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都在奔赴美好的生活</p>
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从汽车站里出来,然后坐上了马车驴车。</p>
“先把被褥盖上,咱们去食堂吃饭。”李建国安排着,“呆会儿吃完饭再回队里。住的地方都安排好了,安国,你照顾点孩子,把帽子和脸护着。我看孩子上都有冻疮了,回去得治治。”</p>
“好哩。”李安国应了一声,给雪苹、雪琴两个孩子把被褥掖好。</p>
因为李安国、陈兴邦、李俊山都在这边呆到了冬天,所以对于北疆的冬天有多冷是知道的,现在又是二月底,天气已经不是特别冷了,所以李龙看他们穿的衣服,还能受得住。</p>
一行人到了大肉食堂,把马车驴车拴好,李龙打头往里走,去服务员那里点饭。</p>
他没征求大家的意见,直接按人头点了过油肉拌面,大人一人一盘,加一个面,孩两个人一盘,先吃再。</p>
一路下了火车,李青侠他们只是在火车站吃了早餐,到这里的时候是真的饿了。</p>
“还真有点想这边的面了。”李青侠闻到味道后,笑着,“回去后吃的面和这何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p>
“那是。”陈兴邦笑着,“老家那边做的面都带汤,就找不到不带汤的。这面筋道,吃着顶饿。”</p>
陈丽蓉照顾着雪苹和雪琴喝着茶水,她对陌生环境还有些不太适应。</p>
雪苹和雪琴已经有点适应了这边的气候,这时候正一边喝着水,一边好奇的打量着这里的环境。</p>
已经过了饭点,吃饭的人不多,大多是来也匆匆去了匆匆,有那么几个则是慢条斯理的品尝着饭菜的味道。</p>
钟经理从后面走了过来,他是听服务员李龙带这么多人过来了,便过来打个招呼。</p>
“李同志,这是带家人过来吃饭”</p>
“是啊,钟经理过年好啊。这算是给你拜个晚年。”李龙笑着站了起来,“我父母从口里过来,还有我哥一家、我姐夫和我侄子,今天才下火车,你们这里饭菜味道好、实惠,这不就带着过来了嘛。”</p>
其实玛县能对外的馆子就没几个,大肉食堂算是最出名的,位置也正好在交通要道上,大家在外面吃饭,也基本上就是这里。</p>
但轿子众人抬,李龙这么,钟经理听着也开心,他笑着:</p>
“好好好,叔叔阿姨新年好,我就不打扰你们吃饭了,去后堂看看,催一催你们的饭,孩子肯定饿坏了是吧很快的。”</p>
着就去了后堂。</p>
陈兴邦声道:</p>
“看吧,呆会儿咱的菜肯定比平时多。”</p>
“你咋知道哩”杜春芳声问。</p>
“上一次龙带俺几个过来吃饭,这个经理就过来了一下,然后俺吃的饭菜就多不少。”</p>
李安国和李俊山是知道的,都点头。倒是陈丽蓉没想到这叔子面子还不。</p>
果然,没一会儿面和菜端上来的时候,分量是不少。</p>
“肉,这么多肉!”雪苹一下子喊了出来,“娘,这菜里肉怪多哩!”</p>
这一声喊在食堂里还挺突兀的,陈丽蓉羞的脸通红,一把捂住了雪苹的嘴。</p>
雪苹挣扎了一下,雪琴有些意外的看着母亲。</p>
“没事没事,”李龙急忙冲二嫂摆摆:</p>
“这饭是过油肉拌面,里面就是切成块的牛肉,雪苹以前没吃过,有些意外是正常的。”</p>
这话既是给陈丽蓉解释,也是给其他那些吃饭的人解释——免得让其他人觉得食堂里对这边偏心。</p>
果然,李龙这么一,其他桌上的人也就反应过来——原来是第一次吃,是口里人啊,难怪哩。</p>
甚至有人表情上还带着点淡淡的自豪。</p>
