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车司的语气能听出来,他是经常给别这么吩咐的。</p>
这时候能开得上卡车,那都算是利害人物。平凡的世界里金波开上卡车,在老家就算是成功人士了。</p>
这时候女孩嫁给驾驶员那都是能让别人羡慕的。</p>
毕竟卡车司有固定工资,来回夹带点私货还能赚些外快,虽然辛苦,但来钱不少。</p>
这也就养成了一些驾驶员骄横的性格,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别人求他,而他们很少求人。</p>
或者能让他们求到的人,他们也不会展现那一副骄横的脸。</p>
阿布来提和阿布都赛买提两个习惯了驾驶员的语气,一个去打开卡车后厢板,一个去收割那里。</p>
李龙也过去帮忙,那个驾驶员就站在卡车边上,时不时的指挥一句,然后就看到了停在院子里的吉普车。</p>
先前光注意人了,没注意这院子里不光有台拖拉,还有台吉普车,他原本还略微带着点的酒味,一下子就醒了。</p>
这啥人家还能开得起吉普车莫不是偷来的吧</p>
不可能,他想起刚才斜对面看到的就是派出所,那自然不可能是偷来的。</p>
那就是这家人的或者这个年轻人,是给哪个领导开车的</p>
驾驶员绝对没有认为这卡车是李龙的。这年头,能坐得起这种吉普车的,都不是一般人。人家一般也不会住在这种院子,应该都在大院里。</p>
驾驶员脑子里转了好多念头,随即脸上就绽开笑容,跑着上前跟着李龙一起搬起了收割,边搬边问道:</p>
“这位同志,你贵姓啊!”</p>
“姓李,叫我李龙就行。”驾驶员为什么一下子热情起来李龙不知道,不过他对这个驾驶员真就没好感。</p>
自己的汽车技术上一世学的,开车不喝酒他是深刻记在脑子里的,而这个驾驶员明显头一天喝了不少酒,现在酒味还没散去,不能算合格的驾驶员。</p>
会有危险的。</p>
“李龙同志年少有为啊。”那驾驶员还懂用个成语,“这吉普车是你开的吧我看车牌号,那是北庭州的”</p>
“嗯,我们单位领导让我开的。”李龙道,“让我办事,因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就把这车放我院子了。”</p>
“噢噢,那领导对你还是器重啊。”驾驶员做梦都想开车。开大车虽然拉东西方便,但在驾驶员这条鄙视链上,属于最后一环。他们在外人看着光鲜,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追求。</p>
“还行。”李龙也不谦虚,笑笑道,“我给领导办过两年事情了,领导觉得我办的事情放心。”</p>
“那就真厉害了。”驾驶员赞叹着,“这车开着可比我们这大车舒服了”</p>
“那不一样,拉东西没你们大车拉的多。”李龙也奉承对方一句,不然他听的有点烦。</p>
收割放上卡车,他这才看到卡车前半车厢里已经堆了不少的东西,用篷布盖着,也看不出来。</p>
“用绳子把这个绑紧,不然碰一下撞一下,零件碰出问题来,就不好修。”李龙和阿布来提道,“要绑紧了。”</p>
“好。”阿布来提道。</p>
驾驶员从篷布</p>
收割绑好后,他们跳下车,李龙便道:</p>
“走,进屋喝口水”</p>
“不了不了。”阿布来提记得刚才驾驶员的话,急忙摆,“我们就准备出发了。”</p>
“没事没事,喝口水喝口水,李龙同志,没什么不方便吧”驾驶员这回倒不急了,道,“家里其他人不在”</p>
“都忙去了。”李龙倒是真心想留着他们喝点茶,也好让驾驶员醒醒酒,散散味儿。这一路过去全是冰雪,那稍微不心点就得掉到沟里去。</p>
李龙带着三个人进了屋子,阿布来提和阿布都赛买提都进来过,倒没感觉有啥。那个驾驶员好奇的打量着,在李龙给倒茶的时候问道:</p>
