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面前学姐低声透露的内部消息,季宇宁心里忍不住有点儿好笑。</p>
京城大学的中文系真够威武,中文系的老主任杨主任真的是很有性格啊。</p>
“学姐,中文系办公室不是在五院吗?怎么跑到32宿舍楼去了。”</p>
这个时候中文系办公室不在五院,而在32楼的2层。</p>
前世季宇宁记得,中文系的办公地址,也叫静园五院。</p>
印象中那是一个单独的院子,里面有一座二层中式楼,旁边是历史系和哲学系,院子显得很安静。它位于燕园深处,离未名湖还有一点儿距离。</p>
不过中文系办公室现在就在他们宿舍楼里,这倒也挺好。那就可以和那些着名的学者们朝夕见面了。</p>
看来自己将要住的宿舍楼是很有文气呀。</p>
“哟,季宇宁同学,没想到你对我们学校还很熟悉啊。</p>
他们中文系办公室现在就在32宿舍楼,我估计以后会去五院的吧。”</p>
季宇宁也没想到,他今天报到,接待他的学校工作人员,会介绍的这么详细。</p>
临走的时候,季宇宁还留下了两个新会甜橙,给两位学姐润润嗓子。人家可是热情的跟他了不少话。</p>
他自己带着东西直接骑车去宿舍楼32楼。</p>
路上,他这才仔细看了看大饭厅西边的燕南园。</p>
这可是京城大学的重地。</p>
京城大学的“大”字,多一半都来自这个地方。</p>
32宿舍楼在整个宿舍楼群里面靠东边,季宇宁骑车经过2号楼,前面就是32楼了。</p>
这个宿舍楼在所有的宿舍楼里,是离大饭厅比较近的一个,季宇宁对此很满意。</p>
他拿着行李上到3楼,正要掏钥匙,看见前面334宿舍的门开着,看来他并不是第个到宿舍的。</p>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p>
“我昨天问了,好像我们每个人的助学金基本上都是按每月块钱给的。”</p>
“昨天食堂的菜价我看了,也不算太贵,最低的5分钱,还有毛,毛5的,最贵的是两毛的。那每月吃饭,花5块钱左右就差不多了,还能攒下两三块钱。自己零花,或者给家里寄一点儿。”</p>
还没走到门口,他这灵敏的耳朵就听见屋里传来两个人的话声,听口音好像是苏南地区的口音。</p>
他进门,打招呼,屋里的两个人也赶忙站起来,很热情的回应着。</p>
一问,他们俩人是昨天到的,是昨天在京城火车站,被京城大学的接待人员带到学校的。</p>
两个人,一个叫徐启华,52年出生的,一口明显的沪上口音。</p>
另一个叫朱晓进,是56年的,只比季宇宁几个月。口音接近苏南的吴语,也就是有一点儿像苏城话。</p>
这俩人都是中文系华夏现代文学专业的。</p>
今年中文系招生的三个专业,还有新闻专业和古代文献专业。</p>
但现代文学专业的人是最多的,好像招了0多个人。</p>
俩人都知道季宇宁的大名。而且是闻名久矣。半年多前,季宇宁在诗刊上第一次发表诗歌的时候,这俩人就知道他的大名了。</p>
聊过几句,季宇宁开始打量这个宿舍,这可是他未来几年要一直住的地方。</p>
这个宿舍果然比较大,有三个上下铺的架子床,但并不是放在一列。桌子有两张。</p>
</p>
他看见靠门和靠墙的两个架子床的下铺,已经铺上了被褥。</p>
靠窗的架子床的下铺现在还是空着。</p>
季宇宁立即就占上了这最后一个下铺。</p>
季宇宁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在脑子里搜寻这两个室友的资料。</p>
他想起了前世看过一位京城大学校友写的书,里面曾经提到过这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七七级学生里读书最刻苦的两个人。</p>
徐启华是今年浙省的文科状元,京城大学中文系今年只在浙省招了他一个人。后来好像是在文汇报,他是比较早出国去北美的,曾经在北美很多中文报纸做过主编,这个人好像去世比较早,50岁出头就谢世了。</p>
他学和中学都是在沪上上的,所以能很容易的看出来是沪上人的样子。</p>
朱晓进是苏省靖江人。这地方的方言接近江南的吴语。他后来一直在苏省的学校里教书,后来做过一所大学的副校长。</p>
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这人也算副部级。前世在七七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这个地位。</p>
季宇宁收拾好床铺,放好行李。</p>
他看到屋里已经收拾的很干净了。</p>
对于他这两个室友,他还是心里挺有好感的。</p>
三个人开始坐下来闲聊,季宇宁可以用沪上方言以及吴语分别来跟两个人交流,这让两人非常吃惊。</p>
这两个人虽然也是文学青年,但目前还没什么作品。后来这两个人,一个是研究文学的教授,一个是侧重于新闻写作的作家。</p>
徐启华的高考作文,也曾经登载在浙省当地的报纸上的。</p>
正聊着,又来了两个室友。两个人是一同进屋的。</p>
这两人都是京城地区的考生。</p>
四方脸,相貌堂堂的,是陈见功。这是后来有名的作家。他六七十年代曾经在京西的煤矿当过0年的煤矿工人,下过井,所以显得身体很是强壮。</p>
他是49年出生的,和共和国同龄。</p>
另一位叫梁佐,就是后来写我爱我家的那位。</p>
他是5年的,是现在这个屋子里面年龄最的。</p>
季宇宁看着这位梁同学,一脸的古怪。</p>
他情不自禁想起了,这位和英叔家那位的关系。</p>
那个英叔家的达子,可是季宇宁时候唯一的跟班弟。</p>
据前一段英叔来他们家的时候,这达子现在已经成为季宇宁的铁杆迷弟了。对季宇宁这位昔日大哥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p>
没想到这个跟班弟未来的大舅哥,居然跟季宇宁是大学的同一寝室的室友。</p>
达子明年将进入京城大学心理学系,也是他未来的学弟。</p>
那到时候他帮谁呀。</p>
这位梁同学后世也是年寿不永,才40多岁就去世了。</p>
现在他屋里的4个室友,就有两个人是人到中年就早夭了。</p>
陈见功很是热情,很有点儿大哥范儿,他一进门就认出了季宇宁,他见过季宇宁的照片,而且他跟季宇宁的很多熟人也都认识。</p>
他算是京城工人中的业余作家,他从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尤其是在京城文艺上发表作品比较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