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命败家子 > 第373章 天底下抄家最赚钱!
    老臣,叩见陛下!”</p>

    张炬入宫之后,马不停蹄的便直奔尚书房。</p>

    “张爱卿”</p>

    大乾皇帝放下中的奏折,抬起头,看向张炬:“你不是在收粮食吗?怎么来了?”</p>

    “陛下,老臣来找陛下,是因为”</p>

    张炬旋即便将自己来的目的解释了一番。</p>

    “化肥?提高两成的收成?”</p>

    大乾皇帝有些诧异:“难不成白云观那些田地,之所以如此之高的产量,全是因为化肥?”</p>

    “陛下,有一部分的原因。”</p>

    张炬点点头道:“化肥是关键,但是,还有科学种植方法,相互配合,才能让番薯产量如此之高。”</p>

    “科学种植方法?”</p>

    这倒是让大乾皇帝有些迷糊了。</p>

    种植方法他明白。</p>

    可是科学种植,又是什么意思?</p>

    “这是秦王编撰的番薯种植册。”</p>

    张炬将顾余交给他的书递给了皇帝。</p>

    大乾皇帝看了一番,也是连连称赞:“此书倒是十分不错,完完全全的涵盖了番薯的各种情况,此书当真是秦王编撰的?”</p>

    “是的。”张炬点头:“秦王告诉老臣,若是完全按照其中的方法科学种植,就可以高产量。</p>

    而这本书之中,高产量的关键就在于化肥。”</p>

    “如此来,化肥倒真是一个好东西。”大乾皇帝道:“应当与寻常百姓用躁矢来施肥一样的道理吧。”</p>

    “是也不是。”张炬道:“秦王给老臣介绍,躁矢所施肥,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一定适合番薯。</p>

    因为一种作物,每一种生长时期,所需要的元素是不同的。”</p>

    “元素?”大乾皇帝倒是开了眼。</p>

    “是的,这个老臣也不太清楚,是秦王告诉臣的。”张炬道:“他,唯有他中生产的化肥,是最为合适的。”</p>

    “呵呵”</p>

    大乾皇帝道:“该不会,这子向你推销化肥吧。”</p>

    张炬道:“陛下圣明,秦王的确是向老臣建议,若是想要百姓粮食都丰收,除了要严格按照这本书来种植之外,化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p>

    “那张爱卿你来,应该是来找朕问,要不要买化肥,对不对?”大乾皇帝道。</p>

    “是的。”</p>

    张炬点头道。</p>

    “那张爱卿你自己认为呢?”</p>

    大乾皇帝道:“这化肥,有没有必要?”</p>

    张炬顿了顿,道:“粮食这东西,本就不嫌多,无论是在百姓中还是在朝廷中,亦是多多益善最好。</p>

    既然能够有高产量,那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p>

    而且秦王也与老臣算了一笔账,如果不用化肥,一方面会导致产量下降,就相当于少粮食了。</p>

    若是用了化肥,不但产量会提高,长势也会更好。</p>

    总的来,那多出来的收成,是完完全全要比化肥值钱的。”</p>

    这一番话,也是代表了张炬的态度了。</p>

    “好,朕允了。”</p>

    大乾皇帝道:“由你户部牵头吧,既然这混子这么想赚钱,就让他赚好了。</p>

    不过朕观这书也不错,你去找他,也印刷一些书出来,分派给种地番薯的地方官员,让他们去指导百姓种植番薯。”</p>

    “圣明无过陛下!”张炬见皇帝答应了,倒是也没有什么,只是,该考虑的不是答不答应。</p>

    这本就是对百姓对国家有利的事情。</p>

    可问题是,没钱啊。</p>

    瞧见张炬那面露难色的样子。</p>

    大乾皇帝一笑:“张爱卿可是在为国库空虚发愁?”</p>

    </p>

    “陛下。”张炬道:“国库本就余钱不多,收购番薯花了一些,之后还要将番薯安排给各地的百姓种植,这也要钱。</p>

    若是再加上化肥,化肥虽好,可是开销也不。”</p>

    大乾皇帝摆了摆,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钱的事情,现在不是问题,你尽管去做,只要能够让百姓种上番薯,过几月大丰收。</p>

    那么百姓不缺粮食,朝廷也不缺粮食了。”</p>

    张炬闻言,有些疑惑。</p>

    不是,他怎么也是户部尚书啊。、</p>

    这能不能有钱,他还能不知道不是。</p>

    难不成陛下想要将内库的钱拿出来?</p>

    他觉得不太可能。</p>

    毕竟内库也要维持皇家的运转。</p>

    拿出来了,内库要是没钱了,可就真没钱了。</p>

    “张爱卿,你无须担心,且先看看这个吧。”</p>

    大乾皇帝给了一个眼神。</p>

    一旁的李德全旋即便将御案上的一份奏折,递给了张炬。</p>

    张炬接过奏折,看了起来。</p>

    随后,他便有些惊讶。</p>

    其中的几个词语,却也是让他瞪大眼睛。</p>

    “江南、世家、通倭、抄家?”</p>

    这几个词语混合在一起。</p>

    代表着的是什么,张炬不可能不明白。</p>

    “陛下这”</p>

    张炬抬起头,看向大乾皇帝。</p>

    大乾皇帝道:“这是宁波知府写的奏折,锦衣卫那边也写了一份,先前宁波倭患那一事,算是有了一个结果吧。</p>

    不过倒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如今国库缺钱,江南那些世家大族,可是有的是钱。</p>

    朕也已经准备回信,授云天翔为钦差,调查倭患一事,想必,要不了多久,国库应该不会缺钱的。”</p>

    实际上大乾皇帝本就缺一个破局的段。</p>

    而恰好,云天翔送来了这个段。</p>

    那么他便顺坡下驴。</p>

    张炬闻言,当然是明白这一番话背后的意思。</p>

    当然了。</p>

    影响肯定会有的。</p>

    但是对于她这个户部尚书来。</p>

    关心的,只能是有没有钱。</p>

    没有钱,他这个户部尚书什么也不是不是么。</p>

    “江南那些世家大族,最好屁股擦干净一点,如今国库正缺钱,若是擦不干净,就为国库做点贡献好了。、”</p>

    这是大乾皇帝所想的。</p>

    给云天翔安排一个钦差的官职,也主要是因为他需要这把剑。</p>

    同时也给这一场行动一个正当的借口。</p>

    不然,指不定那些文官还怎么闹呢。</p>

    “李德全。”</p>

    “老奴在!”</p>

    “这一次江南之事,你们西厂也派人去吧,帮助云天翔,让他办好事情。</p>

    记住,一定要按照人家得来,不可乱来!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该抄家的抄家!”</p>

    之所以让皇帝下定决心。</p>

    主要是那奏折上面的抄家数字。</p>

    此次抄家,保守估计,三百万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