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许官
    凉州城卢林来了三次了,却是没有好好逛逛,先是和姜星冉去了上次来过的酒楼定了雅间,点好了菜,和掌柜好酉时三刻上菜,随后就去城中逛去了。</p>

    两人漫无目的的凉州城中走着,差不多逛了半个时辰后,卢林想起了那昭武赌坊来了,便找人打听了一下,是去年就被查封了,如今也不是赌坊了,是昭武茶楼了,位置倒是不远了,卢林和姜星冉便顺路过去看看。</p>

    到了之后,还有书人在书,卢林拉着姜星冉听了两刻钟,的还是去年天策军清剿大青山之事,两人来得晚,只听得到天策军意外遭遇了退回西胡精骑,李尚书端坐中军帐,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各将领纷纷领命行事,然后书人醒木一拍,今日就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明日再了。</p>

    此时也差不多酉时了,卢林和姜星冉也就离开茶楼准备回汪家去了,姜星冉笑道:“林子,你这从去茶楼就是听这样的故事啊。”</p>

    卢林有些尴尬的道:“那会啊,又不懂事,就听个热闹,这些书的得有趣,还引人入胜,就经常和文子和武子去听来着,经常就是被书人这般的勾引着听了还想听。”</p>

    姜星冉道:“林子,这种大战,死起人来都是成千上万的,不会像书人这般,也就是听个热闹。”</p>

    卢林点了点头,道:“星冉,我们那会听了也是会有争论的,寻常人这般听了故事之后,也都成为茶余饭后闲谈的谈资,这结局不会变,中间就各种编了,怎么好听怎么来,当故事听听还是可以的。”</p>

    刚才书人的大青山之事,卢林从白山回来听过了,结果是知道的,经过就不是很清楚,但他也不是昔日的懵懂少年了,学过了兵法韬略,大厮杀也是经历过上百次了,临江坊的腊八之战、去龙城在全州遇见劫镖、走东南镖、洛城之比、棋盘山遇袭、神都大比、儋耳遇海盗、梧州和瀛洲的海战、华岭的突围见闻和释门少林寺的大战、长岛夺岛之战都是亲历过的。</p>

    在兵部卢林他们也听过许多战例,更有六掌派讲述过亲身经历的西关大战;绝没有书的的这般轻巧容易,腊八之战有千人了,瀛洲海战有数千人,长岛夺岛也是数千人,少林寺之役更是两三万人,那都是相当的惨烈;以前听书的时候觉得那些大将军都很威风,如今再来茶楼听书,卢林心中感慨更多,只有一声叹息了。</p>

    这书人的故事都是有真人真事的原型,但是经过写书人整理书写,更会着重润饰那些重要人物,尽量吸引人来听,比如这刚才的故事就对李尚书润饰过了不少,明显是很褒扬赞赏的,但那是遭遇战,不可能有这么从容的,数万人的大战绝不会是书人的那样轻描淡写,纵然是天策军人多势众,此役杀敌一万二不也折损了五千人。</p>

    若是没有战事,百姓安居乐业是最好的,都一将功成万骨枯,战死的大多都是普通军士,都是寻常人家的子弟,这战事一起,上了战场,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只是这承平日子都是大战之后才有的,明月王朝亡了之后,天下太平了三十余年,就爆发了西关大战,然后又有了这三十余年的太平,如今却是又要不太平了。</p>

    当初临江坊腊八之后,三叔曾经过几句西关之事:那战场才是战场,死伤更多更惨,太多的痛太多的悲太多的仇太多的恨你根本无暇去顾及,只能记在心里,去战场杀敌,活下一天是一天,杀一天敌活着就回来敬战死的袍泽一杯酒。此时卢林想起,感触更多了一些。</p>

    卢林和姜星冉一路着话回到了汪家,此时已经临近酉时二刻,大掌派和阎方余还在客厅看着游记,汪父坐着喝茶陪着,汪振之不在,应该是去书房了,卢林和姜星冉进了客厅后道:“大掌派、阎副锋主、伯父,雅间已经定好了,可以过去了。”</p>

    大掌派听后抬起头来道:“哦,这就过去一个多时辰了啊,振之这些游记很好,我这不知不觉都看得入神了。”</p>

    阎方余道:“大掌派的是,确实很详实很有用,若是振之懂一些兵法就更完善了。”</p>

    大掌派起身道:“那走吧,我们边吃边,这一趟来得很值得了。”</p>

    汪父闻言神色颇是惊喜。</p>

    这时米青也过来了,卢林道:“米青嫂子,去喊一下伯母和振之兄,一起去吃饭。”</p>

    米青点了点头就去了,片刻后,汪母和汪振之过来了,大掌派拉着汪振之走在前面,汪父和阎方余随后,汪母和米青在最后锁门,出了汪家之后,大掌派问道:“振之啊,你可曾学过兵法?”</p>

