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产量翻倍(求订阅)</p>
生产车间,正在生产柴油发动。</p>
只见铸造好的发动体,正在数控床中进行加工着。</p>
整个柴油发动,都是钛合金材料打造而成。</p>
数控床正在对发动体进行高精度加工。</p>
当发动体加工后,工程师们借助工具,慢慢地将体搬运到工作台,然后利用工具一一进行检查。</p>
刘韬同样也借助着系统,在扫描着加工后体,经过高精度数控床加工足足两天后,今天终于完成。</p>
刘韬略微点了点头,经过五轴加工中心高精度加工后,确实满足了设计要求。</p>
工程师们测量好数据后,都没有问题,便开始利用器,在体上刻上专属的序列号,这序列号相当于柴油发动的身份证,每一台柴油发动都有自己专属序列号,会专门以序列号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档案。</p>
随后,两个工程师开始查看体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裂痕、毛刺等细的瑕疵,然后工程师们利用工具,吊起曲轴安装到体之中。</p>
曲轴,也被称为发动的心脏,重要性不言而喻。</p>
工程师们按照一个个工序,不断地将各个零部件组装进去,刘韬全程参与其中,随时关注着,一旦有问题就会立马挑出来。</p>
大家都很心谨慎着制造着这台发动。</p>
终于,一台全新的发动就完成了。</p>
“接下来进行试验测试!”刘韬道。</p>
虽然他知道,这台发动没有问题,但是依旧遵守着要求,对发动进行着测试。</p>
随后工程师们开始对这台柴油发动进行测试,然后记录一个个测试数据,有人测试报数据,有人专门记录数据。</p>
“厂长,测试数据都没有问题!”李华忍不住激动地道。</p>
其他人忍不住地鼓掌喝彩着。</p>
这是他们第一次,用数控高精度床,全程生产一台发动,而是由刘韬亲自动,刘韬只需要在一边就可以。</p>
亲自看到一台先进的柴油发动在自己中诞生,这种激动兴奋和成就感,充满心间。</p>
“好,很好!”刘韬忍不住道。</p>
这意味着,他不需要再全程参与发动的制造,只需要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测即可,这无疑可以节省他大量的时间。</p>
而且按照现在的速度,三天就可以生产一台发动,一个月都可以生产十台发动,这个效率无疑大为提升。</p>
只要再搞一台高精度数控床,提升发动体加工能力,发动的生产效率将再次提升一倍,也就是三天可以生产两台发动,一个月可以生产二十台发动,一年便可以生产两百四十台发动。</p>
发动,毫无疑问是自行高炮、坦克的动力心脏。</p>
</p>
发动产量增加,意味着自行高炮、坦克的生产速度也会提升。</p>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虽然这里是临时坦克生产工厂,但是这里将支撑起前面两年坦克、自行高炮的交货。</p>
而且这里将可以锻炼一批工程师,让坦克制造工厂建造后,便可以很快投入生产,而不需要又得有两三年时间去培养工人。</p>
“这台发动运送到总装厂,以后发动生产好后,先放到检测室,我检查没有问题后,再送去总装厂。”刘韬道。</p>
这几处生产车间,原本是打算生产枪械的,后来因为要生产坦克、自行高炮,原定生产枪械的生产间工人便调去其他分厂。</p>
毕竟其他分厂也有生产车间,而且二期、三期工程都在建设,规模并不比盘山械厂总厂这里差多少。</p>
甚至有的,规模比盘山械厂总厂这里还要大。</p>
“明白,厂长!”李华道。</p>
作为高技术的人,最是讲实事求是,在他们来到盘山械厂,刘韬就一再跟他们强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p>
他们也是最佩服有本事的人,对于刘韬的技术,他们都很佩服。</p>
甚至绝大部分人心目中,都是将刘韬视为老师。</p>
毕竟以前,他们生产的都是52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哪里能够想到有一天,能够生产这么先进的柴油发动。</p>
刘韬教会他们很多东西,让他们学到很多。</p>
对于刘韬的话,他们就像学生听老师的话一样,不折不扣执行。</p>
柴油发动在工人们借助工具下,费了大半个时,才运送到到总装厂,别看柴油发动并非很巨大,但是重量却是达到了吨!</p>
柴油发动送到总装厂,起重设备轻易吊起吨重的柴油发动,然后缓缓地放到坦克车体之中,那里留有柴油发动的位置。</p>
刘韬微微皱起眉头,条件终归有限,要是等到坦克制造厂建成,设备工具齐全,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p>
那里的最大起重设备,甚至可以吊起0吨的重物,各种类型的起重设备都很齐全,有专门的吊起发动的起重设备,也有吊起炮塔的起重设备。甚至最大型的起重设备,可以直接将坦克吊起来。</p>
只是在这里,原本就不是专门用于坦克生产的,大家就得比较辛苦。</p>
随着刘韬几乎不用参与发动的生产制造,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也可以稍稍松了口气。</p>
接下来只要再搞出一台加工发动体加工的高精度数控床,发动产量就可以翻倍。刘韬乐观估计,在春节前,完全有希望月产坦克、自行高炮二十辆,这个产量就已经非常可观了。</p>
上千个技术骨干、上百个教授或者科研所研究员,再加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床,有这样的产量刘韬其实是挺满意的,毕竟是属于前期熟悉阶段。</p>
等到后面坦克制造厂建成,同样这批人,一年正常产量都可以达到上千辆坦克、自行高炮。</p>
若是等到配套厂扶持起来,很多零部件交给配套厂或者分厂制造,那么产能还将会更大。</p>
生产制造高端数控床得时间,培养技术骨干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些研究员、教授学习同样也需要时间,就是坦克制造厂建设也同样需要时间。</p>
刘韬现在已然接受,凡是无法一蹴而就,都得一定时间来等待,毕竟不是谁都像他一样可以开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