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夏莲点点头:“好的,不过咱们得往南岸靠一下,这个地方的鱼都被惊吓走了,不能在这里了。”</p>
船比较难操作,李虎还不那么熟练,缓缓向南岸靠近,刘夏莲指着一处水草浅滩:“这里,肯定有货。”</p>
大丫轻轻一扭腰,抛嗖的一下撒过去,完美的一个大圆形扣了过去。</p>
还没拉呢,就见水里水花翻腾。</p>
二丫在旁边着急:“大丫,快拉,快拉。”</p>
大丫缓缓收,很快鱼儿出了水面,居然又中鱼了,四五条的大鱼。</p>
往船板上一放,李虎高兴的大喊:“四条大鲤鱼,一条草鱼,真是厉害了。”</p>
开门红两打完,刘夏莲就不打了,交给了李虎他们。</p>
三人打下帮忙收鱼,这才算是进入了正常的撒状态。撒十能有两三有鱼就不错了。松花江鱼品种太多,大大不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收鱼也是有讲究的。白鲢鱼、胖头鱼、草鱼、鲤鱼、鳜鱼这样能长大个的鱼,不到一斤的全部放生。那长不大的黄辣丁、嘎牙子就另算了,它们长不大,一直就是这块头。</p>
三人打了两个多时,李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我们仨打了两个时,不及刚开始的两,排钩该收了,咱们去收排钩吧。”</p>
距离放排钩的地方没多远,没一会儿就到了。</p>
李虎先解开第一个排钩,拉上船,感都不一样:“有货。”</p>
一个钩子上来个大鳌花有四五斤,第二个钩子空的,但是第三个钩子是一条扁鱼。</p>
前面鱼线猛烈拉车,很显然是有个大货,居然是一条超过二十斤的大青鱼。</p>
“奇怪了,这鱼难道也吃鱼?”李虎费了好大的力量才把大青鱼拉上来,二丫过去帮忙,还被大青鱼甩了一尾巴。</p>
第一排钩,一百个钩子中了四十多条鱼,将近一百五六十斤鱼。第二根排钩相对少点,放的地方是个鲫鱼窝子,都是七八两到一斤左右的鲫鱼,拉了二十几条鲫鱼。第三条排钩挂的玉米饵,钓上来了六条草鱼。第四个排钩钓上来拉上来十几条鲤鱼,也比较匀称,都是四五斤大的。</p>
差不多十二点了,二丫干活向来不长久,早就不想干了,也腻了。</p>
“姐,我想吃蓝莓了,蓝莓熟了没?”</p>
刘夏莲:“今天这收获差不多了,你们收拾收拾也该送鱼去了,我们去马场了。”</p>
就在刘夏莲、李虎打渔的时候。</p>
徐雄今天第一天上岗,一共四个人,拉了两马车货,直接在大棚收菜点旁边的杨树林开卖了。</p>
“收音、唱片、录音、电视、石英表、电子表,应有尽有,一周保换,一年保修,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家家户户都需要,好东西不容错过。”</p>
收音特价十九元,电子表特价八块钱。</p>
李二愣这几天累够呛,二十亩苞米卖完了,又把地里的秸秆都晒干拉回家了。苞米地也耕出来了,今天他过来大棚这里是领取雪里蕻苗子的。这二十亩不闲着,采取五五制原则,五亩雪里蕻、五亩青萝卜、五亩菜疙瘩、五亩晚油豆。这二十亩菜,多了不用想,毛收入指定在七八千朝上。</p>
忽然间看见徐雄在旁边卖电器呢,录音唱的港台歌曲,那叫一个流行,一台漂亮的电视映入眼帘。</p>
“这电视能放吗?”</p>
</p>
“瞧你的,这可是老板从厂家直接进的货,质量嗷嗷叫,这开一下你看看。</p>
插线板连接上,打开,动挑台,雪花比较多。</p>
“这咋这么多雪花,也不清楚。”</p>
“别着急啊,马上就好,天线一转马上就好了。”</p>
正放电视剧呢,武打片。</p>
李二愣看了一会,心里非常喜欢。</p>
这个时候旁边过来个妇女,谁啊,徐十八的媳妇,指着电视:“徐雄,给我家送一台,多钱给你结账。”</p>
“原价四百五的,村里搞优惠,三百八十块钱。不过这是大件,桂兰嫂子不给当家的商量一下吗?”</p>
“商量啥,买个电视三头五百的,还用得着商量吗,给你钱,麻溜的给我送家去。”</p>
李二愣不干了:“桂兰,不对啊,我先来的啊。”</p>
“你只是看看,又没买。”</p>
徐雄连忙劝解:“二愣哥别上火,兄弟我这就给你送家里去,你赶紧的找个树干去。”</p>
这年头的电视需要天线,家家户户都需要竖起一根树干来,不然没办法看。</p>
桂兰买电视是给她婆婆的,徐十八经常在外面忙,很少回家。自己也在养殖场,也回家不多。</p>
公公婆婆带孩子,种地,辛苦半辈子了,给他们买个电视,没事了消遣一下,放松放松。</p>
没多一会儿,李少凌的媳妇赶着马车过来了,也就是徐雄的师娘。</p>
“师娘,你咋来了。”</p>
“这话问的有意思,我不来,家里的几亩油豆角谁卖,当家的非让种,种了又没功夫管,我这身天天摘豆角,卖豆角,咋弄啊,愁死了。”</p>
“那要不你别弄了,反正家里也不差这点钱。”</p>
少凌媳妇看见徐雄卖的东西,眼前一亮:“你这开始卖电器了,在城里商场看到过的东西,在这里居然有的卖。”</p>
“当然,这是夏莲姐从广东厂家拿的货,一货源,质量杠杠滴。这里还有个电风扇呢,能给你摇着头吹,凉快的很。”</p>
“收音给我来一台,我摘豆角的时候听。电视给我来一台,在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电子表给我来一块,我戴脖子上知道时间。电风扇就算了,天热的时候我在地里干活,哪有空吹。”</p>
“好嘞师娘,我给你找个最新款。”</p>
徐雄算是掏上了,一天光电视卖了三十多台,上上百台。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村里通电了,再加上今年村民卖苞米、卖菜,哪家都有钱了。就连镇上的信用社,天天都往村里跑,要求村民存钱。</p>
两名销售都有些麻,但是问题也挺多,好多东西不懂,厂家给培训的维修技术人员还得两个月才能回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