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04章 一个苹果被抢所引发的故事
    第404章一个苹果被抢所引发的故事</p>

    “写什么呢”</p>

    见江弦放下笔,抻直了后背伸个懒腰,朱琳便凑过去轻声问了一句。</p>

    “你回来了。”</p>

    江弦握住女王陛下搭在他肩上的,“这不是之前答应给城写一篇稿子嘛,终于给他们写好了。”</p>

    “你可真能写。”</p>

    朱琳慵懒的趴在江弦后背上面,双臂穿过他的脖子,捧起桌上的稿件。</p>

    她翻开第一页,轻声念出第一行的名:</p>

    “十八岁出门远行”</p>

    “十八岁+初次出门=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p>

    是的,江弦所合成的那篇先锋,便是“先锋五虎”中的“东邪”余华的成名作。</p>

    这篇的篇幅并不长。</p>

    朱琳摸了一下稿子的厚度,大概也就不到两万字。</p>

    “本来早就能够写完交给城的,不过这段时间一直忙着人民文摘的事情,最近这才终于腾出点空来,抓紧时间写完。”江弦开口道。</p>

    他挠了挠侧脸,朱琳耳边有几缕不乖巧的鬓发垂在他脸颊旁,若有若无的痒。</p>

    “讲的什么内容”朱琳问。</p>

    江弦想了想,总结,“大概就是一个岁的少年第一次出门看世界的故事。”</p>

    很多人应该都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比较熟悉。</p>

    大概是20多年之后,这篇以“突兀”的姿态出现在了文学教育领域。</p>

    它入选了人教高中新课标教材以及语文高中的新课标教材!</p>

    可见,在历经大浪淘沙后的诸多“先锋”当中,这篇十八岁出门远行仍是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一枚珍宝。</p>

    “剧组那边怎么的”江弦关心道。</p>

    “已经定下来了。”</p>

    朱琳笑着,“王导对我演秦可卿这个角色相当满意,就是戏份少,这样也好,我有更多时间照顾咱家年年。”</p>

    “秦可卿啊”</p>

    江弦回想了下,这大概算是朱琳第一次古装</p>

    也不算。</p>

    少林寺之中白无瑕也是古装扮相。</p>

    只不过白无瑕衣着朴素,远没有秦可卿、女王陛下这类角色那么雍容华贵。</p>

    江弦想着想着,就有些迫不及待想看看朱琳穿上秦可卿衣服以后的样子。</p>

    和女王陛下那么相像的角色,一定能从其中看出几分女王的影子。</p>

    一边想着,心里就生出几分火热</p>

    “哎呀,又不规矩。”朱琳把腰间的那只大按住。</p>

    江弦反攥住她那只软滑细嫩的,笑道:“什么叫不规矩这话的,你是我媳妇,要也只能是夫妻之间的情趣。”</p>

    着便将朱琳拥入怀中。</p>

    柔软的身躯带着,淡淡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让人心醉神迷,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p>