    汪振之道:“大掌派,振之未曾学过这些,也就十九岁之时考过了院试,后来再没有求学了,都是在河西各地寻山觅水。”</p>

    大掌派边走边道:“振之,你这些游记对于崆峒来是极为有用的,若是你再懂些兵法就更好了,不过也是无妨,等你去了西关再安排一些弟子陪你去勘察。”</p>

    汪振之道:“大掌派,卢公子中午也曾和我及过这些的,振之觉得若是去了西关,是应该学一学兵法更好。”</p>

    大掌派回头看了眼卢林,笑道:“卢林啊,你这些话得不错。”</p>

    卢林闻言道:“大掌派,弟子只是没有等到你们过来,想着明日要离去就和振之兄提议了一下。”</p>

    大掌派道:“这提议很好。”</p>

    八人着话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到了酒楼,进了雅间之后,大掌派拉着汪振之坐在身边,菜肴不过一会就上齐了;大掌派端起酒杯道:“能够见到振之这样的人才,我此行不虚,很值得,汪主簿有这样一个好儿子,长孙远在此多谢了,其余的话也不多了。”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p>

    汪父闻言更是讶异,众人都将酒喝了,开始一会汪父他们都还有些局促,大掌派和阎方余却都是很平和的着话,也就渐渐放松了下来。</p>

    席间卢林得知崆峒是三日前收到展二掌派的信,大掌派看过信后,商议了一番,就立即带着人先去千锋照,昨夜到得千锋照之后,今日一早就和阎方余两人快马先赶来了。</p>

    随后大掌派问及了汪振之不少关于河西的情况,刚才一个多时辰,大掌派和阎方余都只是在看汪振之居延游记,此时大掌派问及起来,听的汪振之起,越听越是眼神明亮,再等到汪振之及了葱岭一带都去过,大掌派和阎方余更是惊喜不已。</p>

    等到汪振之简要完了近两年游历的河南地和蕃地之后,大掌派道:“振之,你这几日将你的游记收拾整理一下,我和方余在凉州停留三日,再带你去西关如何?你有什么要求,家中需要如何安排,也尽可提出来。”</p>

    汪振之闻言道:“大掌派、阎副锋主,振之可以自行前往西关的,不敢劳烦,这些游记,卢公子在两年前和我相遇之时,就答应了帮我刻印出来,振之也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去了之后,需要间书房安静整理,至于家中之事”到后面,汪振之颇为留恋的看了眼米青和汪父汪母。</p>

    卢林道:“振之兄,刻印之事不用着急,慢慢来,西关那边更为要紧,你得闲整理好誊录寄送到临江坊即可。”</p>

    完之后,卢林又和大掌派道:“大掌派,振之这些年常年独自在外,行走山水之间,他和米青也就仲秋才刚刚成亲的,伯父身子也不是很好。”</p>

    汪父道:“卢公子,边关大事为重,振之放心去就是,上次卢林公子留下了银子,我们如今也是好过多了。”</p>

    大掌派从怀中拿出几张银票来,递给汪父道:“汪主簿,这些银子你也收着,勿需担忧生活之事,回头我让太守安排两个丫鬟过来照应你们起居,米青也可随振之一起去西关,两口这才刚成亲不久,分开确实不好,是我刚才没有了解清楚。”</p>

    汪父见了连忙推辞道:“大掌派,卢公子对振之和米青都是很照顾的,给过许多银子,如今家中银两足够用二三十年的了,消不得这些的。”</p>

    米青闻言微微脸红垂首不语,汪振之则是欣喜不已,道:“振之多谢大掌派、阎副锋主。”</p>

    大掌派道:“汪主簿,振之夫妻二人和我们走了,你们的起居自然是要无忧,这样他们才会安心,你收下就是,崆峒要用人,也不能亏待了人啊。”</p>

    阎方余也掏出几张银票来,道:“汪主簿一起收下就是,这是崆峒和千锋照的一点心意。”</p>

    卢林看了一眼银票,大掌派和阎方余都是给的二千两,道:“伯父收下就是,振之兄这些年所得,值得这些的,那些游记日后刻印了,临江坊这边还有分成给振之兄的。”</p>

    汪父听得卢林如此了,也就收下了银票。</p>

    阎方余又道:“大掌派,振之此去西关,谢师兄定然是如虎添翼,到了之后应当给个官职才好。”</p>

    大掌派笑道:“方余得极是,是我疏忽了,振之此去西关,先可在西关神策军中任六品之职,此等官职我崆峒即可做主,今日我暂且如此定下,以振之之才能,五品也是当得的,只是五品官职还需上报朝廷商议之后才可定下来,这需要到年后了。”</p>

