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22章 终刊登
    第22章终刊登</p>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p>

    看完信件之后,刘晓莉将其收到衣服内袋之中。</p>

    随即带着愉悦的笑容朝着剧院的大食堂走去,走在林荫葱葱的路上,她低声哼唱着今年</p>

    哦不,去年由湾湾歌潘安邦演唱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p>

    这首歌是为了纪念与外婆在澎湖湾的故事,而创作的歌曲。</p>

    外婆的澎湖湾自发布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传唱,成为了校园歌曲的经典之作。</p>

    它不仅在湾湾地区广为流传,也在中国大陆等华语地区拥有很高的知名度。</p>

    由于一些不可描述的禁令,湾湾的歌曲被视为靡靡之音,并不被允许进入到国内。</p>

    但在歌舞剧院,文工团这种地方,自然是禁不住的。</p>

    </p>

    江城歌舞剧院,历史比较复杂,经过多次改名。</p>

    它的前身是一九四五年成立的热河军区胜利剧社,一九四七年三月扩建为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同年七月改建为冀察热辽联合大学艺术文学院。</p>

    一九四九年五月这才南下江城,改为中南文艺工作团。</p>

    一九五三年与中南文艺学院音乐工作队和戏剧系合并,建立中南人民艺术剧院,一九六三年才从江城人民艺术剧院分组,最终改建为江城歌舞剧院,一直延续到今天。</p>

    它坐落在江城市江岸区解放大道,是一座历史相当悠久的的剧院。</p>

    剧院由舞蹈团、歌剧团、民族乐团(声器乐)、舞美工程部等部门组成。</p>

    多年来,共创作排练了大型歌剧、舞剧三十余部。舞剧槐荫记、歌剧向秀丽分别参加建国十、二十周年调演;歌剧启明星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一等奖。</p>

    未来还有一部由刘晓莉主演楚韵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p>

    “晓莉今天搞莫斯捏开心呐过早了吗”</p>

    歌舞剧院经典的欧式建筑门口的雕像面前,一个穿着白色练功服,留白胡子没头发的老头一边练功,一边笑着打招呼。</p>

    这位是歌舞剧院的副院长,樊绩安老先生。</p>

    “还没呢,院长,正准备去吃呢。”</p>

    刘晓莉浅浅一笑,脆声回应道。</p>

    今天元旦,剧院放假,因此刘晓莉也不是很怕这个着江城话的老头。</p>

    已经到江城来生活了快八年,刘晓莉已然能听懂江城话,也会一些,比如:个斑马,搞莫斯啊之类的话。</p>

    当然,并不常用。</p>

    再加上剧院里大多都是的普通话,刘晓莉没学多少。</p>

    来到食堂,这会儿已经排起了队。</p>

    因为是舞蹈演员,平常运动的比较多,饭量自然也不。</p>

    点了碗热干面,再撒上葱,一碗甜蛋酒,一根油条,这就是刘晓莉今天的早餐。</p>

    “哎,买个面窝都这么难”</p>

    刘晓莉看了会儿,实在人多了,她便提着食物自顾自的吃了起来。</p>

    她并不是吃饭文静秀气的那一款,但举投足的动作就是很优雅。</p>

    吃饱喝足,刘晓莉直奔解放大道,她要买书看。</p>

    这年头,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比较匮乏,许多人打发时间都是买书来看。</p>

    像刘晓莉寝室里的一个来自长阳的岁女孩王丹萍,就经常用工资买一大堆书来看,看得废寝忘食,连带着几个寝室的女生都找她来借书看。</p>

    刘晓莉也不例外,她是很喜欢看书的。</p>

    像这几年的江城的文学期刊,比如长江文艺,江城文艺还有特别火爆的人民文学延河这些杂志,她都看过的。</p>

    出了歌舞剧院,解放大道上,商铺工厂林立。</p>

    在95年,解放大道主干道基本建成。</p>

    60米宽的道路,堪与当时北京城的长安街媲美,老江城人骄傲地称之为“江城的长安街”。</p>

    这会儿每逢国庆节,解放大道会有大游行。</p>

    9年的国庆节是建国三十年,举国同庆。</p>

    刘晓莉跟着朋友去过看一次大游行,特别壮观。</p>

    从解放大道的中山公园鸣枪开始,是这座城市的全民狂欢,举着旗子,带着红领巾少先队员,步伐整齐的人民子弟兵</p>

    伴随着军乐的铿锵,游行方阵浩浩荡荡向前。</p>

    非常壮观。</p>

    </p>

    解放大道新华书店。</p>

    早上由于天气寒冷,今天没有多少人。</p>

    店员毛爱群推开书店大门,今天本应该放假的她主动留下来和另一个店员一起值班。</p>

    “呼个斑马!好冷啊!”</p>

    毛爱群声抱怨几句,双捂嘴,哈气取暖。</p>

    在街上瞅瞅,一个阿姨在炸油条,她便买了根,以及一杯甜豆浆回店里。</p>

    毛爱群按照惯例,每天的第一个工作事项,就是整理新上的期刊,将这些书一摞摞的搬到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p>

