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特使</p>
时光飞逝,一晃就到了年底。</p>
战火摧残下的廉州府,在李牧的精心治理下,重新展露出生。</p>
街道上的店铺,陆续恢复营业,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p>
虽然距离巅峰时期,还有很大的距离,总算是迈出了复苏的第一步。</p>
事实上,除了恢复农业生产外,李牧并没有干别的。</p>
大虞朝连商税都懒得收,商业政策自然是没有。</p>
街面上能迅速复兴,一半是因为爬在商户身上吸血的蛀虫没了,另一半则是源自官兵们的消费。</p>
朝廷的军饷虽然没有按时发放,但士卒们的军饷,却没有短缺过。</p>
在剿灭叛军的同时,大军也收获了不少战利品。</p>
除非将领们分润一份外,剩下的都被拿来充作了军饷。</p>
作为新兴的营头,淮安营和扬州营的军官都很年轻,一个个都想往上爬。</p>
加上主将盯的紧,军饷得以足额发放。</p>
临近年根上,兜里有了钱的官兵,自然会出来消费。</p>
可惜民间经济,还是一片死寂。</p>
稍微有点儿家底的富户,都没有逃过叛军的祸祸。</p>
剩下的不光穷,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p>
在白莲教全民皆兵的政策下,家家户户的青壮都被强征入伍。</p>
除了少数幸运儿逃了出来外,更多的现在生死不明。</p>
为了安抚民心,李牧发布了赦免令。</p>
被强征的壮丁,只要没有杀人强奸劫掠等重罪,主动离开叛军就既往不咎。</p>
即便是如此,大部分家庭这个年依旧不好过。</p>
街面上畸形的繁荣,李牧没有心思理会。</p>
能恢复一部分商业就不错了,追求发展纯粹是扯淡。</p>
战争只要一天不结束,经济就无法恢复恢复正常。</p>
年味越来越足,官兵们的思乡之情,也越发的浓郁。</p>
包括李牧自己,同样想念娇妻。</p>
“七叔,将士们思乡之情浓郁,你多注意点儿。</p>
最好是让将领们出面,安抚一下士兵的情绪。</p>
军中还有一些布匹,干脆给大家置办一身行头,就当是年礼了。”</p>
李牧委婉的提醒道。</p>
在安抚军心方面,扬州营可是一早就采取了行动,但淮安营却迟迟没有动静。</p>
很明显传统军队,在这一块儿上,并不怎么重视。</p>
将领们自己一样思乡,哪里顾得上士兵啊!</p>
“嗯,回头我就安排。</p>
不过置办行头,就不必了吧!</p>
进入广西之后,我们就是发放了两套军服。</p>
这样的待遇,哪怕九边之兵,也赶不上。”</p>
景逸风略显迟疑的道。</p>
缴获的战利品,他们两个主将,可是一個子儿都没拿。</p>
双方约好了,等战争结束后,一起瓜分剩余的。</p>
按照李牧大大脚的玩法,别是出现结余了,不倒贴都算是幸运的。</p>
“赶不上就对了!</p>
要</p>
身处敌后,我们的处境,并不是那么安全。</p>
点儿钱,稳住军心士气,还是十分有必要的。</p>
每人一套衣服,一共就万把两银子,你我又不缺这点儿。”</p>
听了李牧的话,景逸风气的想吐血。</p>
你不缺,我缺啊!</p>
同样是勋贵子弟,家底也不尽相同。</p>
李牧是家中独子,在汉中有父辈留下的家业。</p>
自己又擅长搞钱,日子过的是风生水起,对钱财不怎么看重。</p>
景逸风的情况不一样,他是景家旁系,父辈都是混吃等死的庸碌之人。</p>
没有营生,全靠祖上的遗泽。</p>
虽然不能算穷,但也没富裕到哪里去。</p>
本以为这次平叛,能够捞上一笔,现在看来是希望渺茫。</p>
“罢了,就按你的意思办!”</p>
犹豫再三之后,景逸风狠了狠心道。</p>
捞钱的会,未来还有很多,可命却只有一条。</p>
跟着李牧远征广西,虽然没有发财,却获得了更重要的军功。</p>
“参将大人,广东巡抚衙门划拨的粮草,运送到了港口。</p>
一起过来的,还有五省总督派来的特使。”</p>
收到这个好消息,不管是李牧,还是景逸风都露出意外之色。</p>
自从发起远征开始,广东巡抚衙门就对他们不闻不问。</p>
每次讨要粮草,都找借口推诿。</p>
如果不是广东巡抚把事情做的太过分,他们也不会上书弹劾。</p>
本以为等朝廷干涉,收到粮草也是明年的事情,没有想到广东巡抚这么快就怂了。</p>