    汪父闻言惊讶不已,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大掌派、阎副锋主,振之他这就能够在神策军中为官了?”汪父是凉州太守府主簿致仕的,太守府主簿和当初王文英的父亲王长史一样,都是官职六品,听得大掌派汪振之去了西关直接就是六品官职,过了年还可申请为五品,这起步就是他的顶点了,如何不惊讶。</p>

    大掌派道:“只要振之愿意留在西关,以后前途无量。”</p>

    </p>

    汪振之却是道:“大掌派、阎副锋主,边关有事,振之自当前去效力,只是振之喜欢去四处寻幽探胜,若是战事停歇之后,我还是想去各地看看,江南、西南、东北我都未曾去过,卢公子还和我及了南洋见闻,我亦是极想去见识一下的。”</p>

    汪父听了汪振之这话顿时有些无奈了,看了眼汪振之只是摇了摇头,也不再什么了。</p>

    大掌派笑道:“振之啊,许多人是想做官而不得,你却是弃之如敝履,也是啊,若非是你这等淡泊功名只为喜好的性子,怕是也写不出这样的游记,无妨的,以后你想去何处都可以,有什么需要崆峒都会帮助你的,崆峒在番禺、温陵那边也都是有地有铺子的,以后去南洋也是便捷。”</p>

    汪振之拱道:“振之多谢大掌派和阎副锋主了。”</p>

    大掌派道:“那好,今日暂且如此好,卢林、星冉,你们明日准备何时回去?”</p>

    卢林道:“大掌派,我和星冉明日吃过早饭再走。”</p>

    大掌派道:“卢林、星冉,那明日一起到汪主簿家吃早饭吧。”</p>

    汪父连忙道:“欢迎之至。”</p>

    卢林和姜星冉都道:“大掌派定了,弟子从命。”</p>

    大掌派举杯道:“好,今日也不早了,喝完这杯,我和方余就去见见凉州太守。”</p>

    于是众人喝完酒吃了点主食,筵席也就结束了,卢林想要去会钞,大掌派没同意,大掌派会钞之后和阎方余去了太守府,卢林和姜星冉送汪振之一家回去之后也回客栈去了。</p>

    夜里歇息之时,姜星冉感叹道:“林子,你当初看重汪振之,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一些,大掌派他们如此重视汪振之,这都直接给官了。”</p>

    卢林道:“星冉,汪振之的才能我当时觉得很有用,想着刻印他的游记出来,可以流传于世,这不是话本,可能不怎么赚钱,但是其价值不可估量,就是没想到会如此有用,如今正好遇上了西关要起战事,汪振之也是恰逢其时。</p>

    汪振之其实和刘士元也是挺像的,都是在他们喜欢的事情上下了工夫的,也都没有被人重视,刘士元也是遇见海运开了,正好赶上了,不然也是埋没在白沙津了,这时间如此人才应该是还有的,二掌派不是也要到各地寻觅这样的人才么?”</p>

    姜星冉道:“九州有两万万多之人,人才应该是有不少的,像他们这些人不去参加科举,确实很难崭露头角的,二掌派这么也是对的,不是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么。”</p>

    卢林道:“有些人才确实不是科举能够出来的,像汪振之、刘士元这样的都不能,三叔不是也过了么,如今朝廷科举以格物和数算为重了,更为务实了,这以后是应该这样。”</p>

    姜星冉道:“嗯,师父来临江坊的时候也过这些的,如今海鹏数算学得极为不错,师父觉得海鹏明年院试会有个好名次;在临清之时李大哥提也及过科举之事的,不过李大哥的不是侧重了,是经史子集、格物、数算、明法等并重了。”</p>

    卢林想了想道:“星冉,以前侧重经史子集对于其余人才来确实有些不公,太子殿下这般并重是更为合适的。”</p>

    姜星冉笑道:“林子,你这是对你们当年院试名次不满了啊。”</p>

    卢林道:“唉,都过去了,若是前些年如此重视,我和文子、晓梅应该不是一百多名了,可能是四五十名吧,再好好学两年,乡试应该勉强可以考过,会试还是不行,这数算也一样是要费工夫的,我可没那么多工夫用在上面的,文子应该可以的,他不铸造了,做买卖平时都是要用数算的,他喜欢这些也更用心一些。”</p>

    姜星冉道:“林子,那你这卢大匠岂不是要晚两年才是了。”</p>

    卢林道:“星冉,那会我也不知道自己铸造技艺如何,在铺子里都是大掌柜安排我铸造什么就铸造什么,不过,我应该不会去白鹭洲书院继续求学的。”</p>

    姜星冉问道:“林子,能够考过乡试,你怎么不去白鹭洲书院了?”</p>

    卢林听得姜星冉追问,心里顿时有些尴尬,当时婴宁和徐志高在白鹭洲书院的,就是数算学得再好他也不会去的,嘴里道:“那时我听多了书的故事,就想着行走江湖的,那年我们二十人登山的时候我就是这般的。”</p>

