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山河 > 第132章 各显神通
    第32章各显神通</p>

    养心殿。</p>

    前方战势吃紧,收到求援信之后,天元帝不得不抽调兵力优先增援沿海三卫。</p>

    这么一来,原本用于和北虏决战的兵力,一下子又少了不少。</p>

    有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这次大家都谨慎了很多。</p>

    没有足够的优势兵力,兵部和大都督府坚决反对出兵,天元帝心里同样没底。</p>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虞现在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p>

    名义上在册兵力众多,可真正能够动用的动兵力,却又非常有限。</p>

    同北虏决战关键是骑兵,大虞理论上拥有十万铁骑。</p>

    其中两万骑兵是以股兵力,分散到帝国各路军队中。</p>

    这部分骑兵不用指望,分布的太过零散,根本无法集中起来使用。</p>

    作为一个大帝国,大虞的敌人从来都不止一个北虏。</p>

    除了冒头的北虏之外,还要防范鬼方、瓦剌、撒马尔汗国。</p>

    西部、南部同样不太平,牵制了大虞的不少兵力。</p>

    光这些地区,就牵制了帝国三分之一的骑兵。</p>

    短时间内,朝廷能够集中起来的骑兵部队,除了京营的一万五千人之外,就只有辽东的三万多人。</p>

    看似数量是不少,架不住大虞有吃空饷的传统。</p>

    纸面数据用来鼓舞人心可以,作为掌权者却不能也跟着被忽悠。</p>

    京营的一万五千骑兵,真实兵力也就一万上下。</p>

    辽东的骑兵水分更大,都是把人和牲口加起来一起计算的。</p>

    名义上有三万多人,实际上也就一万多精骑。</p>

    封建王朝,两万多精锐骑兵,已经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p>

    如果能够把这股部队用好,再辅以步兵相助,未必不能击败北虏和鬼方组成的联军。</p>

    问题在于大虞还有一个以文御武的紧箍咒,</p>

    纵使冠军侯在生,面对被捆住脚的局面,也只能徒呼奈何。</p>

    在这方面前线的将领最有发言权,在文官集团崛起前,同草原部落交大家就没吃多少亏。</p>

    偶尔心血来潮,还能跑去草原上劫掠一番,改善一下生活。</p>

    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北虏,当年也只能匍匐在大家脚下瑟瑟发抖的虾米。</p>

    后面朝廷逐渐重视边关防御,派出了文官督师。</p>

    主动出去劫掠草原部落,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被严令禁止。</p>

    在草原上制造矛盾,引导草原人自相残杀,谁强就打压谁的战略,也暂停了下来。</p>

    总之,一切以稳定为重,绝不允许在边疆挑起战乱。</p>

    边疆太平了十几年后,双方的攻守之势,就发生了逆转。</p>

    原本被大虞欺负的草原人,一下子翻了身,隔三差五的南下劫掠。</p>

    从来不被朝廷重视的北虏,更是成为了大虞的心腹大患。</p>

    谁都知道存在问题,却又无能为力。</p>

    因为以文御武的国策,确实压制了武人势力,让皇帝能够睡上了安稳觉。</p>

    即便是九边将门有藩镇化的趋势,还是被拿捏死死的。</p>

    “人都到齐了,兵部先前线的局势吧!”</p>

    面对皇帝的问话,兵部尚书易传良上前一步道:</p>

    “陛下,辽东前线的局势,整体区域稳定。</p>

    除了沿海三卫遭到敌人重兵围攻,兵力略微有些吃紧外,其余各地都守的滴水不漏。</p>

    开战到现在,除了丢失部分要塞外,所有核心城池全部在朝廷中。</p>

    按照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敌人就会撤军。</p>

    值得注意的是帝国周边其他势力,最近也不太平,很有可能会趁火打劫。</p>

    尤其是大同一线,鬼方人受到北虏蛊惑,多支部落挥师南下袭扰边界。</p>

    西北地区同样不太平,瓦剌人趁火打劫,想让朝廷开放铁器贸易。</p>

    交趾布政司的情况最严重,在侵吞了万象之后,黎朝的野心越发壮大。</p>

    截止到现在,黎朝人已经连续二十年,没有向朝廷朝贡,野心昭然若揭。</p>

    广南府、镇安府、思明府等地区,更是饱受土司袭扰之苦。</p>

