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猞猁皮也很贵</p>
听着李青侠这么一问,李龙苦笑着:</p>
“砍杆子的时候看到个狐狸,想着弄出来扒个皮子,没成想这家伙是别的东西的猎物,我捣这狐狸的时候,把那家伙惊着了,上来就给我一爪子”</p>
“那啥家伙这么厉害”李青侠看着李龙被抓破的衣服还受伤的胳膊,有点心疼的,“这大口子,那流得多少血啊不行你下山找大夫看看吧”</p>
“不用不用。”李龙摆摆,“都止血了,这里也有药,抹上了,明天就没啥了。”</p>
“没伤着骨头吧”</p>
“没有没有。皮外伤,就一个口子,看着怪吓人哩,实际上没那么严重。”</p>
“那你歇着吧,”李青侠摆摆,“这熬粥啥的我来。”</p>
“我不得炒两个菜”李龙笑着,“老爹,这做饭,你可不如我。”</p>
“现在管那么多能吃下去就行。”</p>
“那行我去歘些野菜来。”李龙道,“干喝粥、吃馒头也不行。”</p>
“不是有红豆腐吗对付两口行了。”</p>
“有这条件,就炒俩菜呗,咱干的是力气活,可不能苦自己。”</p>
李龙自有一套道理,李青侠也服不了儿子——主要是李龙从十几岁到成年,这个阶段的成长他并没有参与。虽然身为父亲有一定的权威,但底气不足。</p>
而且他也明显能看出来,虽然儿子各方面都优秀,但在传统这方面并不像大儿子那么坚持,对自己这个父亲,没有那么敬畏。</p>
李龙右提着一个盆,去到山谷里,先搞了一些野蘑菇——实话,人少是真有人少的好处,山里的资源多,李龙挑挑捡捡,专门找那些刚顶出土的嫩蘑菇。</p>
野葱顺扯一些新鲜的、嫩的,野芹菜也一样,老的话就算是炒肉,那嚼到嘴里跟绳子一样,谁也不喜欢吃。</p>
凉拌椒蒿这玩意儿不是谁都能吃惯的,因此李龙并没有掐,看着一搪瓷盆菜了,便转了回来。</p>
李建国和陶大强两个还没回来,太阳已经快要落山,李龙便在泉水那里洗了洗菜,把野蘑菇掰成一块一块的,回来直接就用开水焯了。</p>
焯完开水的蘑菇再用凉水拔一下,挤干水份,倒盐、酱油、醋,再洒上一些辣椒面,切点野葱菜放上面,最后洗锅热油,往上面一浇,这算是李龙掌握的万能凉菜做法。</p>
“呀,这油整多了吧”李青侠就看着李龙在那里操作——最后忍不住问道。</p>
鼻子抽了抽,感觉还挺好。</p>
“老爹,闻着香不香”</p>
“那是真香!”</p>
“那就行了。”李龙笑着,“咱这干的力气活,消耗能量大,那就得多吃点、吃的有营养。”</p>
还好伤的是左胳膊,主要使用的右不受限制,所以李龙洗了野芹菜后,过来切菜,李青侠想帮忙,让李龙给拒绝了。</p>
“老爹,伱就看着粥,不时搅一下就行,这边我自己就能搞好。”</p>
热油的锅不用洗,架在石头灶台上,继续热锅,从燷过的肉油盆里舀一勺肉放进锅里,爆起一团声响来,李龙一边翻着铲子一边看着火,等感觉差不多了,倒进野芹菜,再翻炒几下放盐,然后准备出锅。</p>
看着李龙做菜,李青侠笑着:</p>
“龙啊,你这艺行啊!后面你娶了谁,谁得享福啊。”</p>
“哈哈,那是后面的事情。”李龙拿着抹布捏着锅耳把锅提了下来,掰半块馒头把锅里剩下的菜渣子啥的擦一擦,然后就吃了起来。</p>
味道不错。</p>
李建国和陶大强两个背着杆子捆回来,看到李龙胳膊上的伤,也是吓了大跳。</p>
“这山里还这么危险啊!”李建国也是有些意外,“龙,你看清那是啥没有”</p>
“没看清,抓了我一下,然后就钻草里去了,我就看耳朵有点尖,我怀疑可能是猞猁啥的”</p>
“这山里能有那玩意儿”李青侠是知道猞猁的,有些怀疑,“那不是在高山上吗”</p>