“李龙同志,你这屋子是老房子吧”</p>
“嗯。以前房主回沪上去了,我把这院子买下来自己住的。”</p>
“那这院子不便宜吧”驾驶员赞叹着,“这么大的院子,在我们那边,以前只有财主家才能住得起。这用料都很好的,就算到了现在改开了,普通人家也买不起啊。”</p>
“还行,我算捡了个便宜。”李龙原本想捡漏的,但这话好像这时候还没流行起来,便换了两个字:</p>
“来,喝茶,茉莉茶,比不上你们那边的玫瑰茶,但味道还行。杯子是新的,放心用。”</p>
“嘿,李龙同志很客气啊,知道的也不少。我们那边玫瑰茶的确是挺出名的。”驾驶员挺健谈,“你是不是和我们民族人打过交道”</p>
“嗯,我有不少民族朋友。”李龙觉得这个驾驶员应该不知道自己上报纸的事情,他自己也不好多讲,便道:</p>
“我在山里有一些牧民朋友,关系很好。”</p>
“好好。”驾驶员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又问道:“李龙同志是在哪个单位工作”</p>
“供销社。”</p>
“怪不得!”驾驶员一拍大腿,“难怪难怪,我就嘛,感觉李龙同志你很亲切,我也是供销社的,伊犁州联社的!这茶不错啊!”</p>
“我从我们领导那里拿来的。”李龙开着玩笑,“喝着好就好。”</p>
东拉西拉的聊着,李龙明显能感觉到这个驾驶员在套自己的话,他也乐得多聊几句。多让他们喝点茶,也让这位驾驶员清醒一些。</p>
“快一点了,走,我请你们吃饭。”聊了三四十分钟,感觉差不多了,李龙站了起来道,“去我们的国营食堂。”</p>
“不了不了。”驾驶员立刻摆,“我们得赶路了。今天要赶在果子沟前五台那里,明天翻果子沟。现在要不走的话,晚上赶不到了。”</p>
这位驾驶员时间观念还挺强,他继续解释:</p>
“我们现在出发,汽车开到沙湾或安集海吃中午饭,然后继续往西。这样才能在晚上赶到五台,住在那里。”</p>
驾驶员既然这样了,李龙也不勉强。</p>
送驾驶员出门的时候,他也知道了这个司的名字:海里且。</p>
海里且下一次过来跑运输的时候,再和李龙联系。李龙倒也想着如果有一个经常往伊犁那边跑的司的话,也算方便,便也就点头同意了。</p>
阿布来提他们走的时候,给李龙留下了一包苹果。不算多,有十几个,但个头都挺大。</p>
在大冬天也算是难得的水果了。</p>
把卡车送走,李龙也算轻松下来,这些收割都卖完了,院子里空了一大块。</p>
十几分钟后,杨大姐推着车子回来,看着大开着院门,李龙正站在那里,便问道:</p>
“他李叔,有人来了我刚才看一个大卡车出去了。”</p>
“嗯,把最后那台收割买走了。”李龙道,“杨大姐,今天市场人多不多”</p>
“还怪多哩。”杨大姐揭开锅盖给李龙看,“一早上,饭是卖光了。这天越来越冷,大家都想喝点热的。”</p>
“那后面卖饭的时候带个暖壶,带个碗,有想喝水的也给倒一碗,能招揽些人。”李龙顺嘴提了个主意。</p>
这时候大多数人还是要脸,通常喝点热水就算欠了人情,就得想着还些什么。</p>
不像三四十年后,有人因为天冷给那些需要的人免费发放服羽绒服,有些人明明不需要也跑去领。</p>
不要脸。</p>
杨大姐眼睛一亮,笑着道:</p>
“好好好,这个怪好哩。那些摆摊的,不少都怪可怜哩。”</p>
淋过雨的许多人在有能力的时候会想着为他人撑把伞。</p>
杨大姐也算是淋过雨的人了。</p>
既然要做中午饭了,李龙便也没再往队里跑,他打算吃过饭再过去。昨天已经和大哥老爹过了,今天会晚点儿过去。</p>
海子上,掏鱼的一些人看着李龙没来,有人觉得正常,有人却犯起了嘀咕。</p>
等李建国和李青侠两个人到了饭点提着准备回的时候,有人就喊着问:</p>
“老李叔,龙没来,那鱼还收不收”</p>
