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跟着人去砖窑拉砖。砖窑的位置比砂场要远一些,路况也不太好走,到这里来拉砖的人力车、畜力车和拖拉不少,土路直接被压的翻了浆,厚厚的一层细土浮在路面上,拖拉驶过,后面就像来了沙尘暴一样。李龙在前面还好一些,后面坐在车斗子里准备装砖的人就倒了霉,一脸一头都是灰土,等到砖窑的时候,那人就像是从兵马俑里出来的一样,成土人了。</p>
“呸呸呸!”几个工从车上下来,使劲拍打着身上的灰土,其中一个一边拍打一边去找砖场的负责人,因为前面排了不少人力车、畜力车正在等着装车,所以需要协调,后面还有人过来,排队是一方面,看能不能插个队是另外一方面。</p>
这时候干活已经不是大包干了,装车多了是有奖金的。</p>
李龙这边坐在拖拉上四下打量着。这砖场有两个窑,都是长条形,看来一窑能出不少砖。当时自己盖房子铺地面买砖的时候,听大哥李建国过,砖的价钱这时候是取决于煤的价钱的。因为制砖主要的原料就是煤和土,土就不用了,把上面不合用的杂质土、戈壁石铲去,</p>
但煤是要买的。虽然烧窑主要用的是沫煤,但那也得交钱不是一吨咋也得十几块几十块钱了。</p>
当然,现在开始城市大建设,私人要开砖窑还是很赚钱的,只是不知道需要啥续。当然,还得找到技术人材。这砖窑是国营的,现在能烧砖的人也大都是有编的。想要搞个私人砖窑,技术人员这方面就不好过关。</p>
毕竟这里烧砖和平凡的世界里烧砖是两种形式。那里烧的窑就是圆的,人们传统意见上的窑,圆的跟高大的地堡建筑一样。</p>
这里不同,这里的窑是一长排宽大的平房,有好几个窑口,有点像长排集体宿舍或活动板房,当然还是砖砌出来的,有几个出风口,一次能摆进去的砖坯至少得几万甚至十几万那种。</p>
当然,李龙是从外观上看出来的,他们过来的时候这砖窑正好出砖,而在窑场里,烧好的红砖并不多,只有半垛,反倒是用制砖打出来的灰色砖坯有三四垛。有工人用推车将一车车的砖坯往另外一个没烧的窑里推。</p>
“走,咱们先去装。”过去交涉的工人过来喊李龙。他的声音挺大,不大也不行,这里面有几台制砖响着,还有拖拉的声音,以及工人们的喊声,杂音很大。</p>
李龙跟着那个工人拐到了半垛红砖那里,靠着停好,几个工戴上已经露指头的破线套,拿着砖卡子上了砖垛开始装砖。</p>
砖卡子就是两条钢筋打在一起形成“凵”形,人握的位置在因为这卡子并不是一个硬性结构,两根钢筋连接的地方提的时候是紧的,松的时候就扩开,这样砖就被松着放下了。</p>
比人抱着砖要方便。</p>
这几个工装砖的速度很快,一车砖很快装好,李龙自己开着回去,工们就在这里等着,工地那边自然有人卸车。</p>
卸砖就不像卸砂料那么轻松了,同样是人拿着砖卡子提着砖往下卸,毕竟这每一块砖都是钱,如果往下倒的话,许多砖就会断掉,那半截砖虽然也能砌墙,但完整性就不一样了。</p>
所以一上午李龙就拉了四趟砖,其实三趟半差不多,只不过工们还是抓紧时间给装了四趟,是要多挣一趟的钱。</p>
就这半趟,让李龙差点儿没赶上午饭。他到招待所食堂的时候,那边已经开饭,李龙打饭的时候菜已经剩下不多了。</p>
中午吃的是米饭,不过不是纯米饭。蒸饭的时候大米里加了一些米,看着金黄,闻着也挺香。</p>
李龙饿了,就着剩菜和菜汤吃了两大碗。今天中午也是两个菜,一个是韭菜炒鸡蛋,剩下的不多,菜里也只能看到零星的鸡蛋渣;还有一个是土豆丝,大师傅的土豆丝炒的不错,李龙吃的也挺香。</p>
吃完饭,洗了碗和盘子,他出去到临时工宿舍那边。</p>
看到李龙,正在铺上的李安国主动道:</p>
“今天早上我去大工那边了,当场试活,我过了。”</p>
看着二哥脸上的笑容,李龙也笑了,道:</p>
“那今天的工资就多了三毛,不错啊。”</p>
三个人里就杨永强还是工,不过他感觉没啥,不需要李龙安慰,反倒道:</p>
“我觉得啊,这活干的还行,比在地里割麦子好受一些。伙食虽然没俺家强,但能吃饱。我听管我们的队长了,就照我这个干活的速度,能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p>
行吧,李龙能听出来这是队长给杨永强打的鸡汤,不过他也不好泼凉水。和三个人聊了一会儿,李龙就让他们休息,自己则转了出去。</p>
中午有一个时的时间,李龙想着是不是在附近看看能打听到农厂的位置,到时等拉完活就去看看。</p>
其实算起来在这里拉活赚钱是真的好,但一来离家太远,二来现在家里那边还有一摊子事情,他还真不能留下来。</p>
