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136章 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第36章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p>

    普通人这样划着轮胎放六条,怎么也要两个时,李龙只用了差不多半个时就把放完,然后划着轮胎回到了岸上。</p>

    身上没湿,只是鞋子上沾了些水,这过程和昨天相比,别提多美了!</p>

    “龙哥,你太厉害了!”陶大强竖起了大拇指,由衷的赞叹,“就那放的本事——我估计我一辈子都学不会”</p>

    这是实话。</p>

    过个十几二十几年,村民有闲钱了,和李龙差不多大的不少家里都置办了,逮鱼不为卖,就为有个收获,做饭换个口味,毕竟闲着也是闲着。</p>

    但能双划轮胎用嘴放的,全村加起来不超过五个人。</p>

    当然李龙还看过更厉害的,直接在大海子里木船上撒的。岸上撒许多人都会,但在船上,要借着船动的劲头,身腰脚合力,既要把撒开还要站稳不被晃倒,那可不一般。</p>

    毕竟这里是北疆,不是口里渔民盛行的地方。</p>

    听着陶大强的夸赞,李龙也有些得意,笑着:</p>

    “多练练就好。等水不那么凉了,你坐着轮胎多练练就能练出来。走,咱们找地方撒去。”</p>

    有了昨天的教训,李龙他们绕着海子找着合适的撒位置。毕竟水下如果苇根比较多,挂着,还真不好取。</p>

    倒也不是取不了,是没必要惹那个麻烦。</p>

    他们找了一处枯水期推土为加固大坝推出来的坑边上,李龙抖好撒,把绳子绑在腕上,抓起下纲,然后在撒从底往上差不多一米的距离分开上纲一把把捋好,两都握好了,看着位置默默估算了一下,身腰合力,里呈波浪状将撒了出去。</p>

    撒的时候,里的要依次出去,不能一下子全部撒,不然就撒成一条线了。</p>

    李龙的感觉很好,不过看着那在空中抖开,最后落水形状是正月初十月亮的形状,他还是有些遗憾。</p>

    不过也不错了,至少开头不错。</p>

    “龙哥,你这撒得很好了,我昨天撒的最好的,也就伱这一半。”陶大强道。</p>

    李龙突然发现,陶大强竟然也挺会拍马屁。</p>

    扭头看了一眼,发现他一脸的真诚,哦,原来是真话啊。</p>

    等全部落水,李龙慢慢开始拉绳,然后就感觉到了在抖动。</p>

    有鱼了。</p>

    眼比较,所以大鱼都跑不了,等李龙把提上来,看到里面杂七杂八什么鱼都有,大的有一公斤多的白鲢,中号的竟然有两条将过五百克的大板鲫,还有十来条巴掌大的鲫鱼,以及十来条沟鱼,也就是那种高原泥鳅。</p>

    收获不错!</p>

    李龙很满意。</p>

    陶大强急忙过来,拿着袋子开始捡鱼,他一边捡一边笑着:</p>

    “这沟鱼真不错,大的有筷子长了,这得长两三年吧”</p>

    </p>

    “两三年长不了,至少得五年。”李龙理着,“这样的沟鱼以后越来越少。”</p>

    “咋会越来越少不应该是越来越多吗”陶大强把鱼捡完,然后又在袋子里灌了些水,然后有些不解的问。</p>

    “以后时不时有洪水过来冲一次,哪天把海子冲垮掉了,那以后沟鱼就不可能长这么大了。”“不太可能吧这海子年年都被洪水冲,也没见有哪一次能被洪水冲垮坝。”</p>

    连陶大强都不相信,看来其他人就更不相信了。</p>

    但事实就是过两年那大洪水就发生了,不仅冲垮了海子的坝,还直接将附近农田淹掉,洪水最后冲进了居民点。如果不是居民点的住家大部分在打地基的时候就垫了许多土,把宅基地垫高,恐怕会淹掉不少人家。</p>

    那段时间,李娟和李强上学都是李建国背着出村的。</p>

    抬头透过芦苇看到海子的西边,村里的劳力们正在开挖干沟和干渠之间的土方,也许真的能避免那场大洪水带来的灾害吧。</p>

    调整好撒,换个方向李龙又撒了一。</p>

    也许是因为上一撒的比较好,让李龙多少有些自负,这一只撒出了个半圆,落水里后,他多少有些尴尬。</p>

    老天果然眷顾新,一旦自诩出师,那就得遭受打击了。</p>

    这一里沟鱼仍然有十几条,鲫鱼片子也有七八条,大鱼就只有一条,是一公斤左右的草鱼棒子。这种规模的鱼在村里是没什么人喜欢的,身子圆,不好入味,所以还不如鲫鱼受欢迎。</p>

    接下来李龙每一都在调整位置,撒出来的鱼有多有少,但撒出的的形状,最好也就是最开始那。</p>

    陶大强也试了试,结果是最好就是半,再怎么努力也撑不大,一条线比较多。不过哪怕是一条线,最后拖上来的里,竟然都有鱼。</p>

    李龙不得不感叹,现在这个人少地多的时候,资源真的很丰富。</p>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两个人一人提着一人提着轮胎打算往回走,这时候清渠的那些劳力们也已经结束了下午的劳动要返回村里。</p>

    李龙碰到了几个同龄人——田四平,秦红艳等。</p>

    经常带着他们玩的许海军当兵走了,吴淑芬在村里教一年级,顾晓霞去了中学当教师,如愿吃上了商品粮,顾二毛还在当大车司的学徒,而秦红艳田四平留在村里成了正儿巴经的农民。</p>

    大家都有着光明的前途。</p>

    李龙记得三十多年后,村里出现合作社,田四平他们每个人每年都有十多万的分红,算是体面的“退休”了。那时候他们的朋友圈里经常晒着烤肉、旅游、和院子里的草草。</p>

    而目前,只有李龙,这个被这些同龄人的父母背地里称为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不挣工分,一天就知道逮鱼打猎,却是田四平他们眼里活得最潇洒的一个。</p>

    甚至在他们眼里,陶大强都比他们过得强。</p>

    李龙和陶大强站在海子的坝上,像将军检阅士兵一样看着村里干活的这些人一一从身前走过,偶尔还会和熟悉的人打声招呼。</p>

    直到李建国和顾博远两个并肩走过来,看着李龙和陶大强站在那里,喊了一声:</p>

    “干啥啊,傻站在那里还不快回家”</p>

    李龙和陶大强两个听到了,也就顺从的进入队伍,和大家一起笑笑往队里走去。</p>

    问问大家还有月票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