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80年代,我觉醒了猎人系统 > 第114章 衣锦还乡
    杨光明其实也没计划着陆东把红参收过来就能拿着钱。</p>

    就连陆东打算一起支付的工资都拒绝了。</p>

    只是年前结清就成。</p>

    陆东此时原本就有些困难,既然杨光明能如此处理自然更好。</p>

    一千斤红参运往温市,倒就能收回十万左右。</p>

    负担这些批红参的收购成本以及人员工资完全没有问题。</p>

    即使弄完这些,陆东和杨固到的利润还能有三四万,就这还是把剩下的两千多斤红参的成本全部算在了里面。</p>

    此时陆东既然已经回来了。</p>

    那这红参就不可能再放在杨光明家。</p>

    人家房间本来就不大,爷孙俩还得挤在一个炕上,现在这红参一放,更是转不开身来。</p>

    一边搬运红参,一边再过了一遍秤,重新核算一遍。</p>

    一直忙活到下午三点总算是将所有的红参全部搬回了家。</p>

    不过陆东就没有那么讲究了。</p>

    红参全部码在了之前两兄妹休息的柴房内。</p>

    杨固那边也已经帮物色好了人,都是庄子里有把子力气的汉子。</p>

    一人带个一百来斤红参没什么问题。</p>

    原本陆东还是有些担心,但冯权这边给出的建议却是很好。</p>

    让陆东就以白松县药材公司的名义找人帮忙就行。</p>

    一来白松县距离平安县十分遥远,很难求证。</p>

    二来陆东也有白松县的介绍信。</p>

    这样对于杨光明收红参来都要轻松不少。</p>

    一千斤红参,人力成本四千元,收购成本四万五。</p>

    此次收购主要是因为杨光明勤快,所以这才压了价格,后续的话四十五一斤的价格恐怕还打不住。</p>

    不过即使这么算下来也接近一半的利润。</p>

    一趟纯利就有五万。</p>

    要知道陆东现在身上总共才四万多块钱。</p>

    四万里面还有一万是当初答应村民到时候用来资助学生的费用。</p>

    当天便开始组织人,安排工资,为了贩运红参更加方便,陆东还从林场借来了一辆东风汽车。</p>

    第二天一早,陆东一行九人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p>

    贩运红参赚钱,但却并不轻松。</p>

    尤其是这一趟除了陆东和杨固以外都是新兵蛋子。</p>

    连输好几天的火车那可真的遭不住。</p>

    明抢的陆东不怕,到时候谁抢谁还不一定呢。</p>

    怕的就是偷摸。</p>

    要是哪个睡得太死,这麻袋红参都被偷走也有可能。</p>

    颠簸了好几天,众人从温市下车后那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p>

    眼睛里满是血丝。</p>

    陆东为了振奋人心就直接先掏了钱。</p>

    反正红参送到温市,后续的苍南也没必要再带着这些人。</p>

    自己找辆货车帮着送就行。</p>

    白花花的大团结可比睡上几天几夜还要振奋人心。</p>

    一个个汉子那眼里可都是放出狼崽般的光芒。</p>

    像杨树庄大部分村民,一年到头家里种地再加上做工也就能赚个两百左右。</p>

    这一趟倒腾红参虽然辛苦,但也就是几天的事情。</p>

    庄家汉子一个个身体又硬朗,睡上一天继续干,一点问题都没有。</p>

    在将红参全部装车之后,陆东也没着急出发,而是掏出二十块钱,让一名信得过的汉子带着众人去休息。</p>

    之所以要选信得过的人,陆东是担心这群人赚到钱舍不得花。</p>

    到时候随便找个地方一蹲就这么对付下来。</p>

    把人给整病了,自己回庄子里没法交代。</p>

    </p>

    </p>

    时间转眼来到了90年农历十二月十三。</p>

    这次贩运红参出奇的顺利。</p>

    而苍南那边给的价格也高,就连那些中等的红参都按照上等的进行处理。</p>

    还一个劲地夸白松县的红参品质就是过关。</p>

    瞬间陆东这边就进账十二万,除去成本和分成,陆东净赚三万多。</p>

    此时身上的存款也是来到七万,就这也是没算仓库里那两千多斤红参。</p>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p>

    杨光明带着杨固着四处还账。</p>

    陆东则是干脆当起了甩掌柜。</p>

    盘腿坐在炕桌旁边,左抓着鸡腿,右端着热腾腾的鸡汤。</p>

    暖和的炕上,吃的是满头大汗。</p>

    而对面的陆茜也是有样学样,抓着鸡腿吃的是满嘴流油。</p>

    就在这时不停打着哆嗦的杨固走了进来。</p>

    “真冷,真冷,这袄子真不顶用。”</p>

    “东哥,咋没整点主食啊?”</p>

    陆东翻了个白眼道:“主食?你天天把我这当大食堂,我都快被你吃得揭不开锅了。”</p>

    没办法家里的粮食当时都被陆东外婆和舅舅当时搬走了。</p>

    陆东买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的。</p>

    再加上还有天天来蹭饭的杨固,陆东最近是真的没米下锅了。</p>

    前段时间买了两只母鸡一只公鸡,原本准备养着。</p>

    这不现在就剩一公一母了。</p>

    “哎呀,等雪退了,我给你上山打飞龙。”杨固着便端起一旁的空碗盛了一碗鸡汤。</p>

    “味道是不错,就是这蘑菇放错了,不应该放大蘑菇,应该放榛蘑。”</p>

    “不然更好吃!”杨固又开始了美食点评。</p>

    “不爱吃回家吃去!”陆茜学着陆东往常的模样道。</p>

    顿时两人放松大笑。</p>

    每次杨固来蹭饭,那都得对陆东的厨艺水平一阵点拨。</p>

    陆东也是每次都这么回怼。</p>

    杨固也不客气,端起一旁早就斟好的白酒就这么喝了半口。</p>

    其实他也真不是想蹭饭,就是最近林场那边放假了。</p>

    老爹在家不让他喝。</p>

    这不就只能来陆东这里过过瘾。</p>

    窗外飘着雪花,屋内暖烘烘的。</p>

    这个年代没有电视啥的,吃饭主要也是聊天吹牛。</p>

    杨固突然起了一件事情:</p>

    “今天我和杨大爷不是去井口屯送钱了吗?”</p>

    “你猜我看到谁了?”</p>

    井口屯当时陆东其实也去过,只不过可能当时人家不在家。</p>

    再加上数量不多,所以也没人提。</p>

    这次杨光明在井口屯也就收了几斤红参。</p>

    “谁?哪家的娘们儿?”陆东将桌上的鸡骨头扫到了碗里,一脸坏笑地看向杨固。</p>

    “不是,我看到余四海了。”杨固道。</p>

    “余四海?他出去找郭金兰了吗?”</p>

    陆东记得当时郭金兰离开后,余四海等腿好了也离开了井口屯。</p>

    听是去找郭金兰。</p>

    “那瘪犊子,穿得老拉风了,上这么大个金戒指!”杨固拿比了比,继续道:</p>

    “逢人就散华子,像是在外面赚了不少钱。”</p>

    陆东听后心中暗笑。</p>

    这余四海突然回来,还搞得这么高调。</p>

    不用想了,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得来自己家串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