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177章 传家宝
    季宇宁又仔细的看了一遍这张入学通知书。</p>

    “季宇宁同志:经学校录取,京城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你入我校西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普通班学习。请于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凭本通知到校报到。</p>

    京城大学革委会</p>

    一九七八年二月十七日”</p>

    季宇宁看了一眼牛皮纸信封,果然,信封上有“00号”的字样。</p>

    季宇宁一推着车,一拿着报纸和信,边走边看。他心里火热,也不觉得冷了。</p>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9:20了。</p>

    老娘一看见他,就着急的问:</p>

    “宁宁啊,报纸上登没登你的作文?怎么拿个报纸这么长时间才回来。”</p>

    “妈,我把录取通知书拿回来了,这录取通知书送到咱们原来那个地址去了。</p>

    邮递员去敲门没人,后来找传达室的老大爷,老大爷他认识我,他正要给咱们家打电话的时候,我就到了。</p>

    我报名的时候就是写的那个地址,所以我拿到报纸以后就想起来去那边的传达室看看。</p>

    今天真是赶巧了。”</p>

    “是京城大学西语系的英语专业吗?”</p>

    老爹马上追问道。</p>

    “对,就是我的第一志愿录取了。”</p>

    老娘拿过入学通知书,朱琳也凑过去看,这娘俩儿脸上都是喜滋滋的。</p>

    老爹看了一眼,又拿过信封。</p>

    “宁宁啊,你看这个信封上的00号,明你是00号考生,这就代表着你是京城市高考的第名。”</p>

    老爹的话,使得所有人的目光又聚焦在信封上。</p>

    所有人的眼睛都开始发亮。</p>

    此前都季宇宁是今年的高考满分状元,但基本上都是人们的口口相传。当然所有人都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口口相传就是在高教系统,还有文化系统传开的,因此这肯定不会是假的。</p>

    他这个状元既没有官方公布的消息,也没有相应的白纸黑字的证据证明。</p>

    但面前的这个信封上的00号,这其实就可以作为证据了。</p>

    因为老爹在水木大学当老师已经有20年了,他经历了很多年的高考,对整个高考包括招生的过程非常清楚,他的这个00号考生那应当就是没错的,就是高考状元。</p>

    “爸,那这个信封就得好好保存了。</p>

    以后,这个信封可以称得上是咱们家的传家宝了。</p>

    还有这个入学通知书,报到以后,也得留着。”</p>

    其实季宇宁这个状元最直接的证据,还是放在他档案里的那个考生卡。</p>

    考生卡上可是有他高考的所有成绩,只不过这张考生卡是在档案里。一般情况下,他是没有会看到的,更不可能拿出来的。</p>

    看完信封和入学通知书,大家又开始看人民日报上季宇宁的那篇作文了。</p>

    “宁宁啊,这个作文题是谁出的?怎么感觉像是要写年终总结似的。这种作文题目可是不好写。</p>

    既不好开笔,也不好展开。”</p>

    </p>

    老娘刚看了这个高考的作文题目,也是直皱眉。</p>

    “据是京城师大的一位老师出的题目。这题目确实不怎么样。”</p>

    季宇宁知道这位出题者,前世他还看过这人写的字,感觉就是本来没什么学问,却非要装成有学问的。</p>

    前世有很多所谓的专家,自己研究古典诗词,却根本就不会作诗作词。研究传统艺术的,却是既不会书法,也不会绘画。甚至连毛笔都不会拿。</p>

    季宇宁当时准备这篇作文的时候,还真是费了不少脑筋。</p>

    对于这个文章题目,他肚子里不知道吐槽了多少次。</p>

    其实今年高考有些省的作文题目出的很好,像浙省的作文题目,就是一个字,路,道路的路。像东北的黑省的题目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这样的作文题目,使得所有的考生很容易开笔,也很容易展开。</p>

    当然如果京城去年出的高考作文题目不好,那今年的作文题目就更不怎么样了。那个作文题目是写所谓的速度问题。那个作文题目,季宇宁这个前世来的人写起来会极为别扭的。</p>

    “宁宁马上上大学,是以国家在职干部的身份上学,在学校的这几年,是可以计算工龄的。”</p>

    老爹开始到上学的事儿了。</p>

    七七年和七八年这两年,在职干部上大学期间,是可以计算工龄的。</p>

    但前世从9年开始,在职干部入学,就不再计工龄了。</p>

    所以季宇宁今年入学,还真的是挺合算的。</p>

    “可惜宁宁的工龄一共也就半年多。不能带薪上学了。”</p>

    老娘看着儿子有点儿疑惑,又接着解释。</p>

    “宁宁啊,现在的规定,单位的正式职工,满五年工龄的,可以带薪上学。</p>

    不满五年工龄的单位正式职工,上学期间要计算工龄。但就是没有工资了。”</p>

    老娘是华侨饭店的一把,她对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清楚的。</p>

    “那,妈,我下乡插队这6年,这算不算工龄呢?”</p>

    “唉,不行,现在国家劳动局不承认这个知青插队期间算工龄。”</p>

    关于知青下乡期间的工龄问题,实际上中央没有明文的规定。只是在9年国家劳动总局的相关规定中,将那些知青排斥在工资调整范围之外。</p>

    实际上也就是对于知青下乡期间的工龄不予承认。</p>

    “那我们当时下乡插队,也是国家统一安排的呀,也是国家分配我们去某地插队。</p>

    我那时候都是高强度的重体力活,那种劳动也是一种工作呀,凭什么不计算工龄呢?”</p>

    季宇宁很是有点儿愤愤不平。</p>

    在9年以后,国家实际上是很多文件中都或多或少的变相承认了这段时间的工龄,只是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p>

    后来是在0年代的中期以后,中央才正式发文,知青在上山下乡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而且下乡期间的这段工龄可以和后来工作的时间相加。</p>

    “宁宁啊,那国家劳动局不出这方面的文件,那单位的会计就没法给你做账啊,所以宁宁你上学期间是没工资的。”</p>

    老娘的话很实在,会计就不给你发工资,你一点儿脾气都没有。</p>

    “哎呀,好不容易节前工资才涨到50块钱,结果这工资又都没有了,我这一下子变成穷人了。”</p>

    季宇宁撅着嘴道。</p>

    不过他完,就看见他老婆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老娘看向他的眼神也有点儿好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