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季之前给我们北影厂拿了三个本子,拿出来,就是可以直接做分镜,直接成立剧组,直接开始拍摄了。</p>
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还要弄好多稿,还要不停的磨剧本。</p>
而且季写剧本的速度特别的快,老汪他写剧本就跟打冲锋似的。</p>
他不仅写剧本速度快,写,写诗,写歌的速度都快。</p>
这子就是脑子快,也快。</p>
这也可以,就是有才气呀。</p>
季这才是大才子啊。”</p>
一旁的谢铁骊谢导又做了个备注和解释。</p>
“嗯,大才子可不敢当。</p>
不过我觉得写剧本在构思和反复琢磨的时候,是最辛苦的。</p>
我喜欢拿出来的东西,就是成熟的,就是我的东西。</p>
其实啊,这个磨剧本的工作,我已经在脑子里做了好多遍了。</p>
嗯,我是不断的在脑子里把这个剧本就像演电影一样,一遍一遍的过。</p>
有的时候,要过20多遍呢。</p>
我从看电影就有一个习惯,就是晚上看完电影以后,在睡觉前要把这个电影反复的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就像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再重新放映一遍。</p>
所以有好多我喜欢的电影,像两位谢导的早春二月,还有那个舞台姐妹这些电影,我还能把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回忆起来。”</p>
季宇宁这些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继而,看他的眼神都开始有点儿肃然起敬了。</p>
这个年代的国内电影圈,好的导演不缺,好的演员也不缺,缺的就是好的编剧,和好的剧本。</p>
徐厂长两眼火热,立即就展开行动。</p>
“季啊,我听你月中旬要去羊城那边谢添那个剧组。</p>
另外你们家朱同志今天的戏也杀青了。</p>
这样吧,你给我们厂写了个这么好的本子,真是辛苦了,为了表示我们的谢意,那你干脆这几天在上沪好好玩玩。</p>
嗯,也别住在我们招待所了,我给你们在锦江饭店订一个好一点儿的房间,你们两口在那儿住,还舒服一点,而且那边呢,也是市区啊,去各处转转也方便,好不容易来沪上一趟,多转转,多玩玩。”</p>
这个年代的沪上,最好的饭店就是锦江饭店了,就像京城最好的饭店,是京城饭店一样。</p>
季宇宁听了自然是高兴,不过他还是不自觉的把目光转向谢铁骊谢导。</p>
这位谢导才是他们剧组的老大。这个事儿,需要老大发话才行。</p>
“行啊,没问题,季,反正现在你们家朱的戏也已经杀青了。</p>
这几天你们两口子新婚夫妇可以在沪上好好的玩一玩。</p>
那既然徐厂长给你安排的锦江饭店,那就去,那儿的住宿条件什么的更好一些。”</p>
谢铁骊谢导倒是一点儿都无所谓,他仍然是笑眯眯的。</p>
“那行,那谢导,我就去淮海路那边住两天了。有事您就叫我啊。</p>
这个,您回去那个,跟汪厂长,就我被徐厂长的糖衣炮弹打中了。”</p>
季宇宁这一句很欠收拾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p>
谢铁骊谢导笑完以后,还是慢悠悠的:</p>
</p>
“我要是这么跟老汪,他非得气坏了不可,就等着你回去,他怎么收拾你吧。”</p>
季宇宁心,他还真是希望这种糖衣炮弹来的越多越好。</p>
他给北影厂写一个剧本,汪厂长也就请他吃了顿烤鸭子,你看看人家上影厂的徐厂长有多大方。</p>
他已经不满足一顿烤鸭子了。</p>
他在心里念叨着,糖衣炮弹,都来击中我吧。</p>
当天吃完晚饭,季宇宁和朱琳就收拾完行李,离开上影厂的招待所,被上影厂用车送到淮海路上的锦江饭店。</p>
这个时代的锦江饭店,也被称为老锦家,嗯,它实际上是沪上的市里面的招待所,主要有两个楼,一个是北边的锦北楼,还有一个南边一点的,是贵宾楼。</p>
徐厂长给他订的房间是在锦北楼。</p>
季宇宁站在锦江饭店的院子里,他感觉这个年代的锦北楼和贵宾楼的外立面都旧的要命。</p>
前世他也住过锦江饭店,但他住的更多的是锦江饭店对面的花园饭店。</p>
他更喜欢花园饭店的大堂,那也是以前的法国总会。</p>
不过现在花园饭店还没有呢,那个法国总会的建筑也很旧了。</p>
入住登记的时候,他希望要楼层高一些,能够面向花园的房间。当然要大床房。</p>
又问了一下前台,房费中是否含有早餐。</p>
朱琳很惊讶的看着他,他老婆还是第次住这种高档饭店。</p>
办理了入住登记续后,在上楼的过程中,他给朱琳讲了这栋20年代的老楼的历史,还有后面那栋30年代的贵宾楼的历史,以及这两楼之间的那个礼堂中发生的那些大事件。</p>
当然还简单了一下那个富有传奇性的饭店的第任女经理的故事。</p>
住在锦江饭店,让季宇宁有了一种和他前世非常接近的感觉。</p>
这个年代的很多人,对于锦江饭店或者京城饭店这样的高档次的豪华的饭店,感觉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似的。</p>
其后的三天,他和朱琳每天都在沪上的老城区游览,逛特色景点,去商场购物,品尝特色美食。</p>
两人一般都是步行或者坐公交车。</p>
季宇宁觉得这才有点儿度蜜月的感觉了。</p>
俩人逛街的时候,他发现朱琳对于沪上的本帮菜,江浙吃以及一些沪上的西餐都非常感兴趣。</p>
季宇宁凭借前世的记忆,带着他老婆去了一家又一家,吃了一家又一家。</p>
这时候他才发现,他老婆朱琳居然会一点儿沪上话,还会一点儿苏城话。</p>
朱琳,这都是跟她母亲学的,她外公也会这一带的一些方言,她母亲当年上学,就是在沪上的医学院,她外公同样也是在沪上上的学。</p>
朱琳反而不会泉城话。那是她父亲老家的方言。</p>
很快三天过去了,他和他老婆就要各奔南北了。</p>
火车票都是上影厂给买的,这又是徐厂长的糖衣炮弹。</p>
朱琳的票是月5日上沪回京城的4次特快列车。给她买到的票是硬卧的下铺。</p>
这趟车是5日下午3:22从沪上发车,第2天,也就是月6日的早上9:0抵达京城。</p>
季宇宁的票也是月5日的,是沪上前往羊城的49次特快列车,是上午9:30开车,路上的时间一共是32时。第2天下午3:30抵达羊城。</p>
季宇宁的票是软卧的下铺。</p>
不仅如此,上影厂还派车把他们两口子分别送到上沪火车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