“不好。”李建国也是知道这玩意儿的,他摇摇头,“这年头在山里,啥能的准啊”</p>
“先吃饭,后面心点吧。”李龙道,“问题不大,主要是我碰那狐子了,不然的话,它可能也不会抓我——那可是它的饭啊。”</p>
这个玩笑并没有引起大家的笑声,几个个默默坐在木头桌边上开始吃饭。</p>
“龙哥,啥是猞猁”陶大强还真不知道这东西,声问道。</p>
“跟猫,一样,不过比猫大,比狼点儿。”李龙形容着,“凶得很,逮东西可厉害啦,不过也别太害怕,一般不会伤人”</p>
他比划了一下大道:</p>
“你看,就这么大点儿,它也没办法把人当猎物,当时应该就是急了”</p>
“总之还是心些。”李建国面色有些凝重。</p>
“明天咱砍杆子,两个人一起,”李龙想了想,“每组都带着枪,有砍刀还有枪,这样安全就能有保障了。”</p>
“对。”李建国点头赞同,“再有一天又要下山送杆子,这样的话,剩下的人就在一起。咱们砍杆子挣钱,可不能把自己搭上龙,你要不要下山去医院里看看”</p>
“不用不用。”李龙伸出胳膊,“你看,结疤了,明天就好多了。”</p>
这事就这么定了。</p>
第二天,李龙和陶大强一起,李建国和李青侠一起,分头去山里砍杆子,李龙右可以用力,但切削什么的就麻烦一些,这些活让陶大强代替了。</p>
两个人配合着也不慢,一上午砍了一百多根杆子,照这个速度,再过三五天差不多杆子就够了。</p>
中午两个人扛着杆子回到木屋的时候,李建国他们已经回来了,李青侠正在弄马,李建国在炒菜。</p>
李龙想起来谢运东过,李建国在炊事班干过,做饭是没啥问题的。</p>
吃现成饭就是好啊!</p>
第三天的时候,李龙胳膊上的伤基本上已经不影响行动了,这一次他们积累的杆子也有近一千,李龙和陶大强一起往回送。</p>
</p>
“老爹,你和我大哥两个休息一下,剩下的杆子不多了,等我们回来,两三天就弄完了,”李龙给李青侠,“别着急。”“行啊。”李青侠笑着,“正好捡些野蘑菇晒晒,这野蘑菇晒干,冬天吃着可好哩。”</p>
年纪大点的这一代人是最懂得节俭的。看着什么有用的,基本上都会收集起来。用句不恰当的比喻来,李青侠到山里来,如果不是砍杆子是主要任务,他能一天拉一趟东西回去。</p>
看什么都是有用的,野蘑菇这么多,野果子这么多,风倒木这么多,还有那么多能吃的野菜</p>
老鼠掉米缸里的感觉。</p>
所以要让他在山里呆着,他是一点也不烦,有这么多好东西,可以白捡,怎么可能烦</p>
高兴还来不及呢!</p>
陶大强牵着马车在前面,李龙马车上坐着,到了县城的时候,李龙让陶大强在收购站那里停一下,他打算和陈红军请教一下。</p>
“你那尖耳朵不大黄皮毛那不就是猞猁吗”陈红军一听就确定了,“你还真是运气好啊!”</p>
“好啥啊”李龙掀起衣服让陈红军看他的胳膊,“抓了一爪子,看这么长的口子”</p>
“那猞猁一般不抓人啊”陈红军也有些奇怪,“通常见人都跑的,或者远远发现人的时候就躲起来了。毕竟个头嘛”</p>
“可能是因为这个。”李龙把狐狸皮拿出来给陈红军看,“它应该是在逮这个,被我截胡了。”</p>
“那有可能。”陈红军看了看那狐子皮,摇了摇头道:</p>
“有点,还弄破了,春皮子你要卖的话,十六块吧。”</p>
“行。”意外之财,李龙自然是没意见的。</p>
“你要是能把那猞猁皮弄过来,我至少能给你出八百!”陈红军用指比划了一下,“怎么样,有没有可能”</p>
“没!”李龙虽然非常心动,却还是摇了摇头,“那玩意儿太快了,我都没看清长啥样,就看俩尖耳朵,抓了我一下,我里提着砍刀把它也伤了一下,然后它就跑了就算远远看着,我用枪也打不着。”</p>
