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走后。</p>
“这孩子的学习进度真让我吃惊。很少有人愿意直接读古英语的那些史诗。</p>
很多人都是愿意读莎士比亚,等到有点儿弄不明白的时候,才转过头来读古英语和中古英语,但又不愿意深入进去。毕竟那太艰涩,太枯燥了。</p>
这孩子挺有意思,他是直接从源头开始读起,可能他现在对莎士比亚,对弥尔顿,对世纪9世纪的西方文学并没有了解太多,但这并不要紧。</p>
未来他完全可以全面的理解。</p>
我听这孩子还精通甲骨文,写了不少甲骨文的书法作品。能用甲骨文字体书写几十乃至上百字的长篇。</p>
看来他学英语跟学汉字是一个路数。</p>
我一直都,我们应该在学好汉语的基础上来学好英语。”</p>
季宇宁可不知道李老师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p>
他出了燕东园,兴奋的骑车就像一道烟似的来到了俄文楼的自习教室。</p>
他把刚刚老师的解答像过电影一样又过了一遍。他觉得这样挺好,他自学,存疑,然后,老师答疑,解惑。</p>
晚上0点,自习教室熄灯。</p>
他又回到宿舍楼,刚到楼门口。看电话的老大爷叫住了他,给了他一个电话留言的纸条。</p>
这个电话是几个时前北影厂的谢添谢大爷打来的。</p>
电影甜蜜的事业的剪辑已经最终定稿了,明天下午,将要在北影厂里的审片室播放这个最终定稿,让他到时候也过来。</p>
第2天,3月日,星期六。</p>
季宇宁在食堂吃完中午饭,就骑车离开京城大学,正好下午的讲座,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p>
到北影厂的时候,看看时间还早,他就直接去谢添老爷子家。</p>
他是要跟谢老爷子提前商量一下,这部电影在下一阶段,也就是录音阶段的安排。毕竟他本人既有原声配音,也有配乐,还有主题歌的演唱。</p>
“谢导,您想把这篇长篇桐柏英雄拍成电影啊。”</p>
在谢导书房的大书桌正中,他看见一部翻开扣在桌面上的,封面赫然是桐柏英雄4个字。</p>
“嗯,咱们这部电影甜蜜的事业的后期制作,估计很快也就完成了,我在考虑下一部电影。</p>
季啊,我以前拍过洪湖赤卫队。现在还想再拍一部战争片。</p>
所以对这篇中描写的豫南地区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也挺感兴趣的。”</p>
“谢导,这篇桐柏英雄倒是挺出名的,我记得我时候还在广播里听过连播呢。”</p>
前世谢导就是在年初,先进行的这部电影桐柏英雄的电影项目,剧本都已经出来了。</p>
只是后来他又看到了剧本甜蜜的事业,他就把电影桐柏英雄这个项目放下,转而去拍电影甜蜜的事业了。</p>
之后桐柏英雄这个电影剧本,给了一直跟谢导合作的张铮导演。</p>
</p>
张导在9年根据这个剧本拍出的电影,就是那部非常出名的电影花。</p>
前世99年0月份首映的电影花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99年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而且在90年3月日第三届百花奖的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音乐等四项大奖。</p>
想到此,季宇宁觉得,也许他可以跟谢导继续合作拍这部电影花。</p>
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子。</p>
季宇宁记得前世这部电影花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可以是一波三折,很有戏剧性。</p>
最初剧本的内容是大场景、大制作,是按照拍摄传统的战争片的路子走的。</p>
在拍摄过程中,当时剧组的一位摄影师建议改为“切口大视角”,以表现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为主,而不是把它纯拍成一部战争片。</p>
由于该片的投入不大,而且导演张铮也是首次单独执导。所以北影厂对于这部电影并不是特别重视。</p>
由于当时胶片紧张,拍摄时厂子里给的是黑白胶片。</p>
剧组中实际掌镜的摄影师云文耀不甘心把此片拍成黑白电影。于是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制片厂库存的彩色胶片搭配黑白胶片一起都用上呢?</p>
他跑到片库里自己找。没想到,居然翻出了三大盒比利时胶片,4盒富士胶片。云文耀乐坏了,再加上厂里给的黑白胶片进行穿插,肯定能拍摄一个“黑白彩色穿插”的电影。</p>
后来,四个品牌胶片拼凑出来的电影,居然为影片增添了许多魅力。</p>
电影中没有按照传统的叙事法和时空概念,而是将兄妹三人的情感和回忆交织叙述,来表现剧情。</p>
比如赵花回忆当年哥哥被抓壮丁逃走时,用的就是黑白镜头。</p>
这样,在电影中,现在与过去、彩色与黑白纵横穿插贯穿,让人耳目一新的拍摄模式诞生了,而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华夏电影史上的经典。</p>
当时电影花的第一批样片从黄山寄回北影厂,负责审查的是一位着名导演。他审查之后认为:“战争片不像战争片,像是山水风光片,像神话故事片,建议重拍”。</p>
这位审片者既是艺术片专家,也是战争片专家,代表着领导的意见。</p>
接到北影厂的电报之后,剧组的几位主要成员都很紧张,不敢跟其他摄制组人员。</p>
他们的回电是:鉴于季节已过,重拍再议。</p>
影片全部拍摄完成之后,北影厂内部来了个“三堂会审”。领导们大多不能接受这种陌生的创作法。</p>
大部分人的观点是:一会黑白,一会彩色,看的让人头都疼。</p>
这时北影厂汪厂长经过考虑后发话了。他,电影花剧组拍的东西有点先进,大家不接受没关系,让老中青专家都来看看吧。</p>
厂里又请来钟惦斐、李陀、郑洞天等影评家。</p>
看过之后,他们跟北影厂的意见完全相反,叫好声一片。</p>
这时这部电影的名字还不叫花,而是就一个字,觅。</p>
大家都对“觅”这个名字不太满意。于是,导演张铮只能向钟惦斐求助。在钟老家,他沉思良久,突然抬头看见窗台上的花。他,不如就叫花吧,希望它是报晓华夏电影春天的一朵“花”。</p>
这一世,电影花的名字不会那么曲折了。</p>
季宇宁准备把剧本的名字直接就写成花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