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完,清洁之后,顾晓霞躺在李龙的身边,轻声问道:</p>
“活干完了吧明天用不用再去了”</p>
“还要去个半天。”李龙搂着她道,“打的压井,昨天把水泥的事情给漏掉了。现在也能用,但两家都有孩子,调皮的话这压井的台子恐怕很快就会坏掉。我打算明天买袋水泥,过去给抹一下加固一下,中午前就能赶回来。接下来就没啥事了。”</p>
“嗯,应该的。”顾晓霞也是农村出来的,自然知道如果家里有个压井,而正好有几个孩的话,那压井一年到头恐怕都不会安生。</p>
孩子们放学回来,或者顽耍回来,渴了是不会想着进屋倒水喝的,会直接到压井边上,一堵着压井嘴,一压着,等出了水之后,再松开压井把,堵口子的露出一条缝来,嘴凑过去慢慢喝。</p>
有时压满一管子水,可以几个人轮流喝,感觉这水比家里的茶水好喝很多。</p>
对于孩子来,压井能压出水是非常神奇的操作,所以他们哪怕不渴也会忍不住操作一下。农村的压井台子如果不是混凝土砌成的,那么经常坏就是必然的了。</p>
“我那两个同事那天从咱们家离开后,接着好几天,时不时的就夸咱们家这里好那里好,陶姐今天还给我,想周末带孩子过来到咱们家看看鹿。她家的孩子从来没见过鹿,只是从书里知道有鹿这种动物,咱们县里也没动物园,后面听陶姐咱们家里有鹿,孩子惊讶坏了,就想着周末过来看看,还要买些东西喂鹿呢。”</p>
“来呗,正好你们同事关系也亲近一下。”李龙无可无不可的道,“咱们家平时比较冷清,有孩子过来也挺好,增加一点人气。咱们是不是也要努力一下,早点要个孩子了”</p>
“那也不是想要就能要上的。”顾晓霞明显感觉到了李龙身体上的变化,有些羞涩的道,“再了,孩子有了,怎么带啊”</p>
“有孩子你就别担心带的事情了。”李龙其实已经想好了,只不过现在并不是的时候。母亲自然是能过来带孩子的,只是以母亲带孩子的方式,顾晓霞并不一定能接受。</p>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能不能要上孩子,至于怎么带,有许多方式可以解决。</p>
所以,现在就得努力。</p>
李龙转身,向着顾晓霞贴身而去。</p>
两个人一起努力,为孕育一个新的生命而运动着。</p>
第二天吃过早饭,顾晓霞去上班,李龙喂完狍鹿子,又逗了逗不再怕人的刺猬,然后开着拖拉去买了水泥,往牧业队而去。</p>
自治区日报社的记者张新华和实习记者郑明月两个原本是打算去伊犁的,昨天听了县里的广播,决定修改行程,把这件事情搞清楚再。</p>
作为自治区报社资深记者,老三届大学生,张新华到玛县住下的时候,县宣传方面的人陪同着。虽然明知道对方不在这里采访,但也是主动介绍着县里的情况,包括一些典型,希望留个印象。</p>
毕竟能上大报的话,那是大成绩啊。</p>
结果原本今天准备把人送走,没想到张新华突然要留下来,宣传方面陪同的马干事马晓燕开心到懵了,这是要采访吗</p>
张新华和郑明月两个在招待所吃早餐的时候,马晓燕去向领导报告,郑明月在桌前端着粥声道:</p>
“张老师,你有没有可能这个稿子是因为咱们过来了,县里故意给编出来的这也太巧了吧”</p>
“不像。”张新华吃着卷就着咸菜道,“我认真的听了那个稿子,文笔有点稚嫩,写稿的人应该年纪不大,虽然改过,但能看得出来不像是老写的。宣传部门要是因为咱们故意编这么一篇故事,不会写的这么嫩。再了,最多半天时间,看看就知道了,如果是假的,你觉得我看不出来”</p>
作为老三届大学生,张新华经历了很多,虽然在特殊年代下乡耽误了不少时间,反倒让她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以及敏锐的感觉。</p>
所以真假新闻一眼就能看出来。</p>
吃过饭,县里调派了一辆22汽车送她们去到牧业队。路上,宣传干事马晓燕就给张新华她们介绍:</p>
“这篇稿子是我们在牧业队的一个实习播音员写的。打电话到牧业队问她了,事情是真实的事情,大致上就是稿子里所的那样。至于当事人,那两家人都在,但修房子的那个李龙不在。房子院子修好了,水井打好了,人应该就不来了。”</p>
“知道不知道那个李龙所在的单位”张新华问道。</p>
马晓燕摇了摇头,道:</p>
“电话里能了解的比较少,所以我想着到地方,问了那两家人应该就知道了。”</p>
张新华点点头,不再话。</p>
这就对了,如果马晓燕能一口出来那个李龙的单位或者所在的村队,那恐怕其中就有问题了。</p>
22开得很平稳,一个时到达牧业队。叶拉娅早早就在路边等着了。</p>
她很激动。县里打电话了,这可是自治区的大记者啊!随便指点两句,都够自己好好学一学的了。叶拉娅也没想到自己的稿子能惊动这样的大记者,心里真的是又惊又喜。</p>