不过等回去后,把事情忙完,倒是可以看看石城的建筑公司那边需要不需要拉活的。只是石城本身就有拖拉厂,想来不会和奎屯这边一样缺拖拉吧</p>
那就看看县城的</p>
李龙摇了摇头,觉得玛县估计可能性不大。毕竟县城就那么大点儿,现在也不是几百年前。几百年前连奎屯这一片都归玛县管,那时候的绥来县还是挺出名的。但现在玛县就没啥优势了,还没到大种的时候,感觉就像个透明县,关注度不高,建筑这一行业短时间内也没啥发展前景。</p>
当然是和石城、奎屯类比的,自身肯定在发展,但相对体量,有活也不一定能轮到李龙这边。</p>
一边想一边去到了门口,和老大爷聊了一会儿,就打听出来农厂还不在这个方向,不过好在知道了具体的位置,而且知道农厂里的情况,李龙还是很高兴的。</p>
和石城拖拉厂不一样,这里的农厂不生产拖拉,主要生产的是农配件,就是配套的农用械。这倒是刚好符合李龙的预期,自己想的那个收割,搞不好真可以在这里弄出来了。</p>
时间短,李龙没去农厂,转回到招待所,这回碰到了那个旧拖拉。这位也在宿舍里休息。李龙有点奇怪对方这一次中午没回家,他看床上那人看了自己一眼便闭上了眼睛,便也没打招呼,自己去床上半躺着想事情。</p>
下午李龙又拉了三车砖,后面还去拉了一车水泥。反正就是哪里缺料就去哪里拉,价钱也不变,只是因为转场加上人员协调的问题,到下午下班,李龙今天拿到七十块钱。</p>
比昨天少,但也很高了。一起在领工资的临时工一个个都露出羡慕的神情。</p>
但大家都清楚,没得比,毕竟人家有拖拉,烧油的。</p>
这样干了三天,这个工程料已经备的差不多,剩下的不需要拖拉了,李龙便去找马爱红告辞。</p>
马爱红也知道工程的进度,其实他和李向前联系过,想着能把李龙留下来,或者至少留下来干一段时间的活。他们接的工程很多,但还远远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市里都准备要筹备二建了,他们这作为第一建筑安装公司,还有第二个。</p>
但李向前做不了李龙的主,而且他也不想把李龙放在这里,自己在那边还有活让李龙干的。</p>
虽然这活谁干都能干,但从去年的情况下来,李龙接下来的活最后交的任务就是让他放心。</p>
所以马爱红知道留不住李龙,但留了个香火人情,李龙走的时候他道:</p>
“李啊,你放心,我已经打听过了,你那几个亲戚朋友都不错。两个干大工的没得,咱们现在就缺这样懂技术的。那个工也很厉害,能吃苦,肯学,我看啊要不了多久他也能去干大工了。咱们这里缺人,所以他们留来的把握还是很大的。有空常来!”</p>
</p>
他已经找人问过了,那狼髀石是真的,而且的确传着有辟邪的作用,这让他对李龙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p>
李龙离开建筑安装公司,开着拖拉就往农厂驶去。?农厂很热闹,工间里各种器都在响着。李龙在门口要找厂里的技术人员,准备做一种农具,那看门的直接就把指向了操作工间:</p>
“我们这里最大的技术人员就是我们厂长,他就在工间里,姓杜,你去找他吧。”</p>
李龙开着拖拉进了厂子,到了工间那边,看着一边是在生产农具,一边是几个技术人员或者工人在看着一份图纸商量讨论着什么。</p>
拖拉的声音引起了几个人的注意,看到李龙,他们只是扫了一眼,然后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了那台拖拉上。然后让李龙惊讶的是,这几个人图纸也不商量了,直接就过来围在拖拉边上,开始研究起柴油来。</p>
李龙下了拖拉,有人主动问道:</p>
“同志你好,你这是有事吗买农具”</p>
“我找杜厂长,是想聊一聊农具的事情。”</p>
“我就是杜同舟,”那个主动开口的中年人笑着道,“你也对农具感兴趣”</p>
“嗯,当然。”李龙伸出来,杜厂长急忙摆:“上都是油,就不握了,咱们在这里聊还是去办公室”</p>
他又扭头看了一眼拖拉那边,几个技术人员已经把拖拉的上盖子掀开,在看里面东西呢。</p>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道:</p>
“同志你别怪啊,我们这些人大都是搞技术的,看着这玩意儿就走不动路。现在拖拉挺多,但能让我们研究的不多。而且这玩意儿也贵,我们也不好弄一台过来拆了研究,不过你放心,他们有分寸,不会弄坏的。”</p>
这铁疙瘩李龙还真不担心弄坏。上一世拖拉有问题的时候,村里几个搞农的干脆就把它的柴油给卸了,后面又装过。</p>
所以他并不在意。</p>
