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福利院之行</p>
六月初时,晨风熹微。</p>
程开颜在灰扑扑的马路上骑着自行车,道路还有些不平整,半个时的磕磕绊绊,总算是到了朝阳左家庄附近。</p>
朝阳在后世那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地段,不过在这会儿嘛,就跟大县城好不了多少,比起东城区这种皇城根儿还是有所不如的。</p>
落着灰的大马路,马路两边是绿油油的,一人合抱的行道树,沿街道两边的建筑比较低矮,大部分都是三四层的样子,走几步就是一个电线杆子,水泥木头杆。</p>
直到到了区里相对繁华的地段,这才好了起来。</p>
程开颜又找个等车的大妈,问了问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位置,中间遇到个邮局,然后是朝阳的区政府以及党校。</p>
“文讲所估计就在这儿吧”</p>
程开颜摇摇头,“也亏得王安忆她们每天六七点就开始等车,然后坐一个多时的车到北师大来”</p>
这两地中间隔着大几十公里呢。</p>
就跟后世的京漂一样,住在郊区,通勤几个时上班。</p>
走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在一个大铁门门口,看到了几个身影,其中一个正是徐德霞。</p>
“程老师来了。”</p>
徐德霞眼睛尖,一下子瞥见不远处的程开颜,挥了挥。</p>
等到程开颜近了,徐德霞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胡主编,这位是区里的马干事,后有朝阳青年服务队的张同志,李同志”</p>
程开颜一一看去,挺着将军肚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正是胡主编,瘦长瘦长,胸口戴着胸章的是区里的马干事。</p>
至于青年服务队是什么组织</p>
现在有志愿组织吗</p>
“徐编辑青年服务队是”</p>
程开颜好奇的问。</p>
“青年服务队是区里这段时间成立的,就是一个志愿组织,据是响应上海那边的号召。</p>
今年二月份,上海自行车三厂那边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支青年服务队,立志服务人民群众。于是我们朝阳这边也成立了一支,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p>
马主编笑着解释道。</p>
“你好程老师,久仰大名了。”</p>
“我是青年服务队的张黎,很高兴认识您。”</p>
一个面容清秀,一头齐耳短发的年轻女人,穿着一件白衬衣,颇为精干的率先向程开颜伸问好。</p>
因为身高原因,她得仰着头看,眼睛明亮,似乎对程开颜很感兴趣。</p>
应该是早有听闻。</p>
“我是青年服务队的黄萍萍”</p>
“你好你好。”</p>
程开颜和几人友好的握握,几人寒暄片刻,他总算知道了这次的活动地点,一个是朝阳这边的学,一个是福利院。</p>
本次行程一共二十人,编辑部十人,青年服务队十人。</p>
“程同志是去学,还是福利院”</p>
胡主编问道。</p>
“我还是去福利院吧。”</p>
“那行,徐你们除了带上书,还有把这些物资带上。”</p>
程开颜顺着视线看去,发现门卫室门口放着一堆纸箱子。</p>
就这么敞着,里面多是一些水果,一分钱两颗的那种,一共是两箱子,估计有几百上千颗。</p>
此外还有一些干净的新衣服,塑料玩具,木头陀螺之类的玩具。</p>
大家确定好行程,各自分头出发,每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后座绑着纸箱子。</p>
“出发!”</p>
二十人的车队,浩浩汤汤的出发了,最后在街道上分道扬镳。</p>
程开颜一行人最终抵达一处大院子。</p>
四周地处偏僻,四周都是老房子,高大的树木、枝叶在街道顶部,共同形成一个绿色的穹顶。</p>
只有少数阳光透过这些重重迭嶂的绿色树叶,在水泥马路上留下一粒粒碎金子。</p>
街道上也没有什么人。</p>
生锈的大铁门上拴着指粗细的大铁链子,锈迹斑斑,漆黑冰冷。</p>
门两侧,写着朝阳儿童福利院。</p>
“你们好,请里面来吧,我是福利院的副院长姜云。”</p>
迎接他们到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穿着一件朴素的工人蓝衬衣,留着一头长发,面容和蔼,气质非常温柔,很有亲和力。</p>
