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245章 一代人
    第2天,凌晨时分,众人就赶到黄山风景区莲花峰西北麓的百步云梯。</p>

    由于前一天准备的很充分,这场戏拍的很顺利。</p>

    只有在何翠姑开始跪着抬担架上百步云梯的时候,有一个侧面的全景镜头,这个时候晓庆姐就需要真正的用膝盖来在台阶上跪着爬行向上了。</p>

    这个镜头,晓庆姐一共拍了三条,过了。</p>

    剩下若干个镜头,基本上就没有膝盖的镜头了,晓庆姐就在季大导演的要求下开始做戏。</p>

    季大导演的原话是:你是演员,戏是演出来的,而不是你再原样复制一遍。否则的话,有很多战争片,那你就别拍了。难道你还真的要在战场上跟着牺牲一遍吗?</p>

    上天梯的时候,那担架上的也是道具模型,不再是前世赵永生躺在上面了。</p>

    前世季宇宁想想当初这场戏也挺有意思。赵永生就躺在担架上,从凌晨一直拍到黄昏,而且他也没露出脸来,所以实际上他这一天就是当了一个人形的道具。</p>

    而且是用一个活人来扮演一个道具,还有很大的受伤风险,也亏得当时的导演怎么想出来的。</p>

    晓庆姐在天梯上的很多特写镜头,只要是镜头内没有她的膝盖,那她就不用跪在天梯上了。</p>

    他那磨破流血的膝盖以及画面中天梯上的斑斑血迹,也是化妆师道具师做出来的。</p>

    当然当天下午拍完这场戏的时候,她的膝盖也是红肿不堪,也有一丝丝的血痕,不过比起前世可算是轻的多了。</p>

    季宇宁之前就过,如果真的爬上天梯,把膝盖磨出那么大的伤口,在夏天,如果再感染了,也是很麻烦。而且即便不感染,也会影响未来几天她的拍摄。</p>

    京城,朝阳区,北三里屯。</p>

    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部。</p>

    严格,中国青年杂志社现在的名字,应该叫中国青年杂志复刊筹备组。</p>

    当然这个筹备组只是对外的名称。</p>

    主编室里,关主编正在伏案奋笔疾书。</p>

    自从今年5月初已经明确了这家杂志社很快将会迎来历史上的第3次复刊。他一直都感觉压力山大。</p>

    这家杂志已经停刊2年了,很多人都对这一次杂志的复刊报以很大的期望。</p>

    因此,杂志社全体同仁都在全力以赴,准备复刊第期的内容。</p>

    从6月份开始,两个月来,他也在不断的拜访一些老领导,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指示和帮助。</p>

    在月初的这几天,他已经从一些方面得到消息,今年下半年的那次全国青年的大会,将会在0月份举行,而他们杂志社的复刊号也基本上已经确定,就在9月份出刊。</p>

    不过好在这第期的要目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p>

    马上,编辑部就要遵照送审程序的规定,将第期复刊号的全部清样向上报送审核。</p>

    门一响,伏案的关主编抬起头来。</p>

    进来的,是负责这一期复刊号一个主要面朝华面的一位副主编。</p>

    “老关,你看看这篇稿子,这是季宇宁发过来的。”</p>

    “哦,老刘,你们联系上季宇宁同志了。”</p>

    之前在月份组稿的时候,杂志社也曾经去京城大学联系过季宇宁约稿,但没有联系上他,因为6月底京城大学已经放假了。</p>

    而放假之后,季宇宁也是行踪飘忽不定。</p>

    他那一阵子刚刚买了房,正是处于狡兔三窟的时候。</p>

    “不是,是季宇宁同志从外地寄来的稿子,是投稿。他可能知道我们向他约稿,嗯,这稿子是他从皖省的黄山寄过来的,他正在那儿跟着北影厂的剧组拍戏呢。</p>

    老关,你先看稿子吧,稿子写的特别好。尤其是其中的一首诗,把我们所有的编辑都感动了。”</p>

    </p>

    关主编眼睛一亮,立即来了精神,接过稿子。</p>

    稿子不长,像是一篇散文。</p>

    展开一看,题目是:一代人的蹉跎岁月。</p>

    “。</p>

    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的年代,就是黑夜。</p>

    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曾经有过这样的黑夜。</p>

    就经历过这样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夜。</p>

    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都充满了痛苦、迷惘、失落和怀疑。</p>

    我曾经在那个年月写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一代人。</p>

    一代人</p>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p>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p>

    现在,光明已经到来。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蹉跎岁月后,仍将负有努力学习,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p>

    “一代人,太好了,这首诗太好了。</p>

    它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p>

    不愧是写出了远和近,写出了青春,写出了致阿琳四首,写出了月之故乡的大诗人。”</p>

    关主编一边,一边不断的吟咏一代人这两句诗。</p>

    “老刘,这首诗来的正是时候。</p>

    他这篇文章,一代人的蹉跎岁月,以及文章中的那首诗,都可以登在你这个朝华面的头条。</p>

    甚至如果有可能,我都想把这首诗放在这期杂志的头条。</p>

    这首诗太应景了。太符合我们杂志的名称和宗旨了。</p>

    现在的青年,只要看到这首诗,就会在一瞬间被感动的。”</p>

    这首让关主编感动莫名的诗一代人,就是前世顾城在9年上半年写的,并在0年正式发表在星星诗刊上的那首诗。</p>

    季宇宁知道,前世中国青年的复刊号,将会在今年的9月日发行。</p>

    所以他就把这首重磅的诗提前拿出来了。</p>

    前世9月日发行的这期复刊号杂志里面,还是有一些非常尖锐的文章的。</p>

    和那些文章相比,他这首诗,以及他写的这篇文章,还真不算什么。</p>

    也就是,他这首诗在这个时候刊登出来风险不大,但是这首诗放在9月份这期杂志上却真的是正当其时。</p>

    这首诗出现在9年的夏天,远比它前世出现在99年的上半年,影响要大得多。</p>

    从5月份开始大讨论,前世到了9月份复刊的这期杂志,无疑是达到了一个高潮。</p>

    这期杂志,就像是一柄剑一样。</p>

    这首诗也同样尖锐。但同时也让人感动,更让人难忘。</p>

    季宇宁感觉,到时候他这两句诗,也许会比他之前写的所有的诗,以及所有的文章都要影响巨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