考虑到一起过来的五省总督特使,李牧瞬间想到了徐阁老。</p>
在大虞朝,巡抚是封疆大吏,不可能怕他们两名参将的弹劾。</p>
纵使把事情闹大,广东巡抚也有的是借口推脱责任。</p>
那种老官僚,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规则,故意设置障碍。</p>
能让广东巡抚妥协,把拖欠的粮草运送过来,唯有担任五省总督的徐阁老。</p>
具体发生了什么李牧不清楚,但他知道广东巡抚,多半要倒霉了。</p>
新官上任三把火,徐阁老过来担任五省总督,同样少不了立威。</p>
此时爆出克扣粮饷之事,广东巡抚无疑是自己撞到了枪口上。</p>
再加上他在平叛战争中的一系列作为,不拿他开刀,都天理难容。</p>
“七叔,你去迎接特使大人吧!”</p>
李牧当即开口道。</p>
把迎接工作推出去,并非他不重视,纯粹是派系问题。</p>
甭管徐阁老派人过来,抱有什么目的,作为舞阳侯的亲信,他都要保持距离。</p>
或许徐阁老更加位高权重,但在朝堂上站立更久的一定舞阳侯。</p>
新皇看一众辅臣不爽,早晚会出赶人。</p>
作为外戚,舞阳侯中权力不大,却能够在皇帝面前上话。</p>
对李牧这种实权将领来,继续往上爬的话,受到猜忌只是时间问题。</p>
想要安稳的过日子,皇帝身边必须要有人帮忙话。</p>
</p>
“贾大人,不知这次过来,阁老有何吩咐”</p>
一阵寒暄过来,景逸风开口询问道。</p>
能够收到粮草,他对新来的徐阁老,已经有了几分好感。</p>
武将对文官的要求不高。</p>
只要能够按时发放粮草,战场上不瞎指挥,那就是好上司。</p>
“怎么没见李参将”</p>
</p>
贾博略显不爽的问道。</p>
作为徐阁老派出的特使,这一路上他都受到了隆重接待。</p>
前面在广州府的时候,他甚至还逮着广东巡抚破口大骂,逼着广东巡抚给各军补发粮草。现在到了廉州府,两位参将只来了一人迎接,这就让他不爽了。</p>
如果不是在出发前,徐阁老嘱咐过,廉州的两位参将不一样,需要加以重视,他早就翻脸了。</p>
“李参将,正在巡视前线。</p>
我们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很快就会过来。</p>
贾大人,不妨先到衙门中稍事休息,一会儿就能见到李参将。”</p>
听了景逸风的解释,贾博的脸色一下子好看了很多。</p>
主帅巡视前线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这次过来事先没有进行通知,人不在也的过去。</p>
“那就见了李参将再吧!”</p>
贾博想了想道。</p>
在官场上,没人会随便得罪人。</p>
他虽然是徐阁老的亲信,可景李两家也是大虞有数的豪门。</p>
拿捏架子得罪了人,对未来的仕途发展,没有半点儿好处。</p>
就算要立威,那也是逮着广东巡抚那种,即将落马的倒霉蛋欺负。</p>
一路上和景逸风有有笑,不知道还以为两人是朋友。</p>
</p>
“贾大人远道而来,李某有失远迎了!”</p>
衙门口,看到李牧的衣着后,贾博脸色微微一变。</p>
真要是巡视前线,怎么会没有甲胄在身。</p>
何况这么快回来,本身就不正常。</p>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人就在衙门中等着他。</p>
“上次和徐阁老一别,转眼已经一年,不知阁老身体可好”</p>
不等贾博发飙,李牧再次开口,直接搞懵了贾博。</p>
听着语气,分明是同自家阁老有旧。</p>
联想到来之时,自家阁老的嘱咐,他一下子拿不定主意。</p>
“阁老身体硬朗着,只是来的路上偶感风寒,现在已经恢复正常。</p>
劳烦李参将挂念了!”</p>
贾博笑呵呵的道。</p>
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在搞不清楚对方和自家老大的关系前,最好还是不要得罪的好。</p>
何况李牧本身的背景,也足以令他抛开文武之见,进行结交。</p>
“阁老的身体硬朗就好!</p>
广西白莲教之乱,闹的五省之地民不聊生。</p>
阁老能够出京担任五省总督,实乃江山社稷之福。</p>
