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爷爷,要不然您帮我选个地方,有水流冲刷的河边就可以了。”徐安喝了口热水,继续:“最好离我家不要太远,不然工人搬来搬去麻烦。”</p>

    “什么?你们还要招工人,在哪里招?”村长挖了挖耳朵,怀疑自己没有听清。</p>

    徐安解释:“我要建作坊,肯定是要招工的,到时候打算在村里找些勤快的叔叔婶婶帮忙,每日二十文工钱。”</p>

    “那不就是做工嘛,去城里才有工做,这你能保证每日都有工钱吗?”村长抬眼看着徐安,眼里有着一丝希冀。</p>

    “帮我做事,肯定每日都有工钱拿,不过一般情况下,工钱每月一结。”</p>

    “你打算招多少人做工?”</p>

    徐安被问得一懵,明明自己是打算过来问建磨坊的事,怎么现在变成了村长询问招工的事了。</p>

    她看向孙三郎。</p>

    孙三郎朝她点点头,示意他来。</p>

    “村长爷爷,招工的事后提,我们先来决定磨坊的选址,建好磨坊后,才能开始招工。”</p>

    “啊!好好,我家有块临近河边的空地,正好合适建磨坊,离你家也不远,就是地里碎石多些。”</p>

    “不过用来建磨坊,倒也无妨。”他又加了一句。</p>

    “额,那地要多少钱?”徐安问。</p>

    村长大一挥,“不要钱,你们建作坊是好事,还能在村里招工,就当是为村子做贡献了。”</p>

    他得情真意切,徐安都被感动了,孙三郎却一脸戒备。</p>

    “别贸然答应,回去找周婶问问。”他声跟徐安咬耳朵。</p>

    “嗯嗯。”徐安点头。</p>

    “村长爷爷,我怎么好意思白要您的地,这事我回去再想想。”徐安岔开话。</p>

    “嗯。”村长孙大成点头,“这不是事,多想想是应该的,想好了跟我,我把那块地的地契给你。”</p>

    两人没有回家,径直来到周婶家。</p>

    周婶没在家,他们跟着翠到地里找她。</p>

    几人找到她时,她正在给豆子除草呢,累得满头大汗。</p>

    翠把提来的水给周婶倒上一碗,来到地头的一棵大树下。</p>

    周婶听完徐安叙述后,仰着头思忖了一会儿。</p>

    “我想起来了,怪道村长对你们在村里招工的事这么看重。”</p>

    她“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碗里的水,擦擦嘴继续往下:“两年前吧,他家大儿子就是在县城里给人做工,据是帮人建房子,从高处摔下来了,在病床上躺了半个月,最后没救回来。”</p>

    “如今他孙子也大了,同样对地里的活不感兴趣,他可能是想借做工的名义,把孙子留在村里头。”</p>

    周婶这么一,徐安就明白了,“难怪了”</p>

    她看向孙三郎,“原先我只是想想,现在看来,这红薯粉的作坊我一定要开起来。”</p>

    孙三郎点头,“周婶,你知道村长的那块地在哪里吗?”</p>

    “知道知道,往年我还在那里晒过豆子呢,这就带你们去瞧瞧。”</p>

    她同还在锄地的周远安打了个招呼,领着几人往河边走去。</p>

    </p>

    烈日当头,徐安只觉得空气都被晒热了,走着走着,忽觉一股凉风迎面袭来。</p>

    “到了,就是那里。”</p>

    周婶停下脚步,指向河边的一块空地,那块空地上长满杂草,草丛里露出大不一的石块。</p>

    河流在这里形成一个断层,水从两米多高的地方冲下来,有风吹过,泛起阵阵凉意。</p>

    “哇!这真是个好地方,你觉得呢?”徐安感叹,“那里有落差,正好为磨坊提供水动力,只要这条河不断流,就能源源不断地带动石磨工作。”</p>

    孙三郎明白她的意思,运用水力的磨坊他之前见过,虽建起来有难度,但工匠也不是不会建。</p>

    请了当地最有名的建房艺人,加上几个擅长做各种关的工匠。</p>

    徐安的水磨坊总算开始了施工,在施工的同时,她也没闲着,答应酒楼的红薯粉还得完成。</p>

    由于需求量太大,徐安找到村长,跟他想在村里大量收购红薯,同时,还要招几个人帮忙。</p>

    村长乐呵呵地答应了,往屋里一叫,喊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来。</p>

    “他是我的孙子孙兴,先前跟着先生读了几年书,后来后来就怎么也不肯读了,嚷嚷着要去城里打工,这下好了,让他跟着你们做事,我就放心了。”</p>

    少年皮肤很白,长得斯斯文文的,怪不得周婶他对地里的活不感兴趣。</p>

    徐安问:“你愿意跟着我做事吗?”</p>

    孙兴无所谓地点头,“只要给工钱,我就愿意。”</p>

    “臭子,怎么话呢?”村长呵斥。</p>

    “呵呵,无碍,他得很对,干活给工钱那是应该的。”徐安笑笑。</p>

    “听你读了几年书,那你会记账吗?”</p>

    孙兴点头。</p>

    过了一会儿,他问:“什么时候做事?”</p>

    “今天就可以,你就帮我在村里收红薯,收了多少红薯,花了多少钱,你一一记在账上,等我回头给钱。”徐安一边想一边。</p>

    “这”</p>

    孙兴皱眉看着自己爷爷,显得有些为难,他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有事做,而且还是这么有挑战性的事。</p>

    “我,我会记账,但是我不会收红薯。”他直接。</p>

    徐安看向村长,村长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一会儿跟爷爷去,爷爷教你收红薯,你跟着记账就成。”</p>

    孙兴点点头。</p>

    徐安接着:“你自己也要多学多看,往后就由你来专门负责这件事了。”</p>

    孙兴刚想要什么,徐安就对村长:“村长爷爷,孙兴这做的不是一般的活计,工钱就给他算三十文一天,您觉得怎么样?”</p>

    “哈哈哈,那太好了,只怕这臭子做不来。”</p>

    孙兴眼睛一亮,他爹南安县城里给人做工,一天才得十八文,据做掌柜才三十五文,他就帮忙在村里收收红薯,就有三十文一天,这买卖太划算了。</p>

    “我,我一定能做好。”孙兴目光灼灼地看向徐安,眼里的不经意没了,多了些真诚。</p>

    有了村长的保驾护航,收红薯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主要现在正值夏末,地里的红薯大丰收。</p>

    红薯运到镇上去也不好卖,甚至卖到了一文钱五斤。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