“你就是叶拉娅啊,你好你好。”张新华微笑着和叶拉娅握,这女孩看着表情有点诚惶诚恐,不像是装出来的。</p>
倒也没想到她能写出来这样的稿子,写实性很强。</p>
“张老师您好,郑老师您好!马干事好!”叶拉娅一个个握问好,“哈里木家就在前面,我带路。”</p>
这个张记者虽然看着三十几岁,但目光很敏锐,感觉一眼就能把什么都看出来。叶拉娅顿时就有点紧张。</p>
郑明月想我可不是老师,我就比你大两三岁,但这话是来不及出来的。</p>
“上车过去吧”马晓燕道,“这样快一些。”</p>
“如果路不远,就走一走吧,正好我问一问叶拉娅一些基本情况。”张新华道,“叶,我这样叫你不唐突吧我知道你们名字的叫法不是这样的,不过我们在报社的时候,习惯了和民族同志开玩笑,称呼的时候就这样叫了,有个叫叶尔森的,我们都叫他老叶”</p>
“没事没事的。”叶拉娅急忙道,“可以的,张老师有什么问题您尽管问。”</p>
“好的,我想问问那个李龙是什么时候过来给修房子的。”</p>
“前天,修了两天。前天给哈里木家修的房子、院墙,整理了地面,昨天给两家打了压井,那井水真的很甜。我们队里许多人都羡慕,今天早上不少人就去这两家里压水提回去喝,比河水好太多了。”</p>
“那他带了多少人过来,中午怎么吃饭的”</p>
“带了六个人。”叶拉娅想了想道,“前天中午是李龙从我们队里买了一只羊,大家一起吃的。昨天中午玉山江的妻子做的抓饭,我听她,肉也是李龙上一次带过来的。”</p>
“上一次”张新华发现了一个点。</p>
“是的,今年四月哈里木、玉山江他们的家人搬过来后,这个李龙来了三次了。第一次是给带来了米面,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用品,第二次给两家带来了羊肉,这是第三次。”</p>
“原来是这样啊。”张新华现在确定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自己挖掘的新闻点。</p>
她们两个去伊犁那边采风找新闻,是因为今年五月是自治区的第二个民族团结教育月。采集这样的新闻有上面的意思,也有为了民族团结的原因。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在这个地方,要想稳定发展,民族团结是必须要大力宣扬和推进的。</p>
原本北庭州这边少数民族并不算多,新闻线索也都比较平常,张新华想找一些比较新颖一些的。</p>
眼下不就有一条可以挖掘一下的吗</p>
到了哈里木家的院子,果然看到有人正在提着桶排队,老太太坐在门口的木头上,笑着捻着毛线。</p>
压井的台子有点不稳,但出水量很大,猛压上几下,一桶水就满了。院子里修整过,靠近屋子这边高一些,溢出来的水就流向了南面。张新华想着,如果那里种上菜就好了。</p>
看着叶拉娅陪着几个汉族人过来,院子里的人有些不知所措,有人问叶拉娅,叶拉娅就这是自治区过来的干部,要问哈里木的妈妈一些事情。</p>
听着自治区的干部有事,打水的纷纷就离开了。</p>
哈里木的母亲站了起来,和叶拉娅了两句,转身进屋。</p>
“阿姨要给你们倒奶茶,我们进屋吧。”</p>
</p>
张新华摇了摇头:“我先看看院子。郑,把这个院子拍了拍,可惜没有他们干活的照片”</p>
“我有的。”叶拉娅开口道,“我前天和昨天都拍了,不过还没洗出来呢。”</p>
“有吗那太好了。”张新华有些惊喜,“你怎么想起来拍照片的”这是习惯性的职业发问。</p>
“我想着有空洗出来,年底是可以当资料的。”叶拉娅解释着,“我们年底要交总结,我觉得这个可以用进去。”</p>
好吧,最朴素的回答,反倒反映出了最真实的情况。这正明,这件事情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张新华她们听到这个新闻稿,完全就是巧合。</p>
马晓燕看到听到,她心里为叶拉娅的回答赞了一个,这回稳了!</p>
这个新闻大概率是能上自治区日报的!</p>
郑明月拍着新抹的屋面,院墙,铲过平整的地面,然后又去取了一个远景,把前院和哈里木家做了对比。毕竟前后院才是真实的这个队里的情况,都是破破烂烂的,只有哈里木家的院子最为明显。</p>
“你们平时喝的水是河水吗”张新华掏出本子记了起来,“在哪个地方”</p>
“距离这里有四五百米吧。”叶拉娅想了想道,“张老师您等等。”她跑着去了对门家里,很快就拿着马勺舀了一勺水过来,然后给张新华看。</p>
那水略显浑浊,水里有许多的生物,特别是许多黑色的蚊子的幼虫在水里快速的扭动,看着挺恶心的。</p>
“平时就喝这个水”张新华没什么,她下乡的时候喝的涝坝水就是这样子的。但郑新月有点受不了,拿照相拍了一张,忍不住道:</p>