不知贾大人这次过来,阁老有何吩咐”</p>
见忽悠住了对方,李牧把话题引入正题。</p>
忽悠终归忽悠,同徐阁老打过交道,却谈不上交情。</p>
估摸徐阁老对他的印象,也就是:舞阳侯麾下的亲信,镇远侯的侄子,成国公的女婿。</p>
他对徐阁老的了解,同样非常局限。</p>
真要是聊下去,穿帮只是时间问题。</p>
与其多多错,不如一言带过,不深入话题。</p>
“阁老派本官过来,主要是为了前线战事。</p>
尤其是得知广东巡抚克扣前线粮草之后,阁老就责令下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前线官兵的军粮问题。”</p>
贾博笑呵呵的道。</p>
逼广东巡抚发粮,这是他的功绩。</p>
现在拿出来给两人卖好,他是一点儿也不怂。</p>
至于其他的问题,怎么也要了解廉州实际情况之后再。</p>
“有劳徐阁老挂念,末将代前线的官兵将士,谢过阁老的厚爱!</p>
不瞒贾大人,前线的官兵苦啊!</p>
如果不是你运送来的粮草,这个年该怎么过,我等都不知道。</p>
从收复廉州开始,广东巡抚就没有发放一粒粮食。</p>
大军的消耗,还是我们死皮赖脸,从南直隶巡抚衙门要过来的。</p>
可这里毕竟不是南直隶,虽朝廷要求南直隶协饷,那也是要交个前线诸省的。</p>
为了粮饷问题,我们是四处托人情,才勉强维系了下来。</p>
现在好了,徐阁老来了,这天也就晴了!”</p>
李牧面不改色的胡诌道。</p>
事实证明,没人能够抵御马屁的威力。</p>
虽然诉的夸张了一些,但对贾博来,他认为这是真的。</p>
大虞朝的官兵本来就苦,在广东巡抚不发粮草的情况下,要筹集大军所需粮草肯定不会容易。</p>
这一路上,他可是见了不少饿肚皮的官兵。</p>
扬州营和淮安营的官兵没有饿着,肯定是这两位背景深厚的参将,动用了私人关系。</p>
众所周知,在大虞朝私人关系,永远比对公业务更容易解决问题。</p>
“幸苦两位参将了!</p>
至于克扣粮草的广东巡抚,徐阁老已经发文训斥过,并且上奏给了陛下。</p>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被问罪。</p>
除了这些事情外,徐阁老还想知道廉州的情况。</p>
军报上的内容,收到的都是捷报,具体讯息阁老并不清楚。</p>
劳烦两位参将,细一下前线的情况。”</p>
贾博笑呵呵的道。</p>
被人吹捧的感觉,总是令人舒心。</p>
虽然李牧提的都是徐阁老,没有提到他本人,但这正是他想要的。</p>
把功劳推给老大,才能够升的快。</p>
混到了徐阁老的位置上,想要上升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本不会和下属争功。</p>
往老大身上推功劳,老大才会觉得他这弟不错。</p>
“贾大人,廉州的局势很是严峻。</p>
叛军在南宁和浔州驻扎了重兵,随时准备着反扑。</p>
为了打破敌人的计划,我们不断在寻找战。</p>
可惜敌军太狡猾了,根本不给我们会。</p>
在收复廉州之后,我们仅仅只收复了两座县城,就被迫停下了脚步。</p>
除了军事压力外,更多的还是粮草压力。</p>
在前面的大战中,我们陆陆续续抓捕了近七万俘虏,还接收了大量的难民。</p>
现在每天眼睛一睁,就是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p>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我们别是继续发起进攻,就连防守都兵力吃紧!”</p>
李牧卖力的夸大情况。</p>
这些事情不怕穿帮,战俘在营地里待着,就是最好的证据。</p>
抓了七万战俘,收复多座城池,谁也没法他们不卖力。</p>
“廉州的局势,如此严峻”</p>
贾博惊呼道。</p>
按照李牧的法,徐阁老的计划,根本没有展开的必要。</p>
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要命的难题。</p>
“贾大人,真实情况更加严峻!</p>
现在我们根本不敢收复失地,不然战俘和难民就能把我们吃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