    姜星冉听了也没再问了,随后两人商议明天回去之事,从凉州到洛城有一千六七百里,至少要走了六七天,从洛城乘船走水路要个三天到得颍水入淮水下船,再骑马去姜家,有两百里左右,一天是足够了,十天左右能够回去,差不多是冬月二十八了,路上就是耽搁一两天也不会误了腊月初二前赶到姜家。</p>

    </p>

    冬月十八日一早,卢林和姜星冉退了房,牵马去了汪家,大掌派和阎方余还没有来,卢林先和汪振之起了刻印之事,至于这些游记能够买卖多少出去,卢林心里没底,肯定是多不了,汪振之倒是不介意这些的,能够刻印出来他就心满意足了。</p>

    卢林想了想,最后和汪振之道:“振之兄,你只管将游记整理寄送到临江坊,其余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刻印好了给你寄送五套过来,之后若是赔本了,江右商帮这边都认了,若是赚了银子那就和振之兄五五分,这样如何?”</p>

    汪振之听后觉得有些过意不去,道:“卢公子,赚了我就分银子,赔了我还不用出银子,你们这般是不是太亏了一些?”</p>

    卢林道:“振之兄,我就和你实话,这些游记刻印出来,我知道是肯定卖不过那些话本的,但是我曾经和朋友都及过你的游记之事,去年我们也来看过,都觉得很不错,是可以流传下去惠及后人的,我觉得这样做是很值得;九州地域广袤,千山万水,以后振之兄尽管放心去寻幽探胜就是,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p>

    汪振之道:“卢公子,昨日大掌派和阎副锋主给的银子已经足够我去寻山觅水二十年了,这去了西关还有月俸的,已经够了,胜过以前许多了。”</p>

    卢林道:“振之兄,你如今成亲了,以后还会有孩子,你行走山水之间的记载都是很珍贵的,都是很有价值,世间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很难得,你就不用推辞了。”</p>

    汪振之听后心中甚是感动,道:“卢公子如此了,这等盛情,振之也就却之不恭了。”</p>

    这时大掌派、阎方余也来了,刚好听得这话,大掌派问道:“卢林、振之,你们这还有什么事情却之不恭了?”</p>

    卢林了一下刻印之事,大掌派笑道:“振之,你尽管放心,以后你去寻山觅水,这些我崆峒都全力支持你去,不用担心这些;卢林给你的,你收着就是,江右商帮赚得很,他运气还好得很,出个远门就有宝物和银子,这次去南洋不仅是得了一艘大海船,还许多金银财物,我们谁都比不过他。”</p>

    汪振之听得一愣,只是点了点头。</p>

    卢林道:“大掌派,弟子也只是恰好遇上了,这种事情也很难得。”</p>

    大掌派道:“仪儿和良儿不也去走了东南镖,怎么他们就没遇上,他们回来可没有什么雷魄晶、金红石这些宝物,更没有什么贝叶经,就得了块海铁回来,和你没得比;这南洋后面两船人去了,加起来也没你收获大,你还夺了长岛。”</p>

    卢林闻言顿时就不话了,大掌派的都是实情。</p>

    米青这时把早点端了过来,众人便都吃了起来,吃完差不多辰时过半了,卢林和姜星冉起身告辞,汪母拿出四个水囊过来,送给二人是汪振之回来之后,一直念叨卢林会来,自酿葡萄酒的时候就多酿了一些。</p>

    去年汪母就送过了,卢林也只好收下,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外面传来的一阵动静,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领头进来一人,是凉州太守,进来之后就先和大掌派、阎方余拱寒暄了一句,随后就向汪父、汪母、汪振之、米青恭贺了起来,还和卢林、姜星冉寒暄了一句。</p>

    卢林讶异了一下,转瞬之间也明白过来了,是大掌派和阎方余昨夜去了太守府安排的,这是要帮着壮一壮汪家的声势来了。</p>

    随后又进来了几个太守府的官员,后面跟着一群衙役和吹吹打打的,一派欢腾的气象,外面的左邻右舍听得动静都围观了起来,太守随后又当众了几句恭喜汪振之前去神策军为官的话,令这些围观之人都是惊讶羡慕不已,这成天游山玩水的汪振之,竟然是得了重用,还是太守带着人过来亲自的。</p>

    卢林和姜星冉还要赶路,不能久留,也没有继续看后面如何了,只看见汪父、汪母都是喜极而泣,米青也是满脸的欢喜,便和大掌派、阎方余、汪振之还有太守了一声,牵马悄悄离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