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 > 第344章 时代的局限性
    第344章时代的局限性</p>

    川海材料实验室中,正当徐川忙着对铜碳银高温超导材料测试的时候,另一边,沽城,针对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的二次验算,也终于完成了。</p>

    带着验算后的数据与模型,高弘明迅速赶回了金陵。</p>

    按照沽城国家超算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彭鸿禧院士安排的两名建模人员的看法,这次模型的验算相当成功。</p>

    在模拟添加各种初值和变量后,除了对计算力的需求会出现增幅外,模型的运转几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p>

    这一回复,让他激动不已。</p>

    尽管不是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业人员,但能被安排过来配合辅助可控核聚变工程的施工,他还是懂一些东西的。</p>

    而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中极难的一环。</p>

    目前无论是各国自行研究的实验堆,亦或者国际合作的ter项目,在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p>

    即便是在等离子体湍流控制方面占据极大优势的仿星器,也没能做到长时间的控制。</p>

    目前在等离子体湍流控制方面,仿星器最长的运行时间是日耳曼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仿星器‘螺旋石-’试验堆创造的六分钟。</p>

    这还是在更换了9年下旬时更换了顶级水冷偏滤器的情况下。</p>

    而六分钟,换算过来就是三百六十秒。</p>

    这个成绩相对比走托卡马克装置路线的ter来已经很长,ter项目托卡马克装置运行最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百多秒而已。</p>

    相对来,发展更晚的仿星器‘螺旋石-’试验堆已经提升了数倍。</p>

    至于国内,目前创造的记录是庐阳的“人造太阳”et实验堆,运行时间0秒。</p>

    这个数据比国际合作的ter项目略低,但也足够证明华国在可控核聚变这个领域上的实力了。</p>

    只是对于商业化长时间维持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运行来,六分钟和一百秒其实同样短暂。</p>

    相对比可控核聚变来,可控核裂变发电,能维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时不间断的发电。</p>

    只能,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还任重道远。</p>

    但现在,可控核聚变的光,已经透过了黑暗中照射了进来,控制等离子体湍流的希望,就在他上!</p>

    迫不及待的,高弘明想要飞奔回去和那位分享这个好消息!</p>

    他坚信,有了这个模型,国内的可控核聚变一定能领先全世界。甚至,在那位徐院士的带领下,十年内成功商业化可控核聚变技术也不是不可能!</p>

    川海材料实验室中,针对高温铜碳银复合材料的超导测试已经逐渐进入了尾声。</p>

    随着最后一轮磁感应强度测试数据的出炉,实验室中,欢呼一片!</p>

    “224t,我们成功了!”</p>

    “52k,22t的高温常压超导材料!不可思议,竟然真的做到了!”</p>

    “牛逼!老板!不愧是诺菲双奖双院士得主!”</p>

    “咱们老板出马!就没有他搞不定的难题!”</p>

    看着屏幕上的磁感应强度,实验室中辅助测试的研究员们握紧着拳头,一脸的激动。</p>

    52k,平均22t的临界磁场强度,铜碳银高温超导材料的优异性能,打破了目前高温超导材料界的边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记录。</p>

    所有人都一脸激动的看着站在人群中央的那个年轻人,他的出现,就像是天神降临一般,再难的问题,到了他中,也变得轻而易举了。</p>

    人群中,徐川看着激动的研究员们脸上也带着笑容,他开口道:“辛苦各位这段时间的加班工作了,作为奖励,给各位三天带薪假期!年底的奖金和绩效,也不会少的!”</p>

    “另外,今晚我请大家聚餐,地点随便你们挑!”</p>

    话落,房间中就再度欢呼了起来。</p>

    “谢谢老板!”</p>

    “老板大气!”</p>

    “牛逼!”</p>

    “调休!老板,这三天假期能调休不,我想和年假凑一块!”</p>

    闻言,徐川笑了笑,道:“当然可以。”</p>

    这话一出,实验室中的欢呼更加强烈了,徐川也没太在意,该高兴的时候高兴,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就行。</p>

    </p>

    这段时间研究所的这些研究员们也的确是一直都在加班完成他的目标,现在阶段性的目标达到了,该奖励的他不会少。</p>

    “对了,老板,关于这份材料,你不准备重新取个名吗”实验室中,宋文柏看向徐川问道。</p>

    对于这位老板的性格,他也是知道的。如果他不提这件事,大抵到时候可能会被随便安排个名字,甚至搞不好叫什么‘铜碳银复合高温超导材料’或‘52k高温超导材料’都有可能。</p>

    老实,真要落了这个名字,就有点实在太可惜了。</p>

    “取名吗”</p>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想了想,道:“就叫‘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如何”</p>

    闻言,实验室中顿时一片寂静。</p>

    宋文柏嘴角抽了抽,这名字,和‘铜碳银复合高温超导材料’有什么区别吗</p>

    他这个老板的取名方式,真的是懒。</p>

    要是他研究出了这种能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材料,怎么都得取个炫酷的点的名字或者带上自己的姓氏吧</p>

    见实验室中的几人忽然都不话了,徐川迟疑的问道:“怎么,这个名字不好听吗我觉得还可以啊。”</p>

    宋文柏:“”</p>

    樊鹏越:“”</p>

    其他人:“”</p>

    陶哲轩教授的没错,他们的老板就是个取名废。</p>

    不过话又回来,在材料界,取名好像一般也都是默认以材料的主要成分或者配方什么的来取名的。</p>

    因为这样比较简洁易懂。</p>

    但是‘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这个名字真是朴实无华啊,还不如叫52k高温超导材料呢。</p>

    至少后者别人一看,就是知道是52k的高温超导。</p>

    取名这种事,徐川也没放在心上。</p>

    高温铜碳银复合材料这个名字他感觉还不错,没用缩写叫tty材料就可以了,追求那么高干啥。</p>

    倒是该如何处理高温铜碳银复合材料,让他有些选择困难了。</p>

    在他眼里,52k的高温超导材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毕竟他见过常温超导材料。</p>

    对比之下,52k的温度,局限性还是相当大的。</p>

    如果真要应用的话,也就大型强粒子对撞、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设备以及一些医疗或交通设备上了。</p>

    市场虽然广阔,但也不是是完全颠覆性的。</p>

    如果是常温超导材料,那才叫真正的颠覆性材料。</p>

    所以徐川一直将常温铜碳银超导材料看做杀锏,而高温超导材料,对他来一开始的安排是用于给自己赚点钱。</p>

    不过樊鹏越的提醒,让他反应过来了另一件事。</p>

    那就是时代的局限性。</p>

    现在是20年初,不是十几年后高温超导材料遍地,常温超导材料也有了的时代。</p>

    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52k的高温超导材料是独一无二的。</p>

    这种材料,能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超导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p>

    比如重生以来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应用这种高温铜碳银复合材料后,无论是制造难度,亦或者产生的磁场与磁约束能力,对比以前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p>

    亦或者大型强粒子对撞。</p>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是的l,使用的材料是铌钛合金,仅能提供3特斯拉的磁场强度,对撞能级也被限制在了3tev级别。</p>

    如果更换成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22t的临界磁场强度足够将能级提升到00tev以上了,足足提升了一个量级。</p>

    而这对于理论物理的发展,可以是插上了翅膀,能直接遨游天际。</p>

    正当徐川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份高温超导材料才合适的时候,一个有些让他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金陵,出现在了川海材料研究所。</p>

    p:二更求月票</p>

    感谢书友大佬书友20230606232696(290)、书友2004242256092(00)、书友20220593342404(00)、书友20222224430935(00)的打赏,谢谢四位大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