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攻其不备</p>
九江城外,湖广联军大营。</p>
“刚刚收到消息,团军在赶往安庆路上惨败,团练大臣白毅峰生死不明。</p>
受团军大败的拖累,江西第一镇被迫进行战略转进,夺取安庆计划失败。”</p>
李牧的话刚完,众人瞬间脸色大变。</p>
团军加江西第一镇,总兵力足有五万之多。</p>
按照事先的计划,就算无法夺取安庆,也是一柄插入敌军心脏的利刃。</p>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寄予厚望的军事行动,以团军惨败收场。</p>
“总督大人,既然是两军联合行动,江西第一镇为何不帮忙?”</p>
费松德不满的问道。</p>
团军再怎麽样,也是湖广的武装力量。</p>
对内的时候,不待见团军可以,但是到了外面,还是要维护的。</p>
一上来就把战报责任,扣自家军队头上,让他这位湖广巡抚很是不满。</p>
“团军行动速度迟缓,未按约定时间赶去会师。</p>
不光错过了夺取安庆的最佳时,还给了叛军调兵遣将的时间,才有这次大败。</p>
大战爆发时间是晚上,等江西第一镇收到消息,战斗早就结束了。</p>
消息是从团军溃兵口中得知的,江西第一镇的问题,需要找到他们之后才能核实。</p>
不过安庆大败,需要白毅峰负责,这是没跑的。”</p>
李原面不改色的回答道。</p>
作为勋贵系大佬,兼任湖广总督,两边的利益都要兼顾。</p>
若非安庆之败,责任都在团军身上,他也不会把锅全丢白毅峰身上。</p>
“总督大人,现在局势艰难,陛下的压力也很大。</p>
团军只是民团武装,并非朝廷的正规军队。</p>
这样的事,完全没必要上报朝廷,让陛下操心。”</p>
布政使葛宁远当即提议道。</p>
捂盖子,这是大虞官场的传统技能。</p>
损兵折将数万,搁在任何时候,都是要命的大事。</p>
朝廷问责下来,湖广一众大员都跑不掉。</p>
前面费松德急着替团军辩护,也不是和白毅峰有交情,纯粹是想推卸责任。</p>
毕竟,李原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还有收复湖广之功。</p>
接下来的大战,还需要他卖命。</p>
纵使朝廷问责下来,损兵折将的锅,也不会让他背。</p>
总督不承担责任,那麽大概率就是巡抚丶布政使丶按察使,这三巨头倒霉。</p>
能够替代他们的文官,大虞朝没有一千,也有三五百。</p>
让他们承担政治责任,一点问题都没有。</p>
“不予上报,这恐怕不好吧?”</p>
李原故作矜持的道。</p>
下面的人,不想把事情捅到朝堂上,他同样也不想。</p>
民团武装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编制,团军有多少人马,兵部和都督府都没有记录。</p>
在册的官员,仅有杂号的团练大臣白毅峰。</p>
地方衙门想要捂盖子,完全是可行的。</p>
“总督大人,现在是关键时刻。</p>
团军大败的消息一旦传了出去,势必会影响军心士气。</p>
为了大局着想,我等先将此事压下,等找到团练大臣白毅峰之后,再处理此事也不迟。</p>
团军终归是民间武装,不比官军骁勇善战。</p>
万一团军士卒不想打仗,中途逃回家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p>
费松德急忙改口道。</p>
既然是自家弟全责,这个盖子就必须捂住。</p>
报喜不报忧,一直都是升官第一法则。</p>
能够自己解决的,那就别去麻烦朝廷。</p>
“罢了!”</p>
“为人臣的,当为君分忧。</p>
团军自主出击,现在情况不明,暂时就不上报朝廷了。</p>
等白大人归来之后,搞清楚了具体情况,再做处置不迟。”</p>
换了一种法,性质直接发生变化。</p>
奉命出击变成了自主出击,战败的责任,一下子从总督衙门转移到了白毅峰个人身上。</p>
在场众人,没一个替白毅峰叫屈的。</p>
盖子暂时捂住了,不等于未来不会穿帮。</p>
现在的定性,相当于提前打补丁。</p>
大家统一了口径,未来朝廷就算追查,那也是白毅峰全责。</p>
死道友不死贫道。</p>
在推卸责任方面,大家都是专业的。</p>
</p>
扬州城。</p>
“伯父,现在该怎麽办?”</p>
