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71章 再气茅台
    第2章再气茅台</p>

    江弦和茅台又没什么血海深仇,“气死茅台”也是一时兴起,给靳开来添了进去,这句话恰恰符合靳开来这个人物的性格。</p>

    作为一名作家,江弦不像有些作家一样,但凡修改改文章里一个字都像是要了他们的命。</p>

    他和某作家一样:只要你能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都可以给你光明。</p>

    话是这么,但真能让江弦去改文章的人也不多了。</p>

    哪怕是这次这件事情,“气死茅台”四个字急的茅台酒厂团团转,但江弦其实也并没太放在心上。</p>

    只是想到若能以删掉这四个无关轻重的字为代价,换南疆战士们畅饮一杯茅台,便觉得这个交换很值,因而才做了这样的决定。</p>

    他也的确如承诺的一样,删了那句话。</p>

    在单行本的文稿里,没有再出现什么“气死茅台”。</p>

    可还是收到了一封抗议信,这封信来自茅台的那名生产科长潘海清。</p>

    信的内容饱含着愤怒,大意是:</p>

    “我们达成了很好的协议,我也向上级领导汇报了,领导很满意,还和上级打了条子,2吨茅台酒已装好待发。</p>

    可是,你堂堂大作家,竟然话不算数,言而无信,在广西文学登载的高山下的环中,继续发表‘气死茅台’的言论!”</p>

    言而无信</p>

    江弦自己都一头雾水。</p>

    我和你们又没什么仇,没什么怨,我一直欺负你们干嘛</p>

    因为你们善</p>

    想了半天都没想通,干脆找到十月编辑部,和张守仁一打听才得知,前些时间广西文学对高山下的环进行了转载,转载的原稿来自于此前已经发表的年第四期十月。</p>

    这个时候,年第四期十月的第三、以及十月编辑部给江弦发行的高山下的环单行本还没上市。</p>

    也就是,阴差阳错之下,高山下的环又“气死”了一次千里之外的“茅台酒厂”。</p>

    “唉,你们可害惨我了,让我被茅台酒厂冤枉一次。”江弦无辜的在电话中和广西文学的编辑抱怨。</p>

    他这边况且还不了解情况,更别潘海清和茅台酒厂了。</p>

    潘海清看到广西文学上“气死茅台”四个字,当然会觉得是江弦在戏弄他们。</p>

    他马上给茅台酒厂拨去电话,将事情整个做了介绍,承诺在下一篇当中,一定会替茅台酒美言几句来补偿,就连句子都写好了。</p>

    “茅台酒名甲天下,誉满五洲,是中国的一大骄傲。酿造技术独特,可谓璞玉精雕,质地醇厚丰满,香味浓郁悠长,这自是不待的。</p>

    装潢也非同一般,敦敦实实的陶土瓶,没有细长的脖儿,瓶嘴的,显得那么粗拙古朴,自成一格,和全世界各种名酒摆在一处,一眼就能认出我们的茅台来”</p>

    这是多好的广告,还不收一分钱。</p>

    至于茅台酒厂这边,无论乐不乐意,都只好接受他的补偿。</p>

    他们这会儿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不出。</p>

    他们就是不想事情再扩大,这才答应江弦,愿意往南方调2吨茅台酒。</p>

    结果现在酒调了,“气死茅台”这四个字的知名度反倒又因为广西文学的转载增长了一波。</p>

    可他们又不好撤回调酒的决定。</p>

    毕竟上级有很多领导很重视这件事情。</p>

    而且他们茅台厂也对此事件大加宣传,还惊动了几家国家级的纸媒。</p>

    首先是光明报刊发了长篇通讯“环”下的风骨——江弦,文中报道了江弦这位当下文学界最瞩目的明星,主要对他和茅台共同促成2吨茅台调往前线一事进行了宣扬和褒奖,评价道:</p>

    “环的成功昭示着,作者决不能失却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风骨,江弦同志胸怀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因而环并未失却军事文学的魅力,文章闪耀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泽”</p>

    解军报旗帜鲜明,立刻同人民报一起转载了这篇文章。</p>

    上面几位大哥都领头了,各地报登时纷纷跟风。</p>

    如此这般轮番轰炸,前赴后继,江弦的声望一时间被推至顶点。</p>

    这也致使在文联在讨论决定新一届“专业作家”发放资格时,最年轻的江弦没有受到任何一人的反对便顺利评审为京城市文联专业作家资格。</p>

    有编制,文联还给发工资。</p>

    一时间,江弦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报纸的采访、刊物的索稿、大学文学社团的讲课邀请、剧团的改编洽谈一系列麻烦事也接踵而来。</p>