“没事没事。”李安国在陈丽蓉把拿开后,声道,“没事的,雪苹她们慢慢习惯就好了。”</p>
杜春芳还是略有点重男轻女的,对两个孙女的“大惊怪”有那么点意见,微微撇了撇嘴。</p>
“吃吧,不然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李建国发了声,“安国,你给你媳妇拌一下,龙,俊山,你们给雪苹雪琴把面拌一下。”</p>
李建国这么一,其他人也都不开口,开始拌面。</p>
李龙知道二哥回去后,家里虽然可能改善伙食,但肯定是不会天天吃肉的,孩子喊肉也是能理解的。</p>
想想自己重生过来第一天,李强想吃肉的那声音,现在还很清晰的在脑海里。</p>
这才过了不到一年,李强对吃肉已经没啥感觉了,有些时候吃菜还挑咸菜,对肉不那么渴求了。</p>
相信一年后,雪苹雪琴姐妹俩应该也差不多吧</p>
一来饭菜很香,真材实料,重油重盐,又有大块的肉,二来都饿了,于是桌子上是一片吸溜面的声音。哪怕两个孩子第一次吃面,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大口吃着。两个人一份面还有点不够,又加了一个面才算是吃饱。</p>
吃完喝了面汤,在食堂里休息了十来分钟,肚子里的食“平静”之后,李龙他们才起身出门。</p>
马车上,陈丽蓉声问李安国:</p>
“这顿饭,得多少钱啊”</p>
“十来块钱吧。”李安国知道一顿过油肉面至少一块六,还得要一斤粮票,这折算下来怎么也得十来块钱了。</p>
“这么多”陈丽蓉吓了一跳,“够买二百斤粮了!一家人节省一下能吃两三个月”</p>
她的粮是苞谷面,粗粮,平时在家里多吃的就是这个。</p>
李安国看了看跟着驴车走着的李龙,声道:</p>
“这个你别管。龙能挣钱哩。你看着吧,这段时间咱肯定是不吃苞谷面了,天天能吃大米白面”</p>
“爸,真哩”雪琴靠着李安国,一听这个立刻就来了精神:</p>
“能天天吃白面馍”</p>
雪苹也问着:</p>
“能经常吃大米饭”</p>
“能,能哩。”李安国有点心酸,虽然自己带回去了不少钱,但陈丽蓉并没有胡乱,吃的饭还是两粗一细,搭配着红薯干之类的。是过日子要细水长流,该节约的要节约。</p>
毕竟到了北疆之后,不无依无靠,至少是没有地也不清楚收入来源是什么,必须得节约着来。</p>
李安国知道这个不好劝,便也没多,只是想着等到了北疆之后,自己能够尽快找到活,挣上钱,好养活家。</p>
至于刚来,就先欠着大哥弟的吧,等自己以后挣钱了再还。</p>
他知道李建国和李龙肯定是不在乎的,但自己得记着。</p>
</p>
吃饱之后,再坐车就没那么冷了,就连杜春芳都在车上:</p>
“感觉也不是那么冷,温度是低,但感觉穿厚了,比在老家好像还好些。”</p>
“那是。”李青侠虽然没在这里过过冬,但他知道啥道理:</p>
“咱们吃的是白面、吃的是肉,那肚里的食顶饿着。只要不饿,肚子里有东西,那就能扛冻。在家吃的啥苞谷面,没油水啊,那能比这个扛冻”?几个男人轮流下车走一段,活动活动身体,等到队里李家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p>
进院子里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儿,李娟和李强两个更是早早的就在院子里等着了。</p>
孩子这时候是最盼望着家里来亲戚,以前是因为来亲戚能吃顿好吃的,而现在是因为热闹,还因为据会来孩子,那不就多了一个玩伴了吗</p>
