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山河 > 第62章 十则围之
    第62章十则围之</p>

    淮安城。</p>

    “京营还在磨磨蹭蹭,那帮勋贵究竟想要干什么”</p>

    左光恩愤怒的发问,吓得一众阉党弟瑟瑟发抖。</p>

    真相大家都清楚,上一次在兵部人事任命上,他们摆了勋贵集团一道,人家肯定要找会讨回来。</p>

    京营抵达了战场后,选择出工不出力,就是勋贵集团在找他们给个交代。</p>

    倘若双方能谈好条件,京营立即就能够干活。如果不幸谈崩了,等淮安沦陷后再出平叛也不迟。</p>

    只要不影响皇上改革盐政的大局,一城一地的得失,对勋贵来并不重要。</p>

    可是阉党集团不行,动逼反江淮世家的是他们。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局势,清流党人事后肯定会揪住此事不放。</p>

    尤其是他们这些阉党大佬还在淮安城中,大家都是惜命之人,还有大把的荣华富贵没享,舍不得这么早殉国。</p>

    放弃淮安城跑路,政治影响又太过恶劣,不死也要脱层皮。</p>

    “左相,勋贵在此时拿捏我们,无非是为了利益。</p>

    如果条件不是太过分,不妨先答应他们,一切以大局为重!”</p>

    顾远松委婉的劝道。</p>

    现在东厂势大,锦衣卫也不得不依附他们。但本质上双方还是合作关系,并不是上下级的隶属。</p>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只需要向皇上负责。</p>

    别人不敢挑明的话题,顾远松可以出来。</p>

    “哼!”</p>

    “狗屁的大局!”</p>

    “总有那么一天,本相的意志就是大局!”</p>

    “那帮该死的勋贵,就知道欺负老实人。</p>

    上一次的事情没兑现,完全是文官集团极力反对,本相也没能力强压着百官同意。</p>

    他们有能耐就该寻文官们的晦气,哪有把账记在本相头上的!”</p>

    左光恩喋喋不休的怒骂道。</p>

    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后,理智重新占据上风的左光恩,不得不认真考虑勋贵们提出的条件。</p>

    在开国初期,勋贵们控制的都督府,有权任免正三品以下的武将,对三品以上的武将任免也有很重的话语权。</p>

    发展到后期,这些权力逐步被兵部侵蚀。</p>

    都督府对三品以下将领的任免,必须先经过兵部同意,然后报内阁用印、司礼监批红后,才能够生效。</p>

    更多的时候,兵部都会抢了都督府的活儿,自己拟定一份需要调整的将领名单,直接递交给内阁。</p>

    至于正三品以上将领的任免,现在更是变成了庭推人选,皇帝做出最后决定。</p>

    勋贵集团想大量安插自家子弟进入东南军中,肯定不能走现在的程序,不然兵部那边肯定会出阻扰。</p>

    “罢了,不就是一批空白的武将任命告身嘛,告诉他们本相允了!”</p>

    左光恩狠了狠心道。</p>

    未经过兵部、内阁,将领人选一切未知,就提前把空白任命文书发下去,肯定是不合规矩的。</p>

    一旦事情被捅出来,必然在朝堂上引发轩然大波。</p>

    清流集团对他恨之入骨,现成的把柄送到中,肯定会借发难。</p>

    怎奈上次违约,导致双方之间合作信任度下降。</p>

    许诺的再多好处都没用,人家现在是不见兔子不撒鹰。</p>

    事后他们遵守约定,落实了勋贵提出的将领任命,那么大家就配合着补上程序。</p>

    若是程序走不通,人家就拿着前面的空白告身填上名字,直接安排子弟去赴任。</p>

    左光恩想清楚了,反正自家的名声早就坏了,再臭一点也无妨。</p>

    大不了回去就主动出击,以追查反贼余孽为借口,抢先对清流党人发起政治清算。</p>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p>

    把反对者都干掉,他违反程序的事,自然不会有人追究。</p>

    </p>

    扬州城。</p>

    “千户大人,敌军在下方叫阵,骂的很是难听!”</p>

    武大个愤愤不平的道。</p>

    </p>

    “听到了,不就是我们都是缩头乌龟,顺便问候了主帅的全家。</p>

    有什么好生气的,敌人爱骂,那就让他们骂好了。传令下去,不必理会敌人的叫阵。</p>

    谁要是心里不舒服,就在城墙上和敌人对骂。”</p>

    李牧无所谓的道。</p>

    挨几句骂而已,他强大的内心完全可以承受。</p>

    何况人家问候的是主帅全家,关他什么事。</p>

    扬州是一座大城,外面闹的再厉害,身居内城的舞阳侯也听不到。</p>

    听不到,就约等于不存在。</p>

    作为一名合格的属下,肯定不能拿这种烦心事,去给自家主将添堵。</p>

    估摸着是戏文看多了,外面的叛军还幻想着守军出去和他们斗将。</p>

    岂不知火器得到推广后,斗将这种落后的战斗模式,就被时代所淘汰。</p>

    在心里鄙视了叛军一番后,李牧自顾的在城门楼子上欣赏起了风景。</p>

    战场上的肃杀气息,为烟雨扬州增添了别样的风情。</p>

    </p>

    叛军营帐。</p>

    “各位将军,敌军守将是属乌龟的,叫阵发挥不了作用,准备攻城吧!”</p>

    宗广泰催促道。</p>

    围困扬州城都持续了半个月,除了黄仁龙最初的怒而兴师外,其他时间都在对峙中。</p>

    随着时间的推移,汇聚到城下的叛军数量,发生了急剧增长。</p>

    具体兵马有多少,没谁的清楚,反正从营寨规模判断人数不低于三十万,对外号称百万。</p>

    理论上达到了“十则围之”,实际操作上却根本做不到围歼,想要攻破城池都困难重重。</p>

    大军中男女老幼都有,青壮数量占比并不高,很多人都拖家带口过来的。</p>

    这是以地方宗族为核心,拉队伍的最大弊端。</p>

    没有稳固的后方,大家就要带着家眷一起走。</p>

    主将没法拒绝,不然</p>

    “宗先生,扬州城墙坚固,些许攻城器械怕是不够。</p>

    正好南边的义军攻破了南通州,不如我们一面赶制攻城器械,一面等他们过来增援。”</p>

    一名账房先生模样的中年男子提议道。</p>

    “崔大当家的,时间不等人啊!</p>

    京营那边开始行动了,淮安那边的义军肯定招架不住,战败只是时间问题。</p>

    朝廷的援军,正在从四面八方赶来。</p>

    如果不能迅速攻破扬州,抢在朝廷援军抵达前夺取南京,后面的仗可就不好打了!”</p>

    宗广泰无奈的解释道。</p>

    同一个山贼头子谈战略,想想他就觉得憋屈。</p>

    偏偏叛军中的首领,大都是文化层次不高之辈,再憋屈也只能慢慢教。</p>

    “诸位,本盟主觉得宗先生提议不错,还是尽快攻破扬州的好。</p>

    数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物资,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后勤顶多能支持二十天。”</p>

    黄仁龙缓缓开口道。</p>

    盟主的位置,就是靠为大军提供粮草换来的。</p>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挺威风。</p>

    没持续几天,这种想法就没了。</p>

    粮草消耗实在是太大,哪怕他控制了泰州城,要提供这么多粮食也倍感压力。</p>

    “罢了,看在黄盟主的面子上,那就攻城吧!”</p>

    崔大当家没好气的道。</p>

    拿人短,吃人嘴短。</p>

    在道上混的,义气必须要讲。</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