    他被干扰得够呛,推诿搪塞,不胜其烦,四处东躲西藏,最后干脆拿着介绍信坐上绿皮火车,去南方看望媳妇儿。</p>

    别一段时间,望着窗外一望无垠的平原,江弦也有些思念起了朱琳。</p>

    火车行驶的还算快,不过一到山东境内就慢了下来。</p>

    没错,山东。</p>

    少林寺虽然拍的是嵩山少林,不过大部分取景地都不在河南嵩山的真少林寺。</p>

    为啥呢张鑫炎当然去过少林寺了,去了一看,好家伙,寺里连一条能走的路都没了。</p>

    野草齐腰,非常荒凉,只剩一个山门。</p>

    也别什么少林武僧了,全少林上下只有十几个0多岁的老和尚。</p>

    因此,少林寺的很多景色并不是在少林寺拍摄的,而是在全国多地景点实地拍摄,最终由几处景观组合而成。</p>

    山东济南的灵岩寺就是主要的取景地之一。</p>

    江弦抵达以后,坐着车抵达剧组所在地,还没放下行李,听着片场有戏看,就直接过去了。</p>

    片场相当热闹,好事的群众们围在外面,墓塔林里头摄像正运转。</p>

    江弦站在旁边儿看了一会,看着个相当英武的演员,算是个美髯公,肌肉精壮,满脸胡子,这会儿正提着剑,领着一帮弟。</p>

    “追!”</p>

    江弦琢磨半天,想起来了。</p>

    这演的是墓塔林里反派王仁则领着人追杀虎和李世民。</p>

    至于这个王仁则。</p>

    嗯,于承惠。</p>

    旁边儿还有俩群众搁那哔哔:“这演员会不会使剑,看他那剑提的,一点儿不像个练武的。”</p>

    “就是个演员,哪能比得过咱师傅,九转金刚决都练到第七重了。”</p>

    江弦一听,得,又俩练气功的。</p>

    他也是很想和张鑫炎吐槽一句:让你找个老头演剑圣,结果你找个真剑圣来演老头</p>

    于承惠就不多介绍了,“末代剑圣”的名号肯定都听过。</p>

    少林寺的演员都是真练家子。</p>

    本来这电影的演员,是从京剧团挑选出来的武生,但是张鑫炎接以后,提出了一个相当“过分”的要求,就是将以前的京剧武生们全部换掉,改用专业的武术精英当演员。</p>

    这个举动相当大胆,甚至可以疯狂,毕竟这是拍电影,找一帮武术精英,他们又没有任何表演经验。</p>

    </p>

    但张鑫炎就这么干了。</p>

    于承惠这些武术精英也是这么来的。</p>

    江弦又观望了一会儿,很快看着个光头,光着膀子,身穿白色僧袍,在镜头前面鬼鬼祟祟的跑来跑去,马上吸引了他的注意,甚至是片场很多围观群众的注意。</p>

    “真年轻啊。”江弦看着李连戒忍不住感叹。</p>

    有些人真是老天爷赏饭吃,天生就有大红的命。他成名以后,当时香港只要是他演的电影,带了他的名字,上映以后就能多一千万票房,只要是他出演的电影,就没哪一部不火的。</p>