雪苹和李强差不多大,雪琴年龄还两岁,虽然在马车上对李建国、李龙已经有点熟悉了,但突然又见到了其他陌生人,就有点害羞了。</p>
梁月梅围着围裙一一打着招呼,陶大强见人都下了车,就准备回去,被李龙拦住了。</p>
“你这回去哪能行啊吃过饭再走。”</p>
“不吃了不吃了。刚才在大肉食堂里我加了三个面,现在肚子里还没消化完哩。”陶大强急忙摆,“得回去看看家里,你也知道我媳妇有了,这”</p>
“行吧。”李龙知道其实他觉得自己是外人,不好在这样的环境里再呆,便也不再劝,“那等这边安稳了,再有两三天吧,咱们去海子看看。”</p>
“好哩。”陶大强笑着点点头,又和李青侠、李建国他们了,便牵着驴车走了。</p>
“是个好孩子啊。”李青侠感叹着。</p>
一家人闹哄哄的进了屋子。李安国、陈兴邦和李俊山的行李并没有拿下来,呆会儿还要送到马号那边去。李青侠和杜春芳两个进了东屋,东西也被李龙提了进来。</p>
简单的收拾一下便准备吃饭,只这一会儿功夫,李娟和李强两个,已经和李雪苹、李雪琴熟识了,李娟带着三个弟妹到厨房的桌上吃饭,陈丽蓉也非要在这里——梁月梅是想让她去主桌的,但她死活不去,这边照看孩子。</p>
其实根本不需要她照看,看着李娟和李强两个把李雪苹和李雪琴照顾得很好,给她们介绍着这里的饭菜,还把自己的玩具带着给她们玩,没有丝毫嫌弃的样子,陈丽蓉觉得眼睛有点潮。</p>
虽然第一天见面这样,可能是做样子,但至少让她看到了他们一家过来到这里,是受欢迎的。</p>
饭菜很丰盛,比自家的年夜饭还要丰盛,这也是出乎了陈丽蓉的预料。李安国带回去不少钱,但一来要细水长流的,二来在决定要全家去北疆的时候,就得预留足够的路费,还要留着一家人过来后必要的开销,不可能一直让大哥弟养着自己家人,所以在村里这段时间钱并不多。</p>
所以年夜饭比往年强不少,但也不会太好。</p>
不然李雪苹也不可能在吃过油肉面的时候会喊出那么一嗓子来。</p>
看着两个孩子碗里堆满了肉——这是李娟和李强给夹的,而李雪苹和李雪琴两个孩子尽管中午吃的不少,这时候还是大口的吃着肉,陈丽蓉既羞愧又自责。</p>
“嗨,没啥,你不知道啊丽蓉,当初,也就是一年前吧,龙从山里弄回来一只冻羊,那时候家里做肉,娟和强强两个孩子吃肉可比这个凶多了!”梁月梅看出了陈丽蓉的窘迫,笑着道:</p>
“孩子嘛,长身体的时候,多吃是好事。呆会儿回去的时候,我给拿几个大山楂丸,消消食就行了。这一年家里可没少备着这东西,龙时不时的从山里弄回来肉,两个孩子吃的不少,那经常就积着食,容易发烧。”</p>
“谢谢大嫂”陈丽蓉有些感动。</p>
“谢啥,都一家人,快吃吧,别光看孩子了,你也吃。这菜都是我自己炒的,也不知道合不合口味。”</p>
“合,合哩,和老家的味道一样”陈丽蓉低头开始吃饭。</p>
吃过饭聊了几句,李龙就牵着七十六号,把二哥一家,加上陈兴邦和李俊山带到了马号。</p>
陈兴邦和李俊山住靠边的屋子,这里面还有淡淡的鱼腥味儿,不过并不碍事。李安国一家则在李龙隔壁的屋子。</p>
陈兴邦和李俊山熟练的和老罗叔打着招呼,然后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李雪苹和李雪琴两个在李安国的提示下叫着罗爷爷,老罗头开心坏了,给两个孩子一个人里塞了一块钱:</p>
“拿着,这没出十五就还是年,这是压岁钱。”</p>
两个孩子有些足无措,看着自己的母亲。</p>
他们在老家,也就李青侠会给一块钱的压岁钱,其他人最多就是一两毛。</p>
“拿着吧。”李安国点点头,“谢谢罗爷爷。”</p>
