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综穿之靠生子系统宠冠六宫 > 第174章 惠妃纳喇氏26
    就好像在验证康熙的想法一般,十年时间转瞬而逝,而这期间变化最大的就是承庆,他身上已经展现出极强的储君天赋了。</p>

    “皇后,朕好像该立太子了,承庆太优秀,朕怕再过两年被他直接比下去,到时候丢人。”</p>

    儿子太优秀,虽能给阿玛挣脸面,但当阿玛的同样有压力。</p>

    “皇上决定好了?臣妾没意见,毕竟承庆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臣妾可不会什么贬低自己儿子的话。”</p>

    康熙无奈的摇摇头,这么多年了,皇后还是这样的性子。</p>

    “朕倒是觉得你可以管管老三和老四了,两兄弟又闹着要去前线打仗了。”</p>

    起胤禔和胤礽康熙就觉得头疼,好好的在京中学习不好吗?非要去前线打仗。</p>

    看看胤祉他们三个,再看看更的胤禟几个,哪个不是他的好儿子?就他们俩最会气人。</p>

    “臣妾觉得挺好的,这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他们又是皇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p>

    再了战场上能让他们快速成长,知道您的不容易,又何必在意那么多呢?</p>

    他们年纪是不大,但也不了,臣妾觉得等他们归来,也该为他们相看福晋了。”</p>

    康熙成功被带偏,着急忙慌的回乾清宫,准备给儿子们赐婚了。</p>

    不知不觉间他们都这般大了,他光顾着尽快将承庆立为太子,都忘了要给他们赐婚了,他可真是太不合格了。</p>

    胤禔和胤礽得知自己能上战场时,心中欢喜不已,两人都想借干出一番事业,成为大清子民心中的战神将军。</p>

    坤宁宫内,胤禔带着胤礽来辞行了,慕思梨十分支持他们的决定,只是叮嘱他们心谨慎就没再多了,反正有952在,他们最多受点伤,是不会危及生命的。</p>

    “皇额娘,儿子和四弟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您在宫里可要保重身体,儿子们会想您的。”</p>

    “好。”</p>

    “大哥,皇额娘就拜托你和弟弟们照看了。”</p>

    “自家兄弟,的什么话,切记,定要保护好自己。”</p>

    哪怕心中有万般不舍,但战场不等人,他们还是随军队出发了。</p>

    康熙在紧锣密鼓的为儿子们挑选福晋了,哪怕胤禔和胤礽不在,康熙也为他们看好了福晋人选。</p>

    承庆是嫡长子,又是要成为太子的人,他的福晋出身必须高贵,这样才压制得住弟妹们。</p>

    最终,康熙在众多贵女中挑出了四个最适合成为皇子福晋的人选,预备等胤禔他们归来后再统一赐婚。</p>

    对于他的想法,承庆是支持的,要不是他是长子,他都想过几年再考虑成亲的事了。</p>

    但不行,他若不成婚,底下的弟弟们都只能等着,他是一个友爱弟弟的好兄长,怎能让他们陪自己一起当单身狗呢?</p>

    </p>

    一年后,胤褆和胤礽随军队归来了,当初走的时候是个少年郎,如今却成了铮铮铁骨的汉子,看得慕思梨都忍不住想要喊两声儿子真争气了。</p>

    随着他们归来,康熙也正式为他们四人赐婚,赐婚后,承庆被正式立为太子,而赛音察浑、胤禔和胤礽则被封为贝勒。</p>

    而孝庄也因为身体越来越差,在七十七岁高龄时于慈宁宫薨逝。</p>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所有儿子都成家立业后,康熙准备卸任了。</p>

    “如今他们兄弟各司其职,朕也该放让他们去拼一拼了,不过朕十分纳闷,怎么他们都对太子之位不在意?</p>

    朕原以为他们大了,会不满承庆被立为太子,还以为他们会暗中和承庆较劲了,没想到就连赛音察浑都对承庆成为太子没有异议。</p>

    难不成承庆早在朕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拿下了弟弟们的心,让他们对他忠心不二?”</p>

    康熙是真的担心他们会兄弟阋墙,所以自承庆被立为太子后,就一直默默关注他们。</p>

    谁曾想他们没有兄弟不和不,还关系越来越亲近了,就连荣妃所出的赛音察浑也十分敬重承庆这个太子。</p>

    “这皇上就不知道了吧,臣妾的儿子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他们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p>

    若真的为了个太子之位就都得天翻地覆,那不是毁了咱们大清的基业吗?</p>

    如今这般正好,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大清的繁荣昌盛做努力,就这般强盛的国力,谁敢来犯?”</p>

    康熙仔细一想竟然觉得还真是这么个理,但自己年纪也上来了,自四胞胎出生至今,他都没出去看看自己的国家,这一刻,他莫名的想去看看。</p>

    “皇后,咱们去四处走走吧,也看看大清的领土上,是否都如奏折里的那般百姓皆安居乐业了。”</p>

    “好,待承庆登基后,臣妾与您一同去看大清的江山社稷,去看看大清的子民。”</p>

    康熙的速度很快,既然决定了要退位,就不能给自己反悔的会,毕竟他能看得出来,承庆比他优秀多了。</p>

    让他早点继承皇位不仅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朝廷与天下百姓的交代。</p>

    承庆顺利登基了,因康熙还在,承庆便将他尊为太上皇,慕思梨理所应当的成了太上皇后。</p>

    然后便是所有的弟弟们全都封了亲王爵,都是他的弟弟,怎能厚此薄彼?</p>

    荣妃这些年没作死,看在赛音察浑的面子上,承庆也愿意给她一些恩典,不仅将她尊为太上贵妃,还恩准她可以出宫去赛音察浑府上荣养。</p>

    虽然想过自己能去儿子府上荣养,但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去,圣旨刚下的第二日,荣妃就将行囊收拾妥当后,跟着赛音察浑出宫了。</p>

    其余的康熙妃嫔也都搬去了宁寿宫后殿居住,毕竟她们没有子嗣,新帝登基,她们能得一个善终已是不错的结果了。</p>

    七年后,康熙携慕思梨归来,归来后两人便住进了京都郊区的别院,像一对普通夫妻一般生活在那里。</p>

    就这般在别院生活了十年后,康熙染上了恶疾,于别院驾崩,慕思梨才回宫荣养。</p>

    身为太后,慕思梨回宫后是住在慈宁宫的,儿孙孝顺,慕思梨的晚年生活过得还不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