    最近两个人都忙着事业,可有一阵子没好好亲热,如今这么相拥在一起,一时间犹如干柴遇烈火。</p>

    嗯,偶尔“白日宣淫”,倒也有着一番颇为别样的情趣。</p>

    又是抱,又是吻。</p>

    朱琳只觉得身体一点点变得灼热。</p>

    在意识彻底模糊之前,她用仍保留着的一丝清明,抬起双使劲推开江弦,强压住喉咙里的音量:</p>

    “嗯。”</p>

    “别闹、别闹。”</p>

    “啊。”</p>

    “朱虹还在外面”</p>

    江弦当然不是没轻没重的色中饿鬼。</p>

    亲热个差不多,这才放开已经衣衫半解、酥肩半露的朱琳。</p>

    “我、我就不该过来看你的。”朱琳脸色潮红,胸脯剧烈起伏。</p>

    她刚才可真是慌得要死。</p>

    一想起自己妹妹还在外面,这要是被她妹妹听见她的狼狈叫喊,她这个姐姐以后还哪好意思面对她。</p>

    嗯,不过回想起刚才那一幕。</p>

    朱琳也不懂为什么,心惊肉跳担心被发现的同时,她也比起平常敏感了太多太多</p>

    “姐、姐夫。”</p>

    正想着,外面朱虹喊了一声。</p>

    “我能进来吗”</p>

    “”</p>

    朱琳和江弦对视一眼。</p>

    看着自己媳妇满眼的窘迫,江弦轻咳一声。</p>

    “等一下。”</p>

    “哦。”</p>

    江弦站起身,走向门前,给朱琳留了几秒整理衣服的时间,这才推开门。</p>

    “怎么了”</p>

    “姐夫,外面有人找你。”朱虹抱着孩子进来和江弦道。</p>

    “哦,我知道了。”</p>

    江弦听着狗叫声,眺目往窗外看去,瞥见李陀正在院子里逗弄着他爹养的京巴“馒头”。</p>

    “陀爷!”</p>

    江弦笑着喊他一声。</p>

    另一边,朱虹暗自打量着书房里头,瞥见朱琳衣衫凌乱、神色怪异。</p>

    “姐。”</p>

    “嗯”</p>

    “你和姐夫这么着急给年年弄个弟弟妹妹啊”</p>

    “找打。”</p>

    朱琳刚褪下几分潮红的脸又烫起来,撵着朱虹从书房里头出去。</p>

    李陀这个人爱狗,也不嫌狗脏,抱着“馒头”来到江弦的书房里。</p>

    “哟呵,你这书房布置的可真是一绝全京城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了。”</p>

    李陀放下狗,四处打量。</p>

    书房墙上挂满字画,红木书架上除了整齐的书籍,还摆满稀奇精致的摆件,以及各种的瓶瓶罐罐。</p>

    李陀拿起一个绘着青纹样的细口瓷瓶,光是看着就觉得值钱。</p>

    “这个看着有意思。”</p>

    “这是崇祯时候的,是个笔筒。”</p>

    “哪弄来的”</p>

    “害,平时淘来的,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喜欢这些东西,那句话怎么的:‘筑屋庋藏文史图籍,鼎砚骨董,予偃仰舒啸其中,以度晨夕,此外则无所求矣。’”</p>

    李陀点点头,“是啊,我要有你这一屋子,真是无所求了。”</p>

    “”</p>

    江弦笑了笑,没有话。</p>

    这就无所求了</p>

    </p>

    这才到哪儿啊!</p>

    在后世,他可听过贾平凹那书房。据贾大作家的书房,就像个农田,分了块块地,中间全是古董,边上留块道,让人挤来挤去。</p>

    凡是进来求字的,走那条窄窄的道,还得心点。</p>

    不然要是一不心碰着啥古董,那可吃不了兜着走的。</p>

    而且人家贾平凹也不怕你打他这些心头爱的主意。</p>

    他的书房里有摄像头你敢信。</p>

    据有个伙子跑去找贾平凹求字,趁他失神,溜到楼上的另一个书房捣鼓了。</p>

    贾平凹就告诉他:</p>

    “同志,要留神啊,我这儿装了监控,直接连警局呢!”</p>

    人家那书房,古董都是按堆算的。</p>

    在这环境里头捣鼓文字,那才有逼格。</p>

    江弦还得朝着人家靠拢呢。</p>

    “开门,太开门了!”</p>

    李陀端着江弦的一对五彩狮穿罐把玩半天,颇有些爱不释。</p>

    “明末清初的,喝点水。”</p>

    江弦给李陀端一杯茶。</p>

    李陀把罐放回原处,和江弦坐在一对黄梨圈椅上谈起正事儿。</p>

    “江弦,你不是问我要稿子么我选了几篇我感觉特好的稿子给你拿过来,都是短篇,你看看怎么样。”李陀从挎包里取出几份稿子,塞到江弦里。</p>

    李陀是京城文化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p>

    京城的作者都知道,里只要有难发行的稿子,都给李陀送去,保准能找份期刊发了。</p>

    因此李陀家每个月收着的稿子,甚至比一些文学期刊的编辑部还多。</p>

    江弦要组稿,从李陀这儿绝对是不能错过的,一定能发掘好些个新人作家的稿子出来。</p>

    他喝一口水,掀开一份李陀交给他的稿子,很快看了进去。</p>

    李陀则继续打量着他这间书房。</p>

    他站起身溜达两圈,盯上江弦那张又宽又长的雕书桌。</p>

    本来是想品一品桌子,结果注意力被桌上的那份稿子吸引过去。</p>

    “江长官,这份稿子是”</p>

    “什么”</p>

    江弦抬起头,顺着李陀的目光看去,“哦,是我最近刚写好的一份稿。”</p>

    “你刚写好的稿”李陀吃了一惊,神色也变得兴奋起来,就像是一名老饕,碰到了平常难得一见的珍馐。</p>

    “我能看看么”</p>

    江弦笑了笑,“陀爷要是不嫌弃,不妨为我掌掌眼,我这篇也是跟了跟最近流行的‘先锋’的风。”</p>

    “先锋”李陀愣了一下。</p>

    江弦赶忙解释,“就是马原之前那篇l河女神一类的,我把这一类称为先锋,这个描述当然很笼统,意识流、荒诞派这些具备西方现代主义特色的,在我看来都可以归入‘先锋’这个大派别当中。”</p>