“不谢,谢啥!”老罗叔背着,红光满面,“行了,你们先收拾,缺啥给我,给龙,你们屋子里有米面,有锅。平时就在厨房做着吃,要是有啥不方便,自己炉子上也能做着吃。这个安国知道,好了,我去把七十六号安顿一下,你们先收拾吧。”</p>
老罗头走后,李龙才开了口:</p>
“二哥,二嫂,那你们先收拾,对了,刚才不方便,来,雪苹、雪琴,这是叔给你们两个的压岁钱,收着”</p>
陈丽蓉看着李龙给两个孩子塞的是十块钱,吓了一大跳,急忙过去推着李龙的:</p>
“龙,这可不行,这太多了”</p>
“这是我欠的。”李龙解释着,“我这个当叔的,可从来没给两个孩子给过压岁钱,这头一次见面,咋也得补上。明年就不会这么多了,拿着拿着。对了,还有这个”</p>
李龙又掏出两个系着红绳的平安扣分别塞到两个孩子里:</p>
“这是和田玉雕的,玉是好玉,保平安的,你们两个收着——哦,让你妈给你们收着,大点儿再戴,可不能丢了嫂子,这里有一个玉佛是给你的。大嫂那边我也送了,你收好。”</p>
给完这些个,李龙直起身子道:</p>
“行了,你们收拾吧,我就在隔壁,有些累了,我去休息一会儿。”</p>
李龙走后,两个孩子乖巧的把钱和玉都交给了母亲。</p>
陈丽蓉看着李安国,有点不知所措。</p>
“收着吧。”李安国道,“龙的没错,这是他的心意,等他有孩子了咱们再补就是了。”</p>
“这也太多了些。龙这钱也怪大哩。”陈丽蓉便把钱收了起来,看两个孩子的眼神,她便把玉交在两个孩子里,叮嘱着,“可以玩,但不能丢,呆会儿给我,我给你们收起来,这两块玉可不便宜。”</p>
“是不便宜。”李安国问过父亲,知道李龙弄到的玉都是好材料,这在他里可能不咋值钱,或者他收的可能会便宜,但放在口里,交在识货的人里,那至少也是几十块钱的东西。</p>
“这咋能还得清啊。”陈丽蓉有些烦恼的坐在木板床边,嘟囔着,里捏着那块玉佛,很愁的感觉。</p>
“那到时龙结婚了,娶媳妇了,生孩子了,你多帮着照顾点就是了。”李安国是男人,想得简单,“他能挣钱,觉得第一次见面,自然是要都照顾全。</p>
你现在该明白我为啥想着要过来了吧。你看看,在咱们原来的村里,平日里是比这边热闹,人也多,有啥事帮忙的也多。</p>
但也有麻烦,你要富了,那不少人恨不得过来啃你一口,在这里,你能感觉到,大哥一家,包括龙,还有那个伙子,那是不是感觉不一样”</p>
陈丽蓉点点头。是啊,两边都有好处,但这边人少,事情就少,至少从目前来看,生活水准要比老家强,能让两个孩子吃饱饭、吃好,仅这一条就足够了。</p>
李龙躺床上看书,没一会儿陈兴邦和李俊山就一起过来了。两个男人收拾的快,他们这时候也不想休息,过来找李龙是想打听一下情况。</p>
“你们没来的时候我就在打听,目前还没合适的活。”李龙知道陈兴邦和李俊山的,他道,“不过不急,距离雪化完能干活还得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咋也找着挣钱的道儿了。”</p>
“嗯,实在不行就还跟着你。”陈兴邦也想了,“先干段时间,攒着本钱了,我去做点买卖啥的。”</p>
舅子有本事,他并不觉得跟着李龙干活有啥不对的。来一趟北疆,再回一趟家,陈兴邦算是明白了,这年头能挣到钱过好日子才是最实在的,其实都是白扯。</p>
“那好,正好开春化雪后我得盖房子,你们得给我帮忙。”李龙笑着,“你们都算是匠人了,盖得好不好就指望你们了。”</p>
“那没问题。”别的李俊山没发言权,要盖房子当大工,他还真就很自信,“到时龙叔你就瞧好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