    比如人民文学,就是必须放在书店里最显眼的位置。</p>

    不然有人来找不到,都能把店拆了。</p>

    整理完,出了一身汗。</p>

    “儿童文学在哪儿呢”</p>

    毛爱群这时会看看书打发时间,她在新上架的期刊里寻找着。</p>

    每个月一号,会有很多文学期刊上新。</p>

    她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丈夫在水利局工作,有个儿子在上学,儿子喜欢看儿童文学,其实倒不是喜欢看,而是喜欢毛爱群晚上睡觉之前给他讲故事。</p>

    于是毛爱群也养成了,看儿童故事的习惯。</p>

    她作为大人,比较喜欢写纯文学的儿童文学,更有思想深度。</p>

    而上海的少年文艺她总感觉里面的故事,多少有些不符合现在的老百姓的生活标准了,有点滋味。</p>

    再就是由宋庆龄女士督办的儿童时代,毛爱群也挺喜欢的。</p>

    今天的儿童文学,是一九八零年的新年第一期。</p>

    崭新的封面上,画着一幅海底图,蔚蓝色的海底,珊瑚林立。</p>

    珊瑚丛中有一个造型精致可爱的潜水艇卡顿其中,另一边,一艘蔚蓝色的潜水艇对其发射出两枚炮弹。</p>

    “夜晚的潜水艇有点意思!”</p>

    毛爱群翻开目录,果不其然第一页就是这篇夜晚的潜水艇,是一个名叫程开颜的作家写的。</p>

    “程开颜,没听过啊,是个新人作家啊,不过徐德霞编辑既然敢把他放在第一页,自然是底气的。”</p>

    这样想着,毛爱群低头翻看起来。</p>

    渐渐地她仿佛跟随着主人公的视角,逐渐沉浸在这个奇妙的幻想世界之中“从初中起,我为过度生长的幻想所缠绕,没法专心学习。没法专心做任何事。更一些,谁也没觉察到症状,还夸我想象力丰富。”</p>

    </p>

    潜台词的意思是把这个当成病了</p>

    这是长大之后的主角的想法吧</p>

    毛爱群皱了皱眉,继续看。</p>

    “我指着房门上的木纹,这是古代将军的头盔,那是熊猫的侧面,爸妈都觉得像</p>

    有一天我爸回家,发现我一脸严肃地盯着正在抽水的马桶,问我干吗,我尼斯湖上出现了一个大漩涡,我们的独木舟快被吸进去了。我爸问我们是谁,我是我和丁丁,还有他的狗。他也只是摸摸我的头,要不要我来救你,不然来不及吃晚饭了。”</p>

    毛爱群觉得这段挺和睦的,主人公的父母起初并不觉得这是病,认为是厉害的想象力,相处之间也很有爱意。</p>

    越看越投入,越看越深,越看越心惊。</p>

    不知道为何,等到了上学之后,父母对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认为这是一种病,还带他去看医生。</p>

