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记得前世全国文联后来从沙滩又搬了几次家。</p>
他印象中是三次。</p>
那三次搬家,都是搬进了新楼,都是国家拨款为全国文联新盖的楼,一个比一个的面积大,一个比一个的高。但是从品位上来讲,他觉得都比不上王府井大街36号的这栋整体5层,局部6层,像火柴盒一样的规制严谨的楼。</p>
原因无他,后来的新楼都缺了一份历史感,另外地段位置也不行。</p>
季宇宁想着,现在文联在沙滩大院里搭简易房,这明摆着就是想要国家拨款盖新楼呢。</p>
可是他们不知道,历史上,他们要在这简易楼里待好多年呢。</p>
自己当初正是知道文联未来若干年的办公条件恶劣,所以才没接受张主编等人的邀请,来文联上班。</p>
3月9日,周五。</p>
下午,季宇宁乘坐:50发车的3次特快列车离京,前往沪上。</p>
前几天,也就是3月4日,徐厂长亲自打电话给季宇宁,告诉他上影厂已经确定由他来牵头拍摄电影巴山夜雨。</p>
当时,两个人在电话里好了,季宇宁要在近期去一趟<typd=\"typ-404\"dt-tg=\"上海-404\">上沪<\/typ>。</p>
他作为巴山夜雨剧组的老大,还是要跟上影厂的领导,以及剧组主要成员见一下。</p>
上午他向系里面李主任请假的时候,跟他提了一下,暑假前后,他恐怕要各请一个月左右的假。</p>
因为今年要拍电影。</p>
这样他就有差不多4个多月的时间。</p>
当时他还有点儿担心,李主任对于他的请假会不满意,还好,李主任答应的很快。</p>
因为他们第2年的研究生课程,更多的是靠自己来学,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p>
另外,季宇宁在这9名研究生中学习进度是很快的,至少他的古英语、中古英语以及莎士比亚这个阶段的英语,基本上是入门了。</p>
而同时的一些岁数比较大的研究生,也就是他那些师兄们,很多还没有开始入门。</p>
所以李老师对他的自学能力是很放心的。</p>
李老师也了一下,如果这样的话,那6月底的一些考核可以提前考核,毕竟这第一批的研究生如何培养,学校和系里还是在尝试中。</p>
前世这第批研究生的论文,也没有一定之规。很多的时候,写一本书也可以作为论文。</p>
另外论文的格式也跟后来完全不一样,几乎就没有什么要求。一句话,随便写。使用中文,还是英文,也随便。</p>
所以季宇宁在这一届的研究生学习中,还是相当自由的,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灵活。</p>
火车票是北影厂帮着订的,自然是他们剧组报销。</p>
由于订票时间比较仓促,所以没有订到硬卧车票,直接给他订的是软卧的下铺,这让季宇宁感觉很满意。</p>
3月0日,周六。</p>
下午4:4,火车抵达沪上火车站。</p>
季宇宁走出火车站,老远就看见了谢晋,还有吴贻弓,俩人在冲他招。</p>
上影厂还专门派了一辆车来接他。</p>
季宇宁也没想到谢晋也跑来接他。</p>
</p>
一问,这老兄最近没什么项目,他还在等着那个电影牧马人呢。</p>
“徐厂长他们正在永福路52号白楼呢。”</p>
永福路52号。在淮海中路的西端。</p>
这是一个西班牙式的花园别墅。</p>
“季,你是头一次来这儿吧,这里最早是海燕厂的,我们上影厂演员剧团原来一直在这儿。</p>
这个花园洋房里有一处两层的别墅,还挺大,院子里还有几棵百年的香樟树,还有一个游泳池,嗯,很不错的地方。</p>
我们是大前年,七六年,在这个别墅的后边,又盖了一个2号楼,是一个5层的行政楼。</p>
我们上影厂都叫它“白楼”。</p>
前年,季你们月份来拍戏,你们是去的漕溪北路595号,那是原来老的天马厂的地方,五几年的时候,天马厂就在那儿。</p>
原来我就是天马厂的。我当时拍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那都是天马厂出品的电影。”</p>
谢晋在车上,嘴里也不闲着。反倒是吴导不怎么爱话。</p>
到了永福路52号。</p>
季宇宁一看,感觉和前世的记忆不太像,有点儿乱。</p>
前世他是来过这儿的,当时这个地方已经是整修过,也就是恢复原来的历史建筑的原貌了。</p>
徐厂长等上影厂的领导见到季宇宁,是相当的热情。</p>
季宇宁觉得徐厂长的做派,有点儿平辈论交的意思。</p>
这点不像北影厂的汪厂长,汪厂长在他面前,总要端着长辈的架子。</p>
在白楼的会议室,季宇宁当着厂领导的面,又把电影巴山夜雨的项目简单了一遍。</p>
会议室里,他也见到了他之前拟定的这个电影项目剧组的主要成员,包括摄影师,美工,剪辑师,制片主任等。</p>
季宇宁最关注的是摄影师曹伟业。</p>
这是一位50岁的老摄影师了,是广陵人,但之前还没有特别出名的作品。</p>
前世这位担纲摄影的电影,就有这部巴山夜雨,此后他又掌镜了电影楚天风云和城南旧事,并因为城南旧事这个影片,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的提名。</p>
这次他来沪上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他这个剧组的老大要跟摄影师多沟通,在拍摄的风格和理念上一定要形成一致。</p>
还好,这位曹摄影师对他是非常的客气,可以剧组所有人都对季宇宁闻名久矣。</p>
不只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更主要的是他在电影上的成就,他并不知道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直接参与的五部影片,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声誉。</p>
特别是他作为执行导演拍的那部电影晓花,在电影圈的专业人士眼中看来,有很多法和理念都值得学习。</p>
季宇宁跟曹摄影师简单提了提他的想法,也就是拍摄的镜头语言,是那种诗意化的镜头。</p>
他提到的,就是前世这位摄影师在电影巴山夜雨中实践过的自己的理念,所以季宇宁跟他沟通的效果非常理想,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p>
季宇宁又和剪辑师蓝大姐进行了沟通。蓝大姐50多岁了,她爱人汤导就是着名的电影导演。</p>
她的剪辑基本上是自学的。前世她是和北影厂的傅正义号称“南北二剪”。此前她刚刚剪辑的电影苦恼人的笑,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p>
前世这部电影巴山夜雨就是她担当剪辑,后来她又剪辑了电影城南旧事、南昌起义、廖仲恺等电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