王义臣一脸焦虑的问道。</p>
命运的齿轮转动,突如其来的书信,把王家再次送到了悬崖边上。</p>
“官军能够杀到扬州城下,足以证明目前战场上的局势,没有吴国宣传的那麽好。</p>
扬州营有多厉害,我们是亲眼目睹的。</p>
这次带兵过来的秦总兵,虽然比不上汉水侯,那也是一员悍将。</p>
城中这几千守军,怕是很难挡住他们。</p>
扬州营在地方上的势力,并没有被连根拔起。</p>
就算我们不充当内应,也会有其他人接应他们入城。</p>
到了那时候,我王家可就被动了。</p>
朝廷秋后算帐,怕是会有灭门之祸!”</p>
王文举语气低沉的道。</p>
早知道局势会这麽发展,当年扬州营撤离时,他们就该跟着一起离开。</p>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p>
在事情发生前,谁也无法预知,扬州营能够这麽辉煌。</p>
短短数年时间,就诞生了一位侯爵丶二十馀位总兵,下面的副将丶参将丶卫指挥使数量就更多了。</p>
现在两广丶闽浙丶湖广丶江西的军中高层将领,基本上都是从扬州营走出去的。</p>
现实的大虞军校,专门为朝廷培养将军。</p>
王家走的是文臣路线,看似和这没有关系,但不等于就没有发展空间。</p>
叛军祸害之后,地方上出现了大量的缺额,全部都是会。</p>
有功名在身的王家子弟,完全可以直接被徵辟为官。</p>
“伯父,支持朝廷是应该的。</p>
我王家世受皇恩,本就该站在朝廷一边。</p>
加入叛军,也是为了保存实力,为朝廷反攻做准备。</p>
只是我们投奔叛军,并没有受到重用,他们并不信任我们。</p>
想要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难度怕是不。</p>
稍有不慎,抄家灭门近在眼前。</p>
何况我们还有族中子弟,在叛军中担任官职。</p>
一旦我们倒向朝廷,叛军怕是会对他们不利。”</p>
王义臣皱着眉头道。</p>
对世家子弟来,谁做皇帝,并没有本质区别。</p>
心里想的首先是家族,其次是个人前途,朝廷根本排不上号。</p>
乱世之中,谁强他们就投奔谁。</p>
</p>
如果不是官军兵临城下,让他意识到叛军势微,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讨论。</p>
“有些事情,注定了有人要牺牲。</p>
为了家族延续,牺牲的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同样可以是</p>
总之,一切以家族延续为重。</p>
这场豪赌,我们必须参加进去。</p>
否则,官军进城清理反贼的时候,我们王家就不清了。”</p>
王文举神色凝重的道。</p>
从接到书信开始,他们就没有了选择。</p>
当然,能够接到书信,总比没有收到书信强。</p>
官军愿意和王家联络,那就意味着他们之前和扬州营的关系,现在还能发挥作用。</p>
风险最大的,不是冒险接应官军入城,而是被人家无视。</p>
有联络,大家还是自己人。</p>
那麽之前投奔叛军的行为,在政治上就属于潜伏。</p>
倘若连书信都没收到,那就意味着他们属于被清洗对象,没有拉拢的必要。</p>
“伯父,我们愿意以诚相待,可是城外的官军未必相信我们。</p>
他们私底下联络的人,数量应该不少。</p>
可惜具体名单,对方不愿意告知,否则大家联合行动,必然胜算大增。”</p>
王义臣一脸郁闷的道。</p>
有提防是应该的,如果没有提防,他反而不敢与之合作。</p>
全部单线联系,纵使走漏风声,也不至于被一锅端。</p>
可作为当事人,他还是想要获得更多的信任。</p>
不光是成功概率问题,还代表着受重视程度,这将直接影响战后利益分配。</p>
“日久见人心。</p>
在做出成绩之前,我们很难获得朝廷的信任。</p>
毕竟,当年投奔叛军的时候,我们也没少干脏活苦活,受猜忌是必然的。”</p>
王文举平静的道。</p>
对方给的时间太紧,今夜就要采取行动,完全不给他权衡利弊的时间。</p>
要麽成为自己人,要麽就是敌人,极限二选一。</p>
</p>
扬州城外,官兵们正在忙碌着搭建营地,丝毫没有大战来临前的紧张。</p>
“总兵大人,消息已经传了回去,大部分家族都给予了积极反馈。</p>
不过其中有两家,没有回讯。”</p>
听到副将带来的消息,秦天瑞眉头一皱。</p>
