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三朝回门的日子。</p>
去主院给秦氏请完安,夫妻俩带上秦氏准备的回门礼,坐上马车去苏家。</p>
女儿回门,苏慎特意和上司告了一天假,吴氏也让人去书院给三个的请了假。</p>
苏虞和周邑还没进门,就见家里三个子守在屋门口在等他们。苏明致里还拎着个鸟笼子,鸟笼里的苏八一见苏虞便兴奋得直扇翅膀,嘎嘎狂叫。</p>
苏明言最积极,虎头虎脑往苏虞面前撞:“阿姐,你可算回来了,我好想你啊。”</p>
“我也想你。”苏虞笑着答道。然后又问:“阿姐不在家,你那书抄得如何?”</p>
苏明言不话,嘿嘿笑。</p>
苏虞一看就知道这子肯定是松懈了。</p>
她点了点他的脑袋瓜,没好声气道:“都多大人了,还要人看着做功课。”是了,抄书也是功课,磨性子的功课。</p>
苏明言扯了扯苏虞的衣袖,撒娇道:“阿姐,你好不容易回来了,咱们点高兴的事儿吧。”</p>
苏虞:“”</p>
“好,那你。”</p>
苏明言道:“阿姐,我现在做的冷淘已经很好吃了。祖父以我现在的水准,去开店都行。今天这么热,我做给你吃啊。”</p>
“好。”苏虞很高兴,“那阿姐就等着你的冷淘了,刚好给你姐夫也尝尝。”</p>
苏明言拍了拍胸口,“行,没问题,都交给我。”</p>
苏明言高兴地去了厨房。</p>
苏明言走后,五郎苏明定和七郎苏明致也都上前和苏虞打招呼。</p>
“阿姐,姐夫,你们回来了。”</p>
“回来了。”苏虞点了点头,问苏明定,“五郎最近在看什么书?”</p>
苏明定有些不好意思道:“阿姐,我最近在看汉代的泛胜之书和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p>
</p>
苏虞惊讶:“五郎对农书感兴趣?”</p>
苏明定点了点头:“我觉得农学还挺有意思的。”</p>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苏明定觉得研究种植庄稼可比研究科举要有趣的多。只是——他爹娘怕是更希望他能科举入朝为官。</p>
苏虞看出苏明定眸光里的暗沉,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五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p>
苏明定眸光微亮:“阿姐不觉得我这是不务正业?”</p>
“怎么会呢?”</p>
“把农学研究透了,种出更多粮食,养活百姓,同样是功绩,同样可以流芳百世。”苏虞想起了她前世的袁爷爷,如果没有他研究出杂交水稻,华国百姓如何能吃饱饭,穿暖衣?</p>
民以食为天,这世界一切的运转都离不开最基础的粮食。</p>
苏明定目光逐渐坚定:“阿姐,我明白了。”</p>
“你明白就好。咱们进屋吧。”苏虞想快点见到阿爹阿娘还有祖父祖母了。</p>
见苏虞没有问到自己,苏明致急了,拎着鸟笼子凑到苏虞身边,连声问道:“阿姐阿姐,你怎么不问我这两天在做什么呀?”</p>
苏虞忙道:“是阿姐的错。七郎,你这两天做了什么呀?”</p>
苏明致一挺圆鼓鼓的肚子,骄傲道:“我最近吃了好多好吃的。”</p>
“七郎厉害。”苏虞对他竖起大拇指。可把苏明定高兴得,嘴角都裂开了。</p>
笼子里的苏八郎也扇了扇翅膀,这次苏虞没有忽略了它,笑道:“我知道,苏八郎这些日子定然也吃了很多鸟食。”</p>
苏八郎歪着脑袋,绿豆大的黑眼睛定定看着苏虞,嘎了一声,仿佛在回应苏虞的话。</p>
见状,姐弟三人不由得都笑了起来。</p>
周邑慢了一步,见这三人一鸟欢快的模样,也不由得笑了起来。</p>
几人都笑着,屋里的四个长辈却是等不及地派下人来找他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