    可因为影响了学习</p>

    毛爱群抿了抿嘴,心想道。</p>

    直到看到最后,主人公想想自己的想象力脱离自己时。</p>

    她忍不住呢喃道:“难道我已经在无意之间扼杀了我儿子的想象力</p>

    难道再璀璨耀眼的想象力,在现实沉重的引力牵引下,也不得不坠落在地</p>

    难道影响了学习的都是“病””</p>

    </p>

    这时,店门外,走来一个年轻貌美的高挑女孩。</p>

    正是刘晓莉。</p>

    “你好有没有新一期的儿童文学,我要那个有潜水艇的那一期!”</p>

    刘晓莉礼貌的问店员。</p>

    她觉得今天真的很巧,恰好早上程同志的信寄来了,儿童文学是双月刊,新的一期恰好今天过来。</p>

    虽然刘晓莉平时不太爱看儿童故事,但想想,这篇故事是这个比自己一些的程开颜写的。</p>

    甚至在信中的字里行间里,对方大有把自己当做姐姐的孺慕之情,毕竟那家伙是独生子女,羡慕有哥哥姐姐也挺正常的。</p>

    刘晓莉没由来的,有种在关照弟弟的感觉。</p>

    虽然刘晓莉有一个妹妹,并且活泼娇俏。</p>

    但这是弟弟,与妹妹这种讨厌的生物不一样。</p>

    尤其是这样生得极好,会弹琴画画,写文章的弟弟。</p>

    刘晓莉心中带着愉悦。</p>

    礼貌问候之后,并没有发现店员有什么动作,刘晓莉皱了皱眉,也没什么。</p>

    毕竟现在新华书店的店员可是最热门,最抢的职业之一,八大员呢。</p>

    有的店里还会挂上不准无故殴打客户的牌牌。</p>

    刘晓莉看了看这个江城大姐红彤彤的脖子跟脸,顿时缩了缩脖子。</p>

    她是知道江城大姐、大妈的战斗力的,能骂她一百个都还不了口。</p>

    “你好同志请问一下有没有儿童文学的新一期。”</p>

    刘晓莉和声和气,用姑娘的声线道。</p>

    “哦哦!不好意思,我有点走神了,您是想要什么”</p>

    连着喊了两声,店员毛爱群这才回过神来。</p>

    “儿童文学,你们有没有新的一起,就是那个有潜水艇的那个期”</p>

    “潜水艇你是这个”</p>

    毛爱群眼睛一亮,指着中的文章道。</p>

    “对对对!”</p>

    “你也是来看这个的那可真是太巧了,我跟你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我刚才看完了,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新人作家!”</p>

    毛爱民此时就像是个孩,舞足蹈的给朋友介绍自己心爱的东西一样,滔滔不绝,源源不断的给刘晓莉安利着。</p>

    这么好看</p>

    新华书店的店员都这么,那还能有假</p>

    刘晓莉原本只是看在程开颜的面子上,买来看看,并没有觉得他会写的有多么好,毕竟只是个新人作家,据他是第一篇。</p>

    不过现在听到新华书店的店员都好,刘晓莉自然信了几分。</p>

    “店员同志,那我要一本儿童文学,新一期的,然后在买一本江城文艺和哈尔滨文艺。”</p>

    刘晓莉开口道,一口气买三本,对她而是意思。</p>

    “就拿我这本好了,另外江城文艺没有了,就在新年的第一期,他已经改名叫做芳草了。”</p>

    毛爱群帮忙找着书,一边解释道。</p>

    “原来改名了啊。”</p>

    刘晓莉点了点头收好书,付款回家。</p>

    刚一回到宿舍,舍友们都还没起床。</p>

    刘晓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便坐在书桌前,沉浸式的看起书来。</p>

    细细读了几段,刘晓莉便感觉到一种和其他作家与众不同的文笔与清新之感。</p>

    少女芳心,不由期待起来。</p>

    “从到大,一层套一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我觉得格外充实,安适,床是柔软的湖面,我静悄悄沉下去,在这秋日的午后”</p>

    “好清新的文字,好细腻传神,这个程同志有点东西!”</p>

    刘晓莉按捺住心中的惊讶,继续看下去。</p>

    </p>

    “我让所有的想象力都集中到脑部。它们是一些淡蓝色的光点,散布在周身,像萤火虫的尾焰,这时都往我头顶涌去。过了好久,它们汇聚成一大团淡蓝色的光芒,从我头上飘升起来,渐渐脱离了我,像一团鬼火,在房间里游荡。”</p>

    看到这里,刘晓莉心脏猛然紧缩,鸡皮疙瘩都在炸起。</p>

    这形容太奇妙了,太有灵性了!</p>

    “我一度拥有过才华,但这才华太过强盛,我没办法用它来成就现实中任何一种事业。一旦拥有它,现实就微不足道。没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欢乐了。我的火焰,在十六岁那年就熄灭了,我余生成就的所谓事业,不过是火焰熄灭后升起的几缕青烟罢了。”</p>

    看到这里,刘晓莉呼吸急促起来,她不可自抑单捂着软绵如般的胸口。</p>

    胸腔深处的那颗充斥着活力的心尖,像是被火燎了一下,滚烫滚烫的,连带着姣好动人的娇躯都下意识的轻轻颤栗。</p>

    此刻她眼前也看到一个看不清脸的男人倚在栏杆边,孤独的抽着烟,那一缕缕青烟便是他燃尽的才华</p>

    “程开颜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p>

    可恶,肯定是个狡猾的家伙!</p>

    寄过来的照片居然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就是不想让人看到现在的样子吧”</p>

    刘晓莉捏着照片细细打量着,心里头有些不满。</p>

    昏暗的宿舍里,她久久未能平静,忽然抓起钢笔,开始写信。</p>

    与此同时,这篇,也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p>

    两章合一了,感谢岁月不是渗透是神探大大的五百点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