没有得到回信,要麽是城中局势紧张,他们恰好被盯上了,无法及时把消息传递出来。</p>
要麽就是觉得跟着叛军混也挺好,不准备趟这潭浑水。</p>
或者自认为后台够硬,不担心朝廷秋后算帐。</p>
幸好事先防了一,给各家约定的行动时间,均不一样。</p>
万一中间有人变节,真投奔了叛军,也只能泄露自己的行动时间。</p>
相较于江南的一众世家,江北一众文人世家是幸运的。</p>
傅皓轩夺取扬州时,已经建立了大吴政权的雏形。</p>
为了争取读书人的支持,一改往日的大肆屠戮,转为政治拉拢。</p>
只要肯投奔义军,都没有遭到屠戮。</p>
不过文人世家的幸运,往往也代表着有人要悲剧。</p>
无论怎麽拉拢,都只有在实力强大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p>
官军兵临城下,无声的宣告了众人,吴国的统治并不稳固。</p>
涉及到家族存亡,大家只能选择支持胜利者。</p>
原本的孤军深入,因为讯息不对等,直接被大家误以为主力大军打了回来。</p>
毕竟,此时的战火不光在扬州燃烧,隔壁的苏州府丶徐州府均打的很激烈。</p>
“按照原定计划行事,今夜夺取扬州城。”</p>
秦天瑞当立断下达了命令。</p>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
除了联络城中大族,扬州营还有不少布置。</p>
可惜这些暗,并没有交到他中。</p>
奔袭扬州府,这是他临时起意,事先并未向李牧汇报。</p>
双方来不及沟通,这些隐匿的段,通通都无法利用。</p>
好在扬州远离前线,叛军对这里重视,主要是眼馋财税。</p>
主力都在前线作战,城中的守军,大都是二三流部队和民夫。</p>
</p>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看着城外的虞军大营,一众吴国官员的脸色都不好看。</p>
“伪朝大举来袭,看样子是想一举夺取扬州府。</p>
诸位,有什麽对策,尽快拿出来吧!</p>
拖的时间长了,再采取行动就晚了。”</p>
镇守将军刘老旭的话刚完,现场一下子变得喧嚣起来。</p>
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自古讨论了起来。</p>
“大哥,敌军来的太快,我们根本来不及坚壁清野。</p>
城外的青壮,也来不及进行徵召。</p>
这些人落入敌军中,也是不的危险。</p>
为今之计,怕是只能一面从城内徵召民壮守城,一面上奏朝廷求援。”</p>
刘老明神色凝重的道。</p>
官军怎麽杀到城下的,他们一无所知。</p>
在今天之前,他们收到的消息,还是局势一片大好。</p>
大好局势之下,官军就突然杀上了门,搁谁身上都受不了。</p>
如果不是他们反应快,及时关闭了城门,搞不好此时扬州就易了主。</p>
嘴上没有,内心深处,众人都有了不详的预感。</p>
朝廷宣扬的吴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p>
真要是那麽厉害,岂能让官军杀进腹心之地。</p>
“嗯!”</p>
“传令下去,全城加强戒备,切勿给敌军可趁之。</p>
同时向朝廷求援,明我们遇到的困境。</p>
知府衙门,负责徵召青壮,以及安抚城内民心。”</p>
听了刘老旭的命令,一旁扬州知府,被气得想骂娘。</p>
徵召青壮和安抚民心,看似十分简单,实则非常考验执行力。</p>
稍有不慎,上面的命令,到了下面就变了味道。</p>
让差役们去落实,别安抚民心,不搞得民怨沸腾,都算是优秀的。</p>
</p>
午夜时分。</p>
秦天瑞举起了壮行酒,正忙着进行最后的士气动员。</p>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p>
“自古我辈男儿,功名都是在马上取。</p>
现在会来啦!</p>
扬州城内兵力空虚,正是我们收复失地的最佳时。</p>
</p>
干了这碗酒,我等扬州城内再相会!”</p>
煽情的演讲,让现场的气氛,得到了升华。</p>
无数士卒眼中,充满了对军功的渴望。</p>
在大虞体系下,这是普通人翻身,最后的会。</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