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行启程前往枣山。</p>
早先,作为族长的陈青雉已经亲自替爹娘来踩过点。</p>
他调来了族里的风水师,探矿师,甚至还有天师,针对枣山里里外外进行了一次摸底。</p>
除此之外,再就是对张婉一家族谱的梳理。</p>
这算不上难事。</p>
早在陈景安决定来枣山之前,枣山内部已经数次新修了族谱。</p>
的一张族谱,见证了陈氏的发展。</p>
张婉从“女子不得记名”再到作为“真人妾室”“真君夫人”“道君夫人”。</p>
枣山前後几百年。</p>
张婉绝对是最有名气,混得最好的一个。</p>
当年陈青雉主持大景期间,对於他外祖家出身的枣村,也在政策层面给予照顾。</p>
这让张婉在枣山有了极好的名声。</p>
她的祖辈担任过村长,其父因病早逝,一辈子并无成就。</p>
但在枣山的几位乡老商量过後,做主又给张婉之父加上了村长的大名,并且供奉到祖宗祠堂。</p>
百多年的时间过去。</p>
如今枣山的这些老头,全都换成了张婉的晚辈。</p>
他们见到当面,基本都是称呼“姑母”或是“祖奶奶”。</p>
陈景安的目标明确。</p>
他来到枣山的张氏祠堂,又从当代族长那里要来了族谱。</p>
这里记录了枣山的始祖源头。</p>
陈景安来时还有过期待。</p>
若是枣山能像正气院的楚家那样,能将万年之间发生的事情厘清脉络,那麽他可以很容易就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p>
但事实证明——</p>
一个没有修士的宗族,想要保证稳定的文献记载。</p>
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p>
枣山的族谱,只能追溯到距今八百年前。</p>
假如按照朝代的边界线,那也只能追溯到大乾之前的大周。</p>
对凡人来了不得。</p>
可是在修士眼里,也就不过尔尔。</p>
陈景安放弃了从族谱上寻找线索,目光又望向了一旁的祖传器物。</p>
那是一只已经包浆的木鱼,货真价实的法器。</p>
敲一下,攒点功德。</p>
陈景安接过木鱼打量,不管是灌输法力,还是以神识刺探。</p>
这东西好像就是一件平平无奇的装饰物。</p>
这时,他注意到木鱼中空的位置,那就是所谓的鱼眼,平日里用来放置鱼鼓。</p>
本意是“鱼日夜不合目”。</p>
陈景安忽然想到了自己昔日的木鱼法器。</p>
那法器源自一位血魔教的修士,落在陈景安里又经过点龙,最终被培养到了上品法器的程度。</p>
同样的道理。</p>
这鱼眼不知是否另有乾坤。</p>
陈景安短暂思索,再度祭出金笔,朝着鱼眼的位置点去。</p>
这一笔落下。</p>
鱼眼的位置忽然间泛起了一阵阵金色涟漪。</p>
原本覆盖在鱼皮上的包浆,这一刻彷佛老皮一样开始成片脱落。</p>
直至,这木鱼的表面出现了两个字。</p>
——欢喜</p>
与此同时,他们的耳边传来了清脆的鸣响,像是有佛门中人正在敲击法器。</p>
陈景安迅速回过神来。</p>
他看向左右,张婉不知何时已经闭上眼睛。</p>
</p>
她的座下出现了一张蒲团。</p>
双合十,朝着空无一物的前方开始诵念经文。</p>
她十几岁就嫁到了陈家。</p>
陈景安可以肯定,张婉没有接触过佛门之事。</p>
她今日陷入这般诡异的状态,恐怕与面前的木鱼脱不了干系。</p>
陈景安没有贸然打断张婉。</p>
这木鱼来历不明,又疑似是张家先人所留。</p>
不得,这对张婉而言是一桩缘。</p>
至於探索真相的事情,还是要落在自己身上。</p>
陈景安当即闭眼。</p>
他开始感悟其中的意境,很快那耳畔的声音越来越大。</p>
不知道过去多久。</p>
一阵风迎面吹过,打在他的脸上。</p>
陈景安睁眼,他早已不在张家的祠堂之中了。</p>
入目所见,皆是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p>
他神识扫过四周,然後就看到了一群素衣的和尚,全部都盘膝打坐。</p>
这里是一处佛堂。</p>
佛堂的正中间,有一人袒露着肚腩,五官一派喜气,正笑盈盈看向陈景安。</p>
“有缘人,你来了?”</p>
陈景安打量着这位酷似弥勒佛的人物。</p>
他还真不信自己见到了弥勒。</p>
倒是先前木鱼上刻着的“欢喜”二字,让陈景安有了想法。</p>
“敢问前辈可是欢喜大师?”</p>
那僧人听到这话,脸上笑意更甚。</p>
“不错,贫僧本名欢喜,尚未皈依佛门前俗家本姓张,单名一个‘蔑’。”</p>
张蔑,这就是张家老祖无疑。</p>
陈景安唯独没想到,这位竟然是一个和尚。</p>
欢喜禅师面带微笑,给他看座:“我这禅院已经多少年没有人再来了,你算是张家的女婿,坐!”</p>
陈景安没有客气。</p>
看这架势,对方已经将自己的来历摸透了。</p>
他想到欢喜禅师刚一见面,就将佛号与俗家本名一并出。</p>
假如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张家人,那麽一个姓“张”就足矣了。</p>
他能出全名,看得出对名字很是在意,想来关於这方面的记忆也比较清晰。</p>
陈景安也不再拐弯抹角,主动询问了起来:“请问欢喜前辈,在我之前,可有一位名叫楚万灵的道友拜访过。”</p>
“楚万灵有!”</p>
欢喜禅师面带微笑:“她来过两次,想要谋求子嗣的绵延,贫僧就助她一臂之力。”</p>
陈景安顿时哑然。</p>
莫非,面前的欢喜禅师就是“楚焕章”和“楚易颜”的生父?</p>
他心中刚闪过这个念头,整个人就被弹飞了出去。</p>
答案很显然,不是。</p>
陈景安自知理亏,讪笑着回到原处。</p>
欢喜禅师冷哼一声:“贫僧修的是送子之法,莫要把这等无上大道与那等龌龊行径混为一谈。”</p>
“今日贫僧与你相见,也算是缘法。你是为求子而来?”</p>
陈景安见他提到关键之处,立即点头。</p>
欢喜禅师抬起指头,进行掐算,很快眉关皱紧。</p>
“你已有子嗣十六,除去二人亡故,仍有十四人,还觉得不够?”</p>
陈景安正色回答:“多子多福。”</p>
“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