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 > 第369章 咱家不是怕事的人
    “冯宝怎么还不出来?”</p>

    刘瑾在门口等着,甚至有些着急了。</p>

    要不是害怕被责罚,他甚至都想着冲进去,赶紧将此事汇报上去。</p>

    门口的太监有些同情地看了一眼刘瑾。</p>

    “刘公公,冯公公可能将此事忘了。”</p>

    刘瑾一怔,刚想多问两句,那太监却是默默站回了原位,低着头一句话也不了。</p>

    此刻看向御书房的门口,刘瑾眼睛眯了起来。</p>

    方才只不过是他不愿意相信,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这都过去了大半个时辰,还一丁点的消息都没有。</p>

    那只能明一个问题。</p>

    冯宝这厮,收了钱不办事!</p>

    就在刘瑾想着用什么办法进去的时候,忽然御书房当中走出来了人。</p>

    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大臣。</p>

    当头那人便是内阁大学士徐少湖,而后面则是六部尚书。</p>

    忽然,刘瑾看见了一位熟人,镇北侯赵靖!</p>

    “侯爷,请慢!”</p>

    刘瑾喊了一声,周围的大臣们都将目光看了过来。</p>

    在场众人都是认得刘瑾的,知道他是太子的大伴。</p>

    赵靖脸上带着笑意,“刘公公这是?”</p>

    刘瑾直接询问道:“方才冯公公进去,有没有对陛下太子还有武安伯有事要奏?”</p>

    刘瑾害怕赵靖不帮着他,故意带上了赵宁妄的名讳。</p>

    赵靖明显看出来了他的心思,也没有计较。</p>

    “方才冯公公进去之后,并未什么,想来是忘记了此事。”</p>

    刘瑾咬牙,他就知道冯宝肯定收了钱,转头就不管了。</p>

    赵靖看向刘瑾,“若是有事,本侯可以代为转告!”</p>

    赵靖这么一问,周围的大臣们都将目光看了过来。</p>

    他们也好奇,太子殿下和赵宁妄又搞出来了什么名堂。</p>

    毕竟刚刚陛下才,赵宁妄愿意出钱出力,让北宁商会参与赈灾。</p>

    除非是一亩地里长出来两千斤的粮食,要不然这钱粮都是北宁商会出。</p>

    众位大臣一听就笑了,明明武安伯想要做好事,非得扯出来一个不得不干的名头。</p>

    老尚书金世忠都是摇摇头,“武安伯向来忠义,心系黎民百姓,有这样的做法也不奇怪。”</p>

    徐少湖纵然老成谋国,但也不得不佩服,“这才是我大夏朝年轻一辈勋贵应该有的担当。”</p>

    工部尚书曾鉴似乎与有荣焉,“开玩笑,那可是武安伯,陛下最为信赖的年轻一辈佼佼者,这才叫陛下没有看错人,老夫也跟陛下是一样的看法。”</p>

    北宁商会的资本有多么雄厚,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在场的大臣们都是见证了北宁商会崛起的大臣。</p>

    那一场场斗争当中,北宁商会不仅打败了对,而且还吞噬掉了庞大的利益。</p>

    可以现在户部尚书黄茂荣的底气来源,也只是喝了一点北宁商会的肉汤。</p>

    “此事咱家需要单独向陛下禀告。”</p>

    刘瑾自然不会轻易地将消息泄露出去,这毕竟是事关自己功劳的,要是随便透露出去的话,那他又何必等到现在。</p>

    但是这话放在众大臣们的耳朵当中又不一样了。</p>

    什么样的消息,还需要向他们这些大臣们保密?</p>

    除非是皇室丑闻要向他们隐瞒之外,朝廷的密要事,他们这些人肯定是越早知道越好。</p>

    等等,皇室丑闻?</p>

    众大臣心中泛起了一丝吃瓜的想法,不过旋即又磨灭掉。</p>

    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是刘瑾禀报上去。</p>

    “既然你有要紧的事情,那本侯就带着你去见一见陛下。”</p>

    </p>

    赵靖也没有多想,立刻就想着带刘瑾进去见皇帝。</p>

    只是赵靖没有想到,其他的大臣本来都已经走了,却也突然回头。</p>

    赵靖有些错愕地回头看向他们。</p>

    “你们这是?”</p>

    金世忠一本正经地道:“太子与武安伯有要紧的事,那必然是牵扯国体。”</p>

    工部尚书曾鉴微微一笑,“没错,我等身为肱骨大臣,自然要帮着陛下分忧。”</p>

    哪怕平日里装着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徐少湖,此时也道:“咱们一起进去罢,若是有什么不能听的,咱们再出来。”</p>

    一众大臣都是眨巴眨巴眼,看着赵靖。</p>

    赵靖直接气笑了,“行,咱们再给陛下杀个回马枪。”</p>

    文治皇帝刚刚和众位大臣对接了此番赈灾的消息,微微有些疲倦。</p>

    正在喝着茶。</p>

    看起来心情还算不错。</p>

    方才是户部侍郎陈翌代为禀报,经过几次赈灾和军饷的调度,户部这一次响应的速度很快。</p>

    该调度的物资都已经以极快的速度拨发出去,车队也已经装载物资,出发各处郡县。</p>

    而朝廷这边的消息渠道,也已经在收集。</p>

    监察御史们,也都奔赴各地,看看这些官员们到底是怎么办事的。</p>

    “看来朕出去的这一年里,底下的大臣们,都已经知道该怎么干活了!”</p>

    文治皇帝嘴角带着笑容,这样他也能省心很多。</p>

    其实就像是后世某公司,老板走了,公司的经营反而能够更加顺畅。</p>

    如今的大夏朝廷就是如此。</p>

    文治皇帝思考起来,“兴许是从前朕许多地方抓得太紧,却让那些大臣们,没有施展自己的地方。”</p>

    就在文治皇帝有些走神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声。</p>

    “陛下,臣等有事要奏!”</p>

    文治皇帝诧异地看过去,“镇北侯?方才你们不是没事了吗?”</p>

    刚刚还在御书房喝茶谈论国事的这些大臣们,又是整齐地站在殿外。</p>

    文治皇帝都有点懵。</p>

    这闹得哪一出?</p>

    文治皇帝笑骂一句,“且进来吧,又浪费了些朕的茶水!”</p>

    诸位大臣心中一暖,恐怕也只有他们的皇帝陛下,会跟下属开这样的玩笑了。</p>

    文治皇帝目光落在赵靖的身上,“赵卿,你们又有什么事情要奏报?”</p>

    赵靖咳嗽一声,“陛下,倒不是臣这边有事,而是刘公公有事情禀报,关于太子和犬子的。”</p>

    话音刚落,刘瑾便上前跪下。</p>

    站在文治皇帝的身边的冯宝,却是眉头皱了起来,目光当中带着不善。</p>

    自己让他在门口待着,他却不安生,居然带着众位大臣一起前来。</p>

    这让冯宝很没面子!</p>

    文治皇帝看都没看刘瑾,直接问道:“太子现在应该在大安山吧?”</p>

    刘瑾恭恭敬敬回答,“太子命奴婢回来禀报消息,路上一个多时辰,加上奴婢在门外候了一个多时辰,也不知道太子现在是否回了东宫。”</p>

    刘瑾自然知道这句话会得罪冯宝,但是他是怕事的人吗?</p>

    他的背后有太子,还有好兄弟赵宁妄。</p>

    “你在门外”</p>

    文治皇帝着,目光忽然瞥向身旁的冯宝。</p>

    冯宝吓得一个哆嗦,冷汗都下来了,连忙跪下来。</p>

    “奴婢万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