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夏莲问:“她叫什么名字,老公谁啊?”</p>
“他叫张秋菊,老公村东头李猛子,伙子年纪不大,跟我家那口子还是本家。”</p>
“月份太大了,真要出点啥事咱们这名声不好,有人该咱们压榨员工人了,到时候好不好听。”</p>
“好的,我喊他出来。”</p>
没一会儿张秋菊就出来了,别看肚子大,龙行虎步,走路相当利索。</p>
“秋菊嫂子,你这月份太大了,要不还是先回家歇息歇息?”</p>
秋菊急了,连忙:“夏莲妹子,我行的,我身体好的很,干活杠杠滴。”</p>
“我是女人,我还能不了解女人。如果有钱,如果能休息,谁愿意挺着个大肚子来工地干活。大棚里温度太高,孩子容易缺氧,咱就别逞强了,回去休息吧。”</p>
“可是,可是家里真的急需用钱,生娃总得给接生婆几块钱吧。”</p>
“没事,我借你点,带我去你家看看。”</p>
“好吧。”</p>
刘夏莲跟着张秋菊来到了她家,距离刘夏莲家其实不远,隔着两条街而已。</p>
李猛子正在院子里架着拐杖来回走路呢,看见媳妇带着刘夏莲来了,一脸的不好意思。</p>
“夏莲妹子,我媳妇给您添麻烦了?”</p>
“没有,没有。你媳妇干活挺猛,就是吧,这月份太大了,真要出点状况大人孩子都危险,划不来。你家的情况我也听了,你需要多钱,我先借你,等你脚好了回头还我就行了。”</p>
李猛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p>
秋菊:“其实也差不了多少钱,我老公现在就是休养、换药,顶多两个月就能恢复正常了。我这就是生孩子、坐月子、给孩子买东西,一共一百五六足够了。”</p>
从兜兜里掏出二十张大团结,递给了李猛:“拿着,这是二百,该省省,该花花。女人做月子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千万别大意。等腿脚好了再还钱就行了。”</p>
李猛激动的不知道啥好了,连忙去找纸笔。</p>
“我,我给夏莲妹子写个欠条。”</p>
“欠条就不用写了,前后院的邻居这点信任还是有的。就算你写了,你不还,我还能去法院起诉你不成?”</p>
秋菊激动的抹眼泪,不经历一难,不知道谁会真正帮你。</p>
秋菊照着老公屁股踢了一脚:“等你好了,哪都别去,就去夏莲那上班,一定要尽快还清钱。”</p>
</p>
“没事,不着急,月份大了一定要注意,不行的话就去林场医院生,需要用钱、用车尽管话。”</p>
“没事,没事,到时候从家里生得了,还能省点钱。”</p>
一个人的思维很难改变,她要在家里生,那刘夏莲不能强求她去,这些不是刘夏莲能决定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p>
学校里,许老师算好了新校舍的预算,围墙、教室、办公室、食堂、锅炉、暖气片。</p>
“程校长,你看一下,这是刘夏莲让我算的新校舍,大概要四万六千块,就算是再节省一下,也得四万块,你她会不会开玩笑啊。”</p>
“许老师,你这是在蛐蛐我呢。”刘夏莲提着一个大西瓜,来到了办公室。</p>
许老师连忙解释:“没有的事情,不管你捐或者不捐,你有心了我感觉你就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p>
“这瓜挺好,脆甜脆甜的,切了大家分分。”</p>
办公室里十来个老师,有个年轻老师拿菜刀清洗了过来切瓜。</p>
果然是又脆又甜,非常的好吃。</p>
程校长看了看预算,又递给了刘夏莲:“夏莲,要不这样,你生意才刚刚起步,你要是有心就捐个千八百的,我把学校的窗户全部换成玻璃的,这样孩子们也能看得清上课。一下四万多,压力太大,不合适啊。”</p>
刘夏莲也是犹豫,四万多建一座乡村学校,这钱足够在南方买一套一百平的商品房了。这年头京城的四合院才几个钱,估计要是买个的还能便宜点。</p>
但是转念一想,这次行动平白多了四万块钱,自己留着也无非是多了几万,账户上趴着几十万呢,如果看重钱,自己不成了守财奴了吗?</p>
“程校长,咱们去见见村长,看他什么意思,毕竟三村并校有好处,也有弊端。”</p>
“好,看看村长咋想的。”</p>
一行二人来到村长家,村长正在家喂马呢,除了村长,他还有个职务,那就是牛马经纪人。</p>
“呦,夏莲,程校长,你们怎么来了。”</p>
“那啥叔,我呢看学校破的厉害,想出钱修修学校,这事还不得你批准啊。”刘夏莲着把数学老师搞的预算递给了李村长。</p>
李村长看了一会儿,笑道:“三村并校,还要修暖气,其实用不了那么多钱,既然都买钢筋水泥了,干嘛还建平房,直接三层楼,一栋楼作为主楼,教室、办公室都在里头。旁边建食堂、锅炉房就行了。也用不了多少钱,我估摸着三万六千块也是足够了,具体多少是有变数的,没办法确定。”</p>
实际上这个时期的东北的物价可以对标南方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一栋三层楼的学,四万左右其实只是红砖、水泥、钢筋、木材、玻璃等的建材费用。村里自己组织人建,也就是管饭钱,村民做不了技术比如水暖电玻璃等等施工,这些是需要雇人的。但是村里人才济济,干不了的活真不多。</p>
至于建学校的土地村集体的土地,也是不用花钱买。</p>
村长越想越高兴,在他任上要是能建一座好的学,这是百分百的功劳,想到这里村长:“夏莲,你给叔透个底,这要是花四万块,你能捐多少出来?”</p>
“村里的情况我也知道,分了地,大部分的村民也就是刚刚温饱,哪有什么余钱。如果硬性集资,百姓是要骂娘的,我好人到底。我出三万,刚开始动工我拿一万出来买材料,干到一半,我再拿一万出来,邻近尾声我再拿一万出来。如果还不够,我还能再出个两千块,再多就不行了,家底子掏空要去讨饭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