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爷子听完了也乐。</p>
“雷人”这个词儿,他头一次听,不过这词儿,很好理解,一听他就明白了。</p>
这一世,“雷人”这个词儿,就成了季宇宁的独创了。</p>
彩排结束。</p>
夏老爷子也了一些意见,基本上他很满意。</p>
毕竟台上的,基本上都是50年代这部话剧首演的原班人马。</p>
这些演员在50年代和60年代都曾经演过这场戏,所以他们在舞台上仍然是有这出戏的感觉的。</p>
完了,夏老爷子又想起里的剧本左邻右舍了。</p>
他又看了看坐在边上的林连昆和朱旭,林连昆本来在这部话剧茶馆里是有角色的,他50年代初加入人艺后,首演的第部话剧就是茶馆,他在里面演的是两个包打听之一的吴祥子。</p>
现在复排茶馆,他仍然是吴祥子这个角色的角。但今天林先生贵体略有恙,所以今天的彩排是b角上的。</p>
前世季宇宁记得朱旭也在里面演过一个角色,好像是演那个卖耳挖勺的,就一句台词。</p>
但他今天看到这次的复排,好像没有朱旭。演那个卖耳挖勺的,还是原来的演员,还是叫赵恕。</p>
这时候,英叔来了,他在后台已经卸完妆,不过英叔这时候好像还没怎么出戏呢。</p>
他走路的姿势,还是那种蝎蝎螫螫的样子,话腔调,还是大刘麻子的味道。</p>
“宁啊,你你今天过来,要带个本子给我看看。</p>
本子呢?哪儿呢?”</p>
这最后的两问,感觉就是刘麻子的口吻。</p>
昨天周日,季宇宁给英叔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又写了一个话剧本子,今天要带过来,嗯,看看英叔有没有兴趣自己来排。</p>
他英叔当时听了就特别高兴,因为英叔不仅演戏的瘾大,当导演排戏的瘾也挺大的。</p>
“嗯,英叔,刚刚夏老爷子看了。他觉得还行。”</p>
“嗯,老英啊,我刚刚看了,季这本子写的还不赖,这也是个三幕的剧,很有点儿舒先生当年写茶馆的那个味道。”</p>
夏老爷子边,边把里的本子递给英叔。</p>
季宇宁把本子先给夏老爷子看也没什么,他知道这个本子夏老爷子也不太可能自己来亲自排。</p>
因为他这个话剧左邻右舍还没到那么高的格呢。</p>
夏老爷子这样的人艺四大导演,要亲自做导演,那也得是像茶馆,像后世的天下第一楼那样的经典剧本才可以。</p>
他是担心夏老爷子把本子拿给别人来排。那就没他英叔的份儿了。</p>
前世这出话剧左邻右舍,就是先有一个导演来排,后来英叔是接他的,继续排这出戏,所以英叔就没署名,还是署原来那个导演的名字。</p>
英叔拿过本子,就直接坐在旁边看了起来。</p>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就看完了。</p>
“还真甭,确实写得很好。</p>
这个左邻右舍的格局和老舍先生的茶馆相似,都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反映的就是这几年京城胡同里大杂院的众生相。</p>
整个剧本的内容不是集中于一人一事,而是散射到一个生活面上。</p>
就是这三年来,每个普通人的身上的变化,反映出的国家的变化。</p>
</p>
这又是像宁那种写电影剧本的法,叫切口,大社会。视角很,但反映的社会现实,却是非常的典型。</p>
嗯,宁啊,这个本子,我感觉比你上一个话剧剧本还要好。</p>
并不是上一个本子不好,而是你这个本子,用我们人艺的话来讲,就叫“合槽”了。</p>
这个“槽”啊,就是一种总体的氛围和舞台上的感觉。</p>
你符合了这个氛围和感觉,就是“合槽”了,演员也是“合槽”,剧本也是“合槽”。</p>
实际上,就是符合我们人艺这个体系了。”</p>
季宇宁前世就听到过人艺的这个“合槽”的法,他知道如果是话剧剧本“合槽”的话,那最“合槽”的,就是0年代中期的那个话剧天下第一楼了。</p>
那部话剧天下第一楼,是可以和雷雨、茶馆并列的人艺三大看家戏。</p>
嗯,他写完左邻右舍,那下一步就可以写这部天下第一楼了,那叫循序渐进,这种经典京味儿话剧,那最后也必然是出自他。</p>
英叔缓了口气,看向旁边的夏导。</p>
“老夏,你看我的对不对。”</p>
“嘚,你这把我的词儿都抢了。</p>
刚才彩排前,季跟我,呃,他这个本子里的两个主要演员他心里都有谱了,就是照着咱们人艺的两个演员写的。”</p>
“季,谁啊?”</p>
“就是英叔您身后的那个林叔和朱叔。他们两位,一个来洪仁杰,一个来李振民。您觉得怎么样?”</p>
季宇宁口中的林叔和朱叔,就是林连昆和朱旭。这两位看完彩排,没走,看见季宇宁和夏导在聊剧本,他们俩也在旁边看着。这是想在第一时间看看有没有新戏,有没有新角色,人艺一般新戏的角色都是个人主动申报的。</p>
此时的林连昆和朱旭在人艺已经摸爬滚打几十年,过去演的都是配角。</p>
前世左邻右舍是他们两人第一次挑大梁,一下子就一鸣惊人了。</p>
英叔回头一看,眨眨眼,:</p>
“老林,老朱,嗯,今天我这个大侄子写了一个新剧本,准备让你们两位挑大梁,你们两位有什么表示吗?”</p>
“哎哟,那敢情好,要不季,咱今天晚上一起喝点儿?”</p>
朱旭老爷子话很是风趣,他平常也爱喝点儿酒什么的。</p>
季宇宁知道,这两位未来可也是着名的演员。</p>
所以他这次才推荐这俩人在这部戏里当主演。所谓顺水推舟是也。</p>
笑一阵,这两位也拿过本子去看。</p>
这时候,英叔一本正经的对夏导:</p>
“老夏,这个本子干脆就我来排吧,上会的时候,你也给建议建议。</p>
我觉得这个本子非常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塑造人物上有较大突破,冲破了此前创作中的那种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的束缚。</p>
比如在对于洪人杰这个复杂性格人物的生活真实性的揭示和描绘上,就表现的很不错。”</p>
夏老爷子笑着点头。</p>
英叔又对季宇宁:</p>
“宁啊,我听你已经写了个电影剧本了,已经拍了5个,你这电影剧本写的是一个赛一个的好。</p>
我估计你以后的话剧剧本,也会越写越好,今儿这本子已经是“合槽”了,那以后就给我们多写点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