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 > 第483章 无异于佃户
    “卿家在什么?”</p>

    文治皇帝甚至专门问了一句,就好像是自己听错了一样。</p>

    金世忠咽了咽口水,拱回答道。</p>

    “根据武安侯传回来的消息,我们在条约上让步,并且帮着辽人在农事耕种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换取他们派出五万精兵铁骑,奔赴龙化州,帮我们驱除女真部和高丽的围困,并且除了龙化州之外,通州也是他们负责清理的地区”</p>

    五万铁骑,清理女真,大辽帮大夏</p>

    每一个字文治皇帝都听懂了,可是组合在一起,怎么就那么令人奇怪呢?</p>

    文治皇帝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但是金世忠也了,赵宁妄在条约上让步了,而且给予了农耕的帮助?</p>

    “什么样的让步,还有他们辽人还知道农耕?”</p>

    草原人天为被地为床,整日草原打流浪!</p>

    还会耕种?</p>

    这个理由未免也太不合常理了吧?</p>

    赵靖在一旁补充道:“辽人是有地方耕种的,在渤海地区,由女真部掌控的那一片土地,还有一部分辽阳府、黄龙府的地带,种地囤兵之事并不稀罕,只不过辽廷并不重视。”</p>

    文治皇帝继而问道:“既然他们不重视,那为何辽人还会因为农耕之事而答应出兵?”</p>

    这一问,不仅仅是金世忠,连赵靖这个官场老油条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p>

    “犬子他他给了两麻袋良种。”</p>

    “两麻袋什么?”文治皇帝低着头,挑着眉,脸上透露出浓浓的疑问,但他的心中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p>

    “就是良种,土豆和和”</p>

    赵靖一句话没有完,文治皇帝“砰”的一声拍在御案上,差点跳了起来。</p>

    “武安侯大胆!纵然良种是他培育出来的,可那是我大夏的瑰宝!他是我大夏的侯爷,他怎么敢如此肆意妄为,难道真的如此不靠谱乎?!”</p>

    文治皇帝从前听着许多大臣攻讦赵宁妄有多么纨绔,不靠谱,甚至是肆意妄为。</p>

    直到今天,文治皇帝才真正感受到,或许当初那些大臣们并不是攻讦,而是的真心话。</p>

    这就好像家里明明有一个宝,自己珍惜还来不及,转眼间那个败家子直接给送出去了!</p>

    “难道我大夏没有兵马不成?兵部尚书,你回答我!我们大夏无人乎?!”</p>

    文治皇帝指着外面,下巴上的胡子都在颤抖,“非得他辽人骑兵才能解此围困,非得送他们点东西才行吗!?金大人,你告诉朕,是这样吗!?”</p>

    “陛下息怒!臣想来这应该是武安侯有多方面考虑的结果,对了,条约上武安侯提出来,辽人的土地,特别是辽东一带适合种植的土地,都要租借给北宁商会。”</p>

    金世忠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这一点可能的理由,“而北宁商会每年会给一批粮食给大辽,以此作为报酬。”</p>

    “什么!?”</p>

    文治皇帝又怒了,“你是武安侯还想要去当辽人的佃户!?”</p>

    “额”</p>

    金世忠满头冷汗,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好了。</p>

    “父皇,儿臣或许知道赵宁妄想要干什么!”</p>

    太子这一刻跃跃欲试,他的眼睛里面有光!</p>

    </p>

    最近这些日子,赵宁妄不在,他没事去北宁书院装装逼,顺带听一两节课,再顺带去书院商业街逛个青楼什么的。</p>

    正好前两天北宁书院还在谈赵宁妄北伐之举,书院的经济课上更是将赵宁妄的每一条条约拿出来。</p>

    文治皇帝瞥了一眼太子,却是摆道:“太子能知道什么,且听诸位大人是怎么的!”</p>

    “父皇,儿臣真的知道!”</p>

    “你知道你能有诸位大人们清楚?”</p>

    文治皇帝差点骂出来“你知道个屁”,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还是选择不爆粗口。</p>

    “陛下,或许太子真的知道些什么。”</p>

    金世忠完,底下的几位大臣都附和起来。</p>

    他们去年一整年,可都是看着太子和赵宁妄两个人在朝堂上联打太极。</p>

    在场众位大臣,最懂赵宁妄的,或许也只有太子了。</p>

    “父皇,赵宁妄这个做法真的有讲究,儿臣且问父皇,辽东之地与我江南之地,谁更肥沃?”</p>

    文治皇帝冷哼一声,“自然是我江南之地肥沃!”</p>

    “父皇此言谬也,辽东一带,土地黑质,肥沃至极,可种稻米,麦,粟米,更可以种植土豆、红薯等等,因为辽人只知道在马上冲杀,根本不晓得什么叫种地,所以辽东一带土地荒芜者不知凡几”</p>

    李格一边着,一边想着前些天在书院所听到的这些东西。</p>

    书院里嘛,都是一群先生们吹牛逼的地方,但是人家是真的先调查再吹。</p>

    李格听不进去之乎者也,但是这些装逼之言他是一字不差地听了下去。</p>

    “若我大夏与辽人打仗,必先下辽东一带,以屯兵之法,闲时务农,战时披挂,则保边疆五十年不破矣!”</p>

    李格背着双昂着头,言语之间挥斥方遒!</p>

    文治皇帝都瞪大着眼睛,我这傻儿子,怕是换了个人?</p>

    众位大臣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样子,什么时候太子这么牛逼了?</p>

    李格鼻孔朝天,不过也在斜着眼睛四处打量,很是享受这种人前显圣的光环。</p>

    “难怪老赵从前最喜欢这样,原来是这种鹤立鸡群的滋味是这么爽!”</p>

    “那边的土地,真的这么好?”</p>

    文治皇帝接着问道:“你怎么知道的?”</p>

    李格咳嗽一声,“儿臣听书院里的先生的。”</p>

    文治皇帝再问,“你近来居然去书院了,哪家书院?”</p>

    李格再答:“赵宁妄的北宁书院!”</p>

    文治皇帝缓缓靠坐,目光在几位大臣的身上流连,“诸位卿家觉得,太子之言是否为真?”</p>

    赵靖第一个道:“臣在北方征战多年,大概了解一些,辽东之地土地的确肥沃,不过因为辽人、女真、渤海人和高丽人皆杂居其中,动乱不息,所以难以和平耕种,但那片地方,却也从未听过缺粮。”</p>

    金世忠接着道:“若非土地肥沃,又怎可吸引四方之人盘踞其中?”</p>

    李格笑道:“父皇,儿臣何曾过假话,父皇不信派人过去调查一番便知。”</p>

    文治皇帝摇了摇头,“就算真的如此,北宁商会租借辽人土地,有异于佃户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