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宴过后没多久五福晋也生产了,生了个嫡子,康熙给其赐名弘曈。</p>
十福晋也生产了,康熙为其赐名为弘暄,对于没能生出个格格,十福晋是失望的,不过胤?倒是十分高兴,他也是有嫡子的人了。</p>
胤禩夫妇的脸色十分难看,胤禟有了嫡子嫡女,胤祺也有了嫡子就算了,现在连胤?也有了嫡子。</p>
而他别嫡子了,连个庶子都没有,不对,应该他院中连个有孕的都没有。</p>
八福晋一脸怨恨的看着慕思梨几人,在她看来,焦点应该是她才对,但自从慕思梨生了龙凤胎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p>
“来八弟妹也成亲一年多了,怎的还没听见好消息?”</p>
“谁知道呢,不得八弟妹是觉得怀孕辛苦,想晚一点有孕呢。</p>
不过这子嗣是讲缘分的,不是想要就能有的,瞧瞧五弟妹就知道了。</p>
成亲几年都不曾怀上,实在的嫂子都有些担心她在府里站不住脚呢。</p>
好在九弟妹进门后给她也带来了福气,让她一举夺男,也拿回了府中中馈。</p>
你咱们都是嫡福晋,先前就她一个人被个侧福晋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嫂子都觉得她不争气了呢。”</p>
“谁不是,不过弟妹瞧着九弟妹就是有福气,自打她嫁给九弟啊,这喜事是一桩接一桩,就没断过。</p>
听闻三嫂家的弘晴前两年就不大好了,也是因为有九弟妹的帮助才恢复的,难不成九弟妹是什么仙人转世不成?”</p>
“还有这法?”</p>
“三嫂,你和九弟妹是堂姊妹,你在家时九弟妹就这般有福气的吗?”</p>
“阿梨一向有福气,你们好好对她,到时候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p>
一行人笑笑,无人关注八福晋。</p>
八福晋尴尬的站在原地,刚才不还在她吗,怎么好端端的又提起慕思梨了?</p>
时间一晃便是三年已过。</p>
“阿玛,今日儿子要入宫给皇玛法请安,皇玛法要给儿子开蒙了呢。”</p>
“是吗?那阿玛送你入宫?不过宫里可不像家中这般太平,你可想好了?”</p>
“自然想好了,儿子大了,不能总是依靠您与额娘,得自己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p>
“是吗?原来咱们弘晏这般有志气啊,那额娘可就等着享福了啊。”</p>
“好,额娘放心,儿子会让您过好日子的。”</p>
“福晋,今日身子可舒适些了?”</p>
“还好,没那么累了,没想到妾身时隔三年再孕,这腹中怀的依然是双胎,还真是让人惊喜。”</p>
“双胎?府医已经诊过脉了?怎么没人跟爷一声!福晋快坐,莫要累着了。”</p>
“妾身知道的。”</p>
“额娘,额娘,女儿回来了!”</p>
“阿玛也在,给阿玛请安。”</p>
“阿玛的乖女儿们回来了啊,这是去哪里玩了,怎么身上这般脏乱?</p>
“来人,带两位格格去洗漱一番,换身干净衣裳再出来用膳。”</p>
“是。”</p>
</p>
“弘宴,宫里不比家中,你的堂兄弟们基本都在上书房,而你年龄尚,皇阿玛是不会让你去上书房的,所以你在乾清宫的时间会更多。</p>
若是感觉无聊,就去翊坤宫找玛姆,万不能乱跑,知道吗?”</p>
“儿子知道,阿玛不必担忧。”</p>
“明日妾身送弘晏进宫吧,正好带妮楚娥和爱兰珠去看看额娘。</p>
也不知最近怎么了,额娘常做噩梦,爷身为儿子,也该多去看看额娘的。”</p>
“爷知道了,那明日中午咱们在翊坤宫陪额娘用膳,宫门下钥前再出宫就是。”</p>
“好。”</p>
次日,当慕思梨带着三个孩子进宫后,宜妃简直高兴得合不拢嘴。</p>
“额娘一早起床就听见喜鹊在叫,原来是你们几个来了,额娘这心里是真高兴啊。”</p>
“儿媳听闻额娘近日总做噩梦,可是遇上什么事了?”</p>
“没事儿,就是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了你们十一弟,若是他还在,也该娶妻生子了。”</p>
“额娘节哀,十一弟这会儿可是在长生天看着您呢,您这般伤心,十一弟该觉得自己不孝了。”</p>
“额娘知道,但他自出生起就身子不好,原以为大了会好一些,没曾想他还是没熬过去,额娘这心是真痛啊!”</p>
慕思梨没法,只能让妮楚娥和爱兰珠去哄她了。</p>
还是孙女好使,宜妃立刻就好了。</p>
“其实十一走了也好,每日看他那般受罪,额娘心中也不好受。”</p>
“额娘宽心就好,对了额娘,今日儿媳入宫是要告诉你个好消息的,儿媳有喜了。”</p>
“什么,多久了,怎么没人进宫跟额娘一声啊?”</p>
宜妃实在高兴,刚才的悲伤心情直接一扫而光,她现在满心满眼都在慕思梨的肚子上。</p>
“快两个月了,府医半月前就查出儿媳有孕了,只是他不确定儿媳怀的是否是双胎,所以又等了半个月。</p>
这不昨日刚确定儿媳怀了双胎,今日儿媳就进宫来跟您报喜了吗?额娘,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爷这般争气,您放心就是。”</p>
“好好好,额娘也不想那些个不开心的了,既然你有孕在身,那妮楚娥和爱兰珠就放宫里吧,额娘给你带些日子,你也轻松轻松。”</p>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劳额娘了。”</p>
“一家人莫两家话。”</p>
乾清宫内,康熙正在对三岁出头的弘晏进行学前测试。</p>
虽是启蒙,但皇家的孩子三岁时基本都会背三字经和百家姓了,他要看看弘晏除了这些还会什么。</p>
“朕瞧着三字经与百家姓挺简单的,不如朕考你个难的?”</p>
“皇玛法怪看得起孙儿的,弘晳哥哥他们也是这般长大的吗?”</p>
“那是,弘晳是皇长孙,这些都是他每日必学的东西。”</p>
“果然,额娘让儿子趁着还年幼多玩玩是有道理的,这不,报应来得太快了。</p>
皇玛法,如果孙儿告诉你孙儿除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其余的一窍不通,您会生气吗?”</p>
“应该不会吧,毕竟你还。”</p>
“那孙儿就放心了,毕竟孙儿是真不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