“看运气呗,不定你就打着了。你的运气一向挺好的。”陈红军笑着,“在这这么几年了,我从来就没想到还能收到雪豹皮,这不碰到你,就收到了”</p>
“那也不是我打的。”李龙摆摆,“好了,我回去了,还有事。”</p>
“行,慢走。”</p>
李龙和陶大强拉着马车直接回到了队里,到许成军家卸了杆子。</p>
他没有在中学停留,胳膊上有伤,顾晓霞心思细,不定就发现了。还是别让她担心的比较好。</p>
陶大强出了许成军家就匆匆回家去了。这次回来没带啥东西,但他还是有点担心自己的老父亲。</p>
李龙牵着马车回到李家,休息了一会儿,吃点东西,然后和陶大强又匆匆赶回山里。</p>
没让杜春芳和梁月梅知道自己受伤,免得大家担心。</p>
快到山里的时候,陶大强突然指指远处,有些好奇的道:</p>
“龙哥,你看,那麦子还是青滴!”</p>
这季节,麦子已经开始黄了,但陶大强指着的那一片麦子却大半还是绿的,绿中泛着点黄。</p>
“靠近山,这里温度低一些。”李龙解释着,“长得慢走,割一些回去,咱们进山吃烧麦子。”</p>
真要烧麦子特别好吃,那倒也不是。主要还是吃个情怀吧。这个季节,基本上家家户户干活回来,或在自家,或在路边谁家地里割一把麦子,拿回家在灶台</p>
没人会啥,就是地主人碰到了,也不会责备,反倒还会让你多弄一些。</p>
陶大强跳下马车,提着砍刀笑着:</p>
“龙哥你不用管了,我去割一些马上就来!”</p>
他窜进了地里,捡那些比较绿的麦子,割了三四把,然后抱着跑回到了马车上。</p>
陶大强动作快,干活也不错,这麦子都是胳膊粗绑一把,直接用青麦杆子缠着的。</p>
李龙拿起一把看了看,拽下一根麦穗揉了揉,道:</p>
“挺饱的,再过几天就硬了。”</p>
回到木屋,李龙看到木屋前的桌板上晒着不少的野蘑菇,这一片都是野蘑菇的味道。</p>
“来,灶上架点火,咱们烧麦子。”李龙豪气大发,很久没干这么孩子气的事了,且来一回“老夫聊发少年狂”。</p>
烧麦子很简单,把成把的青麦子怼在火上,先把麦芒燎掉,然后旋转着把麦头在火上烧,但还不能把麦杆给烧着,不然麦穗头掉进火里不好取出来就浪费了。</p>
陶大强也有这个兴趣,他把灶下的火弄着,加上几根木柴,然后和李龙一起,一人一把子青麦,就怼着火烧了起来。</p>
等李青侠和李建国回来的时候,看着李龙和陶大强两个上嘴上黑黑的,正在那里搓麦仁呢。</p>
“咋想起来吃这个了”李建国笑着,“这时节还有青麦子”</p>
“山边上地里面的。”李龙解释着,“气温低,所以黄的晚。”</p>
“我就嘛,看这时节,咱队上的麦子都该黄了,再过十来天该开镰了。”</p>
割麦子啊!</p>
李龙这边顿时觉得嘴里喷香的青麦仁不好吃了——实际上是很好吃的,焦香中带着一些青甜,还有韧性,当然吃多了嚼着牙累。</p>
晚饭当然不能光吃烧麦子,李建国中午蒸的米饭,晚上吃剩米饭炒菜。</p>
“在山里吃的跟家里一样,”李青侠一边吃一边笑着,“这出去谁信啊以前在老家,家家户户都,嫁女儿可不能嫁山里去。要山里天天吃上这饭,那家家都愿意嫁进去。”</p>
“也就是咱这边了。换个人家也不能这么吃啊。”李建国笑着,“要我,咱都是沾了龙的光了。要不是龙,谁能想着天天吃馒头大米饭”</p>
“就是就是。”陶大强也是这么。</p>
李龙急忙摆:</p>
“大家一起干活,别光我老爹,你今天弄不少野蘑菇啊。”</p>
“那草里真多,还有不少哩,长不一样,我也不敢捡,害怕中毒,就捡你捡过的这些。”李青侠解释着,“明后天杆子砍够了,咱在山里转转,你给我哪些蘑菇能吃,好好搞一些!”</p>
“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