程开颜推着自行车,和众人一起走进院子里。</p>
这个院子要比他想象中要大一些,门卫室,两栋前后排列的四层楼。</p>
中间则是宽敞的空地,空地上有不少孩儿玩耍着,他们衣着简朴,有些地方还打着补丁。</p>
有些孩子身体上的残缺各异,指,胳膊,腿脚,还有眼睛</p>
“这一片是一区,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配备有起居室、活动室、医疗室、隔离室、康复室、厨房、餐厅、值班室、卫生间、储藏室等功能区”</p>
这位带领他们的姜院长热情的和他们介绍着这里的区域,一边将福利院转了一圈。</p>
经过介绍得知,这里收养了一百多位儿童,从刚出生被抛弃的孩子,再到十五六岁的大孩子都有。</p>
之所以不多,是因为很多正常的孩子会被一些人家收养走,只剩下一些条件不那么好,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或者是不愿意离开福利院的孩子。</p>
主要划分了两个区域,一区和二区。</p>
主要区分能够正常生活的儿童,不能正常生活的儿童。</p>
给正常生活的儿童基本的教育,不能正常生活的儿童照顾日常起居</p>
“孩子们对你们的到来很开心,前两天通知过后,大家都很兴奋呢。”</p>
姜院长推了推眼镜,笑着道。</p>
“孩子们高兴就好,不过是因为有好东西吃,还可以做游戏吧”</p>
徐德霞笑着道,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人,每年都会到福利院来。</p>
她也来的比较勤,因此和院里的老师,孩子比较熟悉。</p>
“哈哈,那我们休息一下,然后就开始吧。”</p>
姜院长忍俊不禁的点点头,随后提醒道:“另外希望大家不要提及到父母,孩子之类的话另外孤儿院这个词语也不要使用,大家要使用福利院哦。”</p>
“好的。”</p>
</p>
姜院长和院里的几位老师去召集孩子们了,程开颜他们就在在空地上休息,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p>
“鹤!姐姐来了!”</p>
徐德霞冲一个扎着大辫子的七八岁女孩喊了喊,那个正在树下拿着木头铲子挖土的女孩听到声音,惨白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笑容,步快跑过来了,嘴里脆声喊着:“徐姐姐!”</p>
程开颜注意到这孩子头发,眉毛都是白色。</p>
应该是白化病</p>
他心中不禁一沉。</p>
几人的到来引起了一些孩子注意,随后又有两个孩子凑了过来,其中一个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p>
“徐姐姐来了。”</p>
“是啊,鲤,最近学习怎么样压力不大吧”</p>
徐德霞看着眼前这个犹如清水芙蓉般的清瘦女孩,关心的问道。</p>
</p>
“还好,我的成绩挺不错的,就是放心不下妹妹,过来看看。”</p>
女孩咬着嘴唇,双不安绞在身前,似乎是不太适应陌生人太多的场景。经过二人的谈话,程开颜也是了解到眼前这是一对亲姐妹,从河北农村那边过来的。</p>
父母双亡,她们家都是外地的,父母在世还站得住脚,父母一去世家里的东西也都被村人吃了绝户。</p>
后来无奈之下来到福利院生活,五六年前姐姐被收养了,不过妹妹因为白化病再加上一些潜在的先天病并没有被收养。</p>
因此这位姐姐目前在高中上学,会在周末放假过来看望妹妹,对养父母没有收养妹妹,姐姐倒没有什么怨气。</p>
和程开颜预想中的不太一样,姐姐鲤鱼比较怕生,妹妹鹤反倒是天真活泼,看到程开颜就抱着他的腿不松。</p>
“能收养我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又岂能再多增添一个沉重的负担呢虽然他们不太想让我过来,但总是给钱我,也不问周末我去哪儿”</p>
鲤鱼面对程开颜的问题,怯生生的。</p>
“爸爸妈妈很好!鹤知道”</p>
抱着程开颜裤腿的女孩,仰着脑袋,淡蓝色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红色的感觉。</p>
这是无色素型白化病。</p>
倾听女孩清脆的声音,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过</p>
此时的众人听到这话,不禁愣住了。</p>
过了好半晌,才在女孩的声音中回过神来。</p>
“对不起姐姐那是姐姐的爸爸妈妈。”</p>
清瘦的少女鲤鱼闻言,抱着妹妹,很用力。</p>
