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笙书听童铁憨着,心中悲忿不已,同时也感到了重重危。</p>
丹宇这个好侄儿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死,虽然是因为狩猎,但他的中军卫队3000余人都是军中精锐,而且,他所狩猎的区域在边城三卫同定州城之间,理应比较安全。蛮夷经过神秘谷挫败,被迫放弃三卫之后,从来没有大规模的队伍进入这个区域,为什么这次会是木卓珲亲自带队过来呢,难道难道</p>
虽然咱起来也是皇家的血脉,可是皇帝老儿却不公开这层关系,仅仅通过赐给咱国姓,而让咱担任征讨大元帅,现在面对赵友林这个二品大员,还有秦午术这个监军,让他们老老实实听咱的话,真还是有些棘。更何况那个赵友林同那澄如之间似乎已经抱成一团,而那秦午术虽然来自内廷,但又知他到底是哪路神仙呢?</p>
还有,虽然咱没有明同那程道刊的关系,但大家都应该清楚这道刊商社背后就是咱在运作,可赵友林和秦午术却偏偏要将他开刀问斩,这分明就是要打咱的脸。虽皇帝老儿的圣旨今天刚刚由高成宣布,但是,咱确信边关这边肯定有人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现在丹宇刚死不久,木卓珲老儿那边肯定会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不定会对咱们这边发动袭扰,这不能不防啊</p>
当高笙书一行人的车乘来到定州城外,赵友林、段友山、朱如宋等一干人等已在城外等候。赵友林迎上前来,笑呵呵地躬身致礼,:</p>
“臣赵友林参见大元帅殿下,自丹宇大元帅为国捐躯,臣一直在这里翘首以待,盼着圣上早日给边关派一位大元帅过来,如今终于盼到了,臣的这颗心也就放下了。大元帅在边关做过行军大司马,熟悉边关军情,一定会带着咱们的将士大破柔然,永保咱们大梁国西北边境的安宁,让百姓再也不受那蛮夷袭扰之苦。”</p>
他见高笙书神色严峻,赶紧又装出一副悲戚的样子,:</p>
“丹宇殿下误中蛮夷埋伏,英勇不屈而捐躯,真是令人扼腕,臣保护不周,也是罪该万死。”</p>
哼,这个老狐狸倒是会演戏,其实你的心里是巴不得丹宇死了,皇帝老儿不派咱这个大元帅过来,让你全盘统领边关各部。咱这回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你的黄粱美梦成了空,你虽然对咱满脸堆笑,其实心里肯定巴不得咱像丹宇一样早死。不过,咱既然做了大元帅,必须要有容人的气度,况且,你这个老狐狸毕竟是二品大员,军中可能也有你的拥趸,咱还是先同你打哈哈吧。</p>
高笙书转了一副笑脸,挥向众将致意,:</p>
“赵大人客气了,礼亲王殿下为国捐躯,边关军情紧急,还都赖赵大人你协调各方,才让那蛮夷没有可乘之,赵大人和诸位将军辛苦了!”</p>
然后,他又同段友山、朱如宋及各位指挥使一一打招呼。忽然,他察觉有一道炯炯目光正注视着自己,心里一愣,抬眼望去,却见那个看他的人长得熊腰虎背,身上铠甲鲜明,一双眼睛颇为有神。</p>
高笙书见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心想自己在边关一年多,虽然不能叫出中军行辕每个将佐的名字,但每个人在自己心中总还是有些印象的,所以,他心中有些疑惑。于是,他就问道:</p>
“赵大人,你身边的这位军校相貌堂堂,气势轩昂,本帅以为他今后一定是可造之材,不知他是何时来到咱们中军行辕的?”</p>
赵友林回头看了一眼,:</p>
“禀大元帅,他叫刘超,原来在荆州郡的校尉,他不甘浑浑噩噩做一辈子府兵,前些日子便来到边关,找到老夫这边,一番交谈之后,老夫见他懂些兵法,武艺也算精熟,所以就把他留在了老夫身边,做了亲兵护卫队长。”</p>
赵友林着,回身对刘超:</p>
</p>
“刘超,来,见过大元帅。”</p>
刘超来到高笙书跟前躬身致礼,:</p>
“末将刘超拜见大元帅。”</p>
“好好好,刘将军,那荆州一带水密布,那盗匪歹人干了作奸犯科之事,都会在找那河湖隐匿,你既做过那边的校尉,想必你水上功夫一定十分了得吧?”</p>
却见刘超略微一愣,然后:</p>
“大元帅得是,咱们荆州面临大江,咱们这些府兵,不但要经常深入河湖之中缉拿匪盗,还要时时防着江南的后楚国,所以,末将对那水战也是略懂一些。”</p>
一番寒暄过后,本来,赵友林以为高笙书接见各位将佐之后,会立刻商议下一步的作战方略,可是,高笙书却:</p>
“赵大人、秦公公、段将军,本帅一路风尘,有些疲惫,今日想稍事休息,各位也请回吧。”</p>
待回到中军行辕,高笙书却早已命杨乘肖把程道刊带到大帐。他屏退众人之后,问程道刊:</p>
“道刊兄,我离开云州之时,一再吩咐你对转运军粮切不可怠慢,怎么我离开这边才一个多月,你就耽误了军中粮草供应?”</p>
程道刊惊魂未定,:</p>
“笙书兄,我再也不想做什么那个七品粮草采办专员了,这差事不但吃力不讨好,弄不好还会被人诬陷,这回,如果不是芳茹抢上来救了我,我早已成了那断头的孤魂野鬼,哎”</p>
“哈哈哈,道刊兄,凡事总要讲一个‘理’字,你贻误大军粮草,怎么还被人冤屈呢?”</p>
“笙书兄,你现在是大元帅了,当初咱们在书院,谭老师咱们今后有会出将入相的话,不可偏听偏信,凡事都要身体力行。咱们同窗多年,虽然我程道刊为人愚钝,不如你笙书兄随应变,但我干什么事不敢游刃有余,那也是一丝不苟,绝不会敷衍了事。</p>
“就这次粮草供应的事吧,明明有人前脚拿着军中的公函调走了担粮食,可刚过了两天,又有军需官亲自登门催粮,前边那担粮食并没有交割到军中。我拿出那公函,他是假的,我登时目瞪口呆,这么大的数量,商社一时还能从哪里调运?可是,那个赵大人和秦监军也不听我的解释,就严厉斥责我贻误军,非把我开刀问斩不可,这还有天理吗?笙书兄,你现在是大元帅了,你无论如何要替我做主!”</p>
啊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军中调运粮食,都是凭着公函,既然前边刚交了担,怎么没过两天又来催粮呢?这其中必有蹊跷,此事咱必须一追到底,即使和那赵友林、秦无术撕破脸咱也不管了。不过,如果这么大张旗鼓地去查,难免会让那些为非作歹的家伙攻守同盟,咱还是让楚中天等几个悄悄地去办吧。还有,朱如宋为何要将那校尉枭首示众,按照军中规矩,他这个层次根本没这个权力的呀。咱离开边关不久,怎么什么都不讲规矩了</p>
高笙书正在思量着,却见楚中天忽然来到了他的跟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