“收啊。龙有事,下午才能过来。”李建国道,“鱼你们现在送过来也行,我收。如果等龙,晚上一块送过来也行。”</p>
知道李家继续收鱼,其他人就放心了。</p>
</p>
“龙那收割应该卖出去了吧”往回走的路上,李青侠也在问李建国。</p>
“应该卖出去了吧。如果没卖出去,那也不能这么晚还没过来。”李建国猜测着,“没事,就算卖不出去,明年留着我用也行啊。”收割的作用李家人是深切的知道了。李建国自己有拖拉,也会想着明年要大干一场。毕竟养那一圈的猪,真就不如收割割一季麦子的。</p>
中午吃饭的时候杜春芳还在问李龙咋没过来,从前院收鱼回来的李建国给解释要给人卖收割,忙着。</p>
对于老娘对李龙的偏爱,无论是李建国还是梁月梅都已经习惯了。</p>
而且已经感觉是应该的了。</p>
李龙不在,杜春芳吃饭感觉都不怎么香了。</p>
“你就好好吃吧,那龙自己那边有院子,那能天天陪着你吃饭”李建国和梁月梅不敢,李青侠可不惯着老伴,“要么你搬到县里去”</p>
“那我可不去。”杜春芳虽然偏疼儿子,但也是知道好歹的,“那龙和他媳妇天天不着家,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哪像老大媳妇啥时候都在跟前,能照顾我哩”</p>
这话把李青侠给气笑了。</p>
这偏心的真是没边了。</p>
梁月梅和李建国两个也笑出了声。老娘这么直白的话,不就是变相的承认梁月梅把她照顾的好嘛。</p>
老娘还怪可爱哩。</p>
热热闹闹的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会儿,准备去掏鱼的时候,吉普车的声音响了起来,很快车子就驶进了院子,李家人都出了房门。</p>
看着李龙从车上跳下来,里还提着个包,杜春芳咧着嘴笑着。</p>
“老爹,老娘,大哥,大嫂,这是人家给咱留的苹果,我拿了一些过来,一个人能分一个。”</p>
李龙把苹果掏出来,一人递一个。</p>
“真大!”杜春芳看着那个比自己脸还大的苹果,有点发愁,“吃不完咋整”</p>
“啥咋整那咱俩合吃一个不就行了。”李青侠把自己里的苹果放进李龙的布兜子里,然后拿过杜春芳的苹果,用力一掰,掰成两半,自己啃一半,塞给杜春芳一半。</p>
“咋吃我这个咋不掰你那个”杜春芳不满意,不过还是的啃了一口苹果,嘿,真甜!</p>
李建国有样学样,也把自己的苹果掰两半,塞给了梁月梅。</p>
“龙你也吃啊。”杜春芳道。</p>
“路上我啃了一个。”李龙笑笑,“大嫂,剩下的你提屋里放着吧,娟和强强回来,让他们吃。”</p>
老爹和大哥的劲真不,那苹果,一般人真就掰不开的。</p>
想想如果能让海里且给送来一批这样的苹果也不错。供销社里过年的福利并没有水果。冬天的水果还算是奢侈口。</p>
真要能搞到一些苹果,自己家里留着吃,给熟人送礼也都是不错的。</p>
如果下次海里且真过来了,那就让他帮着拉一些过来。</p>
伊犁河谷有着世界著名的野苹果林,这里的苹果是原生的,味道好,量大。</p>
哪怕到了三四十年后,阿克苏苹果已经成了南北疆苹果的袋,但在伊犁,秋天冬天的批发市场里,依然可以买到本地五块钱一公斤的成箱子的苹果。</p>
而且质量肯定好。</p>
大部分是有心的。</p>
瓜果之乡,真不是吹的。</p>
李龙和李建国、李青侠一起出现在海子的时候,其他人都主动打着招呼。</p>
今天又赚了一笔的李龙对这些人也都很热情。</p>
接下来的几天,李龙每天跟按时上下班一样,每天出现在海子里,中午晚上两次收鱼。</p>
一月中旬,李娟和李强放假,梁月梅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李龙算了算,已经收了差不多七百多公斤的大鱼。</p>
两边家里存放的开剥好的鲫鱼也有上百公斤了。</p>