“哎吃几块吧。”</p>
程开从兜里掏出几个大白兔奶,递过去,几人剥开衣,任由米白色纸在口中融化。</p>
“好吃!”</p>
女孩嘴角流着口水,稚声道。</p>
“不开心的时候就吃点,很快就好了。”</p>
众人静静地坐着,晒着太阳,安静且放松。</p>
程开颜看着不远处嬉戏的孩子们,心里有些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p>
过了一会,姜院长带着更多的孩子过来了。</p>
“可以开始了,大家。”</p>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发东西,年龄各异的孩子们排成一排,安静的等待着分发的东西。</p>
一人两大把果,将上衣的两个方兜塞满,玩具,衣服,以及一本儿童文学。</p>
东西发完,又在姜院长和老师们组织下,分成几组玩起了游戏。</p>
“哇啊不要抓我!老鹰大哥哥。”</p>
因为只认识女孩鹤,因此扮演老鹰的程开颜就盯着她抓,一时间吓得女孩惊呼连连。</p>
“抓到的有奶吃。”</p>
“那大哥哥抓吧,我来保护大家!”</p>
“哈哈!”</p>
</p>
程开颜在这边玩得不亦乐乎,考虑到有些孩子脚残疾,有些孩子眼睛失明,程开颜尽力控制着自己的动作幅度,很慢很慢。</p>
大家都很开心。</p>
不远处,有一群孩子安静坐着听大人们讲故事。</p>
“这位哥哥,还真是受欢迎呢,好多孩子都和他玩。”</p>
鲤坐在木头凳子上,中拿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关注着做游戏的大家,语气有些羡慕的。</p>
虽然她是在这里长大的,大部分孩子和她比较熟,但依旧有一些孩子总是沉默寡言。</p>
鲤看到程开颜这么受欢迎,还真有些吃味和羡慕。</p>
“是啊,真是奇怪呢。不过可能是他有一颗童心吧毕竟是儿童文学的大作家。”</p>
徐德霞收回视线,笑着。</p>
“大作家吗”</p>
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眼中浮现一抹向往。</p>
着无意,听着有心。</p>
她低下头看着中的这部名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一颗种子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p>
其实和她们一样正在关注程开颜的还有其他人。</p>
姜院长与青年服务队的张黎。</p>
“这个年轻人好像是大作家呢,之前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他,张同志,你是中国文学的编辑,应该对这些文学界的人很熟悉吧”</p>
姜院长问。</p>
“不熟悉,不过早有耳闻。”</p>
张黎摇摇头,笑着回答道。</p>
</p>
转眼间,欢乐的上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p>
中午在福利院食堂,和孩子们吃了一顿饭。</p>
临走前,福利院举行了欢送,孩子们招招,眼中带着不舍的眼神。</p>
“你们先走吧,我好忘了点东西。”</p>
程开颜对徐德霞,随后回到的福利院,找到姜院长。</p>
“程同志怎么了”</p>
姜院长坐在椅子上,中织着衣服,看到程开颜折返回来,有些疑惑的问。</p>
“没什么这里是三百块钱,姜院长收下吧。”</p>
程开颜摇摇头,从钱包里抽出一沓大团结,递了过去。</p>
“虽然我很想收下,但这真的太多了。”</p>
姜院长沉默了会儿,抿着嘴摇头。</p>
三百块,相当于普通人家两年才能攒下的钱。</p>
这个钱太多了。</p>
“我可是大作家啊!”</p>
程开颜只了这一句,虽然表面上有些自豪的语气,但心中却有种局促之感。</p>
连一座福利院都供不起算什么大作家啊</p>
“那好吧,我代表孩子们谢谢你那就祝福我们的程同志以后成为最大的大作家吧。”</p>
姜院长仰头看着他的眼睛,温柔的笑了出来。</p>
心想道:‘还真是孩子气啊,这个孩子’</p>
“哈哈就不多留了,过段时间再来吧。”</p>
程开颜失笑一声,转身离开,头也不回的。</p>
心中悄然立下了一个决定:</p>
等以后有钱了,可以拿他的那些儿童文学作品稿费,分一半出来建一个福利基金会捐给孩子们。</p>
取之儿童,用于儿童。</p>
没毛病。</p>
就在程开颜离开的时候,一个短发女人折返回来,看到了他离开的背影,“有意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