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琳回到协和医学院,下午季宇宁也没去人民文学杂志社,而是直接回家了。</p>
他毕竟喝了不少酒,身上有酒气。他觉得这个样子去,就有点太不礼貌了。</p>
回到家,季宇宁没有继续修改那篇牧马人,而是继续考虑投稿其他杂志。</p>
这个年代文学期刊杂志的数量还是太少,基本上都是这几年才复刊的。</p>
前世国内文学杂志的复刊或者创刊的高潮是在9年以后,国内的文学刊物一下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p>
他选定的杂志,又有两家。</p>
一家是以前的延河杂志。</p>
延河杂志是在93年月复刊,易名为陕省文艺。双月刊。9年月改出月刊。9年月,刚刚恢复延河的刊名。</p>
延河杂志,现在在国内也是比较出名的杂志,曾经有一段时间号称‘人民文学’,每月的发行量大约也得有一二十万本。</p>
和延河杂志差不多同时复刊的,还有一家位于中南地区的鄂省文艺。</p>
鄂省文艺以前的名字叫长江文艺,这是华夏第家创刊的文学期刊杂志,是在49年6月就创刊的。</p>
前世在9年,鄂省文艺也恢复了长江文艺的刊名。</p>
季宇宁准备给这两家文学杂志投稿诗和散文。诗他现在是信抄来,而散文则是信拈来,写起来速度都比较快。</p>
对于他来讲,那些前世的好诗,越早截胡越好。</p>
他现在给刊物杂志投稿挺有意思,每次都不是只投稿一部作品,而是至少两篇作品打底。这样容易让杂志给他比较高的稿酬。</p>
他使用的稿纸,都是人民文学杂志社的专用绿格稿纸。他这几次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每次回来都要带回来0本20本的稿纸。</p>
弄的组的许以每次都笑话他这个大诗人还斤斤计较他们家的稿纸。</p>
季宇宁的解释是,他喜欢用人民文学杂志社的这种56每页240格的绿格专用稿纸,右下角印有人民文学4个字。这4个字比较气派。</p>
最好的是,这种稿纸四边留边比较宽,可以随时方便修改和加字。</p>
他跟许以,他用这种稿纸写东西都快,而且很容易有灵感。</p>
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现在的稿酬这么低,大头都让杂志社赚到了。所以他要不多占杂志社点儿便宜,心里就不舒服。</p>
9月日,一大早。季宇宁就赶到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编辑部。</p>
“哟,季大才子来了。</p>
你这好,又会写诗,又会写,还会作词作曲,还会唱歌。</p>
这两天咱们楼里又改唱你那首月之故乡了,不过那首歌你唱的是真好听。”</p>
组的许以许组长一看到他,就笑眯眯的拿他打趣。</p>
季宇宁没想到,他隔了几天才来,在人民日报社编辑部,他的称呼也改了,变成大才子了。</p>
季宇宁刚听到这4个字的称呼,心里感觉还有点儿惭愧,以前这大才子必须是诗书画印琴棋无一不通才行。</p>
他时候倒是对这些都有所涉猎,可惜那个年代他们家被一抄而空,他自己的那些文房之物,早就不见踪迹了。</p>
“你这今天不会是又带着诗稿来投稿了吧。”</p>
“哇,许主编,这都叫您猜中了。</p>
</p>
我还真带了不少诗稿来投稿的,我这一想着要来咱们人民文学杂志社,这诗思啊,就像泉涌一样,挡都挡不住哎。”</p>
“哎哟,你子还真带着诗稿来了,哎呀,又给周明送干粮来了,你这不是又来气我吗。”</p>
季宇宁今天带过来的诗稿上,又是将近20首诗,分成三组组诗。</p>
他这段时间投出去的诗已经接近00首了,他想着尽量在这段时间多发表一些,这样就能尽早出他的诗集了。</p>
“许大姐,我今天主要是把伤痕的修改稿拿过来了,伤痕已经修改完了,您看看怎么样。”</p>
他带来的修改稿伤痕的增减并不多,还是不到万字。</p>
许组长看过以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她是二审,她又把稿交给了一审的责编王朝银,</p>
之后就是把伤痕的稿费单写出来了,差不多0块钱。这是按照顶格的稿酬标准给的。</p>
在这个过程中,诗歌散文组的周组长也过来了,很高兴的把季宇宁的诗稿拿走,同时也很快开出了稿费单,这两笔稿费加起来是40多块钱。</p>
他这次诗稿的稿费居然比那篇短篇的稿费还要多点儿。</p>
另外,由于伤痕这篇已经修改完毕,所以杂志社也跟他结算了0天的改稿补贴,一共20块钱。</p>
这个改稿的进度,组的人还是很满意的。季大才子实际上已经给他们杂志社省了不少钱了。</p>
这个时候,很多外地来京改稿的,经常是不需要太大的修改,往往也要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p>
很多作者实际上是借这个改稿的会,到京城好好的玩一趟。杂志社不仅要给人家改稿补贴,还要管吃管住管路费呢。</p>
接着他又跟组的人沟通了一下牧马人的修改的想法。</p>
组的人实际的意思是要突出这篇中的爱国主义的标签。而季宇宁原本中并不单纯只有这么一个标签,而是比一个单纯的标签阔大得多。</p>
他现在是真正感受到了改稿比写稿还要累。</p>
不过他觉得这次和编辑们的沟通,已经比上一次沟通效果要好的多了。</p>
文不厌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话倒是真没错。</p>
“季啊,那个上沪文艺是不是来向你约稿了?”</p>
了一会儿牧马人的修改,许以突然问他。</p>
“嗯,他们是打电话到我家里,电话约稿的。”</p>
季宇宁想想,干脆实话实。弄不好,上沪文艺就是从许以这里要到的自己家的电话呢。</p>
“那你准备什么时间给他们写稿啊?”</p>
“嘿,已经给他们寄出去了,一共三个作品。”</p>
“这么快,好啊,你这子不给我们把稿子先都改完,反而先给他们写。</p>
我们这儿组还给你每天两块钱补贴呢。”</p>
“啊,这个,许大姐,主要是牧马人这个改起来,我现在还是没有形成确定的想法。还在反复考虑。</p>
写写别的文章,可以换换脑子。</p>
另外人家打电话约稿,这不能不表示一下。</p>
这三部作品加起来才万出头,没多少内容。一首诗,两个短篇,写起来很快的。并没花费多长时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