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在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季宇宁,正在朱琳的父母家做菜呢。</p>
他只是示范了一个菜,就是酱爆鸡丁。</p>
十一结婚那天,他是作为主厨炒了4个菜,其他的都是那三个娘做的。</p>
他炒的4个菜里面,就有酱爆鸡丁这个菜。</p>
而朱琳父母第次来季宇宁家的时候,他也同样做了这道酱爆鸡丁。</p>
这个菜,朱琳的父亲每每都是颇为赞赏。</p>
所以他这次和朱琳回门,老丈人就要求他再做一次这个菜。</p>
婚礼以后,他感觉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对他态度有一些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他更多的是客气了。</p>
而是真有点儿把他这个女婿当成自家的半个儿子了。</p>
这让他心里很有些感动。他也准备以后要多尽一尽这个半子之劳。</p>
毕竟都把他们家的女儿娶走了,老丈人和丈母娘现在家里就只有老两口俩人了。</p>
季宇宁饭后,也向岳父岳母表态,以后家里有什么活儿,可以叫他来干,比如换煤气罐之类的。</p>
这话让朱琳的父母更高兴了,原本他岳父岳母就对今天朱琳和季宇宁的到来特别开心。</p>
他现在不仅能哄得他老婆高兴,也能哄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开心了。</p>
当天,季宇宁和朱琳俩人一直待到了吃完晚饭才走。</p>
0月4号到6号,这三天是季宇宁和朱琳请的婚假。</p>
这三天,两个人倒是基本上没有出去。</p>
家里只有他们俩儿,这让俩人过起了二人生活。</p>
这几天,季宇宁也感受到了新婚生活那种像蜜里调油一样的甜蜜和幸福。</p>
可惜婚假只有三天。</p>
朱琳0月号就要回学校上课,而季宇宁,也要去新单位报到了。</p>
0月日,周五。</p>
这天是季宇宁到文化部正式报到的最后截止之日,所以他一大早就出发了。</p>
他先沿着熟悉的路走,骑到北新桥,然后向南拐进东四北大街,到了东四十字路口,他没有像以前那样接着向东单走,而是向西右转,到了东四西大街,过了美术馆,接着往前,沿着五四大街,一直骑到五四大街和北河沿大街交叉路口,然后向北一拐。</p>
又骑了几十米,路西就是北河沿大街甲3号院。</p>
现在的文化部就在这个院里。</p>
这个大院原来就是中宣部的红旗杂志社在这里办公。</p>
现在文化部和红旗杂志社在一个楼里办公,文化部是在西半边。东半边是红旗杂志社。</p>
季宇宁规规矩矩的走到大门口,向门口的警卫出示他的报到资料。</p>
大门的警卫,和季宇宁之前去过的其他单位不同,警卫都是军人,身上还有枪。</p>
经过核实登记后,季宇宁才被允许进院。</p>
他先去文化部的办公厅,去见之前给他发工作调令的王副主任。</p>
王副主任见到他,还像上次那样的热情。</p>
“哈哈,季,欢迎你。</p>
我先领你去人事司,把相关的续办了。</p>
你今天就算正式到部里任职了。</p>
嗯,黄部长对安排你去哪一个部门,之前没有交代,他等你来了,让你去找他,他要见见你,跟你谈谈,看看你自己的意见。”</p>
之后,王副主任就领着季宇宁去人事司办续。</p>
前世有过部委经历的季宇宁发现这个时代的续要简单的多。</p>
</p>
先办了档案和工资转移,接着就是他的干部编制下来了。</p>
人事司给他定的是行政24级,六级办事员。工资43块钱。</p>
这个级别是仅低于行政23级的大学生。但高于行政25级的中专生。</p>
他这算是个特例。</p>
不过季宇宁也知道,关就是如此。这得一步一步的来。</p>
他这个大诗人大作家也只能从办事员做起,他连科员都不是。</p>
办完人事续,王副主任又过来了。</p>
他要带着季宇宁去见黄部长。</p>
看时间还早,他带着季宇宁先在这半栋楼里转了转。</p>
季宇宁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地方不太像是一个部委的办公楼,感觉办公条件颇为简陋。</p>
除了简陋,就是拥挤。</p>
很多办公室的人员都塞得很满,这让季宇宁想起了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的办公室。</p>
不过季宇宁见到的部里的人,他感觉都没什么官气。很朴实,也都很热情。</p>
两个人出了楼,穿过广场,向北边的后院儿走去,这才是部长们办公的地方。</p>
后院儿也叫孑民堂,是原松公府的宅第。后来40年代为了纪念教育家蔡元培,把这个地方改成蔡元培的纪念堂,所以改名叫孑民堂。</p>
季宇宁走进这个院儿,这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正房的架构是5间。这是原来松公府的规制。</p>
第2进的正房,这是黄部长的办公室。</p>
王副主任先通报了一下,然后就带他进去。</p>
一进屋,季宇宁就看见一位年近七旬、气质儒雅的老人笑眯眯的看着他。</p>
老人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眼睛不大,却极有神采。</p>
季宇宁知道,这位老人就是号称将军外交家的黄部长。他能诗,会画,擅书法。也被称为将军艺术家。</p>
他赶紧站好,叫了一声黄部长。他倒是一点不紧张。如果要是在他贺叔家里见到,他就得叫黄叔了。</p>
老人笑着请他坐下。</p>
几句寒暄后,让季宇宁觉得这位老人对人特别的亲切温和,很是平易近人。</p>
有着前世记忆的他,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有贺叔的关系,而是这位老人对谁都这样的。</p>
这位老人在当文化部长期间,每周六都有接待人民群众的固定时间,对反映问题的人来者不拒。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少见的。</p>
“季啊,你可是个大才子,诗写的好,也写得好,这都引起全国轰动了。</p>
还会填词作曲,歌写的好,歌唱的也特别好。</p>
不错,这正是我们现在文化战线迫切需要的人才。</p>
现在你调到部里,但具体的安排,我还想听听你自己的意见。”</p>
黄部长很快就到了主题。</p>
“黄部长,我还年轻,我想多学一些东西。</p>
我第个工作,就是在大华电影院当放映员。所以对电影非常感兴趣。</p>
来之前,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去部里科技办</p>
这个想法,确实是季宇宁在这些天反复考虑过的。</p>
他对于在部里,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当官,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p>
走仕途还是要熬年头,他可耗不起。</p>
“哦,行吧,那你就去科技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