黄茂荣句句都在赵宁妄,但是句句也都在点他!</p>

    因为赵宁妄征集那么多的粮食,可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这个皇帝陛下。</p>

    第一次赈灾那就不用了,后面两次,都是为了能够让他这个陛下打胜仗。</p>

    文治皇帝有些难堪,他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着什么。</p>

    但是下方的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p>

    “好家伙,原来却都是陛下您老人家造成的。”</p>

    “差点还以为咱们今天命不保了!”</p>

    “既然是陛下自己造出来的后果,那就让陛下自己处理吧”</p>

    不少大人都暗中在袖子里面对黄茂荣比起了一个大拇指。</p>

    皇帝想要把责任甩给底下的大臣们,结果却被黄茂荣一个太极拳,又打了回去。</p>

    不过黄茂荣也不是不给皇帝面子的大臣。</p>

    “陛下,如今不是在考虑为什么粮食会不够的问题,咱们首当其冲的,是应该想想怎么解决!”</p>

    黄茂荣给了文治皇帝一个台阶下,文治皇帝自然不会拒绝。</p>

    “徐卿家还是平身吧,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p>

    在旁边跪了好一会儿的徐少湖,总算是能够站起来了。</p>

    “陛下,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南粮北调!”</p>

    徐少湖起身之后,拱道:“就像武安伯此前用过的那种法一般,咱们也可以吸引大量的粮商前往北方各处州府。”</p>

    “不可,此事有诸多弊端!”</p>

    文治皇帝第一个便摆了摆,表示不同意。</p>

    真当那些商贾们都是傻子,在临安府被骗了一次之后,他们还能心甘情愿地来到北方各地,再被骗一次?</p>

    徐少湖咬了咬牙,“若是不能吸引外地粮商前来北方的话,那便只能国库开仓放粮,陛下,若是不这样,那真的没有办法了!”</p>

    内阁大学士胡光大也跟着道:“陛下,国库的粮食本来就是在粮价低的时候购买进来的,如今北方粮食紧缺,或与此有些关系。”</p>

    这两位大学士开口了,其他人更是跟着了起来。</p>

    “到了如此危急时刻,若是国库还不开仓放粮的话,那未免也太吝啬。”</p>

    “各地州府都已经在放粮了,可是他们也不敢一次性全部抛出来,除非他们有朝廷兜底。”</p>

    “此事不开仓赈济,更待何时?”</p>

    </p>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落在了户部尚书黄茂荣的身上。</p>

    黄茂荣有些心疼。</p>

    “非得开国库的粮仓?那是本官这么长时间,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p>

    文治皇帝劝慰道:“黄大人,正如方才卿家们所的,现在不用,等百姓们冻死饿死得差不多了,那时候就晚了!”</p>

    “那,那”</p>

    黄茂荣无奈地道:“既然陛下都已经了,那臣下了朝之后,便立刻联系北宁商会的快递商队,让他们将粮食尽快运送出去。”</p>

    黄茂荣话的时候,提到了北宁商会一句,却是让文治皇帝有些诧异,怎么哪哪都有北宁商会的影子?</p>

    文治皇帝一想到此,目光便在大殿当中搜寻起来。</p>

    却是发现赵宁妄并不在此,甚至太子也不在。</p>

    “朕方才让人去请太子过来,如今还没有回来吗?”</p>

    冯宝声在文治皇帝的耳边道。</p>

    “陛下,可能是路上碰到了什么事情耽搁了。”</p>

    文治皇帝有些不悦,“那两个逆子又去干什么了?”</p>

    “咳咳!”</p>

    满朝大臣无人回应。</p>

    陛下真的是气急了,连话都错了。</p>

    赵宁妄怎么能被陛下是逆子呢?</p>

    他们也不知道太子和赵宁妄干什么去了。</p>

    今天乃是休沐的日子,他们能够过来上朝开会就已经殊为难得了。</p>

    哪里还有功夫去管太子和赵宁妄两个人。</p>

    不过在场的大臣们当中,绝对有一个人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行踪。</p>

    文治皇帝的目光悄然挪到了镇北侯赵靖的身上。</p>

    “赵卿家,武安伯与太子呢?”</p>

    赵靖有些尴尬,拱道:“太子昨夜与犬子饮酒,谈论国事到了天明,还在睡觉。”</p>

    赵靖自然知道,太子和赵宁妄两个人一大早就在吃火锅。</p>

    那香味飘得整个府邸都是。</p>

    连赵靖都上去戳了两筷子,不过味道还没有尝到什么,就被皇帝拉过来上朝了。</p>

    别人都在上朝,赵靖要是他们两个在吃火锅,那可就太容易引起公愤。</p>

    “议论国事?”</p>

    文治皇帝明显不信,因为这个理由昨天太子就已经用过了。</p>

    “让他们两个过来算了,朕亲自去看一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p>

    文治皇帝起身,“黄卿家开国库放粮,先放出一半的粮食出来,令北宁商会加急送至各个州府,御史等官,随粮队出发,锦衣卫和东厂各派出四人,随每支粮队保护诸位御史大人!”</p>

    文治皇帝这么一,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p>

    毕竟心疼的只有黄茂荣一个人。</p>

    其他人还省得麻烦。</p>

    黄茂荣心中苦涩,他心翼翼地囤积了那么多粮食,这就没了一半呐!</p>

    可哪怕心疼,他还是得挤出一个笑容。</p>

    “臣,臣替百姓们谢过陛下恩典!”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