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 第267章 一家人重逢
    刘夏莲从家里拿了十来斤上好多猪肉,回到大棚这里的时候,黄教授还在带着学生们上课呢。</p>

    谢记者找个树荫,正在打盹呢,都一点多了,饿了,睡的迷迷糊糊。</p>

    “嗨,嗨,那个睡觉的美女醒醒了。”</p>

    谢雨欣抬头一看,“夏莲姐,你去哪里了,还去找你呢。”</p>

    “我回家拿了点肉,过来搭把,给同学们做大锅菜吧。”</p>

    大棚这里有大铁锅,准备好大白菜、豆腐、粉条。</p>

    正准备开始呢,黄教授下课了。</p>

    “刘厂长,还是让我和我的学生做吧,自己动,丰衣足食。”</p>

    “好吧。”</p>

    黄教授真挺不错,下还有厨艺不错的学生,出来一个学长,起锅烧油,先把肥肉炼香,然后再加入瘦肉,然后把大白菜炒的脱生,加入豆腐、加入粉条,慢火熬煮。</p>

    这才农业专家该有的样子,能在地里工作,能在地里吃饭,分得清韭菜和麦苗。</p>

    黄教授端着瓷碗,吃着大锅菜,啃着玉米窝头,给刘夏莲:“刘厂长,我决定了,你这里以后就是我们学院的实习基地了。每年都会派些学生过来学习实践,农业科学必须回归本源,要研究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议题,目的很简单,让百姓吃上饭,吃上菜。见到收益,目的就达到了,任何脱离这一目的都是瞎扯淡。”</p>

    “那行,没问题。”</p>

    一行人吃过饭,接着研究,整了个课题,如何让西红柿丰产丰收。一直以来西红柿都是受欢迎的蔬菜,市场价也好,但是想种丰产可真还不容易。</p>

    “姐,姐,可找着你了,你咋不回家吃饭呢。”二丫跑过来拉着刘夏莲的胳膊不松。</p>

    “二丫,你吃饭了没?”</p>

    “我在你家吃的,走,我带你看看我的宝贝花园。”</p>

    二丫在前面又蹦又跳的,带着刘夏莲回到了家里后院围拢了有一亩大的一片,里面放满了枯树干,枯树上长的是密密麻麻的木耳。</p>

    “姐,这是我的木耳花园。”</p>

    “我的天呢,这得有上百根吧,你从哪来找到的?”</p>

    “你和大丫这几天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没事,就带着三条猎狗,天天上山找树桩,一天找好几个根,这就形成了。”</p>

    “二丫真厉害,你是不是天天还泼水了,这东西养着可费劲了。”</p>

    “嗯,天天泼水,家里有井。”</p>

    数量少了用瓢泼还行,担心这么多,瓢泼费劲了。</p>

    </p>

    “姐哪天给你买个背在身上的喷雾器,喷水也省点劲。”</p>

    第二天了,赵华带着礼金品就过来提亲了,礼金要用托盘端着,按照赵华的意思不能跟普通人一样,百十块钱太少了,直接放了一千零一块钱,寓意千里挑一。</p>

    但是刘夏莲啥不同意,你搞这么多,让别的女生学去了,其他男人还活不活了?不是谁都像你赵华这么富裕的。大多数的男人一百块钱需要两个月才能赚到,想给钱私下里多少钱不能给,不能哄抬物价,扰乱了行市。</p>

    刘夏莲和赵华定亲的很低调,毕竟不是结婚,大多数的人都没通知,双方亲戚吃了个饭,刘夏莲家里办了三桌酒席。赵家那边也没咋办,无非也就是两桌。</p>

    三日后中午,刘夏莲带着猫猫刘在铁锅炖吃饭呢,就听见外面锣鼓喧天,好像是有人在敲大鼓。</p>

    助理马进来:“厂长,猫猫刘的家长找来了,都到饭店门口了。”</p>

    “那可太好了,这个祖宗折腾死个人,天天吃好吃的,赶紧给他送走。”</p>

    刘夏莲抱着孩子出来的时候,省城过来的董和同事,带着六个南方人,最前面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汉子,个头不高,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旁边是他的妻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精明干练。俩人神情有些憔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后面是四个大汉,都是一米七左右,一看就是练家子,人家也是做了准备的。</p>

    猫猫刘从刘夏莲怀里下来,飞扑了过去。</p>

    “妈妈,爸爸。”</p>

    夫妻二人抱着孩子呜呜的哭,眼泪鼻涕都下来了。</p>

    旁边陈老板也过来,给刘夏莲介绍情况。</p>

    “这孩叫陈子龙,他爸陈国庆,他妈张抗美。孩在村子口游乐场玩,丢了有半拉月了,没想到跑到几千公里外的白山来了,这次他们一家团聚,多亏了你。”</p>

    “不能这么,我只是顺而为,是他们福大命大,再加上站前派出所民警一心为民,才有的结果,我可不能贪功。”</p>

    陈老板一脸坏笑,他知道刘夏莲迷信,不愿意介入他人因果。就算是有人治病没钱了,需要救命钱,找到刘夏莲,刘夏莲只是借钱给人,并非给了。当然,如果你不还她也不会要,但是到目前为止所遇到的都是忠义之人,还没有不还的。</p>

    一家三口痛哭完毕,陈国庆拉着张抗美,过来给刘夏莲纳头便拜,一口生硬的普通话:“多谢你的仗义出,让我们一家团聚。”</p>

    刘夏莲赶紧搀扶:“这都是你夫妻二的福报使然,我不过是顺而为,要谢就谢就政府吧,站前派出所做了很多事情,经常一天上班十六七个时。”</p>

    陈国庆:“都得谢,都得谢。正好赶上吃饭,孩子找到了,我们夫妻二人的心也放下了,半个月没好好吃饭了,今天我做东,咱们在这里好好吃一顿。”</p>

    李竿子、谢二嫂到门口把众人迎接了进去。</p>

    开了两桌,刘夏莲、陈国庆、张抗美、陈老板一桌。董、他同事和那四个广东大汉一桌。</p>

    谢二嫂拿过菜单,微笑着让客人点餐。</p>

    陈国庆第一次来到东北,对这里的风俗是一点点都不懂。咔咔就点,铁锅炖大鹅,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油豆炖排骨,两桌都按照这个来。</p>

    陈老板提醒:“你这点的有些多了,东北菜和咱们那边不一样,量大的很,完全吃不完。”</p>

    陈国庆心情激动呢,:“不差钱,今天爱子失而复得,一家人团聚,好好庆祝一下,也是为了感谢刘夏莲和您的帮助,东北人敞亮,不能让人广东人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