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又见阳谋</p>
“妥善的解决之策没有,笨办法还是有一个。</p>
只需将维护地方治安的士卒,转化为三班衙役,地方上的难题就解决了一半。</p>
衙门中的其余缺额,慢慢补充便是。”</p>
周振邦硬着头皮回答道。</p>
气氛烘托到了,不拿出解决方案,面子上过不去。</p>
情急之下,馊主意也只能出。</p>
“周大人,广西地区有十一府、九个直隶州,</p>
补充满三班衙役编制,可是需要一万多人。</p>
考虑到现在的特殊情况,想要维护地方稳定,人员配置最少也要翻倍。</p>
此时正是平叛大战的关键时刻,从军中抽调这么多人出来,你究竟是何居心”</p>
贾博当即质问道。</p>
影响平叛是借口,真正让他生气的还是后遗症太严重。</p>
在军中待了这么长时间,他非常清楚李牧在士卒中的威望。</p>
本来广西军方就非常强势,如果基层吏员再由士兵转任,他们这些地方官非得被架空不可。</p>
到时候甭管巡抚、布政使,都只能看人家的脸色行事。</p>
“贾大人的不错,白莲教叛乱已经威胁到了大虞的根基,必须尽快镇压下去。</p>
朝廷三令五申,让我们加快平叛进度。</p>
现在所有的举措,都必须围绕平叛展开。</p>
凡是影响平叛大业的举动,皆是不被允许的!”</p>
张思翰的补刀,让周振邦陷入迷茫中。</p>
他可是打听好了,巡抚和布政使是死对头,经常发生冲突。</p>
可眼前这一幕,明显和搜集到的情报不符。</p>
巡抚和布政使没有互撕,反而联合起来打压他这位按察使。</p>
仅仅只提出了解除军管,就让自己陷入众矢之的,这也太不合常理了。</p>
“哼!”</p>
搞不清楚状况,周振邦只能冷喝一声,以表示自己的不满。</p>
内心深处,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参他们一本。</p>
朝廷对这种地方官抱团的行为,从来都是严厉打击。</p>
巡抚、布政使、都指挥使、总兵走到一起,这是妥妥的结党营私。</p>
“几位,我们还是商议一下桂林攻略吧!”</p>
见气氛紧张,景逸风开口转移话题道。</p>
文官之间的内斗,他可以不在乎,但这不能影响到前线战事。</p>
柳州是他率军打下来的,此刻同敌军接壤的一线部队,也都是他的部将。</p>
叛军正在向桂林集结兵力,如果不尽快拿出应对方案,后面他面临的军事压力就太大了。</p>
“云南情况不妙,朝廷虽然放开了团练,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形成战斗力。</p>
敌军距离昆明不到百里,云南局势随时有糜烂的可能。</p>
不奢望一举攻克桂林,最少要在这边挑起战火,分摊一下他们的军事压力。</p>
倘若给叛军施加的压力足够大,能够逼迫叛军从三大战线上撤军,那就更好了!”</p>
贾博率先表明了立场。</p>
徐阁老没有强令广西方面出兵,但从书信上透漏的意思,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有所行动的。</p>
作为亲信,自然要贯彻老大的意志。</p>
“李指挥使,你的意见呢”</p>
张思翰开口向李牧询问道。</p>
亲身经历了官军一日收复南宁的传奇,他对李牧的军事指挥能力认可度大增。</p>
为了避免自己提出的意见,后面被打脸,索性就先让李牧表明立场。</p>
“打肯定是要打的,不过本将觉得强攻桂林,没有那么大的价值。</p>
现在大半个广西,都在我们中握着,叛军已然龟缩在一隅之地。</p>
敌人忙着加强桂林防御,却让其他地方的防御,变得越发空虚。</p>
按照惯例,在广西未收复之前,我们是不会进攻其他地区的。</p>
从叛军的兵力部署来看,敌人明显是相信惯例的。</p>
本将的意思是打破常规,在对桂林采取佯攻的同时,集中主力进攻广东。</p>
如果能够收复广州,两广地区震动,叛军的士气势必遭到重创!”</p>
话间,李牧伸在地图上一点,把众人的视线吸引到了广州府。</p>
同属于岭南,广东和广西的影响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p>
尤其是经济价值,一座广州府贡献的财政收入,能够顶上整个广西省。</p>
哪怕是受到了战争影响,广州府依旧是叛军中,最富裕的州府。</p>
据李牧所知,一些胆大包天的商贾,就是走海路把物资走私到广州和叛军交易的。</p>
拿下了广州府,相当于切断了叛军的海上贸易线。</p>
“李指挥使,我们是广西的官,收复广西是应有之义。</p>
广东不是我们的辖区,按照大虞律没有朝廷的命令,我们无权越界出兵。</p>
即便是真要收复广东,那也要等攻克桂林之后,或者是有陛下的圣旨!”</p>
周振邦抢先道。</p>
好不容易有会参加军事会议,他可不能装聋作哑。</p>
并非他不懂大局,只是他这个按察使来的太晚,前面的军功一点儿也没蹭上。</p>
如果此刻挥师广东,武将们一样可以斩将夺旗,他这按察使就彻底丧失了插的会。</p>