    广西巡抚多次上奏,希望朝廷能够加强对西南的控制,以免北虏之祸再现。”</p>

    大虞的边患问题,从来都是要么不爆发,要么就是一起来。</p>

    倒不是大家相约一起作乱,物理距离上的分割,各方就算想要联,也很难协调一致。</p>

    除了摆明车马,同大虞朝对着干的北虏外,其他各方主要以试探为主。</p>

    一旦确定大虞朝真的衰落,那么四方之敌,都会扑上来把将这个大帝国蚕食掉。</p>

    不是大虞能拉仇恨,主要是中原大统一王朝给四邻的压力太大。</p>

    以黎朝为例,如果不是大虞内部出现问题。</p>

    文官为了压制武将,放弃了交趾。</p>

    现在的黎氏王朝,就是交趾布政司的下属州府。</p>

    搞不好中南半岛上,还会增加几个行省出来。</p>

    其他各方的情况也差不多,凡是大虞官方文书上,设立过衙门的地方都是曾经扩张的目标。</p>

    哪怕这些构,大部分都已经名存实亡,朝廷的官方文件上依旧没有撤销。</p>

    现在拿不到,不等于未来也拿不到。</p>

    先把法理基础保留着,万一出现一位中兴之主,也可以收复失地。</p>

    哪怕是最不喜欢战争的文官集团,对扩张同样充满了兴趣。</p>

    反对发动战争,只是反对向苦寒之地发动战争。</p>

    只要确定当地的土地适合农业生产,士大夫们就会产生兴趣。</p>

    政治立场在利益面前,从来都不值得一提。</p>

    “比朕预想中,要好一点。</p>

    据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北虏向这几方势力都派出了使者。</p>

    一个个都在试探,没有真的发起入侵,看来北虏的外交能力还有待提高。”</p>

    天元帝嘲讽的道。</p>

    在试探就证明这些势力,还畏惧大虞朝。</p>

    真要是无所顾忌,此刻就不是试探,而是直接出兵。</p>

    面对皇帝的嘲讽,内阁众人很是尴尬,这是先辈们留下来的坑。</p>

    曾经大虞是有能力,解决这些不稳定份子的。</p>

    怎奈当时处于文武交锋的最激烈阶段,为了把武将打压下去,文官集团选择了对外休兵。</p>

    这一休兵,就让那些奄奄一息的异族,有了喘息之。</p>

    等文武之争结束后,曾经那些不起眼的蝼蚁,已经站稳了脚跟。</p>

    考虑到战争的投入和收益,大家默契的选择了搁置,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p>

    非常不幸,到了他们这一代,这些搁置的问题开始爆发了。</p>

    北虏是第一个造反的,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p>

    </p>

    “陛下,这些势力是欠收拾,但现在不是出的时。</p>

    当务之急,我们的首要敌人是北虏。臣建议先派出使臣,稳住这些势力。</p>

    等解决了北虏这个大敌,朝廷腾出了来,再逐个收拾这些家伙不迟!”</p>

    庞亨升率先开口道。</p>

    作为首辅,这个烂摊子,他必须想办法收拾。</p>

    祸兮福兮!</p>

    在他看来,这一系列的烂摊子,既是麻烦,也是遇。</p>

    以大虞的实力,只要解决了北虏,收拾其他杂鱼完全不在话下。</p>

    有了先辈们的衬托,收拾好了这些烂摊子,史书上必定会用浓墨记录一笔。</p>

    没有人能够拒绝青史留名。</p>

    “嗯,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意见,就按首辅的提议办。</p>

    兵部和大都督府,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做出一个预案来。</p>

    万一这些势力被北虏动,参与到这次战争中,朝廷也不能没有准备!”</p>

    天元帝不放心的道。</p>

    大帝国的容错率高,那是建立在有准备的情况下。</p>

    如果事先一点准备都没有,局部的失利就会演变成全局的失利,丧失的就是国运。</p>

    “臣等遵旨!”</p>

    </p>

    扬州府。</p>

    看着李牧递交的公文,古有文双打了一个哆嗦。</p>

    重建扬州水师,甭管给出的理由多么充分,到了他眼中都化作两个字“要钱”。</p>

    想要开口训斥,话到嘴边却又不出来。</p>

    作为扬州守备官,恢复扬州境内的武装力量,本身就是李牧的职权所在。</p>

    虽然平常时期,李牧从来没有上心过。</p>

    可职权就是职权,不会因为是否上心而消失。</p>

