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差点儿上史书</p>
天元帝的突然袭击,直接打懵了众人。皇帝的礼不能白受,接了就必须办事。</p>
原本大家是想把清查卫所军田这种棘任务,扔给竞争对的,现在只能一起扛。</p>
被逼着接受任务,众人的情绪都不高。</p>
皇帝一离开,场面就尴尬起来,谁也不肯先开口。</p>
大家一起干耗着,勋贵们无所谓。虽然家传本事丢了七七八八,但经常出入军营也是体力活,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p>
“你们都不开口,那老夫就先了。</p>
陛下把清查军田的重任交给我们,那是信得过大家。做臣子的替君主分忧,乃是我们的本分。</p>
我提议由内阁、兵部、御史都察院、都督府、锦衣卫、东厂一起派人组成联合调查团,共同调查军田案。”</p>
同样是查案,他的计划和天元帝的意思,几乎是背道而驰。</p>
作为一名临近退休的首辅,如果有的选择,宋海东是不想得罪皇帝的。</p>
可现在没有办法,不得罪皇帝,就要得罪群臣。</p>
人上了年纪,身子骨儿不够硬朗,根本耗不过众人。</p>
顺着皇帝的意思清查军田案,把帝国潜伏在水下的雷,掀开放在明面上,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p>
与其晚节不保,被搞的声名狼藉,不如卖大家一个人情。</p>
至于天元帝那边,他都是递交过两次辞呈的人了,大不了提前回家。</p>
本身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朝堂上的各大派系。</p>
“首辅之言,老成谋国。</p>
军田案牵扯太广,调查阻力必然大。</p>
若是发生了变故,单独一家衙门未必能够及时解决。</p>
大家一起派人联合调查,定能查出一个水落石出!”</p>
成国公景国良的话,差点儿让众人笑出声来。</p>
联合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完全不具备可行性。</p>
让阉党的人和清流的人聚集在一起,天天都忙着内斗,谁还有功夫查案啊!</p>
不过这符合勋贵的利益,案子调查没有进展,总好过把卫所最后的遮羞布撕下,让问题暴露在台面上。</p>
心里不认同,面上大家却没有反对。</p>
军田案太过棘,平常喊喊口号也就罢了,真要去掀开这个盖子,那是两个概念。</p>
司礼监发卖两百八十万亩土地,都能够轰动朝野,何况是近亿亩的军田。</p>
正常人都知道,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绝不是个别人能吃下的。</p>
卫所将领最该被问责,地方乡绅却是最大受益者。</p>
较真严查下去,没准什么时候,就把火烧到了自己身上。</p>
一百年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p>
早年那些武转文的卫所子弟,有些发展成了世家大族,有些直接沦为平民。</p>
曾经的军田,在这一过程中不知道转了多少次。</p>
让最后接盘的人,为侵吞军田案负责,明显不合理。</p>
可军田是禁止交易的,一旦摆在明面上,那就证明以往的这些交易通通不合法。</p>
乡绅们藏匿土地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在了阳光下,这是一个比军田案更大的麻烦。</p>
“联合调查,杂家不反对。</p>
可这终归是陛下交代下来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拿出一定的成果来,不然交代不过去!”</p>
群臣可以用法不责众应付皇帝,他这个宦官头子不行。</p>
真要是敢打这样的主意,那就离死不远了。</p>
可让他顶着压力,跑去清查军田,又太过为难人,根本不是某个人能够完成的。</p>
</p>
听了左光恩的回答,众人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应下。</p>
皇帝的面子,必须要给。</p>
清查全国卫所的军田,大家没那底气,挑几个倒霉蛋应付一下,做出点儿成绩来交差,还是要有的。</p>
沸沸扬扬的军田案一出,不光司礼监卖地被压了下来,就连辽东大败的关注度也降低了。</p>
五城兵马司中,李牧明显感受到了同僚们的吃瓜热情。</p>
各地卫所的情况,纷纷被扒出来讨论。</p>
距离真相,也就偏差了十之八九。</p>
都知道是在睁眼瞎话,可大家硬是的有鼻子有眼。</p>
“土地肥力下降”、“地震导致军田毁灭”、“洪水冲毁军田”</p>
散播谣言的目的就一个,把军田减少和天灾拉在一起。</p>
甭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勋贵子弟们是信了。</p>
谁敢提出不同意见,立即就会遭到众人联合镇压。</p>
看得出来,京中这帮勋贵在军田上没少捞好处,为了捂盖子也是拼了。</p>
采取行动的不光勋贵,读书人经常出没的场所,同样流传着类似的谣言。</p>
前些日子,这些人还怒斥武将侵吞军田,转眼的功夫立场就发生了变化。</p>
很明显,散播这些消息的,都是既得利益者。</p>
就算没有侵吞军田,家中也藏匿了土地。</p>
哪怕是大清官,也有亲族乡邻,少不了接受土地投献。</p>
被点透了利害之后,想要对卫所动的文官们,也只能跟着一起捂盖子。</p>
</p>
“李千户,朝廷各部要组建联合调查团,调查军田流失的问题。</p>
我五城兵马司也要出人,你可愿意走一趟”</p>
听到这个消息,李牧气得当场就想骂娘。</p>
当统治集团都想捂盖子的时候,天大的问题也不是问题。</p>
可以想象,在各方压力下诞生的联合调查团,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有多奇葩。</p>
这种大案是会被史官记录的,千百年后研究大虞历史的时候,后人都会把这一段拿出来剖析。</p>
贪官、糊涂官,各种不堪入目的词汇,都会落在他头上。</p>
没准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大虞亡于军田清查案的论调,然后遗臭万年。</p>
“指挥使大人,我也是卫所将领,按律必须要避嫌!”</p>
李牧急忙拒绝道。</p>
再看舞阳侯,他突然觉得不顺眼了。</p>
我把你当老大,你居然想把我挂史书上,不带这么坑弟的。</p>
“那就可惜了!</p>
本想着你进入调查团,跟着立下点儿功劳,还能够升上一级的。</p>
既然你需要避嫌,现在就只能把会留给别人了。”</p>
舞阳侯一脸惋惜的道。</p>
联合调查团在他眼中,可是一个大肥差。</p>
不想被查出问题,各地的卫所将领们少不了大出血,没准乡绅们也要跟着出一笔。</p>
这种财源滚滚的位置,必须要在自己人中。</p>
能第一时间想起李牧,纯粹是他觉得李牧擅长捞钱,且尊重他这个顶头上司。</p>
上一次的案子,其他几大千户所都是刚好完成任务,就李牧给他多送了一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