    李陀点点头,“意识流、荒诞派这些年都很火,不过仍是没有形成一场思潮,也就没人去归结过这一类,之前倒是也有‘先锋’这种法,但从没人正式提出过‘先锋’。</p>

    起来,最近我也在关注马原的那篇l河女神,自从他那篇发表,文坛这一类的作品就好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冒出来许多,我有预感,一场新的文学思潮已经初具雏形。”</p>

    “你先看看我这篇写的怎么样。”江弦笑着道。</p>

    李陀答应一声,在椅子上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捧起江弦这份名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稿子阅读起来:</p>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p>

    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p>

    李陀一读就感觉到了这篇的不一般。</p>

    和传统的味道不同,这篇从起始的几句开始,便有一股浓浓的荒诞味道扑面而来。</p>

    这篇讲的故事也很简单:</p>

    十八岁少年“我”听了父亲鼓励,第一次独自出门远行。</p>

    一开始“我”对未知世界满怀憧憬,可旅途中挫折不断。</p>

    “我”面对一切都如此的放松,因为“我”总是把眼前的新鲜想像成一些“我”有限的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p>

    甚至于“我”的聪明让一支烟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喜悦,“我”有点沾沾自喜,出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p>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接着一群路人抢走货车上的苹果。</p>

    “我”想阻拦结果被他们打,司却在一旁冷漠看着,最后连“我”的红色背包居然都被他抢走。</p>

    到了晚上,“我”只能在被遗弃的货车里过夜,成为了唯一的受害者。</p>

    故事结束。</p>

    李陀放下上的稿子,抬起头,恍惚一阵。</p>

    他看一眼仍在阅读稿子的江弦,张了张嘴,却没出话。</p>

    江弦这篇,可以写的非常简单。</p>

    “我”出门搭车、汽车抛锚、有人抢车上的苹果、“我”阻拦结果被打</p>

    整篇就讲了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p>

    但这却一点都不简单。</p>

    就和你看让子弹飞这电影似得。</p>

    故事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其中略显夸张和荒诞的情节,让整部电影都变得深刻和匪夷所思。</p>

    “看完了”</p>

    李陀的动作吸引了江弦的注意力。</p>

    他抬起头,“感觉怎么样”</p>

    “怎么样”</p>

    李陀顿了顿,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p>

    诚实的讲。</p>

    他完全不知道江弦的这部作品想要表达什么。</p>

    “匪夷所思。”</p>

    李陀这个评论家憋了半天,最后只从嘴巴里挤出四个字。</p>

    “匪夷所思!”</p>

    回想这篇的内容,可不就是匪夷所思</p>

    主人公“我”想要搭车,可是几乎所有的司都像看不到“我”似的,没有停下车来接“我”。</p>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司,司接了“我”给的烟,却在得知“我”要搭车的时候仍叫“我”滚。</p>

    “我”在上车之后吼了司,但司不但不骂“我”,反而对“我”报以微笑,热情地跟“我”聊天。</p>

    走到半路,车子抛锚,司不但不急,反而站在路中央做起广播体操。</p>

    有村民要抢司的苹果,“我”告诉司,司却非常高兴。</p>

    苹果都被抢完,司不仅朝“我”哈哈大笑,还抢走了“我”的包。</p>

    “你怎么会想到写这么一篇”李陀疑惑的发问。</p>

    江弦当然一早就想好了灵感的来源:</p>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条新闻,有一箱苹果在运输的路上被人给抢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把这件事写成了这篇。”</p>

    “听一箱苹果被抢了就能写成!”</p>

    李陀有点傻眼。</p>

    怎么在江弦那儿,灵感来的就好像吃饭喝水一样容易。</p>

    一个苹果被抢了的新闻都是一篇!</p>

    他写一篇就比下蛋都难。</p>

    哪怕行万里路看遍祖国河山,都憋不出一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