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当然问了张陆林,第一时间就问了,但问题是,他没看清。</p>
“我就是那么一瞧,当时那几个人很凶,还开口骂人,我就赶紧走了。”</p>
“一点印象都没有吗?”</p>
“呃,口音,好像是东北那边的,长相嘛,我实在不上来,他们坐在车里,光线也不太好,实在没看清。”</p>
“你后来不是看到他们几个人推车了吗?”</p>
“是啊,但离得太远了,我没敢靠太近,不过我感觉,那几个身材都挺壮实,但个头都不高。”</p>
张陆林提供的线索有限,虽然口音跟抢劫案中的案犯相似,但体型好像对不上,因此警方不敢冒然确定是同一伙人所为。</p>
但事后根据子弹痕迹,确定了确实为同一伙人。</p>
随着调查工作的推进,不断有新的信息被反馈上来。</p>
领导们的会议就一直没有停过。</p>
最后,根据已知的情况,可以确定几点:</p>
第一,这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作案团伙,他们分工明确,作案段残忍,行动高度配合。</p>
第二,从他们逃跑的路线可以得知,他们对常德市非常熟悉,应该是在常德居住了不短的时间,或者,其中有至少一个是常德的本地人。从他们戴面罩这个举动推断,他们在常德应该有熟人。</p>
第三,此案的作案法与3个月前的重庆“69”案如出一辙。</p>
同年的6月9日,重庆朝天门一家储蓄所被抢,三名蒙面男子持枪打死2人,打伤2人后,劫得4多万现金逃跑。</p>
另外,路上捡到的匪徒遗落的太阳帽,跟999年月4日,武汉广场金店被劫案中获取到的太阳帽为同一款式。</p>
这两个案件,正是“渝湘鄂”系列案中的两个。</p>
可以确认,这次的案犯,跟系列案应为同一伙人。</p>
第四,这4人,应该还在市内,他们在常德应该有个固定的落脚点。</p>
所以下一步行动,对全市进行地毯式搜索,不管是宾馆旅店,还是民居民宅,一个都不放过,全部都要进行询问调查登记。</p>
9月2日晚上点开始,全市进行大清查,6000多名民警,武警和近万名保卫干部齐齐上阵,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早上点。</p>
除了这些,警方还发布了悬赏通缉令,并开通了4条举报专线。</p>
一时之间,专线都快被市民打爆了,激愤的民众群起,纷纷向警方反映自己所知道情况。</p>
确实,光天化日,抢劫杀人,这种恶行人人憎之。</p>
短短两日,警方搜集到市民的反馈信息多达万多条。</p>
两个在农业银行附近摆摊的大妈打电话:</p>
那几个人没电视里的那么高,当时听到枪响之后,很多人就趴在了地上,所以从那个角度看上去,他们好像都很高,还其中有一个米,但实际上,我看到的那几个人最高的估计也就米多一点。</p>
洞庭明珠附近一个卖矿泉水的大爷,跑到派出所反映情况:</p>
洞庭明珠大酒店,有个前台叫邹现,她新交的男朋友怪怪的,是做大生意的,但我看着不像什么生意人,看起来很凶的样子,绝对不是什么好人。</p>
</p>
安乡县有个叫刘方的人也跟办案民警反映:</p>
怡园宾馆之前住了4个人,每天啥也不干,就是吃喝嫖赌,这几个人跟电视上描述的那伙人很像,我曾听道上的兄弟,他们几年前在广西打算抢银行,但最后没成功,还听,他们的老大枪法很准。还有还有,那个宾馆的老板,姓万,当初装修宾馆的时候找农行的行长胡梦廉贷过款,但胡没给他办,万老板对他意见可大了,到处跟人:这姓胡的,在我宾馆里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要他帮这点忙都不肯,那就别怪我不客气,所以这胡行长出事,是不是跟这万老板有关啊?</p>
这个刘方也是个游好闲的街溜子,他是看上警方的悬赏金了。</p>
不过他提供的信息,倒也并非全是胡诌,胡梦廉在私生活上,确实不那么检点,曾经就有人举报,他跟多名女性存在不正当的关系。</p>
一个雨天,常德市桃林宾馆的一个服务员来到指挥部,是有情况要反映:</p>
“月底的时候,我们宾馆3号楼曾经住过4个年轻人,我觉得他们很奇怪。”</p>
“哪里奇怪?”</p>
“他们在宾馆住了好几天,但都呆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会有一个人出去买盒饭,其他的时间,都没见他们出过门。我们的服务员要给他们打扫房间,他们也不让。”</p>
“这4个人长什么样?”</p>
“跟你们通缉令上描述的那几个人很像。”</p>
“他们什么时候离开宾馆的?”</p>
“就在9月号早上,知道出事之后,我就想起这几个人了,他们的是北方普通话,互相称呼都是什么总经理,经理的,但我感觉他们不像是做生意的,哪有做生意的人天天吃盒饭的,我也怀疑过,他们是不是贩毒的,但也没见什么人跟他们接头。你们得好好查查这几个人。”</p>
每一条市民反映的线索,警方都一一进行了调查核实。</p>
最先查到的是桃林宾馆4个奇怪的客人中的一个。</p>
民警先去桃林宾馆查了住宿登记表,看到四个人登记的身份证地址是东北辽宁的。</p>
当时警方第一反应:莫非是“东北虎”来了?</p>
虽崔宝纯已经伏法,但“东北虎”大大帮派几十个,难免有余孽未清,卷土重来也不是不可能。</p>
民警赶紧找了那几天当班的服务员仔细询问。</p>
有一个服务员提到一个情况:</p>
“他们中有一个人,跟城西一个开黑车的胖子挺熟的。他们走的时候,就是那胖子来接的。”</p>
“你确定他们跟胖子很熟?会不会是临时叫的车?”</p>
“看他们话的样子,不像第一次见。”</p>
“那胖子多大年纪了,长什么样?”</p>
“应该有40了吧,长的不高,米左右,反正很胖,他经常在我们这里接客人。”</p>
“他车牌号是多少?”</p>
“这个,我不记得了,没怎么留意。”</p>
姑娘了,又好像没,只知道是个40来岁,个子不高的胖子,车牌号也不记得。</p>
民警有些失望。</p>
但姑娘接下来一句话,民警转忧为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