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335章 演陆文婷,她最合适
    “我今年要连续拍两部电影,一部庐山恋,就是两人戏。外景地已经确定,就是庐山,镜头也比较集中。</p>

    这部巴山夜雨,实际上主要镜头就集中在船上,所以拍的也快。</p>

    这两部电影正好是利用暑期,前后再各请一段时间假,差不多也够了。</p>

    做后期的时候,也不用经常请假。</p>

    本身我们现在上研究生,时间上就比较自由,更多的是自学,只要不是连续几周,连续一个月以上的翘课,那就好办。”</p>

    到目前为止,季宇宁已经写了个电影剧本,水平都很高,这毕竟是他抄的前世的那些优秀本子,所以很多导演都盯着他的本子。</p>

    他知道面前的两位导演也是这样。</p>

    拍一部好电影,基础就是要有好的剧本。</p>

    如果以后季宇宁自己写的本子自己导演,那就没其他导演什么事儿了。</p>

    所以季宇宁是给两位导演一个定心丸。</p>

    谢导听了挺高兴,他又接着起季宇宁的那篇牧马人改编剧本的事儿。</p>

    “谢导,我来沪上出差前,跟北影厂的汪厂长过这个剧本的事儿。</p>

    谢铁骊谢导现在正在八一厂帮着他们拍一部战争片,叫什么今夜星光灿烂,今年这整整一年,估计都不太可能有新项目了。</p>

    我跟汪厂长,如果北影厂不进行牧马人的项目,我这个项目必须由谢铁骊谢导进行,他不进行,那我就转给上影厂的谢晋。</p>

    汪厂长也没什么可的。</p>

    所以谢导啊,这个只要是谢铁骊谢导今年不拍,那就是您的了。</p>

    这样,我觉得下半年看看,反正这个本子我如果改编,也会很快的,我已经酝酿了好久了。”</p>

    前世谢晋是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那个电影天云山传奇的项目。</p>

    天云山传奇,是在今年6月份完成,月份发表在皖省的一家杂志上,随即谢晋和上影厂就盯上了这篇,作者是在今年年底完成了剧本的改编,而明年月份,谢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分镜脚本,并在上半年进行了拍摄,这个项目进行的非常快。</p>

    季宇宁觉得谢晋还是先拍天云山传奇吧,等到明年再进行电影牧马人的项目。</p>

    “这段时间从3月份一开始,好像又有点儿冷风吹来了。</p>

    正好这两个月也可以等等。”</p>

    季宇宁接着又了一句。</p>

    谢导和吴导听了也若有所思。</p>

    确实是这样,从2月底开始,连续的各种会议上又有人开始吹冷风了,这个好像起因就是季宇宁在二月初出席的那个中长篇座谈会上,几位前辈老作家的讲话引起的。</p>

    所以当时季宇宁在那个会上很少发言,另外他大部分会议时间都翘会了。</p>

    他是知道有这么一出的。</p>

    另外他在2月中旬创作了那首中国军魂的歌曲,紧接着又立了一个一等功,实际上这次冷风他又躲过去了。</p>

    “其实季啊,我前一段跟老谢,我想拍那个牧马人,看看他能不能让给我。老谢那人挺好话的。</p>

    我当时没用人到中年跟他换啊。”</p>

    谢晋着,嘿嘿的笑起来。眼镜后面那双亮亮的眼睛还狡黠的冲季宇宁眨了眨。</p>

    </p>

    季宇宁听了一愣,也觉得挺好笑,这谢晋是浙省人,真是够精明的,他等于是两个本子都想自己拍。</p>

    “如果下半年拍不了牧马人,那我就拍人到中年也行。</p>

    季啊,到时候改编的本子还得你来出。</p>

    你这已经写了个电影剧本了吧。”</p>

    “嗯,已经上映了5个,两个现在刚立项。”</p>

    季宇宁现在已经完成的电影剧本是个,如果算上刚刚谢晋念叨的两个改编剧本,那他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弄出了0个电影剧本。</p>

    此外,他还写了两个话剧剧本。</p>

    “那季,你现在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p>

    谢晋这时候话,已经是微微的有些酒意了。</p>

    “倒是有些想法,想写一个更真实的反映当今社会的剧本,要求真实,真实,再真实,不要有任何做戏的成分。”</p>

    季宇宁这时候也有点儿微醺的感觉,这时候的感觉最好。这时候是想什么什么。</p>

    他的这个剧本就是获得第2届金鸡奖最佳影片的电影邻居那个剧本。那个剧本前世是0年底创作的。电影的拍摄是在年。</p>

    “另外,还想搞一个更唯美的诗意化的散文体电影本子。</p>

    吴导,到时候这本子我写出来,就交给你来拍。”</p>

    季宇宁的就是前世92年吴导拍的电影城南旧事。</p>

    那部电影可以算是0年代华夏电影界那种唯美风格的最有代表性的影片。吴导正是凭借此片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p>

    那部电影实际上原着是在海峡对岸的作家写的她时候的生活,是一个自传体的。是60年代出的。当时是在年由北影厂的一个老编剧改编的。</p>

    城南旧事的剧本改编和拍摄都没有征得原着作者的同意。</p>

    直到电影拍完了,在93年月份,在沪上地区的新民晚报上,刊登了一个消息,标题是“上影拍好城南旧事,请原着作者领稿费”。消息中明:上影厂按照规定有一笔原作稿酬,由于邮路不通,无法通知原着作者。</p>

    所以季宇宁要改编这个剧本,他自己直接动就行了。</p>

    吴导听了,特别高兴,连忙以茶代酒,和季宇宁碰了一杯。</p>

    这顿酒喝的宾主尽欢。</p>

    3月2日,周一。</p>

    季宇宁今天回京,上影厂给他订的是今天3:22发车的4次特快列车。</p>

    中午,他和谢导、吴导等人去食堂吃饭。刚走到院子里,就看见白楼附近满满的都是厂子里的员工,人声鼎沸,嘈杂异常。</p>

    “这就是去年拍的那部电影苦恼人的笑弄出来的事儿,那个导演姓杨,跟电影里的女主角搞到一块儿去了。</p>

    俩人其实都已经结婚了。</p>

    这杨导的爱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她就把这女的写给她爱人的信,全都贴满了厂子里的布告栏。这是在厂子里广而告之呢。”</p>

    季宇宁也没想到自己这趟来上影厂,还赶上了这种热闹事。</p>

    “谢导,这事儿以后还会常有的。</p>

    不过,您要拍电影人到中年,那里面演陆文婷的,这位姓潘的女演员,她最合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