“这能喝吗都是虫子啊!”</p>
“能喝的,把水烧开,虫子就死掉了。”叶拉娅笑笑,“当然,现在哈里木家里有井,玉山江家里也有井,许多人应该就会过来打水,这个水真好。我昨天尝了,真甜。”</p>
张新华却看到,那井台已经摇摇欲坠了,如果不处理的话,可能过不了今天,压井就坏了。</p>
好在这不算太大的事情,用砖头支着,勉强还是能用的。</p>
就在她想这个事情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拖拉的突突声。</p>
叶拉娅听着一惊,扭头就往院子外面跑,跑出去一看,然后高兴的对着张新华:</p>
“张老师,那个李龙过来了!”</p>
李龙来了</p>
是冲自己过来的吗</p>
张新华又忍不住怀疑起来。</p>
这来的也太巧了吧是县里给通知了吗</p>
她看向马晓燕,马晓燕也一脸的茫然,她都不知道李龙是哪个单位的啊。</p>
李龙看着哈里木家门前停着22,再看叶拉娅的表情动作,就有所猜测了。</p>
这么巧的吗还是这件事情影响比较大</p>
县里虽然有宣传,给各口子也有文件,但他没有参加供销社的学习,队里这方面的也不会专门组织人学习,所以对于今年五月是自治区第二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的事情,李龙并不清楚。</p>
既然来了,他自然不会倒回去。把拖拉停在22前面路边,李龙熄火下车,抱着一袋水泥下来到院子里,冲张新华几个人点点头,然后笑着问叶拉娅:</p>
“叶,今天怎么这么热闹”</p>
张新华看李龙抱着水泥,立刻就明白了。恐怕是自己想多了,这个伙子应该是过来加固井台的。</p>
她便主动问道:</p>
“你是李龙吗这是过来加固井台”</p>
“是啊。”李龙点点头,“昨天打井的时候疏忽了这一点。其实本身打井也是临时起意。修房子是早就想过的,前天修的时候看这边用的还是河水,不干净,而且远。老太太身体不好,这么远去提水多辛苦啊。就想着打个压井会方便一些,还行,第一次就打出水来了。”</p>
“你以前没打过压井”张新华听着感觉有点神奇。</p>
“没有,我哥打过。他以前是县打井连的。我家院子里的压井就是他打的,我看着打的,觉得应该比较容易。”李龙笑笑,“就是事办的有些仓促,把井台子的事情没搞好。昨天回去的时候我就想着,这样肯定容易坏,所以今天买袋水泥过来,搞成混凝土这样的,应该能用好久。”</p>
“想法不错。”张新华点点头,“你和哈里木什么时候认识的”</p>
李龙看了看她问道:</p>
“请问你是”</p>
“这位是自治区日报社的张记者。”马晓燕在边上道,“张记者听了你的事情,专门过来看看情况的。”</p>
她着重强调了张新华是从自治区过来的,那意思是希望李龙能重视一些。</p>
“是的,我昨天在县里听了叶写的稿子,觉得你做的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所以想了解一下。”</p>
“那能不能等一等”李龙指了指井台子道,“这个比较重要。我去弄点沙子过来,咱们边干边怎么样”</p>
张新华还没什么,马晓燕不愿意了,她板着脸道:</p>
“李龙同志,你怎么能这么呢修井台怎么能比采访还重要呢你要端正一下态度,张记者可是自治区过来的,时间宝贵,你这井台子什么时候都能修”</p>
“你是”李龙看着马晓燕问道。</p>
“我是县宣传部门的干事。”马晓燕有点傲娇的道。</p>
“这位干事,我觉得你错了。如果没有我打井修屋子这件事情,我想张记者也不会过来这里,所以修井台这件事情其实才是重要的。况且我只是去弄点沙子过来,并不耽误多少时间。到时可以边干边聊啊。”</p>
李龙的话直接把马干事堵的没话了。</p>
张新华觉得这个李龙还挺有意思的,她笑笑:</p>
“行啊,你去吧,我们等你,正好也问一问老人家一些其他事情。”</p>
李龙很满意,这位记者的态度很对嘛。</p>
采访归采访,不能影响正事。不就是再上一次报纸嘛,也不是没上过,有啥呢这井台子对他来才是重要的事情。</p>
沙子要去河边搞,李龙前天取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地方了。他开着拖拉去铲了一堆沙子回到哈里木的院子,发现老太太已经把炕桌拿出来摆在外面,上面有奶茶。看到李龙回来,老太太笑着给他招,示意他喝奶茶。</p>
李龙过去喝了一碗,然后开始用水泥和沙子,搅拌的差不多,再加水。</p>
井台砖头有些松动,李龙干脆一块块取下来,然后把底下用带过来的瓦刀砍平,然后一层层开始砌。</p>
而这个时候,张新华也开始对他采访。</p>
“你是怎么认识哈里木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