李龙甚至让杨大姐弄了一些干炸鲫鱼去市场上卖。每次不多,买的人也不少。</p>
毕竟这种收拾好的鲫鱼味道还不错,因为炸的酥,不需要吐刺,吃着也方便。</p>
喜欢吃焦脆食物的人肯定是乐意吃的。</p>
李娟上了初中后,成绩不错,李强在学的成绩也不错,入了少先队员。</p>
这时候是二年级入少先队,不像后世,许多一年级都入了。</p>
李龙在伊犁那边听过句经典的话,那是一个少数民族校长的:娃娃们也是我们争夺的阵地啊。我们不占领,那讲黑经的就会把他们拉过去。</p>
那个校长是草原乡的学校长,那几年,反正事情很复杂。</p>
因此李龙印象很深。</p>
后面已经变得很好了。</p>
开家长会的当天期末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一上午开完家长会,孩子们就放假了。梁月梅原本是要骑自行车去开会的。</p>
李龙是开着吉普车把她和两个孩子送了过去,然后又算了时间把她们一起接回来的。</p>
李建国有点担心太招摇了。</p>
但李龙没事。</p>
吉普车开了一段时间,眼下大家对这边有这么一辆吉普车已经接受了。不要怀疑这年头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p>
野蛮发展的时候,出现什么新事物,大家都只会奇怪一阵子,然后就接受了。</p>
大家都忙着往好日子奔着,忙着。别人赚了大钱,会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会想着自己怎么也能过的好。</p>
没办法创新,那跟着学总会吧</p>
李龙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没被抓,大家也就明白了。</p>
这年头,上面让大家想办法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是真的。</p>
那就先努力让自己富起来吧。</p>
冬天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做生意的人。</p>
这时候商真的是处处都是,毕竟还处于物资紧缺的时代,只要能想敢干,就能赚钱。</p>
自家的韭菜冬天捂出了韭黄,年前出去卖点不过分吧</p>
野外打到的兔子吃不完卖掉不过分吧</p>
河里的鱼就不了,这个压根没人管,要管的话,李龙早就进笆篱子里了。</p>
当然,工制品是最多的,筐、叉、盘等,眼下编的厨房里的馍盘子还只能用高粱杆,但再过些年,蒲草不知道怎么在海子开始生长的时候,编馍盘就开始用蒲杆子了。</p>
这玩意儿,可算是入侵生物,一来就扎下了根,把芦苇都挤的大面积缩水了。</p>
市场变得繁荣,不光是自由市场那里,学校的门口,冬天卖烤洋芋的,葫芦的,炒瓜子炒生的都有。</p>
学生的钱虽然不多,但却是最好赚的。</p>
中学门口,李龙坐在吉普车里等大嫂李娟的时候,就买了一包炒瓜子在磕着。</p>
这时候一包是五分钱,是用报纸折了个三角,撑开里面可以放一玻璃杯瓜子,挺方便的。</p>
然后就看到梁月梅和李娟两个从校门那边走出来。</p>
他们里还拿着奖状,显然是李娟得了奖。</p>
这时候奖状的含金量可比后世强太多了。</p>
后世那种几乎人一张的奖状真就不好。</p>
这时候只有两种,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p>
那学习好的真就学习好,队里有好几茬,有人家里穷,但那糊了一墙的奖状,真就是父母的骄傲。</p>
这玩意儿就是放在草房里,也是不虚那些别墅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