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215章 短视,人性如此
    第25章短视,人性如此</p>

    第二天一早,李龙和陶大强两个去海子里取的时候,海子还没人。</p>

    李龙先去取了盆,把盆取回来送到岸边,然后从远到近开始取。</p>

    陶大强在岸上看着那盆里的鱼。</p>

    这里面有七八公斤的沟鱼和鲫鱼。</p>

    多下几次盆,李龙他们也已经有经验了,想要进去的沟鱼多,那就得把绑着盆子的绳子放长一些,尽量让盆子处在水的下层,不要到底,这样的话,喜欢在水底活动的沟鱼就会闻着油渣的味儿过来,然后从袜腰子洞里钻进去,然后就出不来了。</p>

    所以这一盆里,大都是沟鱼,大大的都有,最大的有筷子长,滑溜溜的。</p>

    李龙收收一半的时候,陶大强听到了动静,扭头看时,发现王财迷和孟志强一起走到了海子边上。</p>

    他们看到陶大强后,在那里声了两句话,然后就一起走了过来。</p>

    “大强,龙呢”</p>

    “在里面收。”陶大强指了指海子里面。</p>

    “你这盆里是啥”王财迷早就发现了盆里的动静,故意问道。</p>

    “沟鱼。”陶大强掏了一把,“炸着好吃。”</p>

    王财迷有些疑惑,不是很相信,他隐约记得好像昨天李龙和他老爹卖鱼的时候,有卖沟鱼的。</p>

    不过沟鱼有啥吃的肉不多,个头,还是大鱼逮的舒服,卖得也快吧</p>

    想来城里那些人应该都喜欢吃大鱼的。</p>

    “那你等着,我们去去了。”王财迷看了看正在海子里收的李龙,羡慕,却也知道学不来,便转身去取了。</p>

    光看着羡慕别人没意思,还是看自己逮的鱼实在一些。</p>

    他刚才过来的时候路过自己下的,其实已经看到上有鱼了,所以王财迷信心很足,今天一定能逮不少鱼!</p>

    李龙把全收起来,划着轮胎到岸边的时候,王财迷他们已经开始下水取了。</p>

    “一条,一条大板鲫!”</p>

    “我这一条是鲤鱼,还不哩”</p>

    </p>

    听着那边的大呼叫,李龙和陶大强两个对视一眼,都笑了。</p>

    惯例,陶大强扛着三个袋子往回走,李龙把轮胎顶在头上,抱着盆子在后面。</p>

    路过王财迷和孟志强下的时候,李龙看了一眼,然后又笑了。</p>

    陶大强在前面听到了李龙的笑声,声问:</p>

    “龙哥,你笑啥”</p>

    “我笑他们呆会儿。”李龙刚要,就看到王财迷转过头来看他们,那目光里带着几分得意,显然觉得自己这里收获不错。</p>

    李龙和陶大强一直走出两三百米的时候,他才道:</p>

    “大强,伱刚才看到他们下的没有”</p>

    “看了啊。”陶大强,“一个人两条,系在一起,一起捋着岸边下的,我看纲绷的直直的,是不是上面上了大鱼了”</p>

    “那倒不是,他们把的两头都绑在苇子上了。也就是,整成了拦河了他这,今天估计得烂不少地方!”</p>

    “啊他没松一头吗”陶大强大感惊讶。</p>

    其实他也不懂,李龙一开始教他下的时候,就是让他把一头绑着,另外一头要松着,只要捋开,任其漂在水上。</p>

    现在听王财迷这么下,他才反应过来:“不对吧这样下,那鱼也不傻,碰到硬东西那能不跑”</p>

    “就是这个理啊。下得一头松一头绑。这是粘,又不是拦河。鱼碰到那自然是要跑的,你把下的两头绑着,水一冲那绷得紧紧的,就是鱼再傻也知道那是障碍物,碰着自然就跑了。</p>

    一头松了,那就是松弛状态的,鱼一头撞上去,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给挂上了,它越挣扎,那缠的越多”</p>

    陶大强这才明白,李龙已经在无意的过程中,教了他那下粘的关键。</p>

    通了就是这么一层窗户纸,但就这么一层窗户纸,可能许多人要付出不少的代价,才能捅破。</p>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捅不破。</p>