    “k,卡!”</p>

    张鑫炎喊了停。</p>

    江弦过去和他打个招呼。</p>

    张鑫炎之前听了江弦要过来的消息。</p>

    他笑着问他对刚才那场戏的感受,江弦简单的谈了谈。</p>

    俩人寒暄几句,江弦看向角落里矜持看剧本的自家媳妇。</p>

    张鑫炎去忙别的,江弦凑去她那边。</p>

    “怎么都晒黑了。”</p>

    “黑了有么”朱琳紧张起来。</p>

    江弦把脸凑过去,快要贴在一起,“害,光线挡的。”</p>

    “德性。”</p>

    “我就么,得拍的有多辛苦,白无瑕都晒成黑无暇了。”</p>

    江弦笑了笑,“不过你真是瘦了。”</p>

    朱琳叹一口气,也不矫情,“拍戏嘛,就这样,有戏拍多少演员求不来呢。”</p>

    “喝点水。”她给江弦递过去个水壶,“怎么过来的”</p>

    “坐火车。”</p>

    “路上挺辛苦吧。”</p>

    “还行,看媳妇么,谈不上什么辛苦。”</p>

    俩人浓情蜜意,恋爱的酸臭味臭不可闻,就连镜头前正拍摄的李连戒都分了心,被张鑫炎一通呵斥。</p>

    “李连戒,想啥呢王仁则剑都快抵你腰上了!”</p>

    江弦听朱琳介绍,少林寺这部电影男演员多,基本用不着女演员,因而她享受的待遇还挺好,在招待所住的都是双人间,不像男演员似得,得四个人挤一间。</p>

    “这个是我爱人。”朱琳给她同房间的女同志介绍了下江弦的身份。</p>

    “同志你好。”</p>

    江弦从包里取出一包华侨商店买的果脯,“一点心意。”</p>

    对方也很懂事,推辞几句,而后下,了句“你们别聊太长时间”便出去遛弯儿,临走前还贴心的给俩人关上了门。</p>

    朱琳脸刷的红透。</p>

    “你看你,人家都误会了。”</p>

    “误会就误会,合法夫妻。”</p>

    江弦不规矩的搂住她的柳腰,轻轻一揽,拥入怀中。</p>

    啃了啃朱琳的脸蛋,嗅了嗅她的头发。</p>

    朱琳也很快情迷,睫毛轻动,眼神迷离,抬起白皙的脖颈,在江弦的脸颊边轻轻呼气,主动索吻。</p>

    久旱逢甘露。</p>

    “开饭了、开饭了。”朱琳擦了擦痕迹,窸窸窣窣穿上裤子和上杉,又穿好袜子。</p>

    她也不理解,又不是晚上睡觉,江弦脱她衣服就算了,脱她袜子干啥。</p>

    穿好鞋子,理了下凌乱的发丝,看着身上没什么异样,便出去弄饭。</p>

    江弦则是光着上半身,躺在朱琳床上抽了根烟,顺打开了窗户通了通风。</p>

    朱琳很快回来,江弦看了眼她打的饭,是两个馒头,一块黑色咸菜,装在一个塑料袋里。</p>

    “你就吃这个”他皱了皱眉,马上意识到什么,“内地的演员和香港的演员伙食有区别”</p>

    “有啊。”朱琳把馒头递到他里,“人香港的演员吃的是肉和米,还有专门的餐车呢,鸡鸭鱼肉都有,行了,你快吃吧。”</p>

    “吃吃什么吃。”</p>

    江弦把馒头一扔。</p>

    朱琳责怪的看他一眼,“你浪费粮食!”</p>

    江弦又捡起来,拍拍灰,几口塞进嘴里,忿忿不平道:“我去找张鑫炎理论理论,这个事儿你别管了。”</p>

    罢穿上衣服便出了门,找上张鑫炎的房间。</p>

    敲开门,张鑫炎也正吃着饭,房间里飘着肉香。</p>

    看见门外是江弦,他冲他笑笑,“我正找你呢,来,一块儿喝点,我这儿有葡萄酒。”</p>

    江弦不露声色的坐下,点一支烟,静静的等张鑫炎给他倒一杯红酒。</p>

    “张导,内地的这些演员,相比于香港的电影演员来,质量怎么样”</p>

    张鑫炎以为他是担心武行的那些精英。</p>

    “这几个武术高虽然很青涩,不过都挺有演艺天赋,毕竟现在的武术很大程度上也是打给观众们看的,他们演的不比香港的演员差多少。”</p>

    “好,既然不差,那为什么内地的演员吃馒头咸菜,香港的演员吃肉米。”江弦质问道。</p>

    张鑫炎愕住,他没想到江弦是来找他理论这件事情。</p>

    他叹一口气,无奈的解释道:</p>

    “江先生,我也不想这个样子,你想啊,我准备相同的饭菜还更省事一点,为什么要额外再多准备一份呢”</p>

    按张鑫炎的话,这也不是他决定的事情,是为了服从内地的规定,毕竟内地是计划经济,和香港的情况不一样,他们拍戏也不敢乱来。</p>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是吧”</p>

    江弦没有回答。</p>

    在他看来,张鑫炎的确实不假,别伙食了,就片酬,内地的演员,包括朱琳,这次拍摄少林寺都没有片酬,只有工资和拍摄的一点点补贴。</p>

    这事放在香港演员那儿,简直是没办法相信的事情。</p>

    张鑫炎就挺无辜的,“江先生,你爱人没和你吗我之前提过私下照顾一下她的伙食,被她拒绝了,她要等内地演员都吃上肉和米饭她才吃。”</p>

    “这不是我爱人一个人的问题。”</p>

    江弦,“我来找你也不是因为我爱人一个演员。</p>

    我既然来找你,就要让所有的内地演员都吃上肉和米饭才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