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312章 称得上是传世经典
    季宇宁前一段时间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的时候,许以许大姐也悄悄跟他了,他有五篇短篇在优秀短篇的评选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他的伤痕和我曾经生活的地方这两篇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另外这5篇中,还有两篇科幻,剩下的一篇就是他写的那山那人那狗。</p>

    不过他没想到这次初评居然这5篇都在其中,那他一个人占的比例就太高了。</p>

    当然他也知道,这次初评之后,在3月上旬,还有一次终评。那一次才是最终确定名单的时候。</p>

    前世在3月上旬的这次终评中,是最后又加了5篇,一共评出了25篇。</p>

    “那你呢?”</p>

    看着刘新武那一脸艳羡的目光,季宇宁问道。</p>

    “我有一篇爱情的位置入选。就是去年刊登在十月杂志创刊号上的那一篇。</p>

    据去年我那篇醒来吧,弟弟,好像也进入候选名单了,但初评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被排除在外了。”</p>

    季宇宁记得前世刘新武的爱情的位置在终评的时候是被刷下来了。</p>

    他当时最终入选的只有一篇班主任,那是排名位列第一的,但这一世班主任这篇已经没有了。</p>

    前世最后评出来的25篇,分属25位不同的作者。</p>

    不知道,一个月后的终评,最后评出的25篇短篇,会不会出现有一位作者拥有多篇的情况呢。</p>

    他们俩人正聊着,突然听到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p>

    抬头一看,沈老爷子来了。</p>

    今天的会议主持人,仍然是韦老太太。她是陪着沈老爷子走进会场的。</p>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是沈老爷子做关于中长篇的发言。</p>

    令人惊讶的是,已经3岁的老人,是在台上站着发言的,而且还是长篇发言。</p>

    今天的沈老爷子精神矍铄,声音清晰沉着,娓娓道来。</p>

    台下所有的人都面带尊敬的神色,凝神静气,认真地听着。</p>

    “你们已经写出了精彩的短篇,也开始了中篇的写作,这非常好,现在有了多么好的创作环境啊,你们要尝试长篇的写作,写出优秀的长篇来!</p>

    </p>

    如果我们把这种文学形式比喻成一个王冠,那么短篇、中篇,就是装饰王冠的璀璨的珍珠和珊瑚,但居于王冠中心位置的那颗最大最亮的宝石,永远都是长篇。</p>

    诚然,世界上有的家是以短篇取胜,他们也获得了文学史上一席至高的地位,如俄罗斯的契诃夫,我们国家的鲁迅。但大多数的家,还是凭借其长篇的创作形成影响,留在文学史上。</p>

    我们在看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某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成就,就创作而言,往往也还是要以出了多少部优秀的长篇来衡量。</p>

    ”</p>

    沈老爷子的讲话非常诚恳。可以字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p>

    </p>

    前世季宇宁在很多那个时代的作家的回忆文章中,都看到过他们写的关于这次会议上沈老爷子的长篇讲话的内容。</p>

    从讲话中,可见沈老爷子对于长篇的重视。</p>

    在前年0月份季宇宁参加的第次文学会议上,沈老爷子就曾经过他的那篇那五,这篇中篇完全可以写成一部长篇,而且还是一部京味的长篇。他的话是当面对季宇宁的,希望他能够进行长篇的创作。</p>

    季宇宁当时的回答是“我一定努力”,他了两遍这个“一定努力”。</p>

    季宇宁知道,这位老人家,在后年去世后,留下了他平生积攒的所有稿费,一共25万人民币,创建了一个长篇类的文学奖项,这个奖项就是以沈老爷子的名字命名的。</p>

    这个奖后来成为华夏文学界的最高奖项。</p>

    沈老爷子讲完,满场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p>

    接着会议主持韦老太太把大冯叫上了台,让他当着沈老以及会场所有人,讲他的那篇有争议的的内容、人物和构想。</p>

    大会也打印了要讨论的三篇的故事梗概,但每篇的梗概也仅仅有千把字的内容。</p>

    所以只看这个故事梗概,还不如请的作者当面来讲他的想法。</p>

    大冯在台上一口气了将近半个时,季宇宁在台下听了,心里觉得挺有意思,不得不,津门人是真能,这个嘴皮子上的功夫真是了得。</p>

    大冯讲完以后,沈老爷子在台上坐着谈了他对这篇的想法。</p>

    老爷子的想法,居然和前几天季宇宁的意见几乎一模一样,老爷子也认为:的结尾,在逻辑上有一些勉强,也有一些生硬,他觉得让主人公自我了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他觉得可以让男女主人公两个人再见一面,然后留有让读者思考的余地。</p>

    老爷子讲完,大冯不由得扭头看了一眼季宇宁,他没想到,两个人都到一起去了。</p>

    季宇宁看见不仅大冯高兴,台上的韦老太太也很高兴。毕竟大冯算得上是人民文学出社培养出来的作家。</p>

    上午的会议结束,中午去吃饭的路上,大冯转过头,到前台打电话,正好季宇宁在他的旁边,大冯:</p>

    “季宇宁,我得给沪上收获杂志的李林打个电话,告诉她今天上午沈老爷子的意见。”</p>

    大冯脸上还有点儿激动,季宇宁倒是很能理解,毕竟他那篇完成以后,已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也没有任何动静。</p>

    收获那边可能也等着这边作协对这篇的意见呢。</p>

    这个时代的长途电话,基本上两边的声音都很大,有点儿像吼出来的。否则听不清楚。</p>

    季宇宁在旁边,听见话筒对面的林姐巴老爷子的态度,他对于的结尾同样觉得不太满意,他的修改意见跟沈老爷子以及季宇宁的想法,也几乎是一模一样。</p>

    到最后,林姐居然提到了季宇宁,问季宇宁在不在会场。</p>

    大冯有点儿诧异的把话筒递给季宇宁。</p>

    季宇宁接过话筒,话筒里传来林姐的声音。</p>

    “季宇宁,你前几天寄过来的那篇长篇芙蓉镇,我们编辑部已经看完了,都觉得特别好。</p>

    我爸也看了,他特别喜欢这篇,他这篇可以称得上是传世经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