    “那我看他们上也上了”</p>

    “那是因为咱海子里鱼多。”李龙笑了,“等今天他取完你看吧,他两条上的鱼,不一定有咱一条上的多。”</p>

    陶大强闭上了嘴巴。</p>

    他确定一定会把这个秘密保守下去,就连自己的老爹也不。</p>

    李龙并没有告诉他要保密,但陶大强怕了。</p>

    自己这边已经惹了两次祸了,按常理来,换个人早把自己赶走了。</p>

    龙哥仁义,所以还让自己跟着他干,但自己不能再干那样没品的事情了。</p>

    两个人回到李家,累得气喘吁吁,但也只是抹了一把汗,就开始择鱼。</p>

    李家人一起齐上阵,先把沟鱼倒进盆里,把死掉的和鲫鱼捡出来。</p>

    那边李龙已经开始择上的大鱼。</p>

    “龙还是厉害,每天这上大鱼都不不少!”梁月梅夸着。</p>

    “碰到王财迷了没有”李建国一边细心择鱼一边问着话。</p>

    他择鱼比李龙细心多了,基本上是尽量保证不弄断一点点细丝。李龙就不一样了,大大脚的,那鱼择不下来,干脆就把粘上的细丝给扯断。这就让李建国时不时的皱一下眉头,这个浪费啊!</p>

    不过弟弟能赚钱,他也没啥话。皱眉纯粹是一个节俭习惯了的人看不得浪费和破坏。</p>

    “看到了,”李龙突然就笑了,把头的那个大板鲫扔到边上,那鱼扑腾两下,李龙道:</p>

    “王财迷下,把两头都绑了,下成拦河了哈哈哈哈”</p>

    “啥他咋能这下哩”李青侠听了也有些意外,“那粘哪能那样下啊”</p>

    “他们没下过。”李建国摇了摇头,“别他,咱队里有一大半人家都没下过,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不知道咋吃鱼。原来队里最早住在这里的,我们过来的时候看路边沟里都有不少鱼,他们宁愿吃野菜也不吃鱼,我们就问他们为啥,他们大鱼还能尝尝,鱼刺太多,不好吃。”</p>

    “那真是”李青侠没话了。</p>

    “作的。”杜春芳一边择鱼一边声嘀咕,“饿上三五天,啥不吃”</p>

    李龙觉得老娘的思维方式也挺好玩,不过想想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真的饿过肚子的,这想笑的心思立刻就没了。</p>

    没有挨过饿的人,是没资格评价这些跟着共和国一路走过来的老人的。</p>

    “那你给他没”李建国问了一句。“没有,他不问我才不哩。”李龙扬了扬头,“艺不贱卖技不轻传,我直接给他,他反倒觉得这不算啥。等他栽了跟头,或者能虚心过来请教,那我才能。”</p>

    “是这个道理。”李建国很欣慰,自己的这个弟弟,懂人情事故了。</p>

    </p>

    这倒不是故弄玄虚,主要是你就是主动告诉他,他也不会觉得你是在帮他——有些人,是真的不值得帮。</p>

    善良也是要用在该用的地方。</p>

    鱼择好,李龙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李建国和陶大强他们已经把鱼袋子绑好放在了自行车后座上。</p>

    李青侠有些不放心,问李龙:</p>

    “那你一个人”</p>

    李龙拍了拍身后的枪袋子道:</p>

    “老爹,有这玩意儿在,来十个八个,我也不怕!”</p>

    “那行。”李青侠点点头算是放心了,不过还是叮嘱了一句:“就算你有身份,但那东西还是别轻易拿出来。”</p>

    “那我知道哩。”李龙让老爹放心。</p>

    带着李娟骑着自行车出了村子,他看到王财迷和孟志强也背着口袋匆匆走了出来。</p>

    “有辆自行车就是好啊!”孟志强看着李龙的背影很是羡慕。</p>

    这到县城十公里的路,李龙骑着半个时四十分钟就到,他们得走一个多时。</p>

    “看李龙那袋子里那么多鱼,咱咋就这么一点哩”孟志强见王财迷不话,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p>

    “他下到海子中间去了,那里鱼自然多,咱下到边上,鱼少是应该的。”</p>

    王财迷虽然是这样的解释,也很合理,但他自己心里也不服。</p>

    两条,逮的鱼加起来不到五公斤,最大的一条是不到一公斤的鲤鱼。虽然在海子那里着一条又一条,但其实就逮着了那么几条鱼。</p>

    王财迷很是不甘心啊。</p>

    怎么李家龙逮的鱼就那么多哩</p>

    是不是等回来问问,又或者问问队里懂打鱼的老人</p>

    一边想一边往前走。两个人各背着一个尿素袋子,里还拿着一个搪瓷盆,这是“称”鱼用的。他们两家都没有秤,用这个也是听别人的。</p>

    尿素袋子里的鱼打了水,水滴顺着袋角流下来,很快就湿了他们的后背,粘呼呼的,很不舒服。</p>

    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p>

    趁闲着能挣到钱才是正事。其实从买开始,队里有就有人背地里笑话他们,觉得他们不自量力,还想跟着李龙学。</p>

    但这时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买的钱也了,鱼也逮上了,要不去卖,那脸就不知道往哪里搁了。</p>