两个人进了办公室,李龙自报了家门,然后了自己的想法。</p>
“你是,拖拉上带着的收割,割麦子的”杜同舟问了一句。</p>
“对啊。”李龙点头,“现在大面积收割麦用的是康麦英,那玩意儿普通人家也用不起,我就想着能不能有这带在拖拉前面,用拖拉自带的柴油驱动的收割。也不需要像康麦英那样直接把麦连粒都脱了,只要能割倒就行,剩下的人工捆起来,拉麦场上。”</p>
杜同舟沉思着。</p>
“割麦子是收麦子最费人工的一道工序,只要把这个克服了,剩下的其实就简单的多。我是这么想的,”李龙看着桌子上有纸笔,干脆就拿过来开始画草图。</p>
他画图的本事不行,只能画个大概,但前世用过这种收割,坏的时候也看人修过,所以对于械原理还是能清楚的。</p>
而他一边画一边,杜同舟听着眼睛也越来越亮,到后来直接就和李龙探讨起来。</p>
“你的这个还真能行。”最后杜海舟有些激动的道:“李同志,看来你也是我的同行啊。你在哪里毕业的学的是械专业吗”</p>
“不不不。”这问话把李龙吓了一大跳,他急忙摆,“我初中都没毕业,主要是一直在农村生活,所以对农民干活需要什么样的械比较了解,再加上本身也爱琢磨”</p>
也只能这么编了,不然人家真要有心,把自己查个底掉,那编啥毕业的也没用。还是直接就爱好,这个谁也查不了。</p>
“厉害厉害,实话你这么一,我们这些人都挺惭愧的,一帮专业的不如你一个业余的想的透彻。”</p>
“不不不,我就是灵光一现,许多东西其实还是需要你们研究实现的。那杜厂长,这个能造吧”李龙觉得还是不要互相吹捧了,实际上的东西最重要。</p>
“能造。”杜厂长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不过需要时间。”</p>
“能造的话,那我预定一台。”李龙道,“我们那里从去年包产到户,今年种麦子的不少,人工割的话太辛苦,这个会容易方便些。”</p>
“好。现在距离割麦子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应该是足够了。”杜同舟点点头,“李同志,你来自农村,我想问问你,你觉得这个收割的市场大吗”</p>
“当然大了。”李龙笑着,“你想啊,这康麦英虽然收的干净省事,但数量少且收费贵,而且多的都是兵团在用,去年以来包产到户了,种麦的多了,积极性也高了。但人工割麦子多累啊,那大热天的这收割要能用上,比人工割的效率高好多倍。人工一天能割几亩,拖拉一天不停,搞个上百亩都不成问题。”</p>
杜同舟点点头。</p>
“不过今年的话市场可能会点儿,毕竟市面上的拖拉数量少。但明后年拖拉多了,这个收割肯定会大受欢迎的。”</p>
李龙没的是这收割受欢迎时间也就几年,随着九十年代种的增多,这种收割就基本上闲置了,挣不上钱了。</p>
但就这几年也可以了,干的好,一年就能回本且赚钱,接下的就都是赚的,七八年时间能赚好几台收割,还能想啥呢</p>
“那你这收割的创意我们就用了。搞出来的话,给你成本价。”杜同舟点点头,“当然,如果完全按你的来,能生产出来且效率高的话,我们会给你专利费的。虽然咱们国家现在对这个还没怎么规定,但咱们搞技术的还是要有操守的。”</p>
李龙原本是没奢望会有这个。毕竟从现在到下个世纪前十年,山寨这个词都一直算主流,想要收到专利费李龙以前还想,现在不怎么敢想的。他最多只能想着找个农修理厂合作一把,自己占点股,这样从上一世来的创意,才能赚点钱。</p>
但现在杜同舟厂长这么一,让他肃然起敬来。这的确是位有操守的厂长啊!</p>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会儿细节,李龙留下了村里的电话,让杜厂长把东西造出来后给他打电话,然后才离开。</p>
这时候那些技术人员还在围着拖拉,皮带都卸下来了,让杜同舟好一顿,才装上去,算是放李龙离开了。</p>
不过李龙还是挺开心的,一个心事算是了了,接下来就是去农科所了。</p>
李龙是早上从建筑安装公司出来的,在农厂呆了一个多时,看时间还早,便开车往西,去往农科所。</p>
李龙对奎屯的农科所了解不多,他上一世对这里知道的唯一比较清晰的消息是,某一年农科所附近有院子卖,一点五亩地加院子,卖二十万。</p>
听来的消息,不知道真假,当时李龙是当谈资听的,后来传给了一个曾经在奎屯当过兵的朋友,那朋友大呼可惜,急忙让李龙帮着联系看有没有了,结果卖完了。</p>
那朋友李龙没卖真亏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