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现代生活,大家震惊了 > 第252章 原来这么简单?
    我一直都很好奇缝纫是怎么工作的,眼瞅着针在上下穿梭,但针尾并没有穿过去怎么就能缝起来呢?</p>

    安然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当时还好奇的想要拆掉看看里面的结构,但在过去这可是值钱的玩意,她怕挨打,不敢拆。</p>

    古代众人比安然更好奇,也更迫切的想看视频内容。</p>

    因为未来其他的一些东西,他们就算知道原理也造不出来。</p>

    但这个缝纫不一样,因为它不需要那些电啊什么的,用的材料也是他们这个时代有的,只要知道原理,造出来的几率比其他大多了。</p>

    而有了缝纫,她们制作衣服可就方便多了,也快多了。</p>

    最迫切的就是是商人和工匠,这可是能让他们赚钱的东西。</p>

    皇帝们也十分看重,这个缝纫的用处可不啊,那细密的针脚,要让人来缝制,可是要一定的刺绣功底的。</p>

    但缝纫不一样,只要会用这个器,就算从来没做过针线活的人,也能制作出不错的衣服</p>

    有了这个缝纫,就可以开工厂,请工人了,这样一来就能创造更多财富了。</p>

    *</p>

    今天我们进入内部看清原理,真的是鬼才发明。</p>

    我们知道工缝纫是把针完全穿过去,然后尾部针眼里的线也被带过去,接着将针翻转过来继续穿过布料,效率肯定是很慢的。</p>

    然后就有人有想法了,把两头做成针尖,针眼放在前端,这样穿过去一半线也过去了,然后钩子勾住线,把它留下来</p>

    </p>

    本来虽然很多人期待,但因为觉得自己估计也看不懂也制作不出来,不少人就只是看个热闹,没想到视频讲得这么细,不仅讲得细,还有详细的动画演示,详细到完全没读过书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它的原理了。</p>

    “原来是这样的啊。”</p>

    “我竟然看懂了!”一老妪惊喜道。</p>

    “竟然这么简单的吗?感觉我也能做出来啊。竟然这么久都没人想到过吗?不是读书人很聪明的吗?”一个男人道。</p>

    他这话一出可把不少人都得罪了,尤其是他这指名道姓的,一旁的读书人就反驳了,“简单不也没见你想到吗?你是骂自己蠢吗?”</p>

    “我蠢是因为我没读过书啊,我读书了肯定聪明。”那人坦然承认了自己不聪明,但他觉得是自己没有读过书的原因。</p>

    和他吵架那书生听到前半句还挺认同,因为读书使人明智嘛!但后半段就不认同了。</p>

    “就你这脑子,读书也聪明不到哪去,纯属浪费钱财。”</p>

    “没读过书的海了去了,照你这么,人家怎么能做成生意能有这么多钱,你怎么没有啊?”</p>

    被那么多人围攻,嘴贱那人气急了,想要反驳,话才一句,就被周围的人骂走了。</p>

    因为他的嗓门很大,打扰到其他人看天幕了。</p>

    “滚开啦!你不看我们还要看呢。”</p>

    “你嘴怎么这么贱呢!想吵架去一边吵去。”</p>

    男人骂不过读书人也骂不过其他老百姓,灰溜溜跑了。</p>

    *</p>

    但这个方法虽然把线固定住了,但还是有问题,因为只有一根线,只要从线头拉一下,或者从中间断开,整条线会全部松开。</p>

    想必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p>

    后面想到在下面再放一根线拉住上面的线,关键点就在于他们之间怎么才能打结。</p>

    下面的线是缠绕在线梭上的,在针穿下来的瞬间,线梭看准时,嗖的一下从上面的线中间穿过。</p>

    (省略详细介绍)</p>

    对于这个缺点,虽然普通老百姓没看出来,但一些工匠和聪明人想到了,但对于他们来讲瑕不掩瑜,还是比自己动方便快捷的。</p>

    </p>

    而且,万事开头难嘛,后面再慢慢完善。</p>

    只是没想到紧接着视频里就放了改良过的,他们简直大喜过望。</p>

    古代老百姓们本来觉得的已经够好的了,没想到还有隐患,更没想到还有更好的方法。</p>

    这个原理就比前面那个复杂了一些,但有动画演示,大部分人还是看懂了的。</p>

    “哎呀,这个缺点我都没想到。”</p>

    “确实是这样,那些贵人们还好,他们不干活,走路也斯斯文文的,线断不了。不像我们经常干活的,别断线了,衣服烂都是常事,第一个确实不太行。”</p>

    “还好后面立马讲了改良过的。”</p>

    “这人真是聪明啊,这都能想到。”</p>

    众人一边感叹,一边期盼快点有人把缝纫制作出来,虽然他们可能买不起,但见识见识也好啊!</p>

    而且,现在赚钱的方法多了,再过些年,他们就能攒够钱买一台了。</p>

    还有一些人可是忙死了,国家成立的天幕研究团成员,一群人文字记录,一群人绘画记录,然后拿到原理示意图的工匠们开始尝试制造。</p>

    *</p>

    现在线梭基本上变成了更先进的旋梭</p>

    </p>

    不得不,这种配合真的是太巧妙了,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p>

    在当年家里能拥有一台缝纫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它也因此被誉为四大件之一。</p>

    ——</p>

    评论:</p>

    “发明缝纫的真是个天才。”</p>

    “最厉害的是这么好用的东西可以不用电。”</p>

    “四大件:缝纫,电视,自行车,还有啥来着”</p>

    “当年叫三转一响。三转:自行车,缝纫,表,一响:收音。”</p>

    “用了大半辈子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p>

    “原理看着挺简单,但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p>

    “其实好多东西是原理都很简单,但能想到的却寥寥无几。”</p>

    “从到00,都没有从0到难,凭空想象制作,简直就是无中生有啊!是奇迹。”</p>

    “其实第一个也挺有用的,大米袋子,一拉就全都开了,也不用费劲吧啦的用剪子一个个剪。”</p>

    </p>

    四大件,安然想不起最后一件东西,但一三转一响就想起来了,时候她家好像除了表其他的都有。</p>

    古代众人看那三转一响,除了收音这种需要电和信号,其他的都是纯械工具,只要知道制作方法都可以制作出来。</p>

    对于评论里的话,古代众人非常赞同,“发明缝纫的确实是个天才。”</p>

    “原理虽然简单,但能想到的人是真厉害。”</p>

    “那个蒸汽火车原理更简单呢,就是利用水蒸汽的能量,但谁往那方面想了。”</p>

    “估计其他一些东西也是从生活中这些事获得的灵感吧,但脑子不一样,想破脑袋我也想不到。”</p>

    “别想了,天才和普通人的脑子怎么可能一样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