    两个人来到县城市场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好一会儿了。这时候有些人已经撤摊,他们赶快各自找了一块地方,放下鱼口袋,解开取出鱼来,放在盆里。</p>

    盆鱼也不算大,一个盆里放着一条鱼,就这还是挑着活的放。</p>

    孟志强不好意思吆喝,王财迷倒不怕,但没喝过,有点怯场。</p>

    这时候有人过来问价,他立刻道:</p>

    “鱼一盆一块。”</p>

    “论盆”一听论盆卖,那人觉得新鲜,笑着问道:“大鱼、鱼种也不论”</p>

    这时候王财迷知道自己莽撞了,但哪种鱼卖多少钱,他心里没实在数了,就按着自己的解理:</p>

    “鲤鱼一盆一块,大板鲫八毛,鲢子七毛”</p>

    “行行行,给我两盆大板鲫——”那个人开心了。</p>

    一来就开张了,王财迷笑了起来。</p>

    孟志强那边也有人开口,他定的价更低,七毛钱一盆——还是声的,他怕王财迷知道骂他。</p>

    但现在哪管那么多能把鱼卖掉才是正事。</p>

    结果不到半个时,两个人的鱼卖光了。</p>

    “你卖了多少钱”收拾好袋子,王财迷跑去问孟志强。</p>

    “三块三,你哩”孟志强还有些兴奋。</p>

    “四块二你咋卖那么便宜”</p>

    “那不是有几条死的鱼嘛”孟志强有点心虚,“那不得便宜点,不然别人不要啊。”</p>

    “也行了。”王财迷这么一算,四块钱——也不错了。一天四块,一个月就能有一百二这不顶俩工人了</p>

    “那明天还来”原本在路上想着卖不掉,以后就不逮了,现在那心思完全没有了,他兴奋的对孟志强,“你想想啊,一天三四块,一个月那就”</p>

    “一百哩!”孟志强也回过味来,“这不就是,咱一个月顶俩工人的工资!怪不得李龙天天逮鱼卖”</p>

    一提起李龙,王财迷又有点泄气:“人家可比咱赚的多哩!”</p>

    “也是,那三口袋咋看也得有四五十公斤那不就”</p>

    两个人一对视,那眼神就不一样了。</p>

    “我去再买条!”王财迷也不兴奋了,“这条路子是对的,也没人查,这钱,好挣!”</p>

    孟志强原本想着今天挣到钱就把王财迷的账还了,但他一看王财迷要去买,咬咬牙也道:</p>

    “我也去买条去!”</p>

    两个人兴冲冲的去了供销社买了,然后回家。</p>

    他们没舍得去大肉食堂吃顿饭,这钱还是攒着,后面有大用的!</p>

    王财迷这时候已经把目标定在了自行车上。争取一个月里,把钱挣够,买辆自行车!</p>

    接下来的几天,队里人都知道王财迷他们逮鱼挣钱了,而且还没被抓,县里那边还鼓励摆摊做买卖。</p>

    那些想挣点闲钱的人心思立刻就活泛起来。</p>

    这鱼别人能抓,咱也能抓啊!</p>

    于是,队里逮鱼卖鱼的人多了起来。</p>

    而市场上,鱼的价格,被压到了五毛一盆(公斤)。</p>

    李龙听到这消息后,觉得至少这件事情,差不多也就要到此为止了。会乱,但乱后,就差不多恢复秩序了。</p>

    大浪淘沙嘛。</p>

    感谢书友悟空八不戒、20220209460225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更感谢大家的月票。</p>

    起点有个规定,每一千月票可以抽票一张,昨天是差两百多张四千,所以的求了一下票,没想到非常感谢!</p>

    今天是建党纪念日。话我们这一代人感受的不算太明显,老爷子他们那一代人感觉太明显了。虽然现在的社会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在他们眼里,和过去相比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真的是想像不到的那种变化。实话,就是李青侠老爷子的那话,别地主老财,就是过去的大官也没现在吃的好穿的好啊!</p>

    感谢党,感谢教员,感谢那一代代人的付出,我才能在这里安然坐着码字。</p>

    感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