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342章 太平洋影音公司
    这次获奖的其他二十位作者,季宇宁有的已经比较熟悉了,像王蒙,像陆文夫。</p>

    有的是第次见面,但季宇宁在后世闻名已久,像贾平凹,像张洁,像邓友梅等人。</p>

    还有的是以前就见过面,属于前辈,而且现在在文坛还比较有地位的,像周立波,王愿坚等人。</p>

    再有就是此前跟季宇宁颇有渊源的,像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冯友兰是京城大学的哲学大师,而宗璞是水木大学外文系毕业的,当年和季宇宁的老爹是大学同学。所以季宇宁对她是颇为亲近。</p>

    还有像张承志,那是季宇宁水木附中的校友。不过季宇宁却是对这人始终敬而远之。</p>

    中午在招待所吃饭的时候,季宇宁周围是颇为热闹。</p>

    季宇宁还是保持着饭桌上话多的传统,他边吃边大侃美食。</p>

    他今天头一次在文学圈里露出了“季大厨”的底。</p>

    当他出在自己的婚宴上亲自做主厨,做了那四四打底,十六个菜的经历时,众人听了,都是惊讶不已。</p>

    着着,他跟身边的陆文夫开始聊苏城的美食,他对苏城的各种美食,吃,时令特产,如数家珍。</p>

    他前世几乎每年都要去好几次苏城,尤其是在清明中秋这种时令美食比较集中的季节。</p>

    所以他跟陆文夫这个真正的苏城美食家一下子就聊到一起了。</p>

    上次在友谊宾馆,他跟陆文夫还有王蒙等人炫了一次自己的方言,这又到了苏城的美食,这次真让这位陆老兄服气了。</p>

    吃完饭,众人还坐在餐桌边,余兴盎然的继续神侃的时候。</p>

    季宇宁突然看到,华夏广播电台文艺部的马大姐带着两个人朝他走过来。</p>

    这马大姐是找他来的。</p>

    “季啊,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同志是粤省来的。嗯,是粤省的广电厅下面的太平洋影音公司的,这是他们的廖总。</p>

    他们是特地来找你的。”</p>

    看来这两位岭南来的同志,是先找到了广播电台的文艺部。</p>

    季宇宁看向马大姐身后的两位男同志,个子不高,从面貌上看,就像是粤省当地的人。</p>

    马大姐介绍完,当先的那位廖总,很热情地冲季宇宁打招呼。</p>

    “季宇宁同志,是这样的。我们粤省的广电厅今年年初就在月份成立了一家太平洋影音公司,我们是准备生产内地的第批立体声盒式磁带。</p>

    我们的器都是从北美进口的。这个月所有的器设备都已经到位了。</p>

    我们引进的这些器设备都是现在世界上第一流的,国内还没有。”</p>

    这家太平洋影音公司季宇宁自然是知道,这是内地第家做立体声磁带的唱片公司。</p>

    他们是去年年底花了00万人民币,折合400万港币,从北美进口了相关的器设备。</p>

    “我们公司是准备发行您的歌曲。所以这一趟是特地赶到京城来找您录歌。”</p>

    “哦,廖总,那你们发行的磁带,是准备在内地发行吗?”</p>

    “哦,是这样,我们准备跟香江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p>

    呃,我们生产的这些立体声卡带是准备出口到香江的。”</p>

    </p>

    前世太平洋影音公司99年这一年生产的这些所谓内地第批立体声卡带,香江和他们合作的唱片公司打算对外包销90万盒,实际却只卖出9万盒。</p>

    结果就是,太平洋影音公司第一年投资百万,却是亏了4万。</p>

    “廖总,其实我觉得如果是国内的歌曲,在香江那边未必好卖啊。</p>

    我家里就有香江的一些现在最流行的歌的卡带。和我们内地的风格并不太一样。</p>

    所以呀,咱们出的磁带为什么不在国内销售呢?”</p>

    “噢,是这样,我们考虑我们的卡带现在价格比较高,嗯,一盒要块5,另外现在国内拥有录音的人并不多。</p>

    但同时香江对于内地的歌曲还是有一些市场的。”</p>

    前世90年,大量日产与国产收录涌向国内,太平洋决定“出口转内销”。</p>

    果然,这个思路使得公司的销售立刻就有了根本性的改观。</p>

    卡带5元一盒,像朱逢博、李谷一、胡松华等人的专辑销量都能破十万。</p>

    那时工资也就二三十块一个月,一盒磁带太平洋影音就能赚25元,利润简直是天价。</p>

    贵成这样,市场上依旧远远不够卖,公司的生产车间24时不停转。</p>

    90年底,太平洋影音公司的纯利润是59万。9年,翻到429万,93年底,公司又进了一套设备,纯利翻到200万。</p>

    盒带卖得好,歌却不贵。包括李谷一在内,都是十块钱一首,一次性付清,以后再也不会给歌钱。赚来所有的钱都归太平洋公司,歌、乐队都没有。当然就更别提歌曲的作者了。</p>

    “那,廖总,这个录歌的费用呢?”</p>

    季宇宁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p>

    “噢,现在根据我们省里广电厅的文件,歌录歌,是一首歌0块钱,这是一次性的,就像现在的稿酬方式一样。”</p>

    季宇宁听了,一下子就没什么兴趣了,合算他录了半天歌,一首歌0块钱,一盒磁带,估计也就00块钱出头。</p>

    而唱片公司却是能挣个至少几十万,甚至还要多。</p>

    “这样吧,廖总,嗯,这一段我恐怕没有时间,因为你们录歌还要去羊城,如果在京城录制歌曲还好。</p>

    我现在还在学校上学,同时也要跟两个电影剧组,这两个剧组我都是导演,是老大。</p>

    所以这上半年估计够呛,嗯,下半年或者明年再吧。</p>

    另外我觉得你们录歌发行到香江,嗯,我不太看好,嗯,我觉得倒是如果在国内卖,可能会好一些。”</p>

    季宇宁此言一出,就看见对面的廖总表情有些为难。</p>

    这时,他身边的那个跟他一起来的年轻人,悄悄地用粤语了一句,“那不行,就让别人唱。”</p>

    “廖总啊,我写的歌,必须经我授权同意,别人才能唱。</p>

    国内现在虽然没有权法,但有广电局的文件,还是要尊重权的。</p>

    而香江乃至东南亚,那些地方是有权法的,如果未经我这个作者授权的磁带在那儿发售,我马上就可以告那些代销或者包销的唱片公司,申请查封他们的磁带,让他们停止销售。”</p>

    季宇宁的话,也是用粤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