就算拿下整个广东,也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p>
</p>
涉及到切身利益,自然要努力争取。</p>
“周大人,此言差矣!</p>
我们是大虞的官,分什么广东、广西,还不都是为皇上效力。我看李指挥使的建议不错,先收复叛军兵力薄弱的广东地区,压缩叛军的活动空间。</p>
最后再一举覆灭叛军!”</p>
贾博当即反对道。</p>
他虽然是广西布政使,可同样是徐阁老任命的监军。</p>
甭管广西方面军往哪儿打,获得的战功都不会少了他的那一份。</p>
不影响自身利益,自然可以从全局考虑问题。</p>
真要是能够攻克广州,收复广东的大片疆域,他在徐阁老那边的份量还能加重几分。</p>
“贾大人,陛下的命令是尽快收复广西。</p>
作为臣子,我们应当奉命行事,而不是擅自做主!”</p>
张思翰脸色铁青的道。</p>
本来</p>
大军一旦进入广东,他这广西巡抚的话语权就更低了。</p>
搞不好朝廷一道命令,直接把军队留在广东。</p>
相比富饶的广东,贫瘠的广西,明显留不住人。</p>
虽然他经常看李牧、景逸风不爽,但不得不承认这两位是真的能打。</p>
为了围剿白莲教叛乱,大虞调集了数十万大军。</p>
在众多围剿大军中,就数两人的战绩最为显赫。</p>
一旦两人被调离,广西刚刚好转的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反复。</p>
卸磨杀驴,那也要等卸了磨再,现在正是需要驴卖命的时候。</p>
哪怕心中再怎么不满,他也就私底下抱怨几句,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针对段。</p>
“巡抚大人,你误解了陛下的意思。</p>
陛下,是要我们快点儿平定叛乱。</p>
只要有利于平叛,无论先打桂林,还是先打广州都是可以接受的。</p>
如果你担心陛下怪罪,那么此事我一力担着!”</p>
贾博豪气的道。</p>
朝廷上下都盯着平叛,只要能够平定叛乱,永宁帝才不在乎先打哪儿。</p>
单纯从政治影响上看,收复广州比收复桂林,对大虞更有意义。</p>
最关键的是,叛军视线被吸引到了桂林上,对广州府的重视不够。</p>
突然出兵奇袭广州,就算拿不下来府城,也可以调头收复广海卫、高州府、雷州府。</p>
反正都是军功,无非是大的问题,不会白忙活。</p>
在这种时候表现担当的一面,风险系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p>
“胡闹!”</p>
“军国大事非儿戏,岂能动不动就一力担之。</p>
万一发生变故,你担的起么”</p>
</p>
见越来越多的文官加入战场,李牧拉着景逸风悄然退出了室内。</p>
“七叔,你猜他们会吵多久”</p>
李牧笑呵呵的调侃道。</p>
人多了事多。</p>
以往的时候,广西官员数量少,议事干脆利落。</p>
可是现在不一样,朝廷一口气派过来了十几名文官,并且个个都身居要职。</p>
看似是按察使在表演,实际上是代表着这一众新任命官员,向他们索要权力。</p>
刚才的军事会议,完全是李牧和景逸风抛出来的诱饵,目的就是为了试探这些文官的底线。</p>
“想要他们统一立场的话,估摸着十天半个月后,也吵不出结果来。</p>
若是单纯只让他们停止争吵,只需把茶水点心给撤了,等他们吵累了,自然会停下来。</p>
不过我们事先好,进攻广东只是虚晃一枪,你可别玩儿真的!”</p>
景逸风不放心的道。</p>
见识过李牧天马行空的用兵,他非常怀疑李牧能够弄假成真。</p>
“要不要出兵广东,这就要看叛军是否配合了!</p>
根据以往的惯例,这种多人军事会议,不等决策出来,消息就会传的满天飞。</p>
如果叛军收到消息后,加强了对广东地区的防御,我们就继续进攻桂林。</p>
倘若敌人没有动静,继续加强桂林的防御,调头进攻广东也未尝不可!”</p>
李牧似笑非笑的道。</p>
加强广东的防御起来轻松,真要是付诸实践,叛军首先要面临的难题就是兵力不足。</p>
广东的海岸线太过漫长,沿海的州府不在少数。</p>
一地部署三四万大军,十几二十万军队就撒了出去。</p>
且不这样的防守,是否能够万无一失。</p>
光这么多兵力,都要影响白莲圣国的战略部署。</p>
把兵力投入到了沿海防线上,那么其他几路战场,能够获得的支援就少了。</p>
目前双方主要以战略僵持为主,每一次从前线抽调兵力,都是走钢丝的行为。</p>
稍有不慎,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线溃败。</p>
叛军不采取行动的话,又要担心广东沦陷。</p>
毕竟,大虞可不只一支广西方面军。</p>
只要广东防线出现缺口,在战场上消极怠工的福建方面军,也会迅速扑上来。</p>
精兵在前面开路,杂兵跟在后面抢占地盘,两广就要再次变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