    拿着公文过来找他商量,没有直接上奏给朝廷,就是在给他这个父母官面子。</p>

    一般来,这种恢复原有编制的要求,朝廷都会批准。</p>

    至于能不能拨下钱粮来,那是另外一回事。</p>

    毕竟,负责军队编制审核,和掌管财政拨款的是两拨人。</p>

    朝廷给的钱粮不足,就需要地方政府协饷。</p>

    在扬州营军饷的问题上,被李牧坑过一次之后,古有文已经有些怕了。</p>

    “李参将,水师的耗费可不低。</p>

    重建扬州水寨,光造船的开销,没有数万两根本打不住。</p>

    何况水师需要水,现在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p>

    古有文皱着眉头道。</p>

    军舰的耗费多大,李牧没有列出来,可商船的售价他还是大致有数的。</p>

    不奢望恢复到巅峰时期,哪怕只恢复一半的水准,所需开销都不会少。</p>

    “知府大人,水师开销大本官自然清楚。</p>

    可现在江南水师不堪大用,朝廷暂时腾不出来整顿。</p>

    为了保障扬州府的安全,重建扬州水寨势在必行。</p>

    水师比陆师耗费大,但也有自己的优势,</p>

    除了朝廷的拨款外,平时还可以出海捕鱼,略微弥补一下开销。</p>

    沿海地区还有许多岛屿,上面的土地是贫瘠了一点儿,那也是可以耕种的。</p>

    据我所知,现在就有不少海盗占据了这些岛屿,在上面进行耕种。</p>

    如果水师能够把这些地方收回来,不仅能够消除海盗的威胁,还能补贴一下军用。</p>

    这么算下来的话,重建扬州水寨,也就前期的开销比较大。</p>

    只要将领得力,等进入稳定期后,水师自己就能够解决大半的军费开销。”</p>

    李牧一脸淡定的忽悠道。</p>

    指望水师自给自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到海上收税。</p>

    毫无疑问,这种要命的事,肯定不能提。</p>

    不然古知府非得当场翻脸。</p>

    朝廷想要开海收税,都没有能够成功。</p>

    地方官敢去碰这个禁忌,那就别想活着离开。</p>

    捕鱼补贴开销,勉强还具备可操作性。</p>

    岛屿上面种地,纯粹就是画饼。</p>

    大虞附近的岛屿不少,可面积大的却没几个,还被海盗们盘踞中。</p>

    刚刚建立的扬州水寨,不被海盗欺负就不错了,更别夺取人家的老巢。</p>

    何况这些海盗背后,还不知道牵扯到了多少势力,岂是那么好动的。</p>

    不过为了计划顺利,李牧只能暂时放下节操。</p>

    朝廷正忙着进行大战,就算上面肯支持,顶多也就在人员上提供帮助。</p>

    钱粮就不用指望了,户部根本没有这笔预算。</p>

    军费全靠自筹,地方政府的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p>

    获得了扬州府的全力支持,才有会争取上面巡抚衙门的支持。</p>

    “李参将,重建扬州水寨,本官不反对。</p>

    可钱粮问题,府库现在最多支援三万两。</p>

    本官最多和你一起上书,申请朝廷的拨款。”</p>

    古有文沉思了一阵后道。</p>

    不支持不行,且不大饼是否香,海盗的威胁是切实存在。</p>

    南通州的事情,虽然及时被平息,但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是影响到了他们的仕途。</p>

    京察考核结果上,包括他这个知府在内的一众文官,就没有一个获得优秀。</p>

    上面的巡抚、布政使,同样跟着受到了牵连。</p>

    没有江南水师背锅,挪移军费的南京六部,更是成了最大受害者。</p>

    包括兵部尚书、侍郎在内的多名官员,京察考核都是不合格。</p>

    贬官撤职是情节轻的,伸捞钱的官员,此刻已经被锦衣卫逮捕,正在押送京师的路上。</p>

    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换个时间点爆出这些事,还可以去京师打点一下,争取大事化。</p>

    现在不一样。</p>

    为了保障军需的畅通,朝廷正欲杀鸡儆猴,以震慑百官。</p>

    自己送上去当鸡,自然要被从严处置。</p>

    本来他们身上的问题就多,锦衣卫深入一查,那处处都是漏洞。</p>

    具体情况尚未对外公开,反正查抄出来的赃款,用了好几条船运输。</p>

    搞不好南京兵部尚